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上海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上海家教网  >  安然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进行两条线作文教学是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办法
家教安然老师的文章专栏
进行两条线作文教学是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办法
发表于:2025-02-19阅读:0次

进行两条线作文教学是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办法


 


 


根据我多年的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观察: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如果把课内模式作文和课外自主作文结合进行,即按课内课外两条线进行,则是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办法。


课内模式作文是教师课堂上按教材要求,从文章学的定义出发,按一定的模式(模板)对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等训练,达到写出来的作文主题突出、段落分明、首尾呼应等。这样教学能让学生知道各类文章应该怎么写的基本模式和一般规律,做到会写。有专家总结称这样的作文叫“分格作文”或“模板作文”等。


课外自主作文则是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什么,就反映什么。学习写作文时不考虑文章的规律和规则,随便写。有专家称这类作文叫“放胆作文”或“快乐作文”等。


表面看,课堂模式作文和课外自主作文是不同类、不可兼容。其实二者之间并无冲突,也不矛盾。可以同时进行。


进行课内模式作文可能会招致许多人的反对,反对者可能会说作文本无模式,常言道“文无定法”;写作最忌公式化,即模式化;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模式化则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性的发展。现实告诉我们,写作肯定有模式,如无一个大家都要能理解、都能接受的规范,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则无法实现,或者说会难以顺利进行。有些理论书上反对公式化、模式化是就作家的创作而言。而作家的创作与学生的作文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把中小学生作文的教学与作家的创作混为一谈,用作家创作的要求去指导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写作,既无必要,更无可能。作家的创作要表现个性,突出特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文则应中规中矩,按部就班。在作文中只需较真实地描述所所闻,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即可。正是为了培养学生作文的创造性,而要格外重视模式与规律的掌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形成需经历三个阶段:模仿、再造、创造。模仿与再造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模仿与再造的发展。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书法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每一个书法家的成长总是从描红到临摹,最后才自成一家的。课内模式作文非但与培养创造性并行不悖,而且是培养创造性的必要准备。


课外自主作文往往会让人不屑一顾,认为做个游戏、讲个笑话、搞一次活动等写出来,怎么能算作文?这样的作文太简单,上不了台面,档次不高等。其实,中小学生写这类的生活作文,正是因为没有了思想束缚,写作热情才可能被点燃、激发,在毫无约束的状态下写作文,才是他们真实感情的流露,真实生活的感受。才会有看点。这样的作文往往题材新颖别致,内容真实可信,语言鲜活生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写作教学的教学建议中,一方面要求“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另一方面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两方面的建议要求实质就是课内模式作文和课外自主作文要同时进行。


课堂模式作文和课外自主作文结合可以达到作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效果。


(彭帮怀)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