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孙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培养孩子这些习惯一定可以学好数学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6-16 阅读:28次
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尤其是书写潦草、审题不认真、作业马虎,而不能得到很高的成绩的学生,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数学成绩,中考数学家教建议培养这些习惯可以弥补孩子的很多缺点。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能够正确解题的必要前提。常有些学生会在审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大多是做题急于求成,太心急,也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太粗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并教给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二、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 三、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能力 在解题之前,尤其是一些几何题,我们可以先作定性的分析,再进行解题,如果定性分析的结果和解出来的结果的极端情况有冲突或者矛盾,说明可能自己的解答有错误。因此,培养学生定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四、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对概念、公式、定律等不需要背诵,要融入内心,1+1=2之所以我们永远不忘,并不是因为我们背下来了,而是真正地融入内心了。质疑问难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主动进取。遇到不懂的问题拼命思考,不弄清问题决不罢休,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中考英语常见的名言警句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5-23 阅读:26次
中考英语常见的名言警句 01.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02.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03. Easier said than done. 说来容易做来难 04.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05. 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 06.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07.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08.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心之所愿,无事不成 09. 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10. 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 11. Once in a blue moon. 千载难逢
|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5-23 阅读:25次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 1.溶解度一定要带上单位"g"。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一定不能带上单位。 2.在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时,盐须可溶,且钾钙钠除外。 3.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一定只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4.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5.在加水稀释溶液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一半,则加入水的质量与原溶液的质量相等。 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给溶液升温(溶质是水)最多只能升温至100°C。可能此溶液在一百摄氏度时,溶质仍不能完全溶解,注意陷阱。 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一氧化碳是把人毒死的,而二氧化碳是把人憋死的。 8.在化学方程式中,气体前的系数比就是这种气体的体积比。 9.酸碱盐中,体现酸性的是氢离子,体现碱性的是氢氧根离子。 10.溶液中微溶的物质也可能成为沉淀。如氢氧化钙、硫酸钙等。 11.可回收物包括:金属、废纸、玻璃、布料、塑料。
|
高中政治应该如何学习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5-12 阅读:41次
高中政治相对于初中政治难度更大,学科性也更强。要学好高中政治要熟练灵活的学会知识运用,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理论 和实际相结合,扩散思维。政治老师根据自己的家教经验给同学们一下建议。 预习、上课、课后复习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政治预习首先要做预习计划,其次做好预习笔记,笔记上写清楚发现的问题并持之以恒。 在课堂上,做好跟老师的互动,找到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把握自己不懂的知识,并利用课堂把握好这些知识。做好课后复习很重要,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概念和原理是对同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不仅记起来困难,而且只能形成短时记忆,不能形成长久记忆。学习知识——懂是基础,记是手段,用是目的。要想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必须做到:运用记忆技巧、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多思多用,熟能生巧、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科目要想取得好成绩都要端正学习态度,提供学习政治的兴趣,并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的价值,找到学习政治的乐趣
|
高中物理关于机械振动的知识点有哪些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5-12 阅读:28次
高中物理关于机械振动的知识点有哪些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 5.机械波、横波、纵波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
|
高中数学做题时常犯的错误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5-12 阅读:42次
高中数学做题时常犯的错误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认识不明。 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三种性质。 2.遗忘空集。 A含于B时求集合A,容易遗漏A可以为空集的情况。比如A为(x-1)的平方>0,x=1时A为空集,也属于B.求子集或真子集个数时容易漏掉空集。 3.忽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4.充分必要条件颠倒致误。 必要不充分和充分不必要的区别——:比如p可以推出q,而q推不出p,就是充分不必要条件,p不可以推出q,而q却可以推出p,就是必要不充分。 5.对含有量词的命题否定不当。 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先否定量词,再否定结论。 6.求函数定义域忽视细节致误。 根号内的值必须不能等于0,对数的真数大于等于零,等等。 7.函数单调性的判断错误。 这个就得注意函数的符号,比如f(-x)的单调性与原函数相反。 8.函数奇偶性判定中常见的两种错误。 判定主要注意1,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2,注意奇偶函数的判断定理,化简要小心负号。 9.求解函数值域时忽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总之有关函数的题,不管是要你求什么,第一步先看定义域,这个是关键。 10.抽象函数中推理不严谨致误。 11.不能实现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互转换。 二次函数令y为0→方程→看题目要求是什么→要么方程大于小于0,要么刁塔(那个小三角形)b的平方-4ac大于等于小于0种种。 12.比较大小时,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性质记忆模糊导致失误。 13.忽略对数函数单调性的限制条件导致失误。 14.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f(a)xf(b)<0,则区间ab上存在零点。 15.忽略幂函数的定义域而致错。 x的二分之一次方定义域为0到正无穷。
|
中考作文找准提分点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4-05 阅读:81次
写作文要想提高作文成绩找准提分点很重要,今天常青藤家教为您分享一些作文提分点。 第一: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亮丽的题目给人以悦目之感,给人以击节之叹,给人以回味之思。简洁、清晰、生动、新颖是题目亮丽的要素。谈生命的价值,题为《把握生命的脉搏》、《与生命同行》;谈社会的公德,题为《归来吧,良心》、《同心灵一个共振》;谈审美取向,题为《美,在于发现》、《美是一种透明的情怀》;谈读图与读文,题为《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等等。 第二:开头是文章的脸面。万事开头难,也许正因为难,它才有价值值得我们去为之琢磨。简洁地引述材料,准确地提出观点,用题记点睛,用名言开门见山……作文:《忘忧草———人类的悲哀》的开头:若世上真的有忘忧草,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在辉煌世界文坛上,有多少璀璨的明珠都放在了“忧愁”这座伟岸的丰碑上,然而,仅仅一颗忘忧草就会令整座丰碑瞬间化为灰烬。没有了仇恨,就不存在哈姆雷特的复仇之剑;没有了猜忌,也不会有奥赛罗可悲的命运;没有烦恼,何来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慨;没有了痛苦,又怎能听见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呻吟?…… 第三:语言是文章的材料。准确、得体、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才能构建起漂亮的“高楼大厦”。同义词、反义词、俗语、成语的合理应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都是亮语言的好方法。 第四 : 层次是文章的眉目又是文章逻辑线索的外在体现: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分、总分总……总之,你的文章,要有你的思路标志——层次、段落。 第五: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要做到典型性:必须是众所周知的;必须是吻合观点的;必须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熟、俗、怪、僻的材料要避而远之。如作文《有志者事竟成》的材料:临池洗墨,磨杵成针,斧凿龙门,愚公移山;大禹过家门而不入,李冰胼手足而不息。大江东去,千古风流,有志者事竟成。 第六:结尾是文章的帷幕。当帷幕拉上的瞬间,给读者(阅卷教师)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是文章结尾义不容辞的责任:与题目呼应,与观点呼应,与开头呼应……用短句结束,用哲理收尾,用抒情结语…… 例如作文《面对大海》的结尾:大海神秘吗?大海美丽吗?大海欢快吗?我不知道。但我想,我会知道的。 最后我们说,一篇文章应该能够准确、灵活、生动地使用六七种标点符号。所以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好的写作水平可以给考官耳目一新的感觉。所有的细节都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加练习。考试中把握好细节!
|
中考英语复习需要注意的错误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4-05 阅读:31次
中考英语复习需要注意的错误 一,听力作为英语的必考内容,同学们在复习训练中切记缺乏计划性和恒久性。如果陪复习中没有养成多听,常听的习惯。在听力内容只读一两遍的情况下,学生紧张匆忙中答题常会带来不应有的失误。其次,在任务形听力中,不习惯跟着要求先完成某项任务,导致选择时茫然而无从下笔。 二,教材是学生复习的考试命题的依据,所以在复习中切记远离教材,不对基础知识和语法总结整理导致知识结构松散,理解模糊。这样盲目的搞题海战术,即便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是收效甚微。 三,在复习中切记在语法内容上钻牛角尖,而不重视朗读习惯,和语感的培养。如果阅读面不光,词汇量有限也会导致考试中理解判断的错误多。 针对上面的错误常青藤家教提出以下建议: 学生平时需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多利用一切机会听听英美人士朗读的录音材料,而且研究今年的听力题形,熟悉中考听力题的语音、语调、语速,在考前一个月多听模拟听力试题。在听的过程中做到一看、二听、三做、四查。听前要浏览听力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听时要沉着、冷静,要精力集中、精神放松。学会抓住材料大意、侧重关键词,通篇考虑、合理推断。第一步走稳,在后面笔试部分的答题过程中会更有信心,发挥出正常水平。 学会归纳语言点,理清脉络。提高自我复习能力, 课后多翻看以前做过的试题、练习,尤其是那些错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整理归纳,如可按语法、固定搭配、交际用语等分类,还可以细化,把知识点串成一条线,相比临考前大量“题海战术”耗时又耗精力的做法,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考单选题很少单纯考查语法、语言知识,而侧重体现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突出在真实的语境和交际情景中考查英语知识、语法知识,强调将英语知识提升为在语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中选择的短文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如广告、电子邮件、旅游手册、风土人情、科普文化等,话题源于生活,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及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以及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握语言材料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
英语听力答题技巧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4-05 阅读:22次
听力题一般在试卷的最前面,在拿到试卷以后要抓紧时间审题。每次做提前,都要迅速浏览听力部分,尽快根据题干和选项预测可能出现的录音内容,努力寻求四个选项之间的差别。录音开始后沉着答题不要慌张。要努力记住一些关键词,如人名、地名、时间、数字等。对于那些一时拿不准、写不出的词要学会缩写词等快速标记,这样录音结束后还可以根据记忆再选择。 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确实听不懂的,不要烦躁不安,要集中精力,作好后面的题,切不可揪住一点不放,因小失大。丢了西瓜 捡了芝麻。在听的时候要作一些简要的笔记。在听录音的过程当中,自始至终要有目的地捕捉你要得到的信息。要心平气和,全神贯注,并做适当记录,比如人名、地名、数 字、时间等都是需要记下的,可以采用简单的符号或阿拉伯数字帮助记录。特别听清每个问题的疑问词。 如:what,where,who,which,whose,when,why等。 语篇的问题一般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设计,根据问题的选项,可以预测故事的一些情节。这样我们便可以在听录音时做到有的放矢,集中精力捕捉有用的信息。录音播放完后不要急着往下作答,而要再看你所记录的内容,再回忆你所听到 的录音,从语法、逻辑等方面再印证一下答案是否正确,以避免失分。 1、有数字的题:在听数字时,听到的第一个数字往往不是答案,答案是在第二个或经过运算而得出的。有些题需要你用加法、减法或乘法运算之后才能得出答案。 2、对话时第二个人重复第一个的话时,有两种可能:一种表示反对,一种表示强调。 3、常识推理。选项中有时会有不用听说话内容就能进行判断的错误选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了解的知识或生活常识进行排除。听力应试技巧是建立在平时“多读、多听、多说”的基础上的,所以还是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有较丰富的词汇量及较多的英语短语储备。 常青藤家教提醒您有答题技巧平时还要注意多加练习。建议大家每天听十分钟左右,考试的前一周每天听半小时左右,听的时候投入,完全模拟考试情景。这样在考试时就会得心应手很多。
|
材料作文的写法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3-28 阅读:28次
材料作文,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也有自拟题作文的自由性;他能考查考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写作能力的自由空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等特点。因此材料作文一直受到一些命题老师的青睐。材料作文在考查考生文字 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 现今的材料作文吸取了话题作文的优点,它打破了审题的唯一性、立意的限制性、表达的单一性,给考生适度的写作自由,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写作 话题即可展开行文。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写好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把握材料寓义。 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所给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制约性。很多考生往往把握不了材料揭示的中心,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2009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材料: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够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从小姑娘和橘子、苹果的对话中,我们看到都与“奉献”二字有关。命题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让我们拿这两种对奉献的看法作比较,去批判某一方,肯定另一方。我 们可以从分享的角度,也可以从奉献的角度,还可以把二者糅合在一起来立意构思,像苹果那样完全地奉献,像橘子那样让每一个人分享你的奉献。也可以从为人处 世的角度来立意构思:当东西多时与人分享,当东西少时全让给别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美德。同学们要切记,准确把握主题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2.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2009年四川绵阳中考作文题: 有人说,爱你的人,常常用你不喜欢的方式关心你。比如:躺在床上看书——“你还要不要眼睛?”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写出深刻反思!”邀好友上网——“网吧不是好地方,别去。”你可能真的不喜欢这些方式,可是你能说这些不是爱吗?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这则材料要求我们写的是生活中体验到的“自己不喜欢甚至是反感的特殊的爱”。主题表达的是“爱”,但这种“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在同学们眼里显得 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爱,是一种存在心理反差的爱,但最终又是一种符合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的爱。如果把亲人的爱完全写成暴力式的,把自己的反感推向极致,这样的 立意必将会出现严重偏差。 3.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发散思维,思路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易于下笔了。下面以2009年湖北武汉中考作文题为例: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两个材料在收尾时,借老师之口两次点明故事的主旨,然后在提示语中再强化一遍,我们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作文的主题。两个镜头取材不同,但其寓含的意义却 有共通之处:尽管环境恶劣,或自身客观条件不足,但主观的积极努力却是必不可少的,“尽力”就可为改变不利的现状带来希望。为什么“尽力而为就好”?这是 每一个写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能否讲清“为什么”,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分析“为什么”时,既分析主观原因,又分析客观原因的文章,是最切题的文章。但如果 把“尽力而为就好”中的“好”理解成“成功”,便与材料主旨明显相悖了。考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的。写这篇作文时,可以 有不同的思维,如果以“尽力而为就好”作为中心,肯定是对的,切题的;从反面切入,写“不尽力而为就不好”,也是可以的;对“尽力而为就好”这个观点质疑 反思同样可以:我们奋斗拼搏时,真的只问耕耘,不问结果吗?不讲方式,不看对象,不顾现实,只是埋头“尽力而为”,这种做法是不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而适 当的放弃、重新选择是不是更明智一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