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刘老师的文章列表 |
---|
“惯性”中应讲清的几个概念 [高考物理]
发表于:2012-11-27 阅读:59次
大连高中物理家教就物理中“惯性”的问题,做出以下的分析! “惯性”一节的教学历来是初二物理的难点,学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犯经验性错误,为使学生正确理解惯性概念,在教学中必须讲清下面几点. 2.“惯性”与“第一定律”的区别.学生往往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当做惯性概念,即“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这也正是他们认为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为了纠正这种错误,除了使学生能准确地叙述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还应该使学生知道它们的区别: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不依外界(作用力)条件而改变,它始终伴随物体而存在.牛顿第一定律则是研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如何运动的问题,是一条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原因.而惯性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两者完全不同.为何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是因为定律中所描述的现象是物体的惯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不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物体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仍顽强地表现出来. 3.“惯性”与“力”的区别.学生往往把“惯性”当做力,认为“子弹离开枪口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水平道路上运动着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要向前运动”这些都是“惯性”这个力作用的结果等.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可结合力的概念,要求学生去寻找施力物体,让他们碰壁,再引导学生分析惯性与力的区别:①物理意义不同;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而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力则只有物体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才有,离开了物体就无所谓力.②构成的要素不同: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和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力是由大孝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构成,它的大小有具体的数值,单位是牛.③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力作用则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物体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物体原来具有某个速度,物体惯性则力图使其继续保持这一速度,但力图保持与能否保持则是不同的.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可保持这个速度,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便不能再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物体的惯性和外力作用这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形成了宏观物体的形形色色的各种复杂的运动.如果没有外力,物体也就没有复杂多样的运动形式;如果没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不需要力的作用.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惯性与外力作用的辨证关系,就不难解释惯性现象.例如“锤子松了,把锤把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因为锤与柄原来都向下运动,柄撞在物体上受到阻力作用,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就停止了运动,锤头没受阻力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5.“惯性”与“速度”的区别.学生往往把惯性大小跟速度大小混为一谈,他们往往根据“汽车行驶得越快,刹车越困难”一类现象认为:“汽车行驶越快,其惯性越大”.对于初中学生,惯性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的区别,限于知识面,很难讲深讲透,但要提醒学生注意,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运动快的汽车难刹车是因阻力大小有限,如果增大阻力,它也会很快停下来. 大连高考物理家教认为,教师只有在讲清了以上几个问题,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惯性的内函,应用惯性解题才不会误入歧途。 文章来源于大连家教网http://www.jiajiao400.com/dl/ |
对课后“科学世界”的认识及其教学方式 [中考物理]
发表于:2012-11-27 阅读:39次
大连初中物理家教就物理的一些认识及教学方式作出如下分析! 这些供学生阅读的材料,取材广泛、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有些还文旁配画,通俗易懂,感染力极强。 细读“科学世界”材料的具体内容,大致可以从如下七个方面来体现它的功能与作用。(以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材为例) 一、充实和丰富了教材内容。新教材在内容上较老教材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和删减,虽说老教材中有些内容从减轻学生负担角度考虑可以不教,但作为学生必备的物理常识又不可能不在教材中出现,以“科学世界”材料出现在教材中,恰到好处。如《双耳效应》、《乐音和乐器》、《不是老天爷显灵是建筑师们的杰作》、《凹面镜和凸面镜》、《海市蜃楼》、《光的散射与雾灯》、《眼镜的度数》、《质量单位的由来》、《万有引力与航天》、《刹车之后》、《失重状态》、《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马德堡半球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小小弹簧称大象》、《其他简单机械》等,大大丰富了同学生们的物理知识。 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初中的学生们,有极浓的求知欲望,好奇、好问、好学,教材中大量地安排了这一方面的“科学世界”内容,如《不是老天爷显灵是建筑师们的杰作》、《海市蜃楼》、《光的散射与雾灯》、《失重状态》、《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人造地球卫星》、《小小弹簧称大象》、《其他简单机械》等等,学生读了以后,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还可以培养对于科学向往与追求的情境。 三、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广泛兴趣,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趣与爱好的培养,往往是学生日后成材的先导。选编了诸如《时间“放大镜”》、《计时标准和计时工具的变迁》、《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海市蜃楼》、《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万有引力与航天》、《失重状态》、《人造地球卫星》等一些奇闻轶事,使学生感觉到学物理有味道、有兴趣,喜欢上这门学科。 四、活泼了课堂气氛,给探究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在很多章节中,安排了与新知识有关的“科学世界”材料,从现象引入到疑问的提出,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双耳效应》、《乐音和乐器》、《凹面镜和凸面镜》、《光的散射与雾灯》等的引入,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延伸与拓宽的作用。 五、加强了国情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与航天》、等,学生读了深受感染,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六、介绍中外著名学者的伟大科学贡献以及他们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激励学生树立忘我学习、敢于求索、勇攀高峰的宏远志向。在《不是老天爷显灵是建筑师们的杰作》、《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万有引力与航天》、《失重状态》、《马德堡半球实验》中介绍了物理科学家为证明物理规律而献身的感人事迹;介绍了物理科学家亲自动手、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读了这些材料,无疑对学生胸襟情怀的开拓、理想目标的树立、治学精神的熏陶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七、紧跟时代脉搏,及时反映世界和我国科技成就新动向。给教材注入了浓烈的时代气息,使学生在精神上倍受感染。 面对这么多的“科学世界”材料,可用以下五种方式进行教学: 一、教师复述式。大量的“科学世界”材料,教师只作必要的复述即可。学生尤其喜欢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介绍,如《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失重状态》、等等,教师通过讲故事将有关内容进行简单讲述,学生听来生动有趣,收效极佳。 二、堂内讲解式。有不少“科学世界”材料,是为配合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而设置的,如《双耳效应》、《乐音和乐器》、《凹面镜和凸面镜》等等,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应辅之以简单讲述,以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后自学式。有些“科学世界”材料,内容多、篇幅长,如《时间“放大镜”》、《计时标准和计时工具的变迁》、《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海市蜃楼》、《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万有引力与航天》、《失重状态》、《人造地球卫星》之类,可以作为课后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自学。 四、堂内阅读式。一些短小精悍的“科学世界”材料,教师可在讲课的过程中,及时地布置学生当堂阅读。如《乐音和乐器》、《凹面镜和凸面镜》、《光的散射与雾灯》、《凹面镜和凸面镜》、《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与航天》等。 五、课堂讨论式。还有些“科学世界”材料,如《乐音和乐器》、《凹面镜和凸面镜》、《海市蜃楼》、《光的散射与雾灯》、《眼镜的度数》、《万有引力与航天》、《刹车之后》、《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马德堡半球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小小弹簧称大象》、《其他简单机械》等,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如阅读了《马德堡半球实验》“科学世界”材料之后,可以提出如下讨论题:1.为什么16匹马拉不开它?2.这样大的力来自哪里?3.气体的压强到底有多大?等。通过讨论,对“气体压强”的成因、大小等,必然印象深刻,使学生对“大气的压强”一节的知识学得透、记得牢。 大连中考物理家教总结的这些,希望对各位考生有帮助! 文章来源于大连家教网http://www.jiajiao400.com/dl/ |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秘籍 [高考物理]
发表于:2012-11-27 阅读:39次
大连高中物理家教总结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选择题考试技巧的本质是,你做题的思考角度。当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更快、准确率更高的目的,就是掌握了选择题的考试技巧。 大家做题,都是非常的被动,故而,思维僵化。所谓“思维”二字,本身非常具有主动性,思考才能形成维度,不同的方向产生不同的线路,尽管终点是一致的,但是缩短你的路程,或者清晰化你的路程,才是大家要思考的。如果大家做题的一味凭借“经验”,想着如何套用知识点,那么无论怎么复习,除了知识点记背的牢固些外,对考试不会有任何的提高。 理综方面的选择题,物理、化学、生物的题型风格是不一致的。 先说物理。选择题基本考查同学们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也有考量一部分计算能力,但根本的出发点是考查大家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那么解答物理选择题,必须以理解为主,通过题目和选项的信息,筛选组合,然后得出结论。但如何理解、通过哪一方面的角度去理解,怎样解读题目条件和选项,是你做题的关键。也就是你为什么与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 理综题目几乎以信息表达为主,又涉及了社会生活、科技等等知识来命题,我们解答题目的时候,基本思维是以:读题、找提示、弄清问什么。然后才是知识的理解。当然,做题千万不可僵化,有时候合理的比较选项,筛选信息,也非常关键。我们一项不喜欢同学们做题的时候钻死胡同,要做到视野开阔,无所不用其极。 今天先说到这里,希望大连高考物理家教给大家的这些讲解有帮助! 文章来源于大连家教网http://www.jiajiao400.com/dl/
|
一年级奥数题之吃苹果! [小学奥数]
发表于:2012-11-23 阅读:63次
|
2012小学一年级奥数题之找规律 [小学奥数]
发表于:2012-11-21 阅读:54次
|
2012幼升小面试题90例:看看香港的小学考什么? [学前教育]
发表于:2012-11-19 阅读:513次
大连幼儿家教整理了90例幼升小的题目,望小朋友们多多参考。
一、几乎所有学校都会问的面试开场白:了解考生聆听能力,说话是否清晰。 1、你叫什么名字? 2、小朋友你有没有英文名? 3、小朋友你多少岁啊? 4、你住哪里? 5、你家里电话号码是多少? 6、你读哪家幼稚园? 二、个人兴趣/经历:了解考生兴趣,性格,课外活动。 (启思小学,保良局蔡继有学校,圣保罗男女小学,香港培道小学等。) 7、你在幼稚园最喜欢上什么课?为什么? 8、你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学?放学后你喜欢做什么? 9、你喜欢我们这所学校吗? 10、你最喜欢的故事书?可否讲那个故事给我听?玩具?卡通片?食物?颜色?为什么啊? 三、家庭背景题: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支援,家庭状况等等。 (拔萃女小学,香港培道小学,圣保罗男女小学等。) 11、你家里有谁跟你一起住? 12、你有没有兄弟姐妹? 13、你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 14、你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 15、每天早上谁叫你起床? 16、谁接送你上学放学? 17、放学后,谁帮你检查功课?谁教你做功课?谁帮你在手册上签名? 18、平时放学后,你会和谁一起,多数会做什么啊? 19、爸爸妈妈下班后会和你做什么啊? 20、节假日,你会和爸爸妈妈去哪里?做什么? 21、家里各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圣三一堂小学,九龙塘学校_小学部,圣保罗书院小学,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等。) 22、你今天乘搭什么交通工具来的? 23、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24、当有紧急事时,你可以打什么电话号码? 25、试讲出一些地铁站的名称? 26、地铁车厢内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27、以玩具钟,考小朋友人不认识长短针和会不会刊钟。 28、年、月、星期、日和小时的关系。 29、一年有多少季?分别是什么? 30、每年的特别节日如中秋、圣诞和农历新年等等又神秘特别的东西吗? 31、有什么交通工具只在港岛行驶? 32、日常起居生活的正确习惯,例如吃饭前,去洗手间后要做什么等等。 33、日常普通常识,例如机场在哪里?过海可以用什么交通工具? 34、家畜和动物的认识。有什么动物是住海里?什么动物是吃草的? 35、是否会用电脑内的小画板来画画。 36、什么时候需要消防员帮忙?发生火警要怎么样做? 37、讲出香港其中一条隧道的名称。 38、超市和街市有什么分别? 39、你知道哪一位议员的名字 五、学术题:了解考生的学习进度,不同学校有所不同。 (牧爱小学上午校,崇真小学暨幼稚园,九龙塘学校(小学部),九龙塘方方乐趣英文小学,圣若瑟英文小学,圣嘉勒小学,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保良局陈守仁小学等。) 40、笔试,做K2程度的题目,内容有串字及看图认识中文字。 41、辨别颜色,要求考生把指定颜色的鱼从图中圈出来。 42、双位数加法,比如:20+12;连加法,比如:1+10+3 43、朗读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 44、各位数家发,比如3个苹果加4个橙,合共有多少个水果? 45、英文生字读法,比如:cat,apple,eyes,mouth,以及颜色等生字。 46、唱一首普通话儿歌。
47、如果身体不舒服,你会怎么做? 48、在家里接电话,尤其是陌生人,小朋友你会怎么回答。 49、如果你在地上捡到5元钱,你会怎么做? 50、如果你好想得到一件玩具,而爸妈不答应买,你会怎么做? 51、如果在街上和父母失散,你会怎么做? 52、在学校里看到同学跌倒,你会怎么做?在学校里看见同学打架,你会怎么做? 53、在公园遇到陌生人并请你吃东西,你会怎么做? 54、如果你不小心打破了东西,你会怎么做? 55、有只蚂蚁跌落河叫救命,碰巧有只蝴蝶飞过,如果你是蝴蝶,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那只蚂蚁,掉进河里会看到什么景象? 56、如果你有一部玩具车,你和弟弟都很喜欢,怎么办? 七、其他:IQ、看图等:考创意,说话能力,理解能力。 (圣嘉勒小学,香港培正小学,保良局陈守仁小学,香港真光小学,圣保禄书院_小学部等。) 57、用火柴砌一幅图画。 58、一副画中有小贩在街边卖小食,问考生在街边买小食是否恰当。在一幅画中找出错处。 59、一幅风景画,请考生指出各事物的位置和名称,例如问太阳的左边是什么?屋前又有什么? 60、一幅画中画有贝克,请说出它的中,英文名称。 61、在两幅图画中,找不同之处。 62、读出图画中某些事物或物件名称。 63、请小朋友按顺序看数幅图画,看看在那一幅图画时猜中图中物体?可能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小朋友有想象力并能解释即可。 64、请小朋友画一幅画,并写上题目和自己的名字,然后围绕该图发问。 65、描述面试课堂环境。 (九龙塘礼贤学校,九龙真光中学附属小学,启思小学,维多利亚英文小学,高主教书院小学部,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港大同学会小学,圣保罗男女小学,启基学校,国际基督教优质应约中学暨小学,九龙塘宣道小学,真道书院,地利亚英文小学等。) 66、请考生一起砌积木,玩拼图,玩对对碰游戏,敲打游戏,做手工或劳作。 67、举手抢答,问题围绕时事或常识,例如行政长官是谁?财政司司长是谁?在挥春上会出现什么字等等。 68、一同画画或者看书。 69、听老师指示做一些动作,例如左手碰一碰右手。 70、请考生在白纸的左上角画一圆圈。 71、请考生在众人面前讲故事。 72、请考生在众人面前唱歌,或做其它表演。 73、请考生画一幅画后,介绍作品。 第二部分:家长面试内容 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援助,是否关心子女,教育理念是否和学校吻合等等。有些学校会以问卷形式,调查家长如何和子女相处。 1、为什么选这所小学? 2、你希望学校怎么教育和教什么给你的子女? 3、你对子女现在和将来有什么期望? 4、你的教育理念和如何培育子女? 5、你怎么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6、分别问爸爸妈妈有工作吗?怎样照顾子女以及和子女沟通? 7、问双方需要工作的家长,平时多应酬吗?多数回家吃晚饭吗? 8、问双方需要工作的家长,每日陪伴子女的时间是否多于一个小时? 9、平时亲子时间,多会进行什么活动? 10、放假时,会合子女进行什么活动? 11、可能问你子女各方面喜欢和不喜欢的电脑关系或事物? 12、怎样为子女安排生活时间表? 13、你的子女最喜欢吃的食物?以及最爱的卡通人物? 文章来源于大连家教网http://www.jiajiao400.com/dl/ |
幼升小智力培养练习大全 [学前教育]
发表于:2012-10-31 阅读:71次
大连幼儿家教整理幼升小智力培养试题。小朋友们多多练习! 一、人体中的数学 1.如果把头的长度当作一把尺子来量一下,那么身长等于7个头的长度,肩宽是2个头的长度,上肢是3个头的长度,下肢是4个头的长度。你不妨自己测量一下。 2.科学家发现,用脚印可以推测人的身长。因为,人的身长一般是脚印的6.876倍。不妨自己测量一下。 二、组个三位数 1.有4、5、0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哪几个三位数? 2.用1、5、9三个数字,可以排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 三、中间几个人 东山小学三年级一班四十三名同学去参观画展,参观时排成一队,从排头数起第十七个是赵峰,从排尾数起第九个是李佳,赵峰和李佳中间有几个人? 四、几个人站着 客车上原有3个空座位(没有站客)。在一个车站上有1人下车,有5人上车。这时空座位仍剩下2个,车上有几个人站着? 五、几点啦? 当钟表打响时,你有没有注意到,有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线上,有时两针并在一起,有时两针成直角,这时候是几点钟呢? 六、多几个 1.花猫比白猫少5个球,黑猫比白猫少7个球。花猫和黑猫谁的球多?多几个? 2.花鸡比黄鸡多产2个蛋,白鸡比花鸡少产5个蛋。黄鸡和白鸡谁产的蛋多?多几个? 七、还有几个小组 1.原有7个小组参加施工劳动,现在将其中的两个小组合并成一个小组,现在有几个小组? 2.原有7个小组参加施工劳动,现在将其中的一个小组分成3个小组,现在有几个小组? 3.二年级一班原有8个小组。如果把其中6个小组抽出来,每两个合并在一起,合并后二年级一班有几个小组? 八、快速问答 1.三位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最大的数是多少? 2.一位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最大的数是多少? 3.有一个四位数,减去1,变成了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4.一个两位数,减去1,就变成了一个一位数,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
如何应对幼升小面试自我介绍 [学前教育]
发表于:2012-10-30 阅读:105次
大连幼儿家教总结如何应对幼升小的面试自我介绍! 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幼升小的时候是老师最关注的素质之一,能否在幼升小面试中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出色的自我介绍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幼 升小介绍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为大家分析幼升小面试试题中的自我介绍类题目,家长可以根据考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自我介绍的表现力进行培养。 1、自我介绍:小朋友,今天老师与你交朋友,你告诉我你家的情况好吗?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然后让孩子复述故事内容,一步步引导孩子表达清晰完整。平时也可以在公众场合有意识让孩子和别人说话,都是锻炼口头表达的好机会。 2、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了?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还有多和孩子聊天等方式让孩子爱上说话。 3、你家住在哪里?你家有几口人?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家庭,让孩子知道家里有谁,可以和孩子讲讲家里成员的趣事。这样孩子就不会对类似问题生疏了。 4、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是干什么工作的,偶尔可以领他去单位转转,让他看看爸爸妈妈在怎样的工作环境里工作。闲暇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说说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梦想,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和孩子说说家里的情况,家里有哪些成员,都叫什么,是做什么工作的,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平时也可以让孩子说说班里小朋友,谁爱唱歌,谁爱跳舞,让孩子养成良好表达能力。 6、问姓名,父母姓名,工作单位,住址;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常识。家长要注重孩子生活常识的灌输,经常的告诉孩子家里在哪里,附近有哪些标志性建筑,父母的姓名是什么,联系方式是多少等等。常识的积累是保护孩子的方式之一,也为孩子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7、聊天:姓名,父母在哪里上班,小时候上什么幼儿园;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在茶余饭后和孩子说说以前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幼儿园认识了哪些伙伴,父母的单位有哪些叔叔阿姨,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回忆的快乐。 大连学前家教认为,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要变现的大方,自信,不要扭扭捏捏。声音要清脆响亮,眼神要和听众老师交流。站立的时候要挺直身体,不要总低头。说话的时候 注意下顺序,不要颠三倒四。孩子自我介绍是考察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基本交际能力的,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孩子一定能够表现不错的。
文章来源于大连家教网http://www.jiajiao400.com/dl/
|
2013中考英语满分秘诀:记住20组同义词 [中考英语]
发表于:2012-10-29 阅读:147次
大连初中英语家教整理的中考英语20组同义词。希望各位考生牢记! 1. 一……就…… as soon as the moment, the minute, immediately, the instant, instantly 2. 尽可能 as … as possible as…as you can 3.乐意做…… be glad to do sth。 be pleased to do sth。 be happy to do sth。 be delighted to do sth。 have pleasure to do sth。 4.准备做…… get ready for sth。 get sth. ready be ready for sth。 be ready to do sth。 prepare for sth。 prepare oneself for sth。 prepare to do sth。 prepare sth. for sb。 be prepared for sth。 5. “邀请”与“请求” Would you like to do sth.? Would you like sth.? Would you please do…? (回答:I’d love to 。) 6.“没用” It is no use (in)doing sth。 There is no use doing sth。 It is useless to do sth。 It is no good (in) doing sth。 7. “结果” so …that… enough to do sth。 too … to… 8. “花费” sb. spends some time/money on sth sb. spends some time/money (in) doing sth。 sb. pays some money for sth。 sb. buy sth. for some money。 (sb sells sth. for some money。) sth. costs sb. some time/money It costs sb. some money/time to do sth。 It takes sb. some time/money to do sth。 It takes some time/money for sb. to do sth。 9. “为了” so that (引导目的状语从句) in order that (引导目的状语从句) so as to do sth. (引导目的状语,只位于句尾) in order to do sth. (引导目的状语,可首可尾) to do sth. (引导目的状语,可首可尾) 10. “以至于不” too…to… so …… that…not…。. not…enough to… 11. “习惯” be used to doing sth。 be accustomed to doing sth。 12. 表示建议的表达 What about sth./doing sth.? How about sth./doing sth.? Why not do sth.? 13. “出什么毛病了” What’s the matter with…? What’s wrong with…? What’s the trouble with…? What happens to…? 14. “为什么不” Why not do sth.? Why don’t you do sth? 15. “不但……而且……” not only…but also not only…but… not only…but …as well 16.“劝阻”“阻止” stop sb. from doing keep sb. from doing prevent sb. from doing discourage sb. from doing sth。 dissuade sb. from doing sth。 17. “相处” get on with sb。 get on well with sb。 get along with sb。 get along well with sb。 mix with sb。 mix well with sb。 18. “因为” thanks to due to because of as a result of owing to 19.“形式” It’s + adj. (for/of sb. ) to do sth. (形式主语) find/think/feel it + adj. + to do sth. (形式宾语) 20. stress 句型汇总 be stressed out be under a lot of stress take\stand the stress 忍受压力 put stress on sth. 强调
文章来源于大连家教网http://www.jiajiao400.com/dl/ |
精挑细选作文素材 注重日常积累 [初中语文]
发表于:2012-10-26 阅读:28次
要写好作文,平时的积累是很重要的。多听多看,才能有丰富的素材。大连初中语文家教给大家总结。 精挑细选作文素材,注重日常积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积累材料要熟悉且能打动自己 具有“真情实感”是天津市中考作文的一个传统性要求。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来写。因为只有“熟悉”,才会有切身的体验,也才会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生活中写作素材“百花齐放”,但不熟悉的材料同学们把握起来一定不能得心应手,而只有选择那些自己熟悉的人、情、事、景、物才能写出细腻、动人的内心情愫,也只有选择那些能够触及自己灵魂,拨动自己心弦的材料,才能引发读者也随之怦然心动。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对于所积累的材料,最好是以“我”为主人公,这样才有助于呼唤出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达到“以我心写我文”情真意切的写作效果。 (二)积累材料宜“小”不宜“大” 由于考场作文时间、篇幅都有严格限制的特点,日常作文素材积累宜从“小”入手,因为“小”更容易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而“大”材料就很容易写成泛泛而谈的“介绍性”文章,内容空洞而缺乏重点。特别提醒注意的是,选材切入点“小”并不意味着“立意狭窄”,因此中考作文的素材积累,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主题,从而表现生活,在生活中深入思考,感悟成长的主题深度。例如:写作《留住那份纯真》这篇作文的时候,可以从“歌颂单纯而美好的人、景、物、情”这一“大”方面入手,再缩小为“纯真的感情”“纯真的想法”等小范围,进而具体选材为“纯真的友情”“纯真的追求”“纯真的理解”“纯真的心灵”等内容。这样,自己素材库中有关“宽容”“真诚”“互助”“朴素”“诚信”等内容就都可以调用出来提供选择了。 (三)积累材料重“新”忌“旧” 在中考作文素材的准备过程中,同学们要经常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推新替旧”的调整。作文素材,时间越“切近”就越鲜活,记忆也就越清晰深刻,写起来想说的话自然就很多;相反,时间已经“久远”的材料,不仅缺乏时代感,而且很容易凭模糊印象出发,叙述起来怎能会熟悉亲切,生动形象? 积累新颖素材还可以从“转换构思角度”入手,使“旧”材料重新穿上“新”外衣,通过新的角度来引申表现新的主题,实现耳目一新的写作效果。例如:在《第一次尝试》一文中,有一位同学选择的材料是“第一次尝试学习焖米饭的经过”,这属于学习“做家务”类型里的素材,学生主题定位在“第一次尝试焖米饭,成功后妈妈夸奖我学会做家务,可以帮她排忧解难了。”在运用给“旧”材料穿“新”衣的选材原则修改后,这位同学把作文材料修改为“三次焖饭,第一次水多米少没成功,第二次米多水少也没成功,第三次米水比例恰当终于成功。”主题也随之修定为“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大连中考语文家教认为,积累来源于生活。多观察周边的新鲜事物,你会得到不小的启发。 文章来源于大连家教网http://www.jiajiao400.com/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