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武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武汉家教网  >  刘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如何评讲试卷
家教刘老师的文章专栏
如何评讲试卷
发表于:2015-10-17阅读:689次

对讲评物理试卷的思考

   试卷讲评课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考试的试卷进行认真讲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一堂好的讲评课能够达到查漏补缺、开阔思路和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而一堂随心所欲的讲评课只会令学生昏昏欲睡。如何才能使试卷


讲评课达到最佳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对评卷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审题能力讲解


     审题能力,也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一种理解能力。培养审题能力还要强调对物理语言的理解,要训练学生理解、使用物理语言,这不但有助于对题目给出的情境的理解,也有助于对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的理解。


    物理计算题中的问题情景通常由四种情景要素构成,其一是实物装置;二是量值要素;三为动变特征要素;四是数量关系要素。一系列特定要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确定的问题情景。各种情景要素在问题中的存在形式以及他们在解题中的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同四种情景要素相对应,计算题中的条件(已知条件)也可以分为四种,即实物条件、量值条件、动变特征条件、数量关系条件。


   、量值条件。凡是在题中以数字形式或字母形式给出的物理量值都属于量值条件,量值条件给出物理对象的某种属性或状态的定量描述。


   、实物条件。任何一个物理计算题,总是就某一个特定的物理实物系统拟定的,不论系统多么简单,它总是由一个以上的物质实体(包括电场、磁场),按一定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的。题中所给出的构成系统的各个物体以及它们联结成的整个物体系统,属于实物条件。


   、动变特征条件。问题表述中,用以说明某些物理系统内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特点的条件是动变特征条件。


   、数量关系条件。指题中直接说明某些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的条件,这种条件常常直接给出几个量间以和、差、积、商形式出现的特殊等量关系,这种关系在综合性计算题中较为多见。


   评解试卷时既讲题设条件构造特点,还讲如何审题方法:


、抓题目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们,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恰好”、“可能”、“一定”、“正在”、“最大、最小”等等。如何正确理解有关关键词语的内涵呢?

“恰好”──往往与临界情形相联系;

“最大、最小”──往往与边界或极限情形有关;

“一定”──是唯一不二的情形;

“可能”──揭示了可供选择和考虑的范围较广,哪怕是唯一的也应作考虑之列,而且还包括了其它可供选择的选项都应考虑在内。

  
【例1】(全国卷Ⅲ19)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关键词:缓慢、绝热膨胀、气体分子的势能可忽略

   
【例2】(2004理综25)如图1,长木板abb端固定一档板,木板连同档板的质量为M40kgab间距离s20m。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10kg,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v040m/s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档板相撞。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a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关键词:光滑水平面,相撞,恰好。

、抓隐含条件的挖掘

   
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常见的有知识性隐含条件、临界条件性隐含条件、数据性隐含条件等。把隐含条件挖掘出米,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对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的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被隐藏的可能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变化方向或是初始条件或是变化过程中的多种情况或是发生突变的拐点等,要认真地审题,在确定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状态过程、选择适用规律等各个过程中,都要仔细思考除了明确给出的条件以外,是否还隐含着更多的条件,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例3】(2005全国卷24)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争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升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隐含条件有:

AB都处于静止状态。”

隐含“A将使弹簧处于压缩”。

“挂C并释放后,C向下运动,A向上运动,B刚要离地但不继续上升。”

隐含“C已降到最低点。”

C换成D后,B刚要离地。”

隐含“弹簧伸长量与前次相同。”

、排除干扰因素

   
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有些是有用的,也有些是无关的,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条件,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条件,并把它们排除,题目常常能迅速正确地解答。

   
【例4】以36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是625m.在刹车后5s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干扰因素:“刹车后5s”。

二、对问题的讲解有所侧重

  讲课首先有一个为什么讲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讲课的内在意图要清楚,明确目标应当是备课时首先要斟酌的问题,它既是一节课的起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讲课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根据物理教学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试卷上暴露的问题,有的放矢的确定。

  确定讲哪些内容,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准备,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每题的解答情况(独特的解法,典型的错误)等。要找准学生对错的题是怎么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法方式上存在的缺陷。最好课前将试卷发给学生,了解学生对试卷讲评要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讲评必须重点突出,讲课必须讲在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上,要具有导向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些讲评课学生收获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分轻重,面面俱到,结果是面面不到,其实试卷上大多数题目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甚至有些问题学生刚考好就已发现并已经解决,你讲评时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自然会厌烦,觉得浪费,当然,“突出重点”并非只讲重点,而是教师应将上课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学生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重点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探究。

三、重在解题思路方法的指导

  对试卷进行讲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份试卷的内容,而是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遇到类似的问题,知道从哪里下手,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评卷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引导,引导学生阅读题中的关键字、词、句,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或引导学生补充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或挖掘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或探讨题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现正确的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等,让学生对要解决的物理问题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例如对于有关图象题目的讲评,重在讲解图象反映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从图象中提出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答。对于物理计算题的讲评,分析物理现象,不仅要明确研究对象,而且要明确研究的是哪一段过程、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怎样,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具体的作用过程、可分成几个阶段进行分段研究,分析每一个阶段分别根据物体在各个阶段遵循的规律进行求解。对于一些实际问题能转化成理想模型的,尽量转化,以便运用现成的规律求解。总之,物理计算题的讲评要在物理过程的分析、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意题目的拓展和延伸

  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物理情景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可以对物理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可以对物理情景发散──“一题多联”,也可以对物理问题发散──“一题多变”,如将静态的物理情景变为动态的物理情景,或改变命题条件或将题目中因果关系颠倒……等等。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让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所收获,

五、注意课堂之后的效果

  试卷讲评课后,要抽检学生的答案订正情况,并要求学生将试卷保存好。典型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收集在“错题集”中。然后,教师可以再设计几个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作业量要恰当,题目要有启发性,避免使学生陷入题海,穷于应付,这样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总之,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从下的工夫方面看,可能比一堂新授课还要多,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无的放失、照本宣科的状况。一堂只对答案的讲评课、一堂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个题的讲评课、一堂就题讲题的讲评课都是失败的或低层次的。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