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杨教员的文章列表 |
---|
等待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5-07 阅读:1次
等待
苦不怕,怕的是有苦难言。
满腹的心事,满腹的惆怅,只能积压在心底,无处可以倾诉。就好像走进了一个迷宫,一直走,一直走,却找不到一个出口。
用尽了力气还是找不到出路,只好开始走走停停,只好慢慢练习等待,等待最后的最后。
很孤独,很失败,很压抑地等待着——最后的最后,却迟迟不肯到来。
原本倔强的自我,原本简单的快乐,都迷失在了等待的煎熬中…… |
印迹 [小班信息]
发表于:2013-05-07 阅读:11次
窗外的风吹动着衣裳,沪上的秋天,短暂而清凉,仿佛总是带着一种清爽的挥手,告诉你我来过,但不会告诉你,我可能明天就离开。
生命抑或是自然的轨迹这般顺畅和相通,在来不及回首的时候,转身的瞬间,再看看自己的影子,再看看来时的路,仿佛尘染的生活已经湮灭了泥土的气息,即便满身惺忪的悄然离去、面带微笑、怀揣思想,然而,路过了,不见得能留下什么。 但不留痕迹,也绝对不是自然的故意所为,总有一些印迹记录所有的情怀、所有的惦记、所有的责任、所有的热爱和所有的信念。 当离开过,才知道来过。 对于所有习惯的一切,认为它永恒得拥有,认为它理所当然得存在,认为它为我所用。 距离和时间都不能改变最心底的想法,我相信宿命。人在做,天在看。没有什么比心虚更能感受生命需要如此的温厚和宽慰。 然而,如果连心虚和羞愧都不存在了,那么濒临沉寂将是多么合情合理。 火,或许融化不了水,至少不能完全温润处之。 雁过无声,水流有滴。 当来过,才知道会不同。 假期回来了,看到房东的儿子,更加喜欢他了。在我离开的10多天里,我重新回来,我们和半年前第一次见面一样,他还是那么腼腆、更加懂事,仿佛之前所有的经历都只留下美好,这美好,我想就是那印迹。 有心才有术,如果在一个冰冷的世界里,同大多数善良的定律相悖而事,或许这是发展的轨迹,但这不是生命所应该那承受的自然过程,这是一种慢性自杀,也许到死的那天,你还不知道你是怎么死的。 鸦雀无声比七嘴八舌更可怕。这城市的喧闹,喧闹得闹心。你多数时候听不到人的声音。早上路上的汽车声划过,白天街上各种音乐和器械的声音,晚上路上的汽车声渐渐划过…… 如果说印迹这般如此安宁,我选择在没有灯的夜晚行路…… |
真正的生活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5-07 阅读:4次
《岛屿书》里有一句话,“没有什么比自我选择的孤独更能解放人了”,这句话直达我心。 我把这句话写在了最近一次的淘宝上新公告上,我这样写: “没有什么比自我选择的孤独更能解放人了。”----新旧交替的这些日子里一遍遍读这句话。做淘宝两年多了越来越坚定,感谢老天,32岁的时候突然有了一辈子做一件事的幸福感。年轻的时候太散乱不自知,生命原来可以越来越专注,姑娘们,成长是一辈子的事业,所幸有你们的陪伴,宁不远终于可以不断后退,退到日子的深处,做一个在灵魂上保持顽固洁癖的人。 写完这段,脑子里闪过过去几年的点点滴滴,觉得好,好得“世事皆可原谅,但不知原谅什么。”好吧,说句发自肺腑的大白话,也是真话实话:感谢网络。 网络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自由地成为想成为的样子。两年多时间,我逐渐从一个在电视上说别人写好的话的主持人变成现在这样,一个会写字做衣服的裁缝。----写想写的字,做喜欢的衣服。我开着一家淘宝店,卖自己工作室设计制作的衣服和鞋子,自得其乐。我想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生活。 一切发生得那么自然。两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想要一双鞋子,一双小时候一直想要但却得不到的丁字皮鞋。逛遍了商场也找不到那种原始的不花哨的丁字皮鞋,在我的想象中它散发着童年的味道原始的气息。得不到我就把它画在纸上,后来经过乡下一家皮鞋作坊,我走进去问那个正在埋头做鞋的师傅,你能帮我做出来吗?他看了看我递过去的图画,说,这个多简单啊。 无数次的沟通后,我想象中的鞋子终于摆在了我的面前,而这双鞋子从一个想法到图纸到最后成品的过程也被我用文字和图片呈现在了网络上。我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居然也有人和我一样,想要一双这样的皮鞋。你要知道,在我真实的周遭的生活里,大家对我做出这样一双鞋子完全是不以为然的态度,大多数人并不需要这样一双没有装饰,也不流行也不时尚的鞋子。但是,网络那么大,世界那么小,我凭借着这双丁字皮鞋寻找到了同类。 就这样,很简单,我的淘宝店开始了。除了做鞋子,我还做衣服,所有我做出来的东西,首先是我自己想要的,我不用取悦任何人,但我知道,这世界就是有像我这样的人的存在,网络能把她们带到我的面前。 几天前收到一个女孩子发来的邮件,她说: 已经悄悄地看着你好多年,从地震,从最美主播,从宝宝,从一本书,从湖南台,从阳光房,从爱与坚守,从跌倒到仰起头,给我们一个笑意盈盈。初识你,是我自认为最悲观的时候,其实也是最小女孩,最弱不禁风的时候,是你让我看见,原来这世上还有一个女子在那么努力的向着阳光走去,从简单到繁复,又终究回归简单。可以说这几年也是我成长的几年,我和你年龄相仿,好多次是你给我活着并好好活着,快乐活着的勇气和信心,想到就说到哪里,只是想说,谢谢你,真的,谢谢你坚持,爱与平常。 坚持,爱与平常。我想这几个字是对我人生的祝福。我没有她说的那么好,但会努力做到不辜负。我与她不相识,但相较那些饭局上,活动上,应酬交际中的“熟人”,我们更懂得彼此。 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从小性格内向,怕见生人,但是又好强,会强迫自己去过得像大人要求的那样:乖巧懂事,体贴温暖,好人缘,很多朋友。所以,过去这么多年一直这么拧巴着过来了。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必须学会溶入才不至于看起来那么寂寞,你必须学会这个世界上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规则,在“做自己”和“取悦他人”之间找到平衡。有一段时间,我也对这努力经营出来的样子感到满意,但内心很清楚,这不是生活的真相。 不久前带女儿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游园活动,领到一张卡片,在卡片上盖满八个章就可以领到最大的礼物,操场上有八个游戏点,做完一个游戏就能盖上一个章。家长们带着孩子在各个游戏间穿梭,“快点快点,加油加油”,周围全是这声音。女儿却不愿意加入这些游戏,她就坐在操场的边上认真而享受地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我不催她,就这么坐着,和她一起看,慢慢觉得其实坐在这里当个旁观者也很好啊。女儿的内心比我小时候强大多了,她没那么容易被挟持。 我理想中的生活的样子是这样的:世间万物,花是花,草是草,你是你,我是我。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自由,才是美。 冬天,成都第一场雪,我发了条围脖:有多少人是清晨醒来刷围脖刷出雪花才抬起头看到窗外真正的雪花? 是想提醒自己,网络带来了自由,但真正的生活,是在网络之外。 |
教育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5-07 阅读:26次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0-3岁:培养内在秩序,培养目标以“专注”为本;3-9岁:植入情理原则,培养目标以“兴趣”为本;9-12岁:植入逻辑思维,培养目标以“准确”为本;12-18岁:扩充放大形式,培养目标以“领悟”为本;18-21岁:注入创新动力,培养目标以“践行”为本;
|
那些为爱付出的代价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5-07 阅读:98次
这个博客开始于七年前,这七年的人生变化太多,唯一不变的是我还在写字。因为做过太多的事情,常被人说我做事情全凭兴趣,率性而为,是个没有耐心和恒心的人。开了几年农家乐,转了,做了几年主持人,辞了,教了十年书也想离开了,身边最亲近的朋友都这样定义我,我自己有时候都快以为我就是这样的人了。但,不是。因为内心有坚持,因为对自己有要求,因为从未放弃成长,因为要保持灵魂的干净,所以会有很多外部世界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想不变,所以看起来我总在变。变去变来,不过是想守住一些自认为应该守住的东西。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啊。
|
我爱成都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5-07 阅读:9次
我生活在成都,是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昨晚哄孩子睡觉,临睡前宝宝抱着我说了句:妈妈我爱你。 “我也爱你,宝宝。”孩子熟睡后我起身,看了大半夜资料,关于彭州石化项目。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最近都在谈论这件事情,确切地说,是在用这个事情作引言,谈论环境,搬家,移民,教育,自由等等问题。而关于彭州石化本身,很多人似乎没搞清楚也不想搞清楚,更多时候,它更像一个表达情绪的形容词。 我试图去了解整个事件,也尽力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出了解到的情况,可能一些专业人士会从中看出很多不严谨的地方,还请谅解。 这只是一个妈妈为了未来的世界不要太坏作出的一点点努力。我不是在预先定论“彭州石化投产了世界就会更坏”,而是说,这个世界不坏的前提是更多的人对身边的事物有真正的了解,有独立的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真实的态度”。 如果你对这个项目相关的事情已经足够清楚,可以略去其中很大一部分,如果也像之前的我一样,仅仅停留在情绪上,那么请耐心看完。
一 整个事件有这些关键点: 1.彭州石化项目的业主方是中石油和成都石化(一个四川省专门为这个项目成立的公司),中石油占比更大(75%)。 2.彭州石化立项的时间是2004年,正式开工建设是在2008年,正式投产原计划是在今年。 3.彭州石化从立项到开工建设,符合政府对工业项目审批的所有程序,网上能查到官方公布的环评报告以及三次环评及公示和公众参与的详细数据。时间分别是2004年9月,2006年5月和2007年11月。(三次环评的具体项目不一样) 4.但民间反对的声音一直存在,这其中有对环评报告本身的质疑,也有对审批程序的质疑。“事件未公开,选扯不科学”是最多的反对理由。民间认为,项目没有给民众更多的知情权,民众的意见也没有表达和沟通的渠道。比如,环评公示只在彭州公众信息网上进行了十天,公开听证时只有两百人参与投票,且绝大多数的赞成票让人生疑。再比如,环评报告说“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但民间认为达到标准并不等于不排放,也会吃掉环境容量。 5.2008年5月4日,有成都人“上街散步”反对这个项目。 6.2008年5月12日发生地震,一方面公众的关注度转向灾区,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地震之后必须重新评估该项目。中石油的高层也公开称,如果地震之后彭州化工厂所在地的地质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条件不具备,会放弃。这之后有“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成立的独立调查团对项目进行独立评估,评估的结果是可以继续。 7.再之后,项目就在一些微弱的反对声中悄然再次开工。 8.直到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公众的质疑再次铺散开来。(512地震后专家曾说四川一百年之内不会发生大地震)。而这个时候,项目已经完工即将投产了。 9.今天发生在成都的事情大家都了解了,周六,我们度过了上班的一天。
二 在彭州公众信息网上,我们能看到彭州石化的具体项目,其中一个是“60万吨对二甲苯”,这个“对二甲苯”也就是常常听到的“PX”(para-xylene)。PX广泛用于聚酯的生产,胶片片基、磁带片基、电容器膜、光盘、磁卡等电子信息产品都会用到。PX还是生产涤纶(的确良)和塑料的重要原料。我们的衣服、矿泉水瓶等日常消费品的生产都离不开PX。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PX消费国,2009年国内PX产量为480万吨,消费量为817万吨,2010年消费量就已超过900万吨,进口的数量占据了中国市场PX使用量的四成。 也就是说,如果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使用手机电脑,穿着有化纤原料的衣服,不管是开车坐车还是骑车,喝水,买房子装修……你就离不开PX的相关产品。只要我们还是现在这样一个消费型的生活方式的社会,对PX的需求就是必不可少的,PX化工厂的建立也是一定的,不是建在这里,就是建在那里。一个地方反对成功,它可能会迁向另一个地方,隐藏得更深更远,但它还是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厦门的PX事件,大多数人只知道厦门人胜利了,但故事的最终结局是:该项目迁址漳州市,已经在两年前正式投产。 有专家说,未来十年,中国至少还要建十个80万吨的PX项目才可能满足需求。这十个项目建在哪里?选址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人少一点的地方被选中的机会更大一点,那么是不是就表示,那个人少的地方的每一条生命,就不如人多的地方的每一条生命? 很遗憾,如果我们仍然是现在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一边喝着矿泉水做着面膜一边大骂PX,那我们就是在“一边抱怨一边成为自己所抱怨的那一部分。”
三 现在的成都,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2007年的厦门和两年前的大连以及后来的宁波。成都会成为又一个赶走PX项目的城市吗?很多人会这样问。查阅了很多厦门PX事件的文章,一个总体的感觉是,PX从厦门搬出,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当中最大的力量还是来自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力。同时,由于PX项目是在已经建设的情况下搬迁的,这当中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浪费也是惊人的。 还查到些资料,PX并不是中国独有,美国,新加坡以及日本等国家都有大型的PX项目,但这些项目在当地并不像在中国这样引发这么大的争议,美国和新加坡的化工厂就在居民区附近,日本一家PX化工厂甚至只和居民区相隔一座大桥。我们知道,日本是地震高发地,所以关键还是看排放处理技术和设计施工方案。 再来看成都,如果这个项目污染巨大问题多多,当初是怎么通过环评以及后来的震后评估的? 这个投资几百亿的项目目前已接近尾声,这毫无疑问增加了决策的困难程度。 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探寻真相的过程是辛苦的,而选择一种“正确的情绪”却很容易。这一天多时间,我尽力不带任何倾向去接近整个事件,结果却发现,我确实不知道哪个选择是正确的。我想得到的答案是,这个项目对成都的环境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个工程究竟应不应该停下来?如山的资料,各方的说法纷至踏来,最后我只能说:这是需要专业人士用专业知识去论证的事情。 而一个本来是专业领域的问题一旦进入到大众视野,事情反而可能离真相越来越远,在情绪面前,真相可能会变得很不重要。 但我们应该明白,最重要的仍然是真相,是科学。如果没有科学作为前提,民主也可能是愚昧的民主。
四 一位朋友说,其实现在出现的问题很好解决,首先,政府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一边是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和就业,一边是环境和健康,都是政府责任。然后,投资方应该组织专业人士就项目的设计施工防震减排等措施向全社会公开,必要时可以与环境保护人士公开辩论,从而让市民清楚这个项目可能的危害到底在哪里。专家们都站出来,赞成的,反对的,各自谈自己的看法,耐心回答公众的疑问,所有过程电视直播,最后在尊重民众知情权的前提下,政府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环境问题不是小问题,要尊重事件中的每一方。 真有这位朋友说的这么好解决吗?听起来简单,似乎要实现也不难,但我们却都知道,难。看看今天寂静无声的九眼桥,我们就知道有多难了。
五 五年前的今天,我走在九眼桥散步的队伍里。 两年前女儿一岁多,面对不放心的食物,我写“世界坏掉了,我却带你来。”如今孩子三岁了,越来越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要想世界不坏,先让自己好起来。
|
Emily Dickinson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4-30 阅读:23次
You are a special woman different from others. 艾米莉·狄金森(又称狄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传奇诗人,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礼物。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青睐,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I adore you ,yet actually,I feel pity for you. I never saw a moor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the Sea-- Yet know I how the Heather looks And what a Billow be. I never spoke with God Nor visited in Heaven-- 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 As if the Checks were given--I never saw a woman like you. |
一棵开花的树 [初中语文]
发表于:2013-04-30 阅读:28次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
铃儿响叮当英文歌词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3-04-30 阅读:24次
dashing through the snow
|
小星星英文歌词 [小学英语]
发表于:2013-04-30 阅读:96次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