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钱老师的文章列表 |
---|
20道幼升小数学面试精选必做题 [学前教育]
发表于:2012-10-30 阅读:17次
厦门幼儿家教整理幼升小数学面试的题目。望各位小朋友认真做。 1.鱼缸内有10条鱼,死了2条,问鱼缸内还有多少条鱼;1个孩子用6分钟吃完一个汉堡包,问3个孩子同一时间各吃1个汉堡包用多少分钟? 2.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一位扮演老鹰,一位做母鸡,还有8个做小鸡。请问再来3组,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3.小朋友排队,从左向右数小红排第7,从右向左数小红排第8,这一排队伍一共多少人? 4.老师说:8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抓住4个还剩几个? 5.有两杯果汁,宝宝先喝了半杯,妈妈又到倒满了;宝宝又喝了半杯,妈妈又倒满了,最后宝宝都喝完了,请问宝宝共喝了几杯? 6.草莓和桃子各代表一个数,草莓加桃子等于7,草莓加草莓等于8,草莓和桃子各是几? 7.小芳买拼音本用了6角钱,还剩4角钱,小芳原来有几角钱?合多少元? 8.一堆巴掌大的硬纸牌代表数字,圆形牌代表1,长方代表2,三角3,正方4,五角星5。说一个数,把加起来的等于这个数的牌举起来。 A、拼6B、拼10C、拼13 9.数学填数 2+( )=13;13-( )=8;3+5=( ) 4+6=( );8+6=( );13-8=( ) 10.比67大的数说3个,比67小的数说3个。 11.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 12.幼儿园的苹果吃了一半还剩20个,幼儿园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13.小红参加数学竞赛,和参加竞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问参加数学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14.河边有7只小鸭子和1只鸭妈妈要过河,其中4只小鸭子过了河,问,还剩几只小鸭子? 15.公共汽车上,第一站上来5个人,第二站下去2人,第三站上来3人,问:车上剩几个人,售票阿姨卖了几张票? 16.你和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你是第6个,从后面数你是第5个小朋友,请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17.妈妈今年30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想想再过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几岁? 18.两个盒子里各有5块糖,从第一个盒子里拿出2块放入第二个盒子,现在两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块? 19.猫-狗=2,狗-兔=3,兔+兔=6,问猫= 20.“1、4、、10、、16”,请在问号处填上符合规律的数字。 以上厦门学前家教总结的20道必做题,望对各位有帮助!
|
中考英语词组:由其他动词构成的词组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29 阅读:45次
厦门初中英语家教总结有其他动词构成的词组。望同学们多多学习,积累词汇。 由其他动词构成的词组 think over 仔细考虑 arrive at/in a place 到达某处 eat up 吃完,吃光 do well in 在……干得好 enjoy doing sth. like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喜欢干某事 find out 发现,查出(真相等) finish off 吃完,喝完 stop doing sth. 停止做某事 stop to do sth. 停下来去做某事 hold a meting 举行会议 hold up 举起 hurry up 赶快,快点 enter for 报名参加 langht at 嘲笑 be used to 习惯于 used to 过去常常 wake…up 唤醒 work out 算出 以上厦门中考英语家教整理的几十个短语,都是一些经常用到的词组。望同学们能够牢记! 文章来源于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
语文名师指导:注重五点学习古诗词 [初中语文]
发表于:2012-10-26 阅读:23次
古诗词是中考中必考的题目。有些同学很为之着迷,但有的同学却为之头疼。下面,厦门初中语文家教讲解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五方面内容。 一、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 如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如果没有诗下的注释,我们只认为这是一首写景的诗。但加上注释,我们可以判断出这首诗表面句句在写景,实则是通过写景表达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二、了解诗人的生平。如李弥逊的《春日即事》。从字面上看,作者描写的春日环境是幽静凄清的,情绪是低沉的。但问题答到这个层面上还不够。我们结合一下诗人的生平可以知道,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从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他政治上从位高权重到大权旁落,人情上从门前的车马喧闹到门可罗雀。那么这种低沉的情绪即是他政治上失意的落寞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三、明确意象的象征意义。古典诗歌的意象一般具有固定的象征意义,比如松、梅象征高尚的节操;牡丹象征富贵;柳象征送别、留恋等。诗人在用到这些意象时,一般都和自身联系起来托物言志,这样,在其固有的象征意义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诗作,主旨就不难理解了。 四、善于发现“诗眼”。一首诗里,诗眼往往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显示全诗的思想。它是诗中最能体现事物精神、表现诗人感怀、概括力最强的语汇。品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语来品味,看它在拓展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的作用。 五、利用诗歌的结构来理解诗歌的内容。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借景抒情的诗,一般是先情后景。了解了诗歌的结构,能让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 高老师表示,中学生朋友在面对古诗词问题时,一定要把题干(包括题目、作者、注释)看仔细,找出意象、诗眼,了解诗歌的结构,在纵观全局的基础上,再结合问题本身,相信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文章来源于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
2013中考作文之文从字顺有条不紊 [中考语文]
发表于:2012-10-25 阅读:84次
厦门初中语文家教认为,"文从字顺"在写作中反映了作者驾御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作者在执笔行文时想的是"意",写出来的却是"文",这由"意"而"文"的转化就全凭着写作者的语感进行。 那么,语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1、要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与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而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写着也觉得不顺。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2、要意思连贯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3、要注意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4、要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还有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及语句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就会形成自然的节律,从而产生韵律感。例如人们一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因为后面的说法从直觉上就感觉到别扭。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一些优秀的文章,最好能熟读成诵。这样,一些好的语言就会形成范例,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习惯。还要多听:听广播,听别人读文章,这样可以强化读的效果。同时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语汇,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要懂得一点语法。平时说话也要注意不出错误。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了。 在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来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是不是没有一点儿磕绊;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检查时一方面要查语言材料--语汇,看其搭配、词性、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查语言的组织形式--语法,看其结构、成分、语序等。 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写文章,字要写工整,字迹潦草难于卒读的文章,还谈得上什么通顺呢?还要不写错别字。因为一字之差表意上很可能差之千里。文章行款格式一定要正确,尤其是应用文,行款上的错误会直接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帮助显示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性质以及作者的情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而且是文章做到文从字顺的必要条件,写作时不光要注意使用正确,而且要注意规范。 以"凡人琐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导思: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叫"凡人琐事","凡"即平凡、平常、普通,"琐"乃细小、零碎。"凡"很容易写,"琐"就不太好写,需要对某个人比较熟悉,长期观察、积累,写作时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才会涌上心头,流诸笔端。 要写好"凡人琐事"这个题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应以记叙人物事迹、刻画人物形象为主,而不是以阐发人生哲理为目的。人生哲理的感悟,应包含在记叙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浓墨重彩。 2、所选事件应着眼与普通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从生活的常态入手,昭示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3、应选取多件小事,事件之间应具有某种内在联系。事与事之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意思连贯,文从字顺。 4、选取平凡的人作为记叙对象。在他们身上,寻找金子般的心,寻找生活的本色。 的回忆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600左右。 导思: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也很少,怎样写好这篇文章呢? 1、回忆性的文章是历来中考作文中最常见的类型,写回忆性的记叙文,所写的内容都应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见闻,因此必须使用第一人称。 2、从内容上分析,既然能由某个物件引起回忆,这个物件在当时一定有其特殊地位,所回忆的人、事、物也一定深深地打动过作者,令人难于忘怀。因此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点明为什么由这个物件引起回忆,所回忆的内容是如何使人难忘、深深挂怀的。 3、从结构上分析,这类文章大都采用倒叙,因此写文章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过渡性语句,以引起回忆或再次回到现实。
|
数学思想方法之平面向量 [高考数学]
发表于:2012-10-24 阅读:22次
平面向量是数学中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那么在解平面向量的过程中,都能用到哪些数学思想呢。厦门高中数学家教来给考生们说说。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类基本对象,它们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特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形的直观性和数的规范性,通过数与形的联系转化来研究数学对象和解决数学问题。 由于向量本身具有代数形式(有序实数对表示)与几何形式(有向线段表示)的双重特点,所以在向量知识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教材内容之特点,及时引导学生捕捉知识与问题中的数形信息,揭示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与转换方法,帮助学生养成遇数思形,以形助教的良好思维习惯,从而加深理解知识要点,增强应用意识,优化认知结构。 2、平移变换的思想方法 平移变换是研究函数图像或几何图形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适当平移可使较复杂的函数解析式得到简化或某些几何图形中的隐蔽关系更趋明朗。教学中适时渗透这一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和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 3、化归转换的思想方法 研究问题时,将一种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并归结为另一种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称为化归转换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公式与定理的推证及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被广泛地采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向量教学中,教师经常启发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思想方法来考虑问题,使他们在学习时学得主动、灵活,解题时也就会迅速、正确。如向量的夹角问题,向量的平行、垂直关系的研究均可化归为它们对应向量或向量坐标的运算问题 :三角形形状(按角分类)的判定可归纳为判断向量的数量积与零的大小的关系问题;向量的数量积性质: 作为桥梁,沟通了向量与实数间的转换关系。解题时,可根据问题要求选择将向量运算(向量的数量积)转化为实数运算(向量的模)或将实数运算化归为向量运算。此外,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如三角形)问题,由未知化归为已知,从特殊对象中归结出一般规律等,也都是化归思想方法获得运用的常见思想形式。所有上述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化归思想方法在向量中的“用武之地”,实践表明,化归思想方法在向量中的恰当渗透,确能强化学生思维的目标意识,避免盲目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4、对应的思想方法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蕴含着对应的思想,如数轴上的点与实数;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函数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值;角(弧度数)与实数;方程与曲线等,都具有某种对应关系,体现了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同样,在平面向量的知识中,这一思想方法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如平面向量与它的几何表示(有向线段)或坐标表示(有序实数对);两个向量的夹角与范围角 ,平面向量的线性表示;点P分有向线段 与所得线段的比值λ(λ≠-1的实数)等,在教学中,注意适时渗透这一思想方法,提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可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排除学习障碍,树立学习信心,顺利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亦必将得到一定发展。 5、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较为普遍,它主要是依据数学对象的不同属性,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情形并对其进行研究的一种思想方法。在平面向量的教学中,适时提示分类的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和善于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加深认识理解和整理消化,从而掌握其本质规律。 厦门高考数学家教认为,如向量中的一些知识:平行向量可分为同向量或反向向量;向量 和 方向上的投影值,随 与 的夹角的不同有正数、负数或零等三种情形;用向量方法推导正弦定理时,可通过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情况分别讨论而获得;用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求解的解三角形分为四种类型,以及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的三角形”型的解的情况的分析判断等,无一不蕴含着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教学中的及时揭示与恰当渗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与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这五种数学思想在解平面向量时,经常会用到。灵活的掌握它,在考试中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之终极解决方案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22 阅读:125次
完型阅读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个难点,考察的知识点也很多。即使你读懂了整篇文章的大意,还是经常选不对,这是为什么呢,厦门中考英语家教给大家剖析。 一、本质---从雾里看花到拨云见日 完形填空也有人戏称为障碍性阅读,我觉得有道理。打个比方,就象是刘翔的110米栏一样,需要跨越障碍物才能到达终点。它是在一篇语意完整的短文中有目的地制造一些空格(障碍物),造成信息链(语义)的中断,让考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常识,对每个题的备选项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选出最佳答案,将空格处缺失的信息补充完整,使重新构建的文章主旨鲜明,逻辑严密,文意通畅。 二、应战---从知己知彼到百战百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是兵家之道。考场如战场,如果我们想要在没有硝烟的考场上战胜完形填空这种被公认为最难的题型,就必须知道它到底在考察我们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果我们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还会担心不能象刘翔那样跨越所有障碍栏,自信、漂亮地冲到终点吗? 厦门中考英语家教认为:完形填空是一种测试学生语言水平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综合性题型, 它要求学生掌握词汇知识(包括词的基本用法、固定短语、习惯用语、同义词/近义词/形似词的区分等)、语法知识、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等。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灵活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语篇的逻辑推理、分析、判断、归纳概括等能力,特别强调对语篇及上下文的理解和应用。它综合了现行的单选题和阅读理解题,用一个公式可以表达为:完形=单选+阅读,所以想不成为最难的题型都不行。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么,我们在平时应该怎么训练才能具备这些能力呢?具体做法我会在最后的“解决方案”中介绍给大家。 三、了解---我们的弱点 在认清“敌人”的“凶险”后来看一下我们总是在哪些地方摔跟头,上了“敌人”的当? 有些考生虽然英语基础不错,但完形填空题的得分却不尽如人意。他们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断章取义,就题论题,对上下文的信息提示词“视而不见”。 2. 不善于抓文章的主旨大意,在对整篇文章的推理、判断,理解上出现偏差,甚至与文章中心相悖。 3. 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和定势思维的干扰,对文意分析不透,忽视特定语境中英语知识的运用。 4. 只停留在对文章表层含义的理解,忽略了其深层寓意。 5.缺乏自信,甚至对完形填空有恐惧、厌倦心理。 四、战略战术---直击方法和技巧 知道了自己的弱点,就要力求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来克服弱点,攻克完形。针对以上弱点,绝招如下: 绝招一:细读首末句把握文章方向 绝招二:上下文找信息提示词 绝招三:重视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培养英语语感; 认真分析特定语境,尽量摆脱定势思维的影响 绝招四:找出主题句以抓住文章主旨,挖掘文章深意、寓意 绝招五:充满自信,勇敢挑战“史上”最难的题型,最好让自己喜欢上这种挑战。 技巧之-----“寻找复现” 厦门中考英语家教认为:在寻找信息提示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种现象,那就是词汇的“复现”,即词汇的重复出现。一般说来,词汇的“复现”在语篇中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原词复现、同义词/近义词复现、反义词、同源词复现等。很多时候它就是提示点或暗示点的所在.如长沙市2009中考完形填空第39题,Because of this smart __39__,they can use their phones to talk and send short messages in the rain. 文章前面有一句话, An American named Alan Kaufman and his company spent 6 years inventing a hand-free umbrella.答案就是invent的同源词invention。有时甚至答案是“复现”的结果。如长沙市2009中考完形填空第32题,But it’s not easy to hold an umbrella if there is heavy rain and __32___ wind. 而在文章的另一段就出现了…even in the strong wind. 答案就是strong. 五、实战---解题“五步曲” 了解完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后,让我们来理清一下思路。假如现在一篇完形填空摆在你面前,你将如何开始?下面给大家介绍我认为比较科学的五个步骤: 1.细读首末句:透过首末句来预测文章的中心内容,把准方向。因为一般来说,文章的首句和尾句是不带空格的完整句子,而且大多是全文的主题句、关键句,往往是了解文章全貌的“窗口”,对抓住文章主旨有重要提示作用。 2.跳读全文:快速跳过空格,扫读全文,领略大意 3.看完一段做一段:边做边推测下文内容,在上下文中找信息提示 4.推敲难题:简单的都解决后,对拿不准的题千万不要凭感觉。如果一旦跟着感觉走了,就说明你离正确答案越来越远了。其实,再难的题,也能在上下文中找到提示或暗示点。难就难在这个提示或暗示点比简单的题目更隐密和更难以发现,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只是需要多费点功夫寻找,不然怎么能叫“推敲”呢?所以,在没有找到信息提示或暗示点时,一定不能放弃,被“感觉”牵着鼻子走,否则,很容易就会被“牵”到错误答案上去了。 5.带入验证:在所有的选项都基本敲定后,一定要带人文章通读验证,保证语法正确,逻辑清晰,文意流畅,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大功告成了。 六、终极目标---解决方案 针对完形填空考察的知识和能力,我提出一些战胜完形的解决方案与大家分享。 1.扩大词汇量。认识的单词越多,在完形中遇到的生词障碍就越少。尤其注意平时有目的有计划地积累同义词、近义词等。在做任何一篇完形填空时,都不要选出答案就不管了,最好用一个专门的本把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重要的短语都积累下来,千万不能让它们溜走。这样日积月累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2.熟练掌握初中阶段要求的所有语法项目,对一些重要的语法知识及时加以概括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谈得上在考试时灵活运用。 3.完形填空考察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多阅读。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两种形式的阅读。第一种:以答题为目的的短文阅读,针对性较强,包括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短文。第二种:兴趣阅读,就是大量地阅读自己感兴趣且与自己阅读水平匹配的英文报纸、杂志或是英文小说。兴趣阅读的好处是能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增强英文的语感并能提高阅读能力。坚持的时间越长,能力提高越快。 4.在第一点中我提到了扩大词汇量,这是真理,不过即便我们的词汇量再大也不能保证在阅读中不会遇到生词。英文单词浩如烟海,没有人能认识所有单词。即使你认识某个单词,也可能不了解它的所有含义。在完形填空中经常会有一个你很熟悉的单词,但考察你的却是一个你意想不到的陌生含义,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熟词生义”。所以我们必须具备一种能力----一种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能力,猜测某个单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能力只有在平时的阅读中刻意训练才能形成,大家在做完形或是阅读的时候最好能养成猜测推断词义的习惯,等到习惯转换为能力时你就对生词没有恐惧感了。 5.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逻辑思维的训练,多观察和积累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过渡性词语或句子,如表递进关系的in addition, furthermore,besides等,表因果关系的 therefore, thus, as a result等。这对理顺逻辑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的提高都是一种促进。 6.运用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长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完形专项训练,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如每天一篇或三天两篇等,但要注意对做错的题目一定要进行错因分析,并记录下来,反复琢磨,以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练习的材料可以是各省市历年中考真题中的完形,如《2009新课标全国中考试题精选天利38套》(西藏人民出版社)和《完形填空周计划》(光明日报出版社)等。如能长期坚持,相信一定能和完形填空“化敌为友”,在考试中拿满分。 要做好完型阅读,是不容易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厦门初中英语家教鼓励大家做题光有量是不够的,重点在质量。 文章来源于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高分诀窍 [初中英语]
发表于:2012-10-22 阅读:74次
中考英语完型填空要取得高分,需要做到哪几点,厦门中考英语家教给同学们几点建议: 重复: 中考真题+一模二模 完型阅读单词短语专项练习 重复7遍 本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题、各重点校试题 重复3遍 技巧: 七大原则: 1.细读首句 2.读一段,做一段 3.先易后难,瞻前顾后 4.指代原则 5.同义反义原则 6.上下求索,左右逢源 7.常识原则 反馈: 三类情况要注意: 1.不会问的一定要问 2.不懂的要问清楚 3.懂的要问彻底 以上是厦门初中英语家教的一些建议。虽然看着简单,但做起来却很困难。望各位考生要坚持。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文章来源于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
高考物理考试应注意哪些 [高考物理]
发表于:2012-10-12 阅读:18次
●审题要仔细,关键字眼不可疏忽 审题时一定要仔细,尤其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关键字眼,不要以为是“容易题”“陈题”就一眼带过,要注意“陈题”中可能有“新意”。也不要一眼看上去认为是“新题、难题”就畏难而放弃,要知道“难题”也只难在一点,“新题”只新在一处。由于疏忽看错题或畏难轻易放弃都会造成很大的遗憾。 ●物理过程的分析要注意细节,要善于找出两个相关过程的连接点(临界点) 对于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首先要根据题目所描述的情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然后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对于多过程的物理问题,考生一定要注意分析物理过程的细节,弄清各个过程的运动特点及相关联系,找出相关过程之间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难题也就变得容易了。 ●答题要规范,得分有技巧 从这几年的评卷来看,很多学生由于答题不规范,没有相应的应考技巧,导致丢失了很多应得之分,有些学生失分情况相当严重,一科达20分以上,其中不乏一些较好的学生。为避免这种情况,特别注意以下情形: 1.简洁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 有的考生解题是从头到尾只有方程,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中使用的符号表示什么不提出;有的考生则相反,文字表达太长,像写作文,关键方程没有列出。既耽误时间,又占据了答卷的空间,以上两种情形都会导致丢分。所以在答卷时提倡简洁文字表达,关键处的说明配合图示和物理方程式相结合。 2.尽量用常规方法,使用通用符号 有些考生解题时首先不从常规方法入手,而是为图简便而用一些特殊奇怪的方法,虽然是正确的,但阅卷老师短时间不易看清。同样,使用一些不是习惯的符号来表达一些特点的物理量,阅卷老师也可能会看错。这是因为阅卷现场老师的工作量很重,每天平均阅卷2500多份,平均看一道题的时间不过几秒钟。 3.分步列式,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 高考评分标准是分步给分,写出每一个过程对应的方程式,只要说明、表达正确都可以得相应的分数;有些学生喜欢写出一个综合式,或是连等式,而评分原则是“综合式找错”,即只要发现综合式中有一处错,全部过程都不能得分。所以对于不会解的题,分步列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过程分,增加得分机会。 4.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最后结果的表达式占有一定的分值,结果表达式正确计算过程出错,只会丢掉很少的分。若没有结果表达式又出现计算错误,失分机会很大。
文章来源于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
2013高考物理各题型解析 [高考物理]
发表于:2012-10-12 阅读:55次
从近两年的物理来看,尽管2010年的高考是课改后的第一届,但是考试考察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于2009年保持不变。总共120分的试卷,选择共八道题,占据了48分,实验两道题占18分,计算三道题共54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主要的考点。 选择题 选择题中,纯粹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有大概5道,从以下章节中抽取:相对论、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变电流。这些考题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吃透就没问题了。而搞定这些知识点最好的办法,除了老师的讲解,就是做题,做历年北京市的高考原题、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试题,以及所以有区的模拟题,每章最多50道。把这些题弄明白了,考试没有理由在这些提、题上丢分。30分到手,轻而易举。 余下的三道选择题中,有两道会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需要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感应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如果后面的大题能解,那么这两道题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最后一道选择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是考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2010年的,就是考察用图象法表示物理公式。而2008、2009两年考察的是推测的能力。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的是智力和应变能力,知识点倒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经过一个月的“特训”以后,选择题达到做对6道的水平是非常轻松的。 实验题 再看实验题。实验题会考两道,基本上一道电学一道力学,力学实验共有八个、电学实验七个。并且上一年考过的实验,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不会再考。因此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每个实验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无论怎样出题,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对于实验的复习,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背完了把各城区的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上面的题研究明白。16分以上,稳稳收入囊中。至于花费的时间,一个月最多了。 好了,现在你还没做大题,分数大约是五十多分。你答卷所花费是3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复习的时间是两个月,每天拿出90分钟足矣,还是挺值的哦。 计算题 计算题,就是我们整天学的那些东西吧,什么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之类的。这三道题中,第一道是白送的,如果你平时听讲,有一定基础,那么肯定没问题。16分等于白捡。 第二道,肯定是应用题,考察的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做功、能源等等。说实话,这道题要想完全做对十分的不简单。但是,它一般会分为三个小问,第一个问几乎还是白给的,那你还客气啥?把题大概读一遍就往上写吧,一般一步就出来了。当然,你还是要对这道题考察的模型有一定的了解的。这就取决于你平时的功夫了,没别的。如果你是速成型的,那最好放弃后面的两问。理综试卷题量太大,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如果你平时的基础较好,可以专门找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做些专项的练习,一般在各种参考书上都会找到相应的模型。总的来说,这道题再难你至少也得拿下10分吧。 第三道,现在的命题者是越来越倾向于给你一道探究型的问题。一般会是纯力学或者纯电学,考察的是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期中会设有两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还是最基本的模型,只要你有基础是一定能做出来的。后面的问就量力而为吧。除非你基础特别好,或者已经做完其他两科并检查过一遍然后没有什么事情做,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冲击一下北京市理综最高分了。不多说,这道题8分是一定要拿到的。 好吧,算算你这时的最低成绩:85分左右,满分120。对于仅仅是中等偏下基础的你来说,是很容易得到的。算算你的花费:五个月的时间,每天拿出一个半小时学物理。 计算题 计算题,就是我们整天学的那些东西吧,什么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之类的。这三道题中,第一道是白送的,如果你平时听讲,有一定基础,那么肯定没问题。16分等于白捡。 第二道,肯定是应用题,考察的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做功、能源等等。说实话,这道题要想完全做对十分的不简单。但是,它一般会分为三个小问,第一个问几乎还是白给的,那你还客气啥?把题大概读一遍就往上写吧,一般一步就出来了。当然,你还是要对这道题考察的模型有一定的了解的。这就取决于你平时的功夫了,没别的。如果你是速成型的,那最好放弃后面的两问。理综试卷题量太大,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如果你平时的基础较好,可以专门找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做些专项的练习,一般在各种参考书上都会找到相应的模型。总的来说,这道题再难你至少也得拿下10分吧。 第三道,现在的命题者是越来越倾向于给你一道探究型的问题。一般会是纯力学或者纯电学,考察的是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期中会设有两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还是最基本的模型,只要你有基础是一定能做出来的。后面的问就量力而为吧。除非你基础特别好,或者已经做完其他两科并检查过一遍然后没有什么事情做,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冲击一下北京市理综最高分了。不多说,这道题8分是一定要拿到的。
文章来源于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
2013中考英语巧用暗示语解动词填空题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10 阅读:186次
中考英语里必考的内容中有一项就是动词填空题。 常见的暗示语包括时间状语暗示、前后动词暗示、特殊连词暗示、特殊动词暗示等。 1. 时间状语暗示 (1) The foreign fri end s ______(visit) the factory last night. 「解析」last night指过去的时间,故用一般过去时,所以填visited. (2) Li Ping ______(write) a composition every week. 「解析」every week表示经常性,故用一般现在时,而且主语Li Ping是第三人称单数,所 以填writes. 2. 前后动词暗示 (1) Tom was ill and he ______(have) to stay in bed. 「解析」and前半句用的是一般过去时,an d表示并列关系,所以后半句的谓语动词have也要用一般过去时,所以填hadx*k.Com] (2) This morning Sam got up late. He put on his clothes and ______(hurry) to school without breakfast. 「解析」由并列连词and和前句got可知,hurry应当用过去式,所以填hurried Z&X&X&K] 3. 特殊连词暗示 (1) They______(know) each other si nce they were youn g boys. 「解析」含有since的句子,其从句常用一般过去时,而主句要用现在完成时,所以填have known. (2) He wi ll go to watch the footbal l match if he ______(have) time tomorrow. 「解析」if连接的句子,如果主句用一般将来时,其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所以填has. 4. 特殊动词暗示 (1) She kept me ______(wait) for two hours. 「解析」keep后的宾语补足语常用现在分词形式,即keep sb doing sth,所以填waiting. (2) The doctor told me ______(drink) more water. 「解析」tell要接带to的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即tell sb t o do sth,所以填to drink. 掌握里面的时间暗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来源于厦门家教网http://xm.jiajiao40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