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小王老师的文章列表 |
---|
状语从句归纳总结 []
发表于:2014-12-09 阅读:107次
一、 时间状语从句:
1、 连接词when、while、as
⑴when ①正当…时候 be about to
…ving…
②从句动词先于或后于主语动作
⑵while: 可表示对比(从句只用连续性动词)
⑶as: “一边一边”“随着”
省略句中: eg: As time goes on…随着时间的推移
As a boy, hewao hopeless at English.
2、 before, after
before常用句型:It is/was/will be…before
eg: It will be 5 years before we meet again.
3、 till,until
①用于肯定句中“直到…为止”,主句谓语为持续性动词
②用于否定句中“直到…才”,主句谓语为短暂性动词(until ,till可用before代替)
③Not until位于句首 倒装
④强调句型只用until
二、 地点状语从句:where,wherever,everywhere
也可引导定语从句:
状语从句:We shall go where the condition are poor.
定语从句:We shall go the place where the condition are poor.
三、原因状语从句
1、becausesinceas
⑴①用why提问
②强调句中
③关联词“not…but”
④与“just”等副词连用 eg:You shouldn’t any only because you had much.
⑵since引导从句常放句首,往往表示对方已知的让步原因关系,主从时态一般相同
⑶as从句放句首
2、now(that) 既然
3、considering that,seeing (that):与since,now that意相近: “鉴于…”“考虑到…”
4、not that…,but that…“不是因为…而是因为…”
四、目的状语从句
1、that,so that,in order that“为了,以便”
⑴从句中往往出现情态动词:cancouldmaymight
⑵当主从句的主语一致时,可转换为相应动词不定式结构:so as toin order to
2、in case,for fear that,lest“以防、以免、万一..”从句是肯定句
五、结果状语从句
1、so,that,so that
so that可以引导结果状语从句和目的状语从句,区别在于:目的状从中有情动(结果状从前有“,”号)
2、so…that
such aan +形+单名=so+形+aan+单名 “如此…以至于”
3、such…that
such…that(状从)
such…as(定从)
4、such that (是这样…以致)
六、条件状语从句:主句中用一般将来时,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
1、if正面条件“如果”
2、unless. 反面条件=if not 主句为否定意味,从句为肯定句(从句也可用否定结构)
unless做介词 “除非,如果不”
3、soas 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条件是…”“只要..”
4、in case既可引导目的状,又可引导条件状=”if it happened that…”
5、providing, provided that, suppsing, suppose (that),given (that) “如果,只要,假如”
七、方式状语从句
1、as,just as “如…”“正如…一样”Do just as you like
2、as if, as though (虚拟语气)
八、比较状语从句
1、as…as,the same as. 否定句用not soas…as, not the same as
从句中常用省略句: eg: He runs as fast as he can.
2、than
3、the more…the more…“越…越…”
4、more than
九、让步状语从句
1、 although, though.句中不出现but,可出现stillyet(副词)
though的位置较灵活,可倒装
2、even if,even though“即使” even if表主观,时态往往用于将来
even though通常表客观上的,往往表过去事实
3、 no matter wh…只用于让步状语从句
wh..ever 让步状从/名词性从句
4、as特殊倒状
5、while, whereas突出对比
6、if(=even if) 强调部分(n.adj.adv.v.) +as+主+谓(可以是情动 |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 [小学数学]
发表于:2014-12-08 阅读:50次
一、判断题:
1.一个两位数,最高位是个位。 ( ) 2. 66中两个6的意义相同,都表示6个一。 ( ) 3.三十六写作306。( ) 4.钟面上分针从1走到4,走了3分钟。( ) 5. 8时7分可以写作8:7 。 ( ) 6.现在的时间是8:50,再过15分钟是9:05。 () 二、填空题: 1.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角、( )角、()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分、()分、()分。 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6,个位上的数比1小,这个两位数是()。 3.100的最高位是()位;1在()位上,表示( )个( )。 4.离34最近一个整十数是( )。 5. 74的个位数是(),表示( ),十位数是(),表示( )。 6.比10大而又比20小的数有()个,其中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同的数是( )。 7.写出三个个位是0的两位数()()();写出三个个位是9的两位数()()()。写出三个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同两位数()()( )。 8.两个同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体;最少()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9.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5()。 10.六十写作(),它比最大的两位数小()。 11. 3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与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28后面第三个数是( )。 12.百位的1比十位的1大( )。 13.我走路靠()边走,汽车靠()边行。 14.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再展开,一共可以得到()个小正方形;一共有( )个正方形。 15.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16. 80连续减4的差分别是:( )、( )、()、( )、 17、80前面的4个数是( )、( )、() 、( ) 18.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刚过5,现在的时刻是(: ),也可以表示为(时分)。 19. 7.10元=( )元( )角;0.50元=( )元()角;; 2小时=( )分 20.用下面三个数字,列四个算式.15 10 5 _____________ 21.小明做30道题,小红做34道,小华做80道。小明比( )少一些,( )比小明多得多。 22. 把48、39、73、32、55按从小到大排列在□里。 □<□<□<□<□。其中比40大的有( ),比50小的有( ),既比40大又比60小的有( ) 23.一个一个地数,把79前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写出来。()、79、()、( ) 24.一十一十地数,把80前面的两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写出来。()、( )、80、( )、( ) 25.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 26. 12比( )少4 7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27.按顺序填出90前面的三个数( ) ( ) ( ) 28.比11大,比15小,是一个单数( )比60大,比70小,个位上是5的数( ) 29.39添上1是( )个十。39添上1是( )。 30.70比( )多1,比( )少1 ,( )比70多1,( )比70少1 31.写出三个个位是4的数,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 )、( ) 写出三个十位是4的数,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 )、( ) 32.( )里最大填几? 9+( )<17 16>( )+10 ( )里最小填几? 35+3<( ) 17-( )<10 33.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差( )。 34.25再添上( )就和30同样多。 35.从80开始,十个十个的数,再数( )个十就是一百。 7个十加( )个十是100。 36.豆豆的爸爸今年37岁,淘淘爸爸的年龄和豆豆爸爸的年龄差不多。淘淘的爸爸今年可能多少岁? 39( ) 50( ) 25( ) 37.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38.12-5=( )-7,17-8=15-( ) 39. 45、51、85、37、55、95、58 个位是5的两位数有: ( ) 十位是5的两位数有: ( ) 40.比最大的两位数小1的数是 ( )。个位是2的两位数有( )个。 41.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角的人民币和( )张1角的人民币。 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 )张1角的人民币。 42.5=( )-5 ( )- 6 = 3 + 6 ( )+ 6 = 5 + 9 43.一个足球46元,小明: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我最多带了( )张十元? 小红: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 )张? 44.一张50元可以换( )张20元和( )张10元。 45.一张100元的可以换( )20元的,也可以换( )张10元的。 46.26角=( )元( )角 100分=()元 3元6角=()角 47.一个数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和是9,这个数字可能是( )、( )、( )。 一个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 )、( )。 一个数它的十位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这个数可能是( )、( )、( )。 48.88左边的8在( )位,表示( )个( ),右边的8在( )位, 表示( )个 ( )。 49.个位是5,十位是3的数是( )。 三、选择题: 1.一个篮球的价格为( ) A:68分 B:68元 C:68角 2.一本字典的价格为( ) A:8元2角 B:8角2分 C:82分 3. 2角可以兑换成( )个5分。A:1 B:2 C:4 四、解决问题: 1.小亮买了一个练习本用去6角,他付出1元,应找回的钱是多少钱? 2.小红买文具用去9角,还剩1元1角,她原来有多少钱。 3.小兰有2元5角,买学具用去1元2角,还剩下的钱数是多少? |
初二的物理学习有哪些方法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4-12-05 阅读:88次
初二的物理学习有哪些方法?常青藤家教网的家教老师为大家总结如下:
1、学会使用物理教材 初中物理要学些什么内容?初二物理要学习哪些部分?学习过程中,会先学那部分内容,再学那部分内容?物理教材都会给充满期待的学生们一个答案,教材可说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一个向导。学生要学会课前看教材做预习,了解课堂上老师要讲的内容中的重难点。在课堂中跟随老师的引导看教材,做到认知知识、理解知识要点的目的。课后也应当将教材中的习题做一下,达到复习巩固知识,学会初步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目的。 2、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青少年时期,学生都会有着广泛的好奇心,我们应当合理引导自己对自然界的好奇之心,建立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还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目标,这样才会有前进的方向,学习物理也如此。学习过程中,应当针对物理课平时各节课、各章节的局部学习、各知识点的细节学习制定目标,使自己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 3、注重理解物理概念 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因为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条物理规律的认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为理解,才能达到应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答问题的目的,这在学习过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同学们在学习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要使自己由“机械记忆”转为“意义记忆”,最终上升为“逻辑记忆”。俗话说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就是说:知识的学习中,概念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因此,同学们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章节中物理概念的学习,要特别注重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规律。 4、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可以使自己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中,又可以让自己具有自主的继续学习能力。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学会预习,通过预习能够知道到课程中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做到对重难点有所了解。做过预习之后,上课就能够做到有目标、有重点地听课,这样将能够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课后,还应当学会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指不抄他人作业,甚至不对照课本、不对照课堂笔记写作业。这样不但能够检验是否扎实地掌握了知识,还能够在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但地培养解题的自信。 |
句子成分|初中语文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
发表于:2014-12-04 阅读:117次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
初一孩子怎样准确把握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发表于:2014-12-04 阅读:88次
初中语文可以分成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其小的知识点及分数分布大致如下表:
知识版块知识点分布分值 一、基础知识1 选择题字音,字形等12分 2 填空题古诗词背默、名著阅读8分 3 综合性学习材料信息筛选和概括,宣传词创作等11分 二、文言文阅读实词理解,句子翻译,文意理解8分 三、现代文阅读1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小说,散文)概括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关键字词句段的含义等等15分 2 说明文阅读概括说明对象,分析语言准确性等等8分 3 议论文阅读概括中心论点,分析论据作用等等8分 四、作文审题,立意,选材,语言等等50分 (分值分布以2011年中考试卷为准) 如上表格分值以2011年中考试卷分值为准,事实上,近六年的中考基础知识和作文的分数分布变化不大,只在阅读方面有分数的微调,调整也不大。因此,实际上语文板块当中,分数倾斜比较多的是三个部分的内容——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同时,这三个部分内容也是孩子在中考及平时的考试中失分最严重的三块。是整个三年初中学生学习的难点。 建议从初一开始,家长和孩子就能有分模块学习和复习的学习理念。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就是,每次语文考试之后(无论是月考还是期中期末),家长均可让教师给孩子做试卷诊断,分析孩子具体在哪个模块出现了问题,出现问题最多并且最严重的模块就应该是之后重点加强的地方。这样的分模块学习,能够有针对的进行训练,能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提高。 笼统地从初一语文的学习重点而言,在这些模块当中,初一语文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如下三个板块。 第一,文言文阅读。虽然因为中考文言文都放在课内,相对而言,文言文阅读不是中考中的难点。但对初一孩子来说,小学接触相对较少,到了初一需要首先培养语言习惯。这就好像英语学习一样,必须将常见的实词,固定搭配等语言习惯掌握了,才谈得上理解和做题。因此,建议学生多读多背,不仅是背中考必背的篇目,最好能在时间较充裕的初一将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都背诵下来,这对初中学习很有帮助,同时其益处还能延续到高中语文的学习。因为文言文高中会继续考察,并且考的还都是课外的,如果初中有了较多的语感培养,高中会轻松很多。 第二,记叙文阅读。上面提到文学类阅读是整个三年学生的老大难,具体到初一,文学类阅读主要呈现方式是记叙文阅读。这一块,建议孩子回家多做阅读题,可能的话,给做的题分分类,并对解题方法加以总结。 第三,作文。相比小学作文而言,初中作文从评分标准及规定字数等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光从字数来说,初中语文的要求就比小学提高了200字,并且中考高分作文的字数一般都在800字或再往上,这一个小学老是写600字以下作文的初一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刚进入初中就加以重视。 刚刚升入初中,家长和孩子都不能忽视语文学习,并且应该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初中语文学习规划,这样,语文才能成为初中学习的向上力量,而不是后腿。 |
名师指导: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高中英语]
发表于:2014-12-03 阅读:192次
一、速读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题。
阅读能力一般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阅读速度是阅读最基本的能力。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 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主题句往往对全文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之作用,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题往往直接可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试试看,你能找出下面一段文章的主题句吗? The panda is a popular animal. Stories about the panda in the Washington Zoo are always front page news and important features on television newscasts. Stuffed pandas are among the most popular toys for children, and panda postcards are always in demand in zoo gift shops. 不难看出,文章的第一句是主题句,后面的句子都围绕这个句子展开。 二、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 三、 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就事论事,以偏概全。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imply, suggest, indicate等。 四、 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 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我们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 a. 定义法 It will be very hard but also very brittle...that is, it will break easily. 从后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brittle 是“脆”的意思。 b. 同位法 They traveled a long way, at last got to a castle, a large building in old times. 同位语部分a large building in old times 给出了 castle 的确切词义,即“城堡”。 c. 对比法 She is usually prompt for all her class, but today she arrived in the middle of her first class. but一词表转折,因此but 前后的意思正相反。后半句的意思是她今天“第一节上了一半才来”,因此反向推理,可得出她平时一向“准时”的结论。 d. 构词法(前缀、后缀、复合、派生等) Perhaps, we can see some possibilities for next fifty years. possibility 是 possible 的同根名词, 据此可以断定 possibility 意思是“可能性”。 e. 因果法 The lack of movement caused the muscles to weaken. Sometimes the weakness was permanent. So the player could never play the sport again. 从后面的结果“永远不能再运动”中,可以推测 permanent 的意思为“永远的,永久的”。 |
发表于:2014-12-03 阅读:45次
谈到化学,是很多人痛恨的一门学科,也是一些人喜欢的学科。为啥?因为化学太难了,每次考试都很差。却也有人认为,化学so easy,是提高分数的保障学科。为何会出现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因为,其实化学的秘密在于,很多人认为化学依靠记背,而实际上,化学的精髓在于推导、衍生。
大家都知道,化学需要大量的记背,无论是反映方程式、化学实验、化学特性等,相似相类,有难于区分,所以导致记背困难,应用时容易产生混乱的感觉,于是化学学不好,这是根本原因。 而化学学的好的同学呢,虽然经过多年“填鸭式”的教学,对化学的记背根本不在化学,但比成绩差的同学,多在“判断、推导”上,这就立即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结果。 基础不好的同学,如何短期内突击呢?依靠记背,效果是不理想的,依靠做题,对知识点又是懵的,结合起来复习吧,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其实学好化学,注意四点,就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1.首先明确,任何化学反应,从元素周期表角度考虑 化学的反应原理都是最外电子层是否“饱和”的问题,物态的化合价基本符合元素周期表分规律,只有少数多化合价的,要抄下牢记。做一个专门学化学的笔记本,把“非常规”的记录,包括所有反应的特殊颜色、气体、沉淀、变价等值的注意的特殊反应和元素。 通过复习反应方程式(按课本章节逐步复习出现的方程式),对照周期表思考,就能得出结论。你会发现,参照最外电子层分布规律和同主族元素排列顺序,一切的氧化还原、水解电离,原本搞不清概念的你,现在在你面前,神马都是浮云,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你会发现,小小的一张周期表,对你学化学的帮助,有多么的给力! 2.其次重点记录,特殊元素,一定要牢记分清 什么是特殊元素?就是反应能产生特殊气体、沉淀、颜色的元素,还有变价元素、组合元素(酸根)等,这些都高考化学的考点与解题入手点。在本博有归纳化学解题入手点大全,里面全都是特殊反应、易混知识点。希望大家自己总结,而不是认为有了这些内容,就高枕无忧。 3.判断与推导要学习 无机化学重在判断,判断反应机理,反应原理,如化合价是否对等,能否参与反应,如何配平,都是基于周期表规律进行判断和推导的。而有机化学的判断,首先是官能团的判断,而后是碳链的推导。抓住官能团的反应特性,然后根据碳链分布规律(4个键位),就能把知识点吃透,把题拿下。 4.圆规复习法 什么是圆规复习法?就是立足于一个中心,然后不断的对外扩圈。无机化学的中心就是化合价,有机化学的中心就是官能团。 无机中,无论是氧化还原、水解电离的知识点,都是化合价迁移的过程,所以整个中心点式化合价。而化合价的规律又来自周期表,所以学无机部分,必须以化合价为中心,坚持元素周期表、坚持特殊现象。 有机中,以官能团为主轴,要区分官能团的特性,有机化合物的形成规则(主要是碳链、苯环规则),所有有机反应和考点都围绕着这个形成规则和官能团特性,故有机部分,要一手抓碳链苯环、一手抓“基”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其实高中化学知识真的不多,考点相对其他学科而言,非常之少,所以搞突击是可行的。但是,切忌,不要等到临考前再突击,那样神仙也帮不了你。突击也要事先有基础有准备。所以本文告诉你的是,学化学基础的入手点和突击的方向,而不是帮助你直接上考场。一定要记住,从现在开始,并持之以恒,那么,这时候就是你胜利的起点。 |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公式 [初中物理]
发表于:2014-12-02 阅读:83次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
培养高中英语学习思维习惯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11-28 阅读:16次
学习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成了高中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
1. 英语学习的目的绝不只是考试!
英语不仅对高考而且对以后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不论你以前的英语基础如何,请相信一点:可以通过努力提高成绩的。所以现在暂时英语学习不顺利的同学千万不要中途放弃。同时,你也要相信:提高成绩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最后的结果是你能够掌握一门语言和文化。
所以,现在就克服对英语的羞怯心理,摆脱英语给你带来的困窘。把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并行发展提高。多和人尝试用英语交流,看到任何有趣的英文单词都记下来,生活中充满了这种乐趣。比如,万柳新城的英文在广告牌上写的是"willow",原意是柳树,而谐音就成了万柳,让人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精彩思维。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发散思维了,把所有带"illow"的单词都查出来玩。有billow(巨浪),pillow(枕头)。这样不就在生活中逐步学习了吗。这才是学习英语的目的:"To explore the unknown"(探索未知)
2. 单词不是死背的!
背单词很重要,因为单词可以弥补语法不扎实和理解的不足,更可以用在作文得分中。但是,背单词不能死记硬背,要背硬记死!单词要采用联想、对比、归类、尤其是构词法记忆,结合字音、字形、字意和句子来记忆,在脑海中创建一种单词的场景来记忆,场景一定要夸张,这样才能记得牢靠,才能死记活用且事半功倍。
3. 语法不能总记成"固定搭配"
语法很重要。谁也不能绕开它而培养出很高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xxx是固定搭配,记下来!"其实不然,在语法上要多归纳,多总结,多比较,体会语法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于此同时,学与练相结合,在练习中提高在分析情景的基础上运用语法的能力。
我们研究后,深深地认识到:新课标首要纠正传统语法中心式的英语教学这一错误。英语教学是要培养英语的熟练使用者,而不是英语的语言运行研究专家。高考命题向这个方向转变,应用性变得非常的重要。
4. 阅读时培养语感很重要。
在考试时碰到一些自己从未见过的句型和短语,如果单靠语法分析无法解决时,就可以凭借语感来判断。训练方法在此提供两种:第一:大声唱读法。跟磁带朗读课文或其他阅读材料,一定要模仿语音语调,就像在KTV唱歌一样,这样不知不觉中就能把课文熟记于心了。
第二:两遍阅读法。第1遍,囫囵吞枣,掌握大意,不用字典。第二遍,查出生词,划出词汇,整理词句。
5. 学习英语不一定要上培训班!
有人说,你说了半天批评性的思考,不就是想忽悠我上培训班吗?请听好,我思考的最后一点:学习英语不一定要上培训班!
目前英语培训班林林种种,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大体分为两种:短期班和长期专项班。短期班里,平心而论,24小时让英语有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只能激起你的兴趣和掌握好的方法,在课下的练习和课上于老师的沟通此时就非常重要。而长期班专项则比较务实,在一个期间里,和老师一起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但是你的时间成本会比较高。如果你能掌握我之间的四种想法和方式,这些班没有必要上,因为学习,学习英语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的方法最为重要。 |
发表于:2014-11-28 阅读:60次
化学学习原则是根据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总结化学学习经验,而对化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
化学学习规律原则有哪些,还有待深入研究。就目前化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以下几条是基本的学习原则:
1.手脑并用原则
(1)要明确化学学习是认识过程,艰苦的脑力劳动,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2)对教师来说,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就要不断地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事化学研究既有宏观的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事实,又有微观粒子的组成、结构和运动变化,还要学习各种基本技能。认识到学习时动手、动眼、动口又动脑的重要。自觉地全神贯注读、做、想练结合。并注意指导学生改进动脑又动手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另一方面,要从心理学、生理学和信息论等方面,提高对主动学习的认识。如信息论认为,学习是信息通过各种感观进入大脑,进行编码、转换、储存、组合、反馈等一系列过程。就信息输入来说,有强有弱,当学习者高度主动自觉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就能主动调节感受器官,接受各种输入信息。如果学习不主动,信息没有很好输入,后面的信息处理就要发生很多问题。因此,要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被动地学,只看老师做,听老师讲,而不开动脑筋想是学不好的。实验不动手做,也掌握不了基本技能的。学习中遇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不了时,就主动请老师、同学帮助解决,做到勤学好问。
2.系统化和结构化原则
系统化和结构化原则,就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的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因为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易于转化成为能力,便于应用和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它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主观能动努力下逐步形成的。这是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加深,也是实验中运用知识前的必要过程。因此,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化学基础知识内部之间,以及化学与物理、数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以物质结构等理论的指导,揭露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成为小系统、小结构,然后逐步成为大系统、大结构,达到系统化、结构化的要求。
3.学习与发展相统一原则
学习与发展相统一原则中的发展,包括能力、个性、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等多个方面。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发展能力,培养观点问题。已有专门章节论述,这里就不多讨论。要强调的是,这个原则要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途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从自己实际出发,提高能力,培养观点。例如,自学能力较差,就要加强阅读练习,学会从阅读方法等方面入手,争取老师、同学的帮助逐步提高。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对学生的能力、观点、个性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研究,针对学生情况,发扬长处,克服缺点,因材施教。使学生不断发展,在更善于学习中,把学习效率与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及时强化原则
及时强化是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如,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的。教学实践表明,化学用语没有学会和记住,是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发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时强化,才能迁移应用。强化不是消极的重复和记忆,而是积极的为了进一步的学习与应用。它包括了知识的理解加深,使之系统化及时记住该记的内容,等等。
强化要及时,方式方法可多种多样。以平时为主,以课内外学习自我强化为主,而这又是在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检查下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