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石家庄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石家庄家教网  >  李老师主页  >  李老师的文章
家教李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2-05-21 阅读:51次

一、 语法方面

在本单元中,首次出现了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在口语运用方面,可以以模仿为主,但从处理习题以及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时态的角度考虑,我还是利用了一节课介绍了完成时态的用法,主要从(1)现在完成时态的含义(2)现在完成时态的结构 (3)现在完成时态中的常见副词 (4) 常与现在完成时态搭配的时间状语 等几个方面着重讲解,特别是在处理时间状语时,对for 和since 的用法强调了他们的使用和区别,效果非常好。后来在进行课文教学部分时,事实证明对教材内容的补充,特别是语法方面的补充,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在课后练习时对时态的运用也轻松很多。

二、 口语交际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听说训练,尝试让学生在口语运用中学会表达他们的个人意见,抒发个人情感。因此,在第六单元中,功能话题是谈论个人的业余爱好,谈论人们收藏某物有多长时间。这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引导得当,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在准备上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向学生展示我的收藏品“邮票”,精美的图片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向学生提问: (1)Do you like collecting stamps? (2)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them?(3)How many stamps have you collected?有了良好的开端,课文的对话教学就顺畅了许多。

2、 在教学Section A 3a“山顶中学的滑冰马拉松”,采取听录音,回答问题的方式,Ask: Who is the best student in the school skating marathon? 在完成第一项听力任务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再提出问题。开展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以提问题最多和回答问题最多的小组为优胜组,给予奖励。因而学生一直在积极参与,提出的问题之丰富,超越了老师的想象,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取得了极佳的效果。3、 在对待开放性话题上,是我与学生最愿意进行的部分。

本单元我们选择的开放性话题是:What’s your hobby?  And how long have you been doing that? 在有准备的条件下,学生的回答的确是花样百出,令人捧腹。但在轻松的谈吐中,他们却都能自觉地使用我们学到的语言目标,对重点句型能熟练运用,可喜的是,许多同学对完成时态的用法超越了教材,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能使用准确。

发表于:2012-05-21 阅读:56次

在以往的日常授课中,我虽然一直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但进行的听说训练过于单调,一段时间过后,我发觉学生的领悟能力是有一些提高,反映在课堂回答上比较活跃,听力测试通过率较高。但缺点也因之产生:有些学生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长而久之便想放弃,于是就懒得去仔细听讲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成绩便很难提高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将学生引入尽可能真实的感兴趣的情境中,在便于他们理解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和学习了完整的语言,并在更深层次的潜意识中逐步理解本课的句子结构和语法,我惊讶的发现很受欢迎,不少学生课后来和我说希望多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此后,我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注重了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觉得开展以下一些双边、多边的互动可以有效地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找准人物,作好图片教育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如学习到“on a team”这个词组的时候,可以先呈现一张比如姚明打篮球的图片,提些What does Yao Ming do? We all know Yao Ming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very much. Is he on a Chinese team?这样对话辅以一组图片进行时, 学生便在自然与和谐的师生、生生交流中理解和运用了该语言点。我们设想如果随便弄张图片,画面老套,学生一定注意力不集中,而这样的情景特别新鲜,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学生还能课后自觉调出喜爱的球队球员的信息并进行复习提问回答,轻松记住这个词组。

2.开展竞赛,提高学习进取心

多数学生本身具有很好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每天的单词词组默写,我宣布如果连续一周满分的学生将奖到一件文具。学生总是希望得到奖励的,如果这种心理在交往互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更浓,学习也会更认真,并且学有所得,尤其还起到带动后进生的学习的效果。

3.模仿竞猜,加深口语训练

对于未知事物,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尤其是学生,他们急于知道答案,抓住这个特征进行教学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在复习课的教学时经常设置一些猜的活动。比如我让学生分组进行问答,两组学生面对面坐着,由一组学生选10个我准备好的词组或单词的贴纸 开始向对方用英语描述这个单词,对方学生猜的时候这边要回答:Sorry, you are wrong或Yes, you're right. 每个单词每位学生可以猜三次,经常看见学生们高兴的模仿《幸运52》里的李咏握个拳头一推说YEAH!效果达到后,我还给全部猜对或单词描述的好的同学奖励文具用品。

4.自编短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要“学以致用”,经常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短剧,开展课堂表演往往可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常常可以发现学生扮演角色时说出病句,或单词用错,既能让课堂充满笑声,同时我还能就错误进行针对性讲评,巩固了知识,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启发学生想像力,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告别枯燥,机械、乏味的教学模式。

5.融入生活,激发学习乐趣

在圣诞节到来的时候,我把从网上捕获的关于圣诞节的故事,贺卡及插图和几首对诞诗歌搜集整理在一起,加上课上我的解说和介绍,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英语课;在讲到一篇关于中秋节文章的时候,我先放首《但愿人长久》,然后在课上采用了制作的动画片的形式整体呈现课文内容。学生们置身于嫦蛾奔月的美丽神话中;有时我还投其所好的和学生们聊着迈克学摇滚的“Take Me To Your Heart”是张学友唱的“吻别”的英文版!鼓励大家现在好好学英语的话,那么假期我就举行英文歌翻唱比赛;还有次我还让学生们用掌握的知识尝试着翻译语文课里的李白古诗《赠汪伦》。

总之,我始终认为学生只有处于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我们如果通过这些愉悦性的对话教学,注重了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这方面双边、多边的互动,完全可以起到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他们自然会觉得学习英语不是件苦事或是一种负担,真正的领悟到不是 “老师要我学”而是“我自己要学”。

 

发表于:2012-05-12 阅读:35次

浅谈心理健康问题与素质教育

---教学论文    

实施素质教育不光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均能和谐发展,也可以说是整体的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对学习成绩比较关注,而忽视了学生的成人教育。应该说,只有身体和心理均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

现在中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心理上存在着偏常。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几年,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轻生、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的和谐、危害了社会的安定。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综合性矛盾,只有了解了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响。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家庭的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目前在农村中,外出劳务人员增多,有的家庭中,父母双双外出,而孩子的生活、教育交由孩子的爷爷、奶奶负责。这种隔代教育必然引发教育“饥荒”。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

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传统、死板,不能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师生之间发生不可避免的摩擦时,往往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或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嫌弃后进生,使他们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社会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精神方面的污染,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侵蚀着青少年,加之现在的影视、文化宣传等领域为了追求效益,渲染气氛,主持人经常是花里胡哨,形象夸张。这些都对中学生造成不良刺激,中学生由于缺少辩别能力,盲目模仿,造成了一些学生的不正常心理和非科学的价值观。

    此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就连我们的一些家长和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而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源于教师。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足够重视。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应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晋级、评优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山东鲁南制药厂的总裁就提出给教师减负的问题。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就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的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能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中学生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

三、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