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南京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南京家教网  >  李先生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高中历史文章
家教李先生的文章专栏
高中历史文章
发表于:2018-03-08阅读:172次

鸦片战争前后士大夫的生存之路


 


引言: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到他的近代前夜后,最终未能成功转型,古老的文明终在1840年被打破。而作为传统社会之首的士大夫,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应对千年未有之局面。本文从士阶层切入,从鸦片战争为界,探讨在外来文明入侵前后,士大夫生存情况的变化。


关键词:求生,士大夫,鸦片战争


一、朝廷,古士大夫之理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诚然,入仕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


但为什么人们会有求仕的意图呢?不得不说,思想的控制是主要原因。传统的儒家经典逐渐改造成尊君思想,从仁政德治到大一统,从大一统再到存天理灭人欲。不断的思想灌输使人们形成忠君爱国思想。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从孔子开始便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并始终坚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同时,自从春秋战国起,政治军事形势的不断变化形成了对士大夫的需要。统治者需要士大夫们来为他统治国家,从而扩大政治基础,维护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传统的士农工商等级制,也使士大夫们觉得脸上有光。这样既无武功也无多大劳力的士大夫,只能借助自己的脑子在朝廷内求口饭吃,混得好的还能光宗耀祖。这种现象其实是宗法制的影响,人们为了宗族的荣光,受到血缘关系的影响,自然对做官趋之若鹜。然而,古代的读书人想要进入朝廷也并非容易,当唯一的机会被士家大族把握时,谋求做官似乎不是一条好的求生之路。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士大夫有了一展前途之机会。隋唐的科举制,坚持了自由竞选,即所谓“怀牒自列”,扩大了入仕之门,这条现成的生存之路,使读书人竞相争逐。科举制的实行,形成了浓厚的重学风气,更多的百姓因此被影响。但应当注意的是,报考的唯一限制,便是报名者不得是商人或工人,这一法律上的限制使得士大夫地位独大,因此,做官便成了士大夫们最佳的生存方式。


二、近代前沿,士大夫的迷茫


在延续了2000多年的政治环境里,士大夫早已熟悉了“学而优则仕”,但到了封建社会末期,他们的生存之道逐渐有了改变。在中国,绝大部分士大夫是汉族人,这些满怀报国热情的知识分子,在满清的镇压下已然麻木,“满州人之官于朝者,则以最小部分敌十八行省而有余。自大学士、侍郎、尚书,满汉二缺平列外,如内阁,则满学士六,汉学士四;满蒙侍读学士六,汉侍读学士二;满侍读十二,汉侍读二;满蒙中书九十四,汉中书三十”“汉人必由翰林出身,始堪一拜,而满人则无论出身如何,均能资兼文武,位裁将相”。这种朝廷上的不平等现象,使汉族士大夫对自己赖以生存的道路感到了迷惘。同时,不断加强的专制让士大夫觉得自己似乎是没有报国的机会了。受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民主思想的影响,士大夫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了不安。这种对前途的不安在鸦片战争后彻底显现出来。


鸦片战争是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强力冲击,从此开启了中国原有社会结构的混乱局面。西方无专制的意识使士大夫忠君思想强烈动摇,而伴随着忠君思想的动摇,士大夫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士大夫开始意识到,做官似乎难以生存下去,正是基于此种心理,士大夫的求生之路悄然改变。


三、转变,谋求新道路


   (一)思想的分歧


    尽管做官已不合时宜,但依然有人选择这条路,几千年的思想影响使他们仍然选择报效国家。但报效的方式却迥乎不同。虽说鸦片战争准确的暴露出清政府的弱点,但千百年的华夷思想使大多数的士大夫坚信“老子天下第一”的观点,这些强硬的顽固派只顾自己的地位,实际上并未提出什么兴国方法。然而另一派人选择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兴名臣曾国藩便选择了这条路。曾国藩受其父曾麟书影响,从小便熟读儒学经典,他一生勤奋读书,十分推崇儒家学说。正因为拥有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他成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大清江山,他“匡救时弊”,学习西学,真正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与其说曾国藩此类人物思想禁锢,倒不如说他们抓住时机。古代中国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维护统治,下面一部分出现问题,不至于王朝覆灭;但若是皇帝完了,王朝也就不复存在。正是如此,便形成了“陛下之气正,则天下气正矣;陛下之气衰,则天下气衰矣”的说法。晚清却不同,皇帝已难以掌握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此时的统治便是自下而上维护的。此时的士大夫,不仅不能说是皇帝的走狗,反而还得说他们是国家的主子,而这些坚持古道德的士大夫,不仅把入仕看作是求生的道路,更是把它作为立名的根本了。


(二)绅商的兴起


随着时势的变化,更多的士人看到了官场的“纡曲诡秘”与“奄奄无息”,“浅陋之讲章,腐败之时文,禅寂之性理,杂博之考据”层出不穷,导致了“国事百败而藏身固,心术尽丧而文则周密,以虚词示谋国之忠,以美言作文过之具”。这种无可救药的局面使读书人抛弃了“仕”的道路,转而走向“商”。


中国传统社会以等级森严著称,“士农工商”不仅是等级的基本构成,还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们身份高下最直接的体现。史书明确记载,“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以士为尊,以商为末。长期以来,“士”被尊为四民之首,享有各种特权,而“商”则居于世人之末,多为世人所轻。然而,随着中国内外力的共同作用,这一结构终于受到冲击。一方面,中国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不断冲击着自然经济,虽然势力弱小,但敏锐的士大夫却已感觉到它的活力。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工商皆本的思想逐渐传开。另一方面,外国的冲击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商业乘此机会发展。“重商主义”的传播也正与“工商皆本”吻合,使人们不再受制于农本商末束缚。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最直接原因也是由于它使清政府获得大量收入,据统计,仅商人捐监一项,嘉庆二十一年至道光十年便有20余万。巨大的财政收入使清廷放松对商业的限制,精明的士大夫们看到了从商的利好,再加上对官场的厌恶,使他们转向商场,从而形成了士商相混的局面。其结果是,在中国“士农工商”的缝隙中,形成了一个社会特殊群体──绅商集团,他们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他们逐渐取代了绅士阶层成为在野势力,这不断壮大的绅商群体,最终破坏了中国“士农工商”的结构。


转成商人的士大夫们,是本土商人集团和本土精英官僚的集合体,他们把握了历史的良机,通过深入商业来谋求自己的生计,既能为国效力,又能把握自己的自由,不受朝廷束缚。但这种方式却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当时巨商的胡雪岩,仅仅是依靠左宗堂,通过政治投机和操纵市场,从而发家致富,但一遇到经济危机和政治斗争,便沉沦下去,这样的人被称为“伪绅商”,是不会被真正的“士绅”所正视。但有的士大夫能够商场官场长青不倒,成为真正的“绅商”集团。实业家张謇,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士大夫,曾因对“壬午兵变”持强硬态度受到翁同龢赏识,他很有希望靠自己考取功名,名正言顺踏入仕途之门,但随着对政治的清晰认识,“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他似官非官,似商非商,既无重权,也非巨富,为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绅商”。


然而,这些由士大夫转业而成的绅商,却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出现脱离了士大夫的原始目标,相反地推动了大清的覆灭。绅商的名号中,商占绝大部分,绅只是一个构成小部分,这促使他们逐渐有了商人本性。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然忘记了国家利益。他们追求个人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虽然这种行为是商人之天性,使他们为了求生而成为绅商,却实际已偏离了士大夫的本质属性。入仕已算不上是绅商式的士大夫们的求生之路,只是他们与政治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后的“东西互保”更是表明地方势力和绅商阶层的崛起,清政府已然威严扫地。


(三)耻辱的活法


尽管绅商群体有其不道德行为,但终究是可理解的。然而士大夫的第三种生存之道,却是极为耻辱,通过在变局中谋取私利,勾结洋人以求生存,早已背离了士大夫的精神,实际上只是打着士大夫的名号招摇撞骗而已。这类人,我们姑且将之称为“狐士”。狐士谋生有两种手段,一为贪污国财,一为勾结洋人。贪污国财是中国自古便有之行为,只是在国家动荡时更为张扬,清廷本明文禁止鸦片,但效果不大,其原因之一便是衙中有人包庇烟贩子,官亲即为包庇者之一。林则徐说:“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宦亲、长随、书办、差役,皆力有包庇烟贩之人。”这些官亲,借助权势,不顾法律,牟取私利,因此被清正士大所唾弃,称之为“无耻之徒”。另一种士大夫,则更是可恶,直接背叛国家,服务洋人。这其实是有原因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士大夫“天朝上国”的美梦,部分士大夫对洋人的崇拜之情由然而生。同时,“为民者以为天下四海皆君之物,我辈但为君奴仆而已”的思想使士大夫产生奴性,认为西洋人打败了皇上,自己便成为西洋人的奴仆。这种颓废之风使为官者“媚夷而压华”,为民者“艳夷而鄙华”,为官者或以“求利”之心求使外洋,以其“阿谀奉迎,贪利无厌之技尽施于外洋”。狐士的求生之路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使外国更加轻视中国,是近代史上一大恶人。


四、回忆,求生之路的思考


从古到今,士大夫的求生之路基经历了一元到多元,从做君子到成小人的转变,而鸦片战争无疑是士大夫转型的重要因素。西方文明的冲击使得中国僵化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也正是由于中国制度本身有着层出不穷的漏洞,才使得其一击即破。西方的发展和中国制度的停滞,共同造成了士大夫的转变,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士大夫这个千年群体,终于还是失去了其所有的求生之路,逐渐融入社会,消散了……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