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厦门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厦门家教网  >  小张主页  >  小张的文章
家教小张的文章列表
高分经验谈之三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7-10 阅读:16次

七、命题思路和判卷心理的揣摩。

首先,可以假设自己是命题老师,站在命题老师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高考卷,思考为何出这么个题目,出这些题目有什么意义?给个材料和图形,你可以怎么出题?结合上面说的,能出高考卷的,肯定要有理论厚度和现实意义的,整理过高考卷,关注时事的话,大致可以自己推测出高考卷能用哪些材料能考哪些考点,也更能理解那些高频考点为何高频。

其次,可以假设自己是判卷老师,站在判卷老师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答卷,不看内容有没有冲动给高分?如果没有那么需要怎样做才能给高分。看了内容,怎样才有冲动给全分,怎样才能不扣分?如果有扣分,那么原因是什么,怎么改进。把这些问题思考好,解决好,主观题能增加很多分。所以卷面一定要重视,比如字迹清晰整齐,不乱涂改,分点明确,标点符号正确;重点角度放前面,关键词放点的前面,层次清楚等等。

八、关于未来的大学生活。

其一是,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位的,所以成绩必须要搞好,尤其英语口语和专业课;别窝宿舍翘课,上课有听有做笔记,坐前排多回答问题多思考,下课多跟老师当面交流或者邮件交流,作业及时交,问问往届学霸师姐师兄们怎么准备期末考,找往年的试卷去认真复习。因为要保研要升学出国或者去好的国企和事业单位,有些会要求成绩单,所以至少要能拿出手。其次是与自己未来工作所需的证书多考些,如英语四级六级,商务英语,计算机等级,普通话等级,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证书等。与自己兴趣相关的领域的书也可以多读,图书馆的书和资源不要浪费。而高校尤其好的高校讲座、音乐会、舞会等能提高综合素养的活动很多,可以多参与多利用。

其二是,大学作为与社会的接轨阶段,需要在大学里学会进入社会胜任未来生活的能力; 比如学生会或者班干部,干一干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东西,能学到些课程学不到的东西,如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而且不要怕丢脸,脸丢多了丢出水准才会有头有脸。至于社团,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看自己兴趣爱好。 比如说社会兼职,寒假暑假可以干一个,不是为赚钱(当然能赚钱购物或者旅游更好),是为了提前接触社会,让自己更清楚的了解社会的运行以及锻炼自己的能力。至于去处,可以选酒店(有些忙季会招),主要是里面有培训基本的化妆和礼仪,这对终身都有用的,或者去当售货员摆地摊各种练嘴皮和脸皮,多去伤伤自己的自尊,其他的兼职就看自己兴趣爱好和将来从事的行业。比如说恋爱,可以尝试,前提是对待感情态度要端正,我国目前很多婚恋不幸福虽然很多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但是感情经验不足,遇到感情问题不懂处理也很关键;所以特别希望大家大学里珍惜恋爱,学会怎样去珍惜感情,遇到感情问题学会处理,恋爱不仅仅为感情和思想的成熟,也是为了自我完善。比如旅行,多多益善,各地的风土人情可以增加自己阅历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眼界等等。另外大学里同学关系可能会多样点点,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个人,多学会沟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就算被伤害或者受骗也是种经验和成长。

第三是,大三之前最好想好自己要做什么,有自己的追求或者职业规划,提前做好准备。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往往是对白混四年的大学生说的,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也推荐大家看一些关于求职职业规划类的书,别太迷茫,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在那个领域做到自己的极致迟早会成功,而成功的附属品如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肯定也会随之而来,而不能以金钱为目标,为达到目标不折手段,这样就本末倒置失去了人生真正的意义。

最后,因为文笔差,本科都是学经济所以对教育领域的东西完全不懂,所以内容很浅薄甚至有偏见在所难免,只是说自己备考方式简单有效,助于学生轻松应对以便有更多时间花在提高素质的事情上。所以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帮到学得焦头烂额的学子们一点点,也就是我莫大的荣幸。

高分经验谈之二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7-10 阅读:186次

三、关于心态:一定要自信,自信是成功之母。

平时考试就多关注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分数,别因为考差了就否定自己,别因考好了就沾沾自喜;应考前不用去做新题背知识点,而是从容的翻翻错题本或者以前写过的高考卷就可以,就是要让自己觉得备考得差不多了,可以牛逼的上考场了;应考时遇到不会的题目,首先暗示自己:这个我不会别人也绝对不会,没什么大不了!从容的跳到下面的题,总之自己一定要不断给自己良性暗示,暗示自己能行!如果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那是真的不行。考前也别想太多,考不好怎么办,爸妈怎么看同学怎么看。努力就好,尽力而为,会的题目不丢分,不会的尽力写点争点分就可以了,正常发挥就是超常发挥。考试别带太多包袱,比如别考前就想一定要考好一定要扳本这样的,经验告诉我们觉得一定要考好的往往考不好,自我感觉最良好的往往分数低,所以保持平常心,尽力而为别犯低级错误就完全可以了。最后,一般到临近高考那两月天气热压力大,大家都会很浮躁,很焦躁,这种情况下要学会调节,换个科目或者听听音乐,爬爬山,做做运动等等,别一直强迫自己,也尽量别受别人的影响,做最好的自己。

四、重视高考:早做准备。

高考毕竟是人生一个小的分水岭,高考对人的成长有很多价值,顺利走过高考,心态一般都比较坚韧比较成熟,智商一般较高,善于思考总结等等。尤其是,教育也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手段,好大学好专业往往意味着好工作,在将来的社会里居于有利地位。所以还是需要认真准备好好准备的。当然,自己只要方法得当,应对高考有那么4-6个月认真准备是可以的,所以只要认真准备随时都不晚,不过4-6个月是指熟悉应试备考的人来说,所以最好是趁现在就好好准备,打有准备的仗。

另外,最好根据自己省份的高考要求做准备,比如,高考要考哪些科目就有意识的去重视这些科目,有意识的去偏科。而哪些科目考试分数多就多花时间复习,比如文科中文科综合占分300,而且文科生拉开差距的往往是文科综合和数学,文科综合高分少(主要因为高三之前不重视,高三之后发现来不及重视;另外因为学习方法的错误),所以要重视文科综合。而复习文综的时候,多注重方法和套路的复习,别想全去抓,全是重点就没有重点,全想掌握就不可能掌握;尤其自己学了很多背了很多又不会做题的时候更要思考和总结问题出在哪里,不要总埋头苦干。

五、文科综合做题顺序以及简略复习方式。

文综方面先做选择题再做主观题是必须的,因为文综的选择题多是单向思维,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一对一;而大题是多向思维,需要多角度作答(并且往往发现答案全部找出来会比标准答案还要多),所以做完大题后思维都是发散的,回过头再看选择题的话,只会觉得每个答案都好像有道理,觉得每个答案好像都对,就会容易改错。所以往往老师会给个建议,选择题不要去改,这里再给个建议,大题也不要去改,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去补充,不断的补充角度。

文综不要太多参考书,有那么一套系统的就行,学校一轮的时候学校会发,跟着学校进度适当超前就行,一轮也类似于广撒网,别留盲点和漏点;二轮三轮的时候多点自己的安排,尤其多整理下自己省份近6-8年的高考试题,通过真题去揣摩高频考点和常考题型,总结命题套路,类似于收网,对高考套路心理有底并掌握精确;考前几周,可以适当安排模拟考试,用省质检卷或者本省教育质量高的市质检卷当成高考来练,用模拟考当成高考去查漏补缺,培养应试心理素质,及时去调整巩固;临考就不用做太多习题看太多书,看看以前做过的高考卷大题框架,选择题图形等等,看看自己笔记本就行。

六、高考卷整理方式。

自己省份近6-8年高考卷(或者自己省份命题所模仿省份的高考卷)平时的做法是假设成自己在高考去做。先规定时间写完(比高考时间少半小时),不管会不会,都要写完,不会的打上圈努力写点;写完马上对答案,错误的、写的不顺的、得到答案的路径跟高考命题者路径有差别的(思路错误答案碰对)都要系统的去纠正,题目写不完就要练速度,知识点不熟的要去翻教材,题目答不全的要完善答题框架体系。系统的订正之后,可以再思考下总体的试卷,比如大题每科多少个,多少问,都考哪些角度,选择题多少个,都考哪些考点,常考图形怎么判读;过几天再写第二套高考题,订正,思考总结;再第三套高考题,订正,思考总结,三套过后,几乎可以得出大题考哪几问,选择题题号对应的考点,可以得出不变的东西是什么(选择题考点,大题框架,得到答案的方式),不变的东西需要重点掌握而且掌握精准,不丢分。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高考考过的不是不会再考了么?题目是不会再出一样的题目,但是题目背后的考点以及命题套路是几乎一致的。有些同学可能会再问,那就通过高考试题来复习不是有点押宝的嫌疑,假如高考考一个往年从来没考过的知识点那不是完蛋?我说过,高考题量有限,不可能考全部知识点,只能考一些具有理论厚度和现实意义的知识点,而这些点往年高考卷都已经涉及过了。而且,对文科类的知识来说,全是重点就没有重点,全想掌握那就不可能掌握了。换成老师,就教一科教几十年,他也不能把书全部背下来,更何况学生是要复习多科的而且时间有限的,所以需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那种高考的高频考点上,花很少的时间掌握精准拿高分。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再重复的去写写过的高考卷,不是记答案,而是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看到一个选择题,那么四个选项为啥选为啥不选,取决什么因素要非常清楚,看到一个考点,那么把这个考点的面和线推出来(比如历史选择某选项是李贽,就把他的所有重要观点这个面推出来,并且衍生到明清时期四个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重要观点,然后还把线给推出来即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发展这条主线,沿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汉朝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到明清反正统);看到大题的材料和图形,大致推推下面命题是如何的,还可不可以变个方式去命题。最后,把高考卷里的考点对应到教材里,标出来,标出近6-8年之后发现,教材里的重点自然就有了,题号对应的考点在教材哪部分自然就有了,那么复习起来自然更加针对更加简洁轻松。

高分经验谈之一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7-10 阅读:17次

经常看到很多高中的学生学习认真努力还考得很差,文科类的知识背了很多但是发现答题时根本用不上或者答了一大堆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得分低等等。而作为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长、师兄及老师,就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些许经验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高考复习的学子们尤其文科学子们提供些许帮助。

一、关于教材、考试大纲和复习资料:重视教材和考试大纲,参考资料少而精。

教材是根本,尤其对于文科综合来说,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试题再怎么变,所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根植于教材。所以要重视教材,对于教材的章节安排,知识脉络和框架都要了然于胸。考试大纲也是考试范围,教材里的知识点有些是超纲的,所以从备考来说,考试大纲之外的教材知识点完全没有必要复习。另外高考试题数量少,不可能对大纲里规定的所有知识点都进行考察,只能考察一些重要的、有理论厚度且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点,所以功利的去看,则备考只需要把重要的那些知识点、考试要考的知识点掌握精确复习到位即可。复习资料是检测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所以复习资料不要多,每科有一套系统的复习资料即可。面前放的复习资料越多会越烦,所以少而精是最好的,题目少,才能有比较多的时间去整理和思考总结,才会比较多时间去休息保养身体,才会应付自如。复习资料上的题目别多做,但是做一个算一个,要通过试题去复习考点并且揣摩命题套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反对题海战术,高分不是题海战术写出来的,题海战术要拿高分特别累而且不值得。学生学习累效果差往往是写题太多疲于应付,读的书多背得多但是并不精,尤其对高考要考的内容一知半解掌握不透彻导致处处扣分。如果一定要刷题,就刷自己省份近6-8年高考题,其次是省质检题,再是市质检题;刷题时多思考和总结,可以参考高考题整理方式那部分。

    二、关于学习本身和学习效率:关注学习别关注成绩,注重效率多休息。

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尤其高考的备考更是持久战,所以多关注学习本身,不要太过于关注成绩。也就是说,自己平时复习到位就行,不要强迫自己每次考多少分。不过需要从每次考试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比如这次考试分数低了,扣分原因在哪里,必须找出来而且及时补足,只有及时补足缺漏才能提高。比如知识点漏洞就及时翻书找资料,审题粗心就需要平时做题注意审限定词和关键词,做题时间赶题目做不完就需要平时做练习限定时间,大考紧张那就需要平时考试都当成高考去练心理素质;尤其是自己觉得答的不错但分数低更需要去思考自己问题出在哪里,是卷面差还是本身答的就差,如果卷面出问题就要把字迹写清晰整洁,把关键点放前面把关键词放点的前面便于阅卷。平时的考试是考察自己对教材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所以要回头回到教材里复习知识点并且举一反三形成知识框架,平时考试也是为高考做准备查漏补缺培养应试心理素质的,所以找到不足及时补足即可。

学习效率要高,多注意休息。多想拉短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而不是拉长复习时间,多注意休息保重身体,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学习效率高,需要上课前预习,不熟悉的打标记上课重点听,上课时认真听讲(抓住重点和框架,抓住老师讲的方法及技巧,觉得讲得不错的自己不懂的重点以及技巧类的需要记笔记),下课及时巩固(下课十分钟就趴桌上回忆上课主干内容,午睡以及睡觉前都会回忆上午或者白天上课主干内容,像看电影一样回忆一遍比真正专门去背东西效果要好很多;课后作业当天完成,不懂就及时逮住老师问),多利用零碎时间去记忆。保证学习效率,那么一天学6-8个小时也就绝对够了,剩下的时间可用于自己的复习安排或者睡觉锻炼身体等;尤其到高三第二学期,基本每天考试,学业压力比较大,更需要充足的睡眠精神饱满才能从容应对学习和考试;一般来说,最好保证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左右。总之,只有休息好,身体好,才能学习好,而学习效率高,才有比较多时间休息和保养身体形成良性循环。一定不要看别人熬夜你也去熬夜,因为你是为自己学习而不是为别人学,所以做好自己就行了,自己当天的计划完成了就可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