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钱老师的文章列表 |
---|
2013中考英语表示倍数增加的方法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10 阅读:20次
英语中表示倍数的词语有很多,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很是头痛了一段时间。现在给同学们总结一下,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 A is N times as great(long, much,…)as B. (①) 以上三句都应译为:A的大小(长度,数量,……)是B的N倍. e.g. This book is three times as long as (three times longer than/three times the length of)that one. 这本书的篇幅是那本书的3倍(即长两倍)。 注:当相比的对象B很明显时,than (as,o f) B常被省去。 (二) increase to n times(④) 以上四式均应译为:增加到n倍 (或:增加n-1倍)。 e.g. The produc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has been increased to three times as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集成电路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两倍。 e.g. The outpu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has be en raised five times as against l986. 化肥产量比1986年增加了4倍。 e.g. That can increase metabolic rates by two or three times. 那可使代谢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或3倍(即提高1倍或2倍)。 e.g. The drain voltage has been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four. 漏电压增加了3借(即增加到原来的4倍)。 注:在这 类句型中increase常被raise,grow,go/step up,multiply等词所替代。 (三) There is a n-f old increase/growth…(⑧) 应译为:增加n-倍(或增至n倍)。这个句型还有其它一些形式: e.g. A record high increase in value of four times was reported. 据报道,价值破记录地增长了3倍。 (四) double (增加1倍),treble(增加2倍),quadruple(增加3倍)。(⑨) e.g. The efficien cy of the machines has been more than trebled or quadrupled. 这些机器的效率已提高了2倍或3倍多。 (五) 此外,英语中还有一种用aga in而不用倍数词来比较倍数的方法,如: A is as much (large,long,…)again as B.(= A is twice as much (large,long,…)as B.(⑩) 应译为:A比B多(大,长,……)1倍。 A is half as much (l arge, 1ong,…)again as B. (= A is one and a half times as much (large, 1ong,…)as B.)(11) 应译为:A比B多(大,长……)一半(即A是B的一倍半)。 一天记一句,循序渐进就不会头痛了!
文章来源于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
2011年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中考数学]
发表于:2012-10-10 阅读:21次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能力为立意,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突出理性思维成为中考数学命题的指导思想。而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想和方法,在知识的网络交会点设计问题,使中考试卷渗进创新元素成为可能。 在最后阶段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和得分能力是每位初三学生时下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认真研究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势、仔细研读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明确考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能让学生在冲刺阶段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复习效率和得分能力。 趋势一 基础题约占七成 中考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但起点低,直接运用有关知识进行解答的容易题约占70%左右,这意味着基础题约占120分,中考试题今后会更在意使学生及格而加大基础得分。试题大多是源于课本的习题或从教材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组合。这些植根于教材的题目背景新颖,运算量不大,要求学生在理解并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考生应对 梳理主干知识提升整合能力 考生在复习中要紧扣教材,结合考纲的要求梳理与整合知识。具体做法:看课本目录,回忆知识体系,把复习内容进行具体归类,总结解题方法。需提醒考生的是,最后阶段没必要也不可能再把每一个知识点详尽地重复一遍,考生可以重温整理的笔记、提纲、图表、错题集、重要的公式、定理等。 两个目标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应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一是要准确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尤其要将以前模糊的概念理解清楚。曾有一道看似非常简单的中考题:分数(要求填“是”或“不是”)得分率仅为42%。大半考生由于对无理数概念不清而失分,实在可惜。但要注意的是,复习概念不能靠死记硬背,新课标中的许多数学概念的导出都源于生活实际,例如2005年绍兴市中考卷第一道题是:学校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A.5米B.15米C.28米D.34米 这道题的素材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篮球场,可是竟有许多考生答错了。有的还认为试题有问题。 二是要明确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初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因式分解,我们既要认识到它是一个基础知识点,又要体会到它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因此,梳理与整合数学基础的过程,是一个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重新组织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联系、深化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把书由厚变薄的过程。 趋势二 四类创新题型体现新课标理念 注入新课标理念是今年中考命题的其中一个目标。试题中一是会注重数感考查。二是概率与统计题会登场。这类题要求学生对统计量进行分析,真正把统计作为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三是应用题信息量大,处理数据能力要求提高,要求学生从给出的表格、图型、文字中获取正确信息,从而解决问题。四是动手操作题型多样化。这类考题使考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探索、操作的过程,既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考生应对 综合能力的训练重在反思 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既要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反思,如本章、本单元涉及哪些知识,自己有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程度;又要对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在复习过程中,反思方法该如何运用?有无规律?其中包含了代数、几何的许多知识点。在解题后要反思的是:1.解题结构,以便形成迁移、举一反三;2.解题过程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哪步易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3.对解题的方法重新评估,以期找到最优解法;4.对题目的重要步骤进行分析,抓住关键,考虑难点之处如何突破,能否用别的方法导出结果,再比较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最简单的;5.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变换,使问题系统化,结论加以引申、题型加以更新、解法加以推广,形成一个题目涉及的各部分知识目标。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 http://xm.jiajiao400.com |
分享快速记忆初中数学知识技巧 [初中数学]
发表于:2012-10-10 阅读:24次
记忆是知识的仓库,学过的知识记得牢,积累的知识就丰富,而丰富知识的积累将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记忆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许多数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更要让学生记住它。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记忆数学知识的效果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归类记忆法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分类,以便帮助学生记忆大量的知识。比如,学完计量单位后,可以把学过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五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这样归类,能够把纷纭复杂的事物系统化、条理化,易于记忆。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要记忆的数学知识编成歌谣、口诀或顺口溜,从而便于记忆。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编出这样几句歌诀:“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对准顶点,零线对着一边,另一边看度数。”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小数点请你跟我走,走路先要找准‘左’和‘右’;横撇带口是个you,扩大向you走走走;横撇加个zuo,缩小向zuo走走走;十倍走一步百倍两步走,数位不够找‘0’拉拉钩。”采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学生不仅喜欢记,而且记得牢。 规律记忆法 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进行记忆。比如,识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联系,即高级单位的数值×进率=低级单位的数值,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掌握了这两条规律,化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规律记忆,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所学的有关材料进行加工和组织,因而记忆牢固。 列表记忆法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识记材料列成表格,达到记忆之目的。这种方法具有明显性、直观性和对比性。比如,要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就可列成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重点记忆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学生要想全面记住,既浪费时间且记忆效果不佳。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记忆重点内容,学生在记住了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推导、联想等方法便可记住其他内容了。比如,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关系中只要记住了第一个数量关系,后面两个数量关系就可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来。这样去记,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联想记忆法就是通过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与它有联系的另一件事物来进行记忆。 本文转自厦门家教网 http://xm.jiajiao40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