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青岛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青岛家教网  >  zhql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书香淡淡
家教zhql的文章专栏
书香淡淡
发表于:2013-09-17阅读:85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黑夜笼罩大地,独掌一盏孤灯,坐在桌前独自翻开一本好书,或许还有一杯暖茶,便渐渐地沉浸在书中的世界,细细品读书中的文字,高兴之处开怀大笑,动情之处又不免潸然泪下……淡淡的书香萦绕身旁,伴随一生。

      读书可谓是一个绵延中外的不朽话题,笛卡尔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列夫 托尔斯泰也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我想,这必是在他经历了在书中自由自在的徜徉,从中获取了许多前人的优秀思想而发出的由衷赞叹吧!我国诗人于谦也曾说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各位名士大都是喜爱读书之人。而当我们读起那些流传于世界各地,饱经岁月依旧不朽的名作时,我们的灵魂便可以跨越时空和国界,弥漫在书香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启迪,品读世间百态。

      书本如一个多变的精灵,它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或许会如一位温柔的故人般的,在生活中抚慰我们的心灵;或许是如面包一样,充实我们饥渴的思想;又或许如船只一样,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总之,书在每个人生活阅历和价值观的作用下其意义是不相同的,就如蓝天上的白云,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有自己的形状。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可谓是一件一箭双雕的好差使。它不仅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放飞我们的心灵,还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了,好的文章便自动蕴藏于胸中了,写作便如奔流而下的流水般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当然,这只是读书所带来的副产品,我们从书中所获得的最大益处便是提高了自身素质,陶冶情操,使整个人的精神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它对于人的性格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许多书籍如一叶扁舟将前人的知识运送给一代又一代人;也如屹立在时间之海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行,有了它的指引,我们便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

      正如每个人对书中的内容的理解不同一样,每个人读书的方法不尽相同,没有一个读书方式是适合所有人的。理学家朱熹主张“心到、眼到、口到”;儿童文学家冰心主张创新,曾说过:“读书恨与古人同”;思想家伏尔泰则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而我则最赞同孟轲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我看来,读死书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应注重将书本上的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书可以分为许多种,有的只需我们大体涉猎,而有的则需精读,细细品味其中滋味。我们应该学会有选择的读书,优秀的书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但一些落后的书则会如利剑一般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在读书时辨别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读书时不必过分拘泥于文字的表达,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我们要善于从文字的海洋中发现作者思想的闪光点,当我们发现这样的闪光点并且沉醉其中时,世间的其他一切都如潮水般退去,纷纷扰扰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这样的境界只有真正用心读书的人才能体会,这时我们便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中获取良多益处。我们可以将书中一些好的句子圈点勾画,加以一句两句的品析,甚至将它们背过,这样对我们的写作和理解能力的提升都大有好处。另外,“旧书不厌百回读”,不要以为书读过一遍就无用了,好的书是能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时间的考量的。随着我们生活阅历的增加和知识的不断丰富,即使是对同一本书的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每读一遍都会有一遍的收获,写一篇读后感将他们记录下来也是不错的!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应在不断地读书中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

      “书自芬芳字自香,一种阅读,千种联想;阅读无计可消除,才下指尖,又放心上。”淡淡书香萦绕身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沉醉于古今中外文字的惬意,是一种感悟人生真谛的快感;淡淡书香萦绕身旁,让人不禁心旷神怡,乐此不疲;淡淡书香萦绕身旁,让人不觉在这芬芳中加快前进的脚步。


 

评论

杨老师
读书所学,性格所成。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