家教田老师的文章专栏 |
---|
有机化学易错点总结
发表于:2014-08-18阅读:11次
|
1、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2、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 苯酚是酚类。 3、误认为苯酚是固体,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大量苯酚从水中析出时产生沉淀,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苯酚与水能行成特殊的两相混合物,大量苯酚在水中析出时,将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是苯酚中溶有少量的水的溶液,上层相反,故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苯酚。 4、误认为乙醇是液体,而苯酚是固体,苯酚不与金属钠反应。 固体苯酚虽不与钠反应,但将苯酚熔化,即可与钠反应,且比乙醇和钠反应更剧烈。 5、误认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碳酸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微微变红,于是断定苯酚一定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酸性强弱”≠“酸度大小”。饱和苯酚溶液比饱和碳酸的浓度大,故浓度较大的苯酚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6、误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苯酚的电离程度虽比碳酸小,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大,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7、误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8、误认为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甲苯与硝酸生成TNT,故推断工业制取苦味酸(三硝基苯酚)是通过苯酚的直接硝化制得的。 此推断忽视了苯酚易被氧化的性质。当向苯酚中加入浓硝酸时,大部分苯酚被硝酸氧化,产率极低。工业上一般是由二硝基氯苯经先硝化再水解制得苦味酸。 9、误认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 酚类也能形成对应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对于醇而言,酚成酯较困难,通常是与羧酸酐或酰氯反应生成酯。 10、误认为醇一定可发生去氢氧化。 本碳为季的醇不能发生去氢氧化,如新戊醇。 11、误认为饱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 当羟基与叔碳连接时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 12、误认为醇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甲醇和邻碳无氢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13、误认为酸与醇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一定是酯。 乙醇与氢溴酸反应生成的溴乙烷属于卤代烃,不是酯。 14、误认为酯化反应一定都是“酸去羟基醇去氢”。 乙醇与硝酸等无机酸反应,一般是醇去羟基酸去氢。 15、误认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一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变红。 硬脂酸不能使石蕊变红。 16、误认为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引进硝基的反应一定是硝化反应。 乙醇和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乙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