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唐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幼升小必看数学面试题精选20例 [学前教育]
发表于:2012-10-31 阅读:136次
烟台幼儿家教整理,幼升小数学面试题,小朋友们多多努力! 1.鱼缸内有10条鱼,死了2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1个孩子用6分钟吃完一个汉堡包,问3个孩子同一时间各吃1个汉堡包用多少分钟? 2.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一位扮演老鹰,一位做母鸡,还有8个做小鸡。请问再来3组,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3.小朋友排队,从左向右数小红排第7,从右向左数小红排第8,这一排队伍一共多少人? 4.老师说: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抓住4个还剩几个? 5.有两杯果汁,宝宝先喝了半杯,妈妈又到倒满了;宝宝又喝了半杯,妈妈又倒满了,最后宝宝都喝完了,请问宝宝共喝了几杯? 6.草莓和桃子各代表一个数,草莓加桃子等于7,草莓加草莓等于8,草莓和桃子各是几? 7.小芳买拼音本用了6角钱,还剩4角钱,小芳原来有几角钱?合多少元? 8.一堆巴掌大的硬纸牌代表数字,圆形牌代表1,长方代表2,三角3,正方4,五角星5。说一个数,把加起来的等于这个数的牌举起来。 A、拼6B、拼10C、拼13 9.数学填数 2+=13;13-=8;3+5= 4+6=;8+6=;13-8= 10.比67大的数说3个,比67小的数说3个。 11.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 12.幼儿园的苹果吃了一半还剩20个,幼儿园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13.小红参加数学竞赛,和参加竞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问参加数学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14.河边有7只小鸭子和1只鸭妈妈要过河,其中4只小鸭子过了河,问,还剩几只小鸭子? 15.公共汽车上,第一站上来5个人,第二站下去2人,第三站上来3人,问:车上剩几个人,售票阿姨卖了几张票? 16.你和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你是第6个,从后面数你是第5个小朋友,请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17.妈妈今年30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想想再过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几岁? 18.两个盒子里各有5块糖,从第一个盒子里拿出2块放入第二个盒子,现在两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块? 19.猫-狗=2,狗-兔=3,兔+兔=6,问猫= 20.“1、4、?、10、?、16”,请在问号处填上符合规律的数字。 烟台学前家教认为,多练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防临时抱佛脚!
|
幼升小面试题大全 [学前教育]
发表于:2012-10-30 阅读:312次
烟台幼儿家教整理,幼升小的面试题。希望对小朋友们有帮助哦! 测试题 1.对不明白的事或现象,总爱问“是什么”、“为什么”。是否 2.有点小病会克服,坚持去幼儿园。是否 3.比较严格地遵守作息时间。是否 4.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是否 5.看书时坐姿端正。是否 6.正确地握笔写字。是否 7.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是否 8.喜欢阅读或至少不反感阅读。是否 9.会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讲给父母听。是否 10.按时交作业。是否 11.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这8个形状,至少能正确辨认出6个。是否 12.红、橙、黄、绿、蓝、紫、黑、白,这8钟颜色,能辨认并说出至少7种的名称。是否 13.两手拿着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东西,能比较自信地指出哪个重、哪个轻。是否 14.能在日历上正确找到与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前天、大前天对应的日子。是否 15.能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方位。是否 16.看图时,能找出相同的图形或指出图形的不同之处,并发现图形中缺少的部分。是否 17.在大人不干涉的情况下,对感兴趣的玩具、图画等连续注意的时间至少有15分钟。是否 18.能用自己的话复述熟悉的故事。是否 19.根据生活情境,能把图片或实物比较准确地分类为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家具、文具等。是否 20.能指出一类熟悉物体的几个共同特征,比如问“什么是狗”,会回答:“狗有头、有尾巴、有4条腿、会汪汪叫。”是否 21.能按物点数至100左右。是否 22.理解20以内的数的实际意义、顺序和组成。是否 点评 上面22题,从求知欲(学习的欲望)、责任感、学习的意志力、学习习惯、感知觉、观察能力、注意力稳定水平、逻辑记忆能力、思维发展水平等角度,考查孩子的学习自立发展水平。 测试结果 至少14题答“是”,才可以顺利通关。 烟台学前家教提示,各位要参加幼升小的小朋友们,要多记一记哦!
|
2013年中考英语词组总结:由量词构成的词组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29 阅读:221次
烟台初中英语家教总结中考英语中由量词构成的词组。 (一)量词词组 1)a bit 一点儿 2)a few (of) 一些(可数),几个…… 3)a little 一些(不可数) 4)a lot of (lots of) 许多 5)a piece of 一张(一片,块) 6)a cup of 一茶怀 7)a glass of 一玻璃杯 8)a pile of (piles and piles of) 一堆(一堆堆的)…… 9)a box of 一盒 10)a copy of 一份,一本 11)a bowl of 一碗 12)a basket of 一篮 13)a plate of 一盘 14)a bottle of 一瓶 15)a basin of 一脸盆 16)a set of 一套 17)a kind of 一种 18)a type of 一种类型的 19)a great deal of 非常多,大量的(不可数名词) 20)a large (great) number of 非常多,大量的(可数名词) 21)a great many 大量,许多(可数名词) 22)a different type of 一种不同型号的 23)a group of 一队,一组,一群 (二)其他词组 1)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2)all over the world/the country 全世界/全国 3)all over 遍及每一部分,浑身 4)all one's life 一生 5)one after another 顺次 6)the Children's Palace 少年宫 7)day after day 日复一日 8)up and down 上上下下 9)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 10)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 11)the last/past two years (or so) 最近两年(左右) 12)the whole country/the whole world 全国/全世界 13)a moment ago 刚才 14)just now/then 刚才/那时 15)half an hour's walk 步行半小时的路程 16)late on 过后,后来 烟台中考英语家教认为,学习英语一定要注意词组的积累。望同学们把这些都记住。 文章来源于烟台家教网http://yantai.jiajiao400.com |
中考如何写好议论文 [中考语文]
发表于:2012-10-26 阅读:39次
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呢?烟台初中语文家教给各位考生总结。 写一篇论证逻辑清楚、有理有据、语言优美的议论文,对初三的同学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但当绝大多数同学写的是记叙文,你能写一篇好的议论文,一定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大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注意,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首先,清楚明确地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议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证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多读议论文,从内容和结构上读透,然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下面是课外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中的一段,我们以此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①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②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③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④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⑤ “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⑥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⑦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⑧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⑨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⑩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这一段的基本结构如下: ①由题目引出“听”这个论题; ②③分析提出论点: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 ⑤⑥⑦举例论证,举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事例,并分析如何论证论点的; ⑧⑨道理论证,引孙子的话,并加以分析如何论证论点的; ⑩得出结论。 这样把结构罗列出来,在写作中可操作度就大了,我们在写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模板把新的题目、论题、论点和论据填到这样的结构中,只要每一步都做到位,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再次,用散文的优美语言,弥补论证逻辑不够缜密的缺陷。 例文《做人要有立体感》其中的一段,我们可以看出议论文的语言可以这样写。 “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这样通过句式的变化,生活中现象的罗列,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说服力。 最后,掌握一些技巧,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 这里我们以开头为例。 1.可以开门见山直入话题,点明论点。 “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2.名人名言开头,既是道理论据,又显得真实准确。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笔,自然引到论题上,提出论点。 不知从何时起,“忍”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谈“忍”》) 4.把一个事实论据放到开头,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做举例论证。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5.比喻开头,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培根《论美》) 6.设问开头,自问自答,吸引读者。 读了大半辈子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 (周国平《愉快是基本标准》) 总的来讲,中考课外阅读也许不会考议论文的阅读,但议论文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我们写好议论文。 总之,议论文的阅读对于考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我们写好议论文。因此,烟台中考语文家教建议同学们,加强对课外议论文的阅读的的重视。 文章来源于烟台家教网http://yantai.jiajiao400.com
|
中考如何写好议论文 [中考语文]
发表于:2012-10-26 阅读:29次
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呢?烟台初中语文家教给各位考生总结。 写一篇论证逻辑清楚、有理有据、语言优美的议论文,对初三的同学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但当绝大多数同学写的是记叙文,你能写一篇好的议论文,一定会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大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注意,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首先,清楚明确地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议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证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多读议论文,从内容和结构上读透,然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下面是课外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中的一段,我们以此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①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②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③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④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⑤ “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演绎了千古知音情。⑥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了。⑦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⑧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⑨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⑩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这一段的基本结构如下: ①由题目引出“听”这个论题; ②③分析提出论点: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 ⑤⑥⑦举例论证,举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事例,并分析如何论证论点的; ⑧⑨道理论证,引孙子的话,并加以分析如何论证论点的; ⑩得出结论。 这样把结构罗列出来,在写作中可操作度就大了,我们在写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模板把新的题目、论题、论点和论据填到这样的结构中,只要每一步都做到位,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再次,用散文的优美语言,弥补论证逻辑不够缜密的缺陷。 例文《做人要有立体感》其中的一段,我们可以看出议论文的语言可以这样写。 “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这样通过句式的变化,生活中现象的罗列,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说服力。 最后,掌握一些技巧,提升议论文写作水平。 这里我们以开头为例。 1.可以开门见山直入话题,点明论点。 “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小议传统读书教育》) 2.名人名言开头,既是道理论据,又显得真实准确。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笔,自然引到论题上,提出论点。 不知从何时起,“忍”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谈“忍”》) 4.把一个事实论据放到开头,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做举例论证。 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们的话,道出了反省之于人生的意义。(《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 5.比喻开头,生动形象,语言优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培根《论美》) 6.设问开头,自问自答,吸引读者。 读了大半辈子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 (周国平《愉快是基本标准》) 总的来讲,中考课外阅读也许不会考议论文的阅读,但议论文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我们写好议论文。 总之,议论文的阅读对于考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我们写好议论文。因此,烟台中考语文家教建议同学们,加强对课外议论文的阅读的的重视。 文章来源于烟台家教网http://yantai.jiajiao400.com
|
2013中考作文之抓住关键审清题意 [中考语文]
发表于:2012-10-25 阅读:68次
随着考场作文命题形式的演变,考生们除了审视"题目"(材料),还必须对题后的要求反复体会。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下面烟台初中语文家教给各位考生说说。 1、审清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根据指定的题目写文章。在命题作文中,题目是选择材料、确定主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是否切题,是行文成败的关键之一。 审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全面理解题意。对题目的含义要全面理解,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如《初中生活二三事》,题目要求写发生在初中生活中的事,而且至少要写两件。如果写的事情与初中生活无关,或者只写了一件事,就不切题意。 (2)要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义。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注意辨别其中精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如《学习是青年学生特别突出的任务》一题,就要注意强调"特别突出"这个限制条件。青年学生正处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他们有各种任务,但是比较起来,学习是"特别突出"的任务,不是一般的任务。这是"特别突出"的含义。文章紧扣这些内容来写,就能突出中心,体现题意。 (3)要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命题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有些题目较明确地表示了对体裁的要求:在题目的首尾有"记""事"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标明写某个过程、某人事迹等,这就要求写成记叙文。如果题目首尾有"论""谈""说""驳"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明确提出一种主张或一个问题,这往往是要求写成议论文。 2、审清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是初中作文命题的另一种形式。出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融化、提炼,然后据此展开想象,依据要求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给材料作文一般有三种形式:纯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和听音乐作文。这种题型的特点一是考察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因为它要求读者看、听、写结合,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看图、听音)、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及写作能力;二是对写作范围、题材以至主题有较强的限制,极好地扭转了考试时猜题目猜类型范围、事先准备作文的现象;三是由于给了材料,学生有材料叙述、有问题议论、有对象说明,既减少了学生无材料可写的现象,又能全面考察学生记叙、议论、说明的能力。由于这种题型的客观性较强,便于作文评卷,所以已成为各级考试和竞赛的主要题型。 (1)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这类题型所提供的文字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字材料的基础上作文,有的要求既根据材料又根据另给的题目作文,有的要求作者根据材料自己命题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种:有的要求另外作文,包括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思想评论等;有的要求写记叙文、说明文;有的还应用到应用文的格式,如书信等;有的则是不同形式的重组材料作文:续写、改写、扩写、缩写、组写(将几则相关材料组写成文)等。 要写好这类作文,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文章要点。对所提供的材料,要多读几遍,特别是文言材料,要在翻译无误的基础上多读,读的时候可勾画重要字词;读后要认真分析材料重点及各段要点、人物的主要精神和性格特点、事件的主要意义、言论的主要意思等等。 然后,或者根据材料重点重组材料作文,或者根据材料要点分析其现实意义或象征意义,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另外组织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材料,并拟定恰当的题目作文。 (2)根据图画材料作文。这种题型所提供给考生的是图画:或单幅图,或具有相关性的两幅以上的图,要求作文者在看懂图所表达的意思后作文。写作类型有以下几种:对画面进行说明介绍的说明文;对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加上自己"创作",并将构想的故事叙述出来的记叙文;还有要求对画面所表现的现象进行评判的议论文。这类题型审题中易出现的主要问题也是对材料(画面)理解有误。由于图画表意高度简化,它要表达的内容往往比文字表达得更隐蔽,一切"尽在不言中",而且有的图画从不同立足点看内容不尽相同,因此,审这类题分析画面、推敲含义就更显得重要。 具体审题也可分两步走:首先细察画面,看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画面其他事物,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展开联想:与社会上的类似的人和事进行联想,在头脑中用语言把画面叙述出来,补出画面简化或隐含的内容,补出人物可能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尽可能挖掘出画面的寓意。如是多幅图,还要将他们联系起来思考,理清楚画面意义以后,就可以和文字材料作文一样,将图画寓意与现实生活及自己的看法联系起来作文。 (3)根据音乐材料作文。这种作文形式就是根据播放的一段音乐记叙你听后的感受,它是将听觉转变成文字的一个过程。这种材料作文的难度较大。一要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二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表现在能听出一些常见的乐器所奏出的声音,更主要的是能听出音乐所传达的意义。如,当听钢琴协奏曲《命运》时,会有一种激昂奋进、向命运挑战的雄壮气概;当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那如泣如诉,凄婉哀绝的乐声令人伤心欲绝;当听到萨克斯管演奏的《回家》时,那种轻快温馨的感觉会立刻溢满心头。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源于你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3、审清作文"要求" 几乎所有作文题除命题、提供材料外,都还对诸如文体、选材范围、写作手法、作文重点以及写作人称、作文表达内容的时间、作文字数等等作了一定的要求。例如同是1986年初中升学试卷的作文题,齐齐哈尔市题目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要求"有两条:①不要写成诗歌或记叙文;②字数:600字左右。而武汉市的题目为《我所期待的星期天》,要求就多达六条:①从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实际出发,写出自己的期待;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要有真情实感;③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句通顺;④不要写成诗歌;⑤字迹清楚,书写规范;⑥不少于600字。 这些要求对写好作文,或者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是很重要的。那些对作文中心,选材上的要求自不必说,还对字数的要求也不能轻视,以一般考试作文而论,每比规定字数多或少50字的要扣5%--10%的分。 因此,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除审好命题、材料,填好半命题之外,还要审好"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与命题、半命题、材料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可偏废。 一般说来,作文的"文体要求"都比较直露,只要作文时加以注意就行了。而且,诸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内容具体、中心突出等要求是每篇作文都要做到的,也不是哪篇作文的特殊要求。倒是对像前述齐齐哈尔市题《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的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和记叙文"这类要求特别注意,因为以现在语文课本上的分类,记叙文包括了散文和小说,因此如果把此题作文写成散文也就不符要求了。在审这些要求时,可采取提炼要点并将其写在草稿纸上的办法加以强调,在确认与要求无误后将其作为作文的自然评判标准,作文立意、构思、选材、写作过程中都要想到它们,初步完成后再以它们评判自己的作文,并将不合要求的地方加以改正。 以"我爱唱的一支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导思:应试作文审题是关键,不仅要分析清楚文体的含义和结构,尤其要抓住重点--题眼来做文章。 1、《我爱唱的一支歌》中心语是"歌",只能是"一支",而重点落在"爱唱"上。为什么爱唱?这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中心。 2、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歌声。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更是处处有歌声、时时有歌声,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会唱歌,所以说,本题的选材范围还是很广泛的。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得高分,就要在立意上下功夫。比较一下,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篇文章写我爱唱这支歌,是因为它是某某歌星唱的,另一篇写我爱唱这支歌,是因为它的旋律好、内容好,哪一篇得高分呢?毫无疑问,大家都会选后者,这就是立意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区别。 3、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一首歌,引用是必不可少的,但这里的引用切不可全盘照搬歌词,而应该引用那些最能反映深刻含义,最使你感动的部分,并加以议论或抒情,做到引议结合,不脱节。再加上语言流畅,结构合理。何愁文章不得高分呢? 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不要在这里找他,不要在这花果飘香、金浪翻卷的地方找他。他是拓荒者啊!到那荆棘丛生的地方去找他吧,到那需要用胸膛抗击风雨、筋肉爆发力量的地方去找他吧! 导思:这是一篇散文诗。散文诗,多具有象征意义。诗中赞美了拓荒者与拓荒者的精神。 1、审题时,仔细研读所给材料的内容,多角度地思考材料的精神实质。分析深层的含义,防止停留在表面上。通过分析上述材料,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①开拓,永不停息;②无声奉献是精神;③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从中选择一个把握最大的论点作为行文的中心论点。 3、然后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组织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从材料到观点进行写作。 烟台中考语文家教提醒。审题就是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应试作文的关键,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
|
顺口溜:高中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
发表于:2012-10-24 阅读:243次
为了让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进一步从中提炼数学理念,烟台高中数学家教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教材内容以及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精选缩编.作出这样的尝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自主的创作热情,在领悟中进一步学会学习. 具体是什么意思,相信就不用烟台高考数学家教一一为大家讲解了。以上的这些顺口溜记熟了。对于学习数学是很有帮助的。
|
中考英语作文高分技巧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17 阅读:28次
六招教你如何写出好作文:
1. 扩词 拉长: A girl -----a beautiful girl ----- a beautiful and smart girl -----a beautiful and smart girl named Helen 加长: Play football ----play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play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with great effort 2.扩句 拉长+加长 A boy is eating. ---- A foreign boy is eating. ----A foreign boy, sitting at the table,is eating. ----A foreign boy, sitting at the table, is eating a bowl of noodles. ----A foreign boy, sitting at the table, is eating a bowl of noodles with two forks. ----A foreign boy, sitting at the table, is eating a bowl of noodles with two forks the same way as we Chinese hold chopsticks 3.改写句子,制造亮点 I love you.----It’s you that I love.—I t’s you that I do love.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莎士比亚) --- To study or not to study, that is a question --- To love or not to love, that is a question. --- To go or not to go, that is a question --- To play or not to play, that is a question. 4.运用黄金句式 It is no use (good) doing… ……是没用的 It is no use complaining. It is no use crying. It’s no use pretending that you didn’t know the rules. It is + time since… 我已经有两年没见他了。 It is two years since I last met him. It is…that… 我最珍视的是友谊。 It is friendship that I value most. 5.运用万能公式 a. It is said that … 据说,听说 It is reported that … 据报道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 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 It is said that a boy’s life was taken away by H1N1. b. In my eyes, + 句子 在我眼中…… In my opinion, + 句子 在我看来…… As far as I know,+句子 据我所知…… In my eyes,Xishi i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world. c. From this picture we can see that + 句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6.运用名言,谚语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 The happiness will come when the pain leaves. 苦尽甘来 The winter is coming and the spring is not far 冬天已经临近了,春天还会远吗? As long as we work hard, we can 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精彩的句子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以上的几个方法要多多练习。
文章来源于烟台家教网http://yantai.jiajiao400.com |
中考英语:写作如何得高分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17 阅读:47次
写作在考试中往往占的分数都很大。因为它考察的知识比较全面。那么如何才能取得好的成绩的呢? 一、提炼字词句 一篇作文是由单词和句子组成的。这是写作最基本的要素,就像万丈高楼需要一砖一瓦层层盖起来一样,如果砖瓦质量不好,那么这座高楼很快就会垮掉。同样的,如果基本的词句掌握不好,那么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感觉提笔无从下手,甚至连一个句子都很难写出。这就是因为头脑中没有“存货”造成的。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重视字词句的提炼,把我们学过的,见到过的甚至在新闻,广播,杂志,电影里见到的优美的、地道的词句提炼出来为我所用。一般来说,我们掌握了初中教材要求的大部分词汇以及考纲中全部词汇和词组,写出一篇合格的作文并不是难事,然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仅仅是一篇合格的文章就够了吗?恐怕不是的。因此,掌握更多的优秀词句能让我们在写作中出彩。我们可以从作文素材中进行词句的提炼: 第一个资源,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资源,就是我们手中的教材。 教材文章难度适中,词汇丰富,是非常好的词库。也许有的同学不以为然,那么我们看这个句子:A比B要美得多。如果让你用英语写出这个句子,你能想到的句型有几个?在你想到的句型中,是不是转来转去就那么几句:A is more beautiful than B, 或者A is more beautiful when compared with B , 或者B is not as beautiful as A……这样的句型你会写,还有数万个和你一样的中学生也会写,但是如果你写出:Although A is beautiful, it pales when it is in comparison with B. (虽然A很美,但是与B相比便黯然失色了。) 这样的句子,效果会大不相同。 第二个资源,基于教材,我们可以向外发散,任何你读过的报英文刊杂志,比如《21st Century》《China Daily》等等,都是很好的资源,还有很多经典的英文电影,英文歌曲也都是丰富的词库,从中可以提炼出非常多的优美的词汇和句子,改造一下,就可以放到我们的文章中,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第二、巧用过渡词 所谓过渡词,就是表示先后顺序的first, second,….at last,表示因果关系的as a result, due to, because of…,表示分述关系的what’s more, furthermore, besides, in addition等等。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词汇?原因有二:其一,我们每个人写的文章虽然内容几乎千篇一律,但是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和逻辑思路不尽相同。怎样在短时间内让阅卷老师进入自己的逻辑体系,快速而精准的判断你的文章呢?过渡词就是一个很好的“向导”,它能够引导阅卷人的思路,让其短时间内对你的文章做出公允的评价;其二,我们列好提纲准备下笔的时候,总有一个先后顺序,总有一个逻辑结构,如何使自己的文章结构清晰,要点明确,中心突出,答案还是过渡词,使用了过渡词,可以规范自己的逻辑思路,让我们在有压力的写作之下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层次清晰,逻辑通畅。 第三、句式多变 如果一百份试卷里都是清一色的“I think”简单句,那阅卷人读起来将会多么的乏味,乏味至极的阅卷人又如何能给得出高分?所以,我们在写句子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变换句式和结构,让文章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具体地说:中考作文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复合句,主要是宾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尝试变化语态。例如,08年中考北京卷作文题,以汶川地震为背景描写一个叫做林浩的小英雄的故事以及自身感受。其中有一句细节描写叫做“他救出了自己的同学并步行七小时到达安全地点。”例文给出的句子是“…he saved two of his classmates. Then he walked for seven hours to safety.” 这句话我们可以改写成为一个从句:saving two of his classmates, Lin Hao walked for seven hours to safety.如果再加上语态的变换,还可以改写成:Being saved from the earthquake, two of Lin Hao’s classmates walked for seven hours to safety with Lin Hao. 这样的变化在作文中能够主动使用的话,一定会增加阅卷人的青睐,从而给你的文章增加获胜的筹码。 第四、善用名人名言 在中考作文中,很少有同学能主动写出名人名言为自己的文章画龙点睛。名人名言是精炼浓缩的,富有哲理和智慧的句子,经过数百年人们口耳相传到了今天,足以说明它的凝练和它的魅力。如果在文章中能成功使用合适的名人名言,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其实不难想象。比如你在一篇讨论中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的文章中用了“Just as the saying goes,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那效果就相当于一个美国人在汉语水平考试作文里写出了“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一样的震撼!因此,学会使用名人名言,将会使我们的文章大放异彩。当然了,使用名人名言的前提是我们得记得住一定数量的名言。很多同学在写作的时候没有办法写出漂亮的名言来衬托,这一是因为自己平时积累不够,写不出合适的名人名言,第二是对名人名言没有形成条件反射,联想不到。大家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不妨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总之,要想写作好,勤练习是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于烟台家教网http://yantai.jiajiao400.com
|
2013中考备考:学好物理的三点建议 [中考物理]
发表于:2012-10-12 阅读:19次
学好物理的三点建议: -夯实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中考题来看,能力的考核与基础知识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基础知识的强化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变成了空中楼阁。 如果离开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深入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突破重点,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学习中不要专做难题、偏题和怪题。 -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物理试题中有一些是在常规题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物理情景、设问角度,以及相关联问题的组合编制的,有的学生常不管问题的要求与条件,想当然照搬公式,套用做过的习题模式,造成解题思路方向有错误。 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是因为难题做的太少,于是花大力气去攻难题,可在考试中一旦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生题”,脑子里记住的各种题型与解法与不熟悉的物理情景对不上号,就没了办法。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挤出时间去思考揣摩、归类,同时要总结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要养成认真审题,反复读题的习惯和能力,使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素质和习惯,这样在碰到“生题”时,才从心理上不感到畏惧,才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关注实际生活和科技的发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密不可分,学以致用是学习物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文章来源于烟台家教网http://yantai.jiajiao40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