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黄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幼升小面试:思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学前教育]
发表于:2012-10-31 阅读:43次
长春幼儿家教总结了一些幼升小的面试题。 2个苹果和1个梨等于11个玻璃球,其中1个梨等于3个玻璃球,那么1个苹果等于几个玻璃球? 小铭前面有3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请用7根小木棍,分别摆出2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图案。 大象在给小动物上课,兔子在做小动作,小猴在跟小熊聊天,小羊跷着二郎腿,问谁在上课的时候做得对? 小朋友坐在座位上听了15分钟《12生肖的故事》,然后老师让小朋友回答故事里的问题:为什么老鼠那么小却排在第一? 对于幼儿园学过英语的小朋友,老师会让你排列字母卡片,用英语数数,用英语说颜色。 还有一些常识问题,如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父母的电话是多少?如果家里有人生病了要怎么办?如果家里着火了怎么办?一年共多少个月?现在是什么季度? …… 随着“幼升小”入学面试的陆续结束,热心的家长们通过孩子的回忆,纷纷在网上晒起了各小学的面试题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才艺、家庭基本信息等,是多数家长总结的考查内容。 由于不能跟随孩子进入“考场”,家长们只得通过孩子的转述来进行面试成功与否的自我判断,心中不乏五味杂陈。e度论坛网友家长记录:“孩子说她看到老师打的分,第一题(口算)是20分,后面都是10分,没有空着的,可总分是90分。孩子问我,我觉得每道题都答对了,是不是满分就是90分啊?我说是,你得的就是满分。明知道不能苛求,孩子表现得已经很不错了,心里却有点不舒服,孩子哪点出错了呢?唉,想当初孩子考幼儿园出错时我就这心态,三年过去了,一点没变,啥时能淡定呢?” “孩子可真不容易,考了个够,赶上考大学了。”也许是家长们对于孩子每登上一个台阶都给予了过度的关注,也许确实是入学面试的广度、深度令成人咋舌,难怪,家长们在得到孩子的小学录取通知单后,发出了“不管怎么样,终于‘上岸’了”的感叹。 思维能力强于知识掌握 “教委明确规定,幼儿园升入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所以我们不会开展动笔考试的项目。”由于今年报名学生人数众多,在满足了片内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外,其他只能通过择优的方式进行招生。虽然家长存有牢骚,但这是不可改变的现实。“那些没有能够被录取的孩子并不是不好,只是在大环境下,相对而言同别的小孩子相比,在学前教育方面稍有欠缺罢了。”学校对于择优的定位是,通过面试考查学生的学前教育水平、思维能力以及习惯养成。 具体来说,入学面试对于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侧重数学方面,但判断的依据并非是孩子对于教师的提问能否正确作答,更重要的是观察其在教师的启发之下会不会自主思考。其次,入学面试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面试教师通过同孩子的交流,如询问家在哪里,父母从事什么工作,一年有几个季节,父母和孩子的生日等简单内容,观察其语言表述能力。第三,面试过程也是一个孩子生活、行为习惯进行自然展现的过程。如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能有听的习惯等。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年的面试侧重点及试题都会有所变化。其主要原因并非是学校刻意而为,而是因为如今孩子接受的学前教育都非常好。孩子们考试后会和家长“学舌”,考了几道题,每道题分别是什么内容等。甚至学校当天举办的面试,第一个考生走出考场后,后面的考生就能立刻了解到学校的考查问题了。学校不得不根据每年的情况重新选题,并在考试中进行随时调整。 长春学前家教认为,幼升小的考试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要让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才是关键!
|
幼升小面试25道测试题 [学前教育]
发表于:2012-10-30 阅读:79次
长春幼儿家教整理幼升小的25道测试题,望对家长及小朋友们有帮助! 1.小红参加数学竞赛,和参加竞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问参加数学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答:40人 2.评价一下自己在幼儿园里的情况 3.儿歌:老师说一遍,小朋友复述一遍:(老师只念一遍) 春天到了,花儿笑了, 夏天到了,知了叫了, 秋天到了,枫叶红了, 冬天到了,雪花飘飘 4.河边有7只小鸭子和1只鸭妈妈要过河,其中4只小鸭子过了河,问还剩几只小鸭子 答:7-4=3只 5.公共汽车上,第一站上来5个人,第二站下去2人,第三站上来3人,问:车上剩几个人,售票阿姨卖了几张票 答:车剩下5-2+3=6人一共卖了5+2+3=10张票 6.打节奏,(嗒嗒嗒嗒)问:少一拍怎么打,少二拍怎么打,少三拍怎么打 7.我们第一次见面,还不认识你,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8.如果待会儿出去的时候,发现爸爸妈妈不见了,怎么办? 9.请你重新排列一下这四幅图的顺序,然后编成一个故事。 10.评价一下自己在幼儿园里的情况 11.春夏秋冬的区别和特征 12.你和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你是第6个,从后面数你是第5个小朋友,请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答:6+5+1=12人 13.小朋友你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吗?能不能在这里表演一下。 14.妈妈今年30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想想再过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几岁? 答:3岁 15.两个盒子里各有5块糖,从第一个盒子里拿出2块放入第二个盒子,现在两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块? 答:5+5=10块 16.小朋友排队,从左向右数小红排第7,从右向左数小红排第8,这一排队伍一共多少人? 答:7+8+1=16人 17.小芳买拼音本用了6角钱,还剩4角钱,小芳原来有几角钱?合多少元? 答:6+4=10角合1元 18.黑兔、黄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答:黄兔跑最快白兔跑最慢 19.自我介绍 指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与你交朋友,你告诉我你家的情况好吗?老师问你,你听清楚,回答老师。 (1)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了? (2)你家住在哪里?你家有几口人? (3)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 (4)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5)现在,你把家里的情况连起来对老师说一遍,怎么说呢? 20.一个数一个节拍,按次以适当的速度报一组数字,让孩子重复,先检测一组,通过1组,再检测下面一组.没通过再检测2组,直到七组测完为止. (1)检测1 2468 3429 82457 298742 5672394 2534867 538712345 (2)检测2 1357911 2468101214 1567891012 369963576 985213610 215971358 79648352 21.为啥北极熊不吃企鹅? 答:企鹅在南极 22.一个正方形是四个角,问:在角上切了一个角之后还剩几个角? 答:3个或者6个 23.常识题:鸡和鸭有什么不同? 答: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里 24.小红参加数学竞赛,和参加竞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问参加数学竞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25.小鸡和小鸭一起在路上走,小鸭掉到坑里了,小鸡应该怎么把小鸭救上来? 答:放水进坑里。 长春学前家教提示,幼升小的数学题目都是相对简单的算术题。家长们不要过早给孩子压力。小孩子多玩玩,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才是重要的! 文章来源于长春家教网http://cc.jiajiao400.com |
2013中考英语写作满分必备杀手锏—三段四步法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29 阅读:76次
中考英语中,同学们最头疼的就是写作了,不仅占的分数多,而且想得高分也是很难,怎样才能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呢。下面,长春初中英语家教给大家讲讲! 中考英语阅卷老师看写作主要有三个标准: 1) 结构2)内容要点3)语言(词组搭配、句型、句式变化、过渡词) 看结构和内容要点定分数档,看语言给成绩。这是中考英语阅卷的潜规则。 三段四步法——中考英语满分杀手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既然中考阅卷流程和内部标准已经明朗化,相对的策略也就顺利成章的形成了。现在和大家分享,笔者教学和阅卷过程中总结创立的写作满分秘诀。 1“三段”(三个段落)——针对的阅卷老师先看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让阅卷老师不得不给你定位一类文。 中高考情景是作文,无论是那种文体,都可以用三段法来表示。这个方法的起源是来自美国的“高考”SAT考试,(SAT是美国或它国学生想要申请美国大学必须参加的考试,故被叫过美国的高考)。 我们管这样的文章叫做Hamburger Writing(汉堡写作) 顾名思义,就是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或者08年中考以及09一模西城的夹叙夹议文章,都可以通用。简单解释如下: 第一段 记叙文 议论文 第一段 开篇背景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发表观点 第二段 故事发展 论据、论点支撑 第三段 结局 总结观点 2“四步” 有了框架就相当于有了骨骼,而真正的血肉要靠四个步骤来实现。 步骤一:审题 审题的训练对于每个学生都不陌生,我要说的是审题一定要做到五个方面:一审主题(写什么),二审体裁(记叙、说明、议论、夹叙夹议),三审时态(时态中考两个扣一分,三个降一档),四审人称(别犯低级错误),五审内容要点(一定要在试卷中画出,免得写的时候忘记,导致跑题) 步骤二:打草稿 中考一定要打草稿,两大优势 1中考不准在试卷更改,涂改带、橡皮、胶条(囧)、小刀(我小时候想都没想过),而中考时落笔错误是难免的,涂改就会后卷面分,打草稿就可以避免这个情况了。 2正式写作是对草稿的在梳理,语言的在锤炼。 步骤三:正文写作 做到两点,一要凝练,而要变化。文章80—100字为宜,一定要注意使用过渡词、从句、50个句型和词组搭配。 步骤四:检查: 很多学生考试都会检查,但总是不能找到自己的错误。原因很简单,方法不对: 英语写作检查的原则: 1内容要点:缺少一个内容要点,文章直接降到第三档 2语法错误:名词查单复数和冠词问题,动词查时态语态和三单问题。 3变换句式:过于简单的结构要试着变化 以上是长春中考英语家教个人的一些观点,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
破解中考数学压轴题四个秘诀 [中考数学]
发表于:2012-10-26 阅读:14次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需找好四大切入点。长春初中数学家教讲解,破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四个秘诀。 切入点一:做不出、找相似,有相似、用相似 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入手,这时往往应根据题意去寻找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二: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北京中考来说,只有一道很简单的证明题是可以不用添加辅助线的,其余的全都涉及到辅助线的添加问题。中考对学生添线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但添辅助线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并善于使用前题所采用的方法或结论 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 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避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其实多解的信息在题目中就可以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深度的挖掘题干,实际上就是反复认真的审题。 各类题型的中考数学压轴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慢慢涌现出来,长春中考数学家教认为,找准切入点,认真做下去,问题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文章来源于长春家教网http://cc.jiajiao400.com |
2013中考作文引议联结有感于读 [中考语文]
发表于:2012-10-25 阅读:61次
我们平时读书,读文章,思想上有时会受到启迪,懂得了某个道理;感情上有时会受到触动,产生某种联想……懂得的道理,产生的想法,统称为读后的感想。那么怎样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并加以阐述呢,长春初中语文家教给大家讲解。 1、如何写好读后感 写读后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吃透原文有感而发 要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对原文的基本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另一个是有一定的文字表达的能力。而就这两个条件的关系来说,前者是基础,是前提。因为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从原文出发,联系实际,发表感想。如果对原文的内容缺乏理解或理解得不够准确,那就无感可写或者感而不当了。 要想准确而又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就必须在动笔之前,沉下心来,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阅读原文,对原文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心思想,并搞清层次和层次、段落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看一看这些层次和段落是怎样围绕着中心论点展开的。 当然,考生临场作文,时间紧迫,是很难对原文进行过细地分析的。不过,作为读后感写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上述要点是必须注意的;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功",吃透了原文,才能有感而发,也才能写得比较顺手。有的考生写作水平本来不差,但不去仔细地阅读原文,还没有完全弄清原文的基本内容,就匆匆忙忙动笔写作,结果成绩很不理想。 (2)抓注重点精心立意 近几年中考作文平分标准都提出了"立意新颖"的要求。就一篇议论文来说,"立意"主要指的是中心论点的确立。而"新颖"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新鲜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二是内容要深刻,有独到之处,不能浅尝辄止。要达到这些要求,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要抓注重点,生发开去,而不要面面俱到。 扣住原文的中心思想,立意谋篇,固然算紧扣了原文;而从原文的内容出发,抓住某一个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未尝不算紧扣了原文。事实上,我们常见的许多写得好的读后感,并不是篇篇都紧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但是,抓住原文的某一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必须在充分理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才能写好。如果对原文的中心思想茫然无知,那么,对文章的各个侧面的理解也就不会深刻,当然也就不可能写出动人心弦的读后感来。 (3)联系实际议而不空 凡是写过一些读后感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了一篇文章,在某一点上有深刻的感触,便很自然地联想到与之有关的许多事情,许多问题。这种联想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联系实际的过程。 从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来看,许多考生在联系实际方面是做得很好的。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谈自己的感想,读来亲切生动。但也有一些考生,所写的读后感尽是一些空洞的说教、政治口号、誓言之类,使人感到生硬、枯燥。 至于联系哪些实际,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大体说来,无非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联系主观的实际,即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二是联系客观的实际,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实际情况。只要是从内容的需要出发,联想哪方面的实际都是可以的。 (4)夹叙夹议以议为主 读后感既然属于议论文的范畴,那么它的主要表达方式当然是议论和说明。不过,它要求从原文出发,联系一些具体事例,所以又常常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一般来说,读后感的写法是这样的:从读了某一篇文章谈起,摆出中心论点。然后再举出一些具体事例(包括引用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而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这是就文章的整体来说的。就文章的某一部分来说,也往往是叙议相间,两相结合。这样就构成了一种夹叙夹议的形式。在这里,议是叙的纲领和统帅,而叙是议的根据和佐证。前者是论点,后者是论据,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这里需要注意的,首先是坚持以议为主的原则。我们在联系实际、引用事实的时候,要始终不忘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和论证中心论点。这就需要对事实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它所包含的意义。其次,引述原文也需要注意。一般说来,引述不宜过多过细,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还有,也不一定去整段整段地照抄原文,有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只在行文中引用原文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就行了。 2、充分用好"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考试时,如果充分用好"四字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2)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刻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以上说的是读后感,如果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思想上受到触动,也要写篇感想,那就是观后感了。观后感的写法和读后感一样,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写一篇读后感。 唐黎是河南省1996年高考女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家很穷,正为上大学那数千元费用发愁。有一厂家上门允诺,只要她在电视上说一句是喝了该厂的口服液才使头脑敏捷,就可得到一万元的广告费,可是唐黎拒绝了。她说:"俺家穷,从来没喝过那健脑的口服液。如果我贪钱说瞎话,今后我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呢?" 导思:这是一篇根据材料写读后感的作文题。写作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定感点。读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读后感"的感点往往是多样性的,既可以就原作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抓住上述材料的主旨可确立"要舍利取义"、"要实事求是"一类的感点;从另一个侧面则可确立"要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做人要诚实"、"虚假广告做不得"等感点;抓住唐黎说的一句话则可确立"莫为金钱说瞎话"的感点。 2、阐述感点。"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在论证过程中要生发联想;可以联想到上下数前年,纵横数万里;个人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正面的,反面的,通过横向的旁征博引来阐发观点。例如由"唐黎做人诚实"可以联想到:汉朝季布一诺千金;彭德怀在蒙受不白之冤时也敢于说真话,为民请命。 3、选择论据。可以选用我国古代的优秀思想言论,如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这类名言,作理论论据,论证"要拒绝金钱的诱惑"这一类感点;也可以列举当今社会上少数人被金钱牵着鼻子走的若干典型事例,作事实论据,从反面论证"要拒绝金钱的诱惑"这一感点。 写一篇读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课之后的感想,题目自拟。 要求:观点正确,中心突出,扣住两篇课文,联系实际,有叙有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600字左右。 导思:这个命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读后感,与一般的读后感不同的是,要读两篇文章而后写感想。 1、既然有两篇文章,必然有不同之处,但两篇连读,又一定有共同点,这就是这篇读后感要写的内容。 2、《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课文都是同学们熟悉的,每篇之中的主题都很深刻,所以考生一定要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异中之同,由此引发感想。 3、根据题目的要求,感想不能只限于对文章的感想,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写出这篇文章在现实社会能给你什么启迪,也就是说既要扣住两篇课文,又要联系实际,这是本文的写作重点,考生在动笔前,一定要先把握住这一要点,同时,要把题后要求切实贯彻到作文之中。 长春中考语文家教提醒大家,读后感是读了别人的文章或著作之后,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出来的一种文章形式。"读"是基础,"感"是由"读"引发的,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有"感"可言。
文章来源于长春家教网http://cc.jiajiao400.com
|
中考数学要提分考生应该如何做 [中考数学]
发表于:2012-10-24 阅读:26次
随着气温的变冷。开学已经2个月了。在初三的这一年里。同学们应该怎么去复习呢。长春初中数学家教认为,保持一个好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啥样是应考好状态 感觉题越做越多,没有尽头;感觉学习很努力,就是成绩不见提升;已经记住的知识,细节忘了很多;平时做题思路清晰,但考试发挥总不理想;感觉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不知学什么好;常常感觉注意力无法集中或睡眠不好;问什么知识都知道,但做题时却联想不到;题做了很多,但是答题速度不见提升;同样的错误经常重复出现。 其中,考生如果这些现象出现过多,说明过度紧张,而如果一条都没出现也不好,说明考生状态过于放松。考试中适度紧张有利于发挥,因此,最佳的应考状态是上述现象出现3-5条。 高效复习是这样的 程序:知识梳理、技能强化和应试训练。这三步缺一不可,而且顺序不可以颠倒。很多同学复习时没有程序,基础知识和强化训练等胡乱复习一通,这样的效果不好,复习时应该先从知识梳理开始,把基础内容学会,再一步步提高。 原则:渐进性、可接受性和重复性等。渐进性指的是复习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所谓可接受性,是指在不会的知识点和会的知识点之间存在通过努力可以学会的那部分,在复习时需要逐渐地吃掉这部分内容,不能一味地追求难题。重复复习可以加强记忆水平,但这里的重复指的不是简单的反复做同一个题目,而是指有效重复。 方式:记忆、测试、练习、归纳和反思等。比如做错一道题,要问为什么错了,形成归纳和反思的习惯,这样的做题效率会很高。手段:试卷、练习册和教材等。 影响成绩的主要原因 1、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比如有的同学习惯在草稿纸上演算时喜欢把过程一步不落地写下来,甚至比卷子上写得都要整齐和详细,这种习惯很多是小学时形成的,因为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可是到了初中,尤其是考试中,时间有限,这样的习惯就容易导致解题速度变慢、思考时间缩短,因此对这种习惯要强迫自己改正。 2、能力训练缺少顺序性和计划性。 3、选题不当,训练缺乏效率;中考卷子从来都是简单题和难题互相搭配,按照一定比例来设计的,所以要做题,但不要死抠难题。 4、自我调整不够,心理压力较大。 5、自我监控不够,不会反思概括。一般学生都有错题本,我们的建议是,随着复习的往后延续,错题本要越来越薄,直到考试前要取消错题本,因为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充满自信而不再紧张。 6、盲目做题,陷入题海之中。不能盲目地做题,而要选择“模型做题”,所谓模型,指的是典型题目,通过掌握典型题目,可以通过其类似性找到同类题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做这样的题目时,得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这样解,为什么做错了,不断反思后能够真正掌握同类题目。 中考数学难题就占10% ——中考题型难度比例,难:中:易=1:2:7。 ——试卷总体结构和知识点分布变化不大。 ——知识点分布比较均匀,符合课标的要求。 ——可能增加课题学习和合情推理等相关试题。 以上是长春中考数学家教的一些观点,望对各位考生们有帮助!
|
中考英语完型填空如何提高?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22 阅读:179次
完形填空可以说是比阅读理解更难的一类题,别看只是选择单词。实际所考察的知识点很广。 现在,长春中考英语家教带大家看看到底什么题型叫“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中高考常见的一种题型,也是中学生最为棘手的题型之一。 它是由出题者在一篇语义连贯的文章中有目的地去掉一些词语,形成空格,要求在给出的对应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使文章恢复完整。它既考查对语法,词汇,习语,句型,搭配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查对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其中包括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根据试题内容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综合判断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完形填空这一题型在综合性英语考试中的存在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 :认知事物要从整体着眼,要能利用已知信息将残缺不全的事物完整化、具体化。因此,它在考题中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它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这正是具有选拔性特征的高考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完形填空是一种障碍式阅读,说到底,就是把一篇本来十分完整的短文拆得七零八落,再设置除正确选项外的三个具有干扰性的选项。在做题时,考生既要看上面的短文,又要看下面的选项。因此,坐起来十分不顺畅,十分恼火。 心理素质不好的同学,在做完形时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和厌烦心理。而造成这种不良心态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害怕心理,二是缺乏兴趣。要改变这一现实,就得先进行自我诊断,弄清楚自己究竟害怕什么。 如果是害怕文章看不懂,说明你的问题出在阅读理解能力上。不能正确理解短文的大致意思,你自然无法选择正确的答案。因此,你平时还得多加强阅读理解题型的训练。只有提高了阅读能力,才能为做完形填空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是怕选项有生词,或者是害怕旧词新意,即虽然认识该单词,但这里的意义却是你先前不知道的,这就说明你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该掌握的词汇没有掌握;二是缺乏依据上下文判断词义的能力。那么,平时就得加强词汇学习,尤其是在句子中去学习词汇,做到词不离句,效果会更佳。如: 1. The flowers are really inviting. 此句中inviting不是“邀请”,而是“诱人的”的意思。 2. She is dying for a car. 此句中dying for不是“死亡”,而是“极其渴望”的意思。 3. His cancer is now in advanced stage. 此句中advanced stage不是“高级阶段”,而是“晚期”的意思。 长春初中英语家教认为,如果是没有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那么,去书店找一本有完形填空解析的书,一边做,一边领会考题的考点所在,慢慢领悟出题人的出题规律和意图,这里推荐星火英语的《巅峰训练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120篇》(青海人民出版社)对你肯定有所帮助。这套书分高一、高二、高三的,初中的同学可以考虑《完形填空周计划》。 如果是练习量的问题,建议每天一篇,不要间断。没有适当的量作保证,就不可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如果是缺乏兴趣,就从培养兴趣着手。学会欣赏是培养兴趣的最佳途径。很多完形填空中的文章语言优美,用词精当;对景物的描写细腻入微,对人物的内心刻画入木三分,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2013中考阅读理解:跳和换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22 阅读:51次
阅读理解是中考中的必考题之一,想要在阅读中取得满分有可能,但想要没有不认识的单词。就不现实了。 诚然,鉴于中考的高频语法点总共只有12个(一说18个),那么,若是整篇试卷没有不认识的词汇,对于一般学生,除写作外,扣分基本可以控制在3-5分之内。 然而对于中考考生,能达到试卷中没有生僻的几乎为零。因为无论考生背过多少单词(只要低于10000),总是在考试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过去的5年中考中,共有112个词汇只出现过一次。这些词汇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出题者明知应试者必然不认识的单词。而自08年以来,这样的高难词汇频繁出现。如nutritious有营养的(09中考,c篇),aerobic有氧的(09中考,c篇),adrenaline肾上腺素(09中考,c篇) 这一点,可以参考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大不列颠国家语料库),搜索结果为nutritious(9943),aerobic(14864),adrenaline(19332),可见,即便有了10000词汇,也未必能全部认识试卷中的全部词汇。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词汇就算认识也没多大用,因为下次考试中仍然会出现新的,陌生的词汇,而这些词汇与题目本身的关系并不大,换言之即使不认识这些词,对于解题也没有太大影响。考场上不妨跳过。如果题目中出现了这些高难词汇,那么文章中必然会有与之关联的确切线索。处理这些词汇的对策总结有二:跳,换。 必备方法1,跳 请对比下面文章的两个版本: 版本1: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the world's biggest and most expensive science experiment, produced its first collisions on Monday, said scientists at CERN,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outside Geneva. Seemingly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fter years of disasters and delays, the collisions came only three days after engineers had begun shooting the subatomic particles known as protons around their 17-mile underground racetrack. The physicists announced that they had succeeded in making the beams collide, producing what they called "candidate collision events" in the giant particle detectors in the collider. 版本2: Scientists said the world's biggest and most expensive science experiment produced its first 名词1 on Monday. The 名词1 came only three days after engineers had begun. The physicists had succeeded in producing 名词2 in the 名词3. 版本2中,尽管多数词汇都被我们跳过去了,而所生下的词汇,基本上全是由初中词汇构成,但是我们没有错过任何重要信息。 而以上的文章,出自2009年11月24日星期二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的科技专栏。看来只要跳跃得当,初中水平的读者也可以轻松应付。 长春初中英语家教认为,在中考中,这种跳跃源自对句子结构的准确把握。在这里,几乎可以武断的说,只要考生对考纲中的词汇达到100%掌握,那么,可以肯定,出现你不认识的单词,要么是没有用的,要么是文章中会做解释说明的。没有用的词汇我们已经用"跳"跳过,那么,有些在文章中会做解释说明的词汇我们怎么应付呢? 必备方法2,换 首先,考生务必了解一个阅读完形中的术语----"等价结构"。在文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上下文互相解释说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等价结构"。下面我们熟悉一些常见的"等价结构"。 A) 同位语;that is/which is;冒号":";破折号"-";括号"()" B) and(大量并列的词汇,如we have cats, dogs, birds, gibbons and peacocks);or C) including/includes;for example;such as;as D) called/named/known as 如09年中考阅读C篇的原题, A psychologist is a person who may help you with your ______. A. illness and abilities D. physical activity and daily exercise B. thoughts and behavior C. mind and nervous system 原文出处如下:Doctors and other scientists who study the human mind and try to explain why people behave in the way that do, CALLED psychologists, are starting to believe it. 显然,要知道psychologist是什么,必须要找到关键词called。
文章来源于长春家教网http://cc.jiajiao400.com |
高三物理复习规划 [高中物理]
发表于:2012-10-15 阅读:49次
高考物理想考的好,不能盲目的复习,每个人的侧重点都不一样。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点做好计划。逐级突破。 高考物理一般要经过两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目的各有侧重。第一轮复习要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本阶段中,学生要掌握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训练自己对物理情景在脑海中再现的能力。可以说,一旦你可以将物理题目中的描述转化成真实准确的场景,你的物理学习就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一轮物理复习的特点是:一个不落,有所侧重。一个不落是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小问题,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打基础,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一定要全面复习,教材上每句话都要思考。但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知识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按照考纲对那些基础的而又比较难的章节多下些功夫。 那么对于物理来说,哪些知识是重点呢? 力学中最难的还是力的分析,很多学生看到力的分析就糊涂,不是落下某个力就是搞混几个力。所以,做题前先要切切实实明白单个力的特点。比如重力,何时需要考虑,何时必须忽视。力的分析,一定要多练习,多画图,从单个到多个一步步来。 功和能的知识点中,动量联系是比较紧密的。高考一轮复习阶段,必须试着综合运用。在这部分要重点领悟“守恒”的思想,从这个角度去解答问题有时会使题目变得很容易。 电学部分中,比较抽象的电场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而且高考中往往是跟磁场、力学结合考查,所以要多花些时间。 光学、热学部分相对容易,也是因为这样,同学们常常会忽略这部分内容。第一轮是唯一的一次详细系统的复习,如果在这段时间你没有抓住机会复习这些小问题,日后它就很可能成为你的高考失分点。 相对来说,物理的解题是有迹可循的:画草图——想情景——选对象——分析题目、限制条件、明确所求——列方程——检查。每一道题你都可以如此训练,当然对不同题目可以相应省略一些步骤。物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大概有10种: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状态分析、动量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图像分析和数据分析。每一种分析方法都要熟练掌握。 最后,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1、跟住老师复习。 2、认真看课本。 3、按照答题规范写解题过程,同时训练正确的思维方式。 4、做题量要适中,在精不在多。 5、定期复习,时常分析。 6、总结题型,对应每种题型,记住其最快的解题方法。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8、建立错题集。
文章来源于长春家教网http://cc.jiajiao400.com |
化学实验常见错误总结 [初中化学]
发表于:2012-10-15 阅读:47次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再实验中发现问题,增加知识,所以要学习实验的相关知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今天总结了如下的常见错误,希望同学们牢记!
文章来源于长春家教网http://cc.jiajiao40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