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北京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北京家教网  >  马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中国家长最该看看
家教马老师的文章专栏
中国家长最该看看
发表于:2010-09-24阅读:164次

在“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上,美国教育部科技教育协会常务副主席乔龙庆指出了中国学生的几个缺陷,并坦言:中国的不少教育方法需要改进,要向美国学习。
中国学生缺乏学习的基本技能
      “有两位在中国当过外教的美国朋友告诉我,他们对中国大学生非常失望。”乔龙庆说,现代大学生往往显得对学习不太感兴趣。“他们不做笔记、不参与课堂讨论、不认真做作业,迟到早退,这是很悲哀的事情。”乔龙庆认为,这暴露出中国教育的一大问题:“中国孩子缺乏学习的基本技能。”
       她直言:“中国大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从小到大都是被动地学,不得已地学,根本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乔龙庆切中了中国教育的要害。我们中国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从家庭到学校,传统的学习习惯和教育体制严重阻碍了孩子的个性成长。死记硬背、灌输式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重知识轻技能,使孩子的动手能力极差。片面追求升学率,增加了孩子的压力,使其产生厌学情绪,也使孩子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技能远比知识重要,孩子的成长远比知识重要。


    武汉科技大学的电信系学生温帆,在校读书时就有四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他的妈妈是名教师,很注重对孩子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温帆小的时候,有一天,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刚刚买的收音机被儿子拆得七零八落。如果是一般的父母,会斥责、甚至打骂孩子,但是温帆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她问儿子:“你怎么拆了?”


   “里面的阿姨在唱歌,我想看看她在里面怎么唱歌。”温帆说。


    妈妈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高兴地对儿子说:“你的想法真不错!阿姨在很远的地方唱歌,不管是天上、地下、海里,你都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你长大了就去探索吧!”


    正是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对无线电、电子、电波越来越感兴趣,报考了电子信息专业,并小有成就。


    当孩子站在创造发明的路口,愚蠢的父母会责骂,这样只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聪明的父母则会赞赏孩子,并会坐下来跟孩子一起动手,把弄坏的东西修好,给孩子插上想象和创造的翅膀。


中国学生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中国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什么事情都为其操刀代办,这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的学习机会,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作为一位在美生活了40余年的美国教育部官员,乔龙庆认为,虽然中美国情有别,但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上,中国家长要向美国家长学习。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造就了很多“寄生虫”。有的一家几代人轮流溺爱,孩子的生活全由大人包办。有的孩子到了大学,也不具备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成为大家讥笑的对象,性格也变得孤僻、抑郁。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逃跑。可是把青蛙放在冷水杯里,在水杯下放上酒精炉,点燃后慢慢加热,青蛙在杯中呆得很舒服,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温度,最后被活活煮死,却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父母的一定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孩子幼时就要注意磨练其意志,使其具备承受挫折、独立行走的能力。将来孩子成人了,成材了,必会感恩于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一笔终生的财富。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聪明的父母不应当把孩子藏在自己的羽翼下,而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把孩子培养能应对复杂人生的雄鹰。愿自信独立、勇敢智慧的雄鹰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翱翔。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