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田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初一地理]重要知识点 []
发表于:2015-01-09 阅读:33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地图和地图的用途。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距离。能识别和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地图知识与技能。
3、了解我国在世界地图科学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学会仔细观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要求
1、基本能力
⑴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识别经线、经度、纬线、纬度。识别常用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填注图例和注记。
⑵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运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
2、基本知识
⑴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图例和注记的作用。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⑵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⑶应用:地图上的比例尺进行距离计算。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3、德育要求: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4、实践能力
⑴搜集城市及旅游点的地图
⑵绘制自己住宅的简易平面图。
三、学习建议
1、在掌握地图知识的基础上,要多运用地图。
2、注意看图的顺序。 |
发表于:2015-01-07 阅读:48次
由常青藤家教网为大家提供的句型解析:初中英语的五大基本句型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句子是由主语(subject), 谓语动词(verb),宾语(object), 表语(predicative),状语(adverbial),宾语补足语(object complement)等成分组成,按照这些成分的组合方式英语句子可分为五种基本句型。
句型一:主语+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身就可以表达完整的意念, 不需要宾语及补语, 但有时可有副词, 介词短语等状语修饰语。
e.g. The rain stopped .
The old man walks in the park .
句型一的扩展:1.主语+不及物动词+状语
e.g. The machine works smoothly. (机器运转正常。)
2.There +不及物动词+主语
e.g. There is some milk in the bottle .
There comes the bus .
3. 主语+不及物动词+ 动词不定式
e.g. They stopped to take a short rest . (他们停下来稍作休息)
特别提醒
动词stop 可用作不及物动词,也可用作及物动词。作不及物动词时, 通常后接动词不定式,表示停下来的目的是做另一件事。作及物动词时,通常后接动名词,表示停止做这件事。
e.g. They stopped taking a rest .
句型二 :主语+系动词+表语
系动词本身不能表达完整的意念没,需要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等来补充说明主语,也叫主语补语。
e.g. My sister is a nurse .
I feel quite hungry .
The ball is under the desk .
句型三: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及物动词本身需要一个动作的接受者(宾语),才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念。
e.g. We are learning English .
Do you know him ?
Your radio needs repairing .
She hopes to see her uncle.
句型四: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有些及物动词需要两个宾语才能表达一个完整意念。
e.g. Her mother bought her a skirt.
Give me the book, please.
特别提醒
A. 在此句型中, 通常是间接宾语(人)在前,直接宾语(物)在后,有时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可以对调,这时间接宾语前应加上适当的介词。
e.g. Her mother bought a skirt for her .
Give the book to me , please .
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对调时,间接宾语前加介词to的动词有:
give(给), tell(告诉) , lend(借给) , sell(卖), teach(教) , send(寄给), write(写给), show(出示) , return(还给), bring(带给), pass(递给), leave(留给), offer(提供), hand(交给)
间接宾语前加介词for的动词有:
buy(买), choose(选择), get (弄到), make(做), order(订购), sing (唱歌), do (做), play(演奏)
B. 如果直接宾语为人称代词那么必须把直接宾放在间接宾语前,且间接宾语前要加上适当的介词。
e.g. I handed it to our teacher .
不能说:I handed our teacher it .
C. 此句型变为被动语态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e.g. Her mother bought her a skirt .
a. She was bought a skirt by her mother .
b. A skirt was bought for her by her mother.
句型五: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及物动词本身需要一个宾语外, 还需要一个名词,形容词,副词, 动词不定式,分词来补充说明宾语,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念。
e.g. We elected Li Yang our monitor.
The news made us sad.
She saw the thief steal into the shop .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answer the question .
I found the man stealing the money .
I found my money stolen .
特别提醒
A. 现在分词为宾语补足语时,宾语与现在分词之间是主动关系;过去分词为宾语补足语时,宾语与过去分词之间是被动关系。
B. 在let(让),make(使得),have(请,让,使得),see(看),hear(听到),watch(观看),feel(感觉到),listen to (倾听),look at (看到),notice(注意到)等动词后的宾语补足语如果为不定式, 则省掉"to",但变为被动语态时, 则要带"to".
e.g. We hear her sing next door.
She is heard to sing next door .
C. 此句型变为被动语态时,只有一种情况。
e.g. They saw him steal the old man's money.
He was seen to steal the old man's money |
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技巧 []
发表于:2015-01-06 阅读:25次
高中英语听力测试的增加是外语测试向更科学、更全面的方向迈进的重大举措,这体现了听力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听力历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广大师生关注的问题。
(一)克服心理障碍 针对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原因,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一旦坐下来听音,就要专心致志地听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心理过分紧张的情况,教师要告诉学生越想听懂越可能听不懂的道理。要告诉学生不必过分注意每个细节,听时注意力要集中到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大意上而不是细节上,正在听的材料上而不是已听过的材料上。所选听力材料要难度适中,让大多数学生能听懂,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自信,有自信才能发掘内在的潜力。要明确听的目的,每次听前抓住时机,快速预览。一定要先看问题,并把几个问题联系起来,根据问题对所提供的选择答案捕捉信息,对所听材料进行预测。
(二)加强语音、词汇、语法教学 要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基础教学。语音教学方面,可在学生一上高中时,集中上几节语音课,复习国际音标,纠正有些学生的不正确发音。还要教给学生有关语调、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基本语音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词汇教学方面,可通过同音词、读音相近的词对比,提高学生的辨音辨词能力,同时要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扩大词汇量的快捷方法是掌握构词法。
(三)加强对英美文化的导入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人们学会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对英美文化的导入。针对因英美文化知识贫乏所引起的听力障碍,应该有的放矢加以弥补。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还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注意学习涉及英美文化方面的中英文书籍,了解讲英语地域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等,以增加对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另外, 可利用看电影学英语的方式,通过电影、电视及录像等媒体直观地获取相关信息。
(四)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 1.注意循序渐进。英语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听力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听者自身词汇量的大小及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面定。 2.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是听力的基本功,这不仅要求听者听懂文章的大概意思,还要听熟基本词汇、短语和结构。听音时可选用难度适中的配有录音文字的材料,但既不可看完文字材料再听,也不可边看边听,这样不利于听力水平的真正提高。可以先听,第一遍可能只听懂50%,第二遍可能会听懂70%,如果反复听还是听不懂的话,此时可以带着问题参看文字材料,然后再听。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泛听的材料内容要广泛,泛听时可以不必像精听那样字字听懂,能概括大意即可。无论是精听还是泛听,听者在听音时要注意抓关键词,概括篇章大意,可采用做笔录的方式。做笔录的目的是帮助听者记忆所听信息,可用自己熟悉的任何代码表示一个词或是一句话。如选项是数字、地名、时间、人名等信息,可直接在选项上做标记。记笔记应提纲挈领,只记住主题句和关键词即可。 3.摆正听和说的关系,以说促听。听与说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量说英语,还可开设“英语角”,尽量为学生创造听英语和说英语的环境。 |
小学语文:总复习实用资料 []
发表于:2015-01-05 阅读:36次
一、词 关于团结的词语: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 关于取长补短的词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
关于学习的词语: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学而不厌、坚持不懈、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
其他成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如愿以偿、没精打采、沉默不语、目不转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
颜色:
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
红:火红、粉红、橘红
绿:嫩绿、翠绿、碧绿、墨绿
蓝:宝蓝、碧蓝、蔚蓝、湛蓝
奶牛——牛奶、图画——画图、蜜蜂——蜂蜜、牙刷——刷牙、山上——上山、水池——池水、领带——带领、到达——达到、展开——开展、喜欢——欢喜、算盘——盘算、喜报——报喜
二、句子
1、对子歌: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2、关于天气的谚语: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关于帮助的谚语: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关于祖国风光的谚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三峡天下雄,剑门天下险。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关于思想方法的谚语: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关于团结的谚语: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白花齐放春满园。
3、对联: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浓烟淡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4、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猪八戒插葱——装象
5、名句: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珍惜时间的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描写景色的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描写友谊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刑俊臣)
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7、名言: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三、小常识
1、市花:北京——月季花、洛阳——牡丹花、香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紫荆花、澳门——莲花、成都——芙蓉花、绵阳——月季花
2、毛泽东主席给雷锋同志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
3、北京有名的公园有: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景山、香山等等。长城、故宫是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首都国际机场是著名的现代建筑。
4、我国有56个民族,比如汉族、藏族、回族、壮族、傣族、白族、蒙古族等。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黑龙江、河北、广西、海南、四川、台湾等28个省、自治区。
5、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出现在1840年的英国。1848年英国的阿切尔发明邮票打孔机。中国第一枚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6、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 雨水 惊蛰 立夏小满 芒种 立秋 处暑 寒露立冬 小雪 大雪 结语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分白露 霜降 冬至 小寒 大寒)
7、唐朝戴嵩喜欢画牛,他画的《三牛图》、《归牧图》是两幅名画。我国现代的齐白石喜欢画虾,徐悲鸿喜欢画马,李苦禅喜欢画鹰。
8、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都是他有名的作品。《格林童话》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其中《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都是有名的作品。还有英国的王尔德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童话都是很有名的。
9、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
10、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我国现代科学家钱学森和邓稼先同其他科学家一起攻关,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并把卫星送上了天。
11、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12、宋庆龄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被海内外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儿童时代》杂志是在她的关心下创办的。为纪念她,1982年5月,我国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
13、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春秋时代,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有弟子三千,其中72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
14、赵州桥,又叫安济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了。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画的,距今已经有800多年了。
15、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6、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庆祝活动从12月24日晚上的圣诞夜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1月6日。
17、2001年7月13日,我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
18、绵阳的风景区:富乐山、西山、南山烈士陵园、南湖、白水湖、罗浮山、千佛山、鲁班水库、白龙宫、猿王洞;四川风景区:峨眉山、九寨沟、青城山、西岭雪山、都江堰、天台山、碧峰峡、黄龙风景区;世界遗产:颐和园、长城、秦兵马俑、九寨沟—黄龙风景区。 |
发表于:2014-12-24 阅读:14次
目前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主要是两篇课外文章,常会给孩子们难以把握的感觉。这里,常青藤家教网的语文讲师李老师谈谈解这类题目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解题的原则。现代文阅读题最大的原则就是遵循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目中,除了很明显地让考生发挥的题目外,绝大部分题目都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尤其是选择题、解释词语的特定含义等题型,孩子们答题时切勿天马行空。先在原文找到对应处,增删修改即可得到对应答案。 这就提醒答题时要准确把握所给的阅读材料。如何准确把握材料呢?大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 抓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晓了三分之一。有些文章题目交代了文章的文体或写作的方向。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有些题目甚至交代了说明和论证的中心。抓住了题目,答题一般就不至于产生太大的偏差。
2. 抓住中心句
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3. 抓议论、抒情句
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之所在。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其次,我们来看看解答现代文阅读的步骤。现代文阅读大致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1.审题
审题主要是12个字——抓关键词、细探题意、兼顾分值。例如:2006年南通卷阅读分析第8题:“阅读第③段,概括我国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有利条件。(3分)”这里的关键词应为“条件”,再仔细研究还要注意“有利”、“概括”(不是材料中现成语言)、“第③段”(答案的范围)。根据第三段,答案概括为年日照时数长、年平均日辐射量高、接受太阳辐射的面积大 (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2.定位
定位也要抓住12个字——立足本段、瞻前顾后、圈化范围。如2007年南京卷阅读分析第14题“③段中写春节的部分提到南京的金陵灯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读完题目回到第三段提到金陵灯会的这部分,“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其中,南京的金陵灯会就颇为有名。”此段的最后一句“传统节日承载了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气息和地方风情……进入你的灵魂深处”,瞻前顾后,提到南京的金陵灯会正是为了说明“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这句话,答案也在此。
3.采分
采分还是12个字——摘录要点、组织答案、分条陈述。如2007年镇江卷阅读分析20题“结合全文内容,写出‘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的具体做法。” (4分)从文中摘录出要点,组织成答案,可分为五条:①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的爱;②抑制阴暗猥琐的情感;③排除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④容纳甚至欣赏他人与己不同的情感;⑤努力改进过分粗糙和过分细腻脆弱的情感。
常青藤家教网的老师是重点中小学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老师,绝大多数老师都在国家优质课比赛中获过奖,很多老师都是参加国家教材修订和教学大纲制定的特级老师,享受国务院津贴,如果孩子在语文现代文学习方面出现了困惑,可以跟着常青藤家教网的老师学习,相信一定会给您很多惊喜! |
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
发表于:2014-12-22 阅读:10次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4x2n-5+5=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__.
2.若x=-1是方程2x-3a=7的解,则a=_______.
3.当x=______时,代数式 x-1和 的值互为相反数.
4.已知x的 与x的3倍的和比x的2倍少6,列出方程为________.
5.在方程4x+3y=1中,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__.
6.某商品的进价为300元,按标价的六折销售时,利润率为5%,则商品的标价为____元.
7.已知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为60,则这三个数是________.
8.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若甲、乙一起做,则需________天完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方程2m+x=1和3x-1=2x+1有相同的解,则m的值为( ).
A.0 B.1 C.-2 D.-
10.方程│3x│=18的解的情况是( ).
A.有一个解是6 B.有两个解,是±6
C.无解 D.有无数个解
11.若方程2ax-3=5x+b无解,则a,b应满足( ).
A.a≠ ,b≠3 B.a= ,b=-3
C.a≠ ,b=-3 D.a= ,b≠-3
12.把方程 的分母化为整数后的方程是( ).
13.在800米跑道上有两人练中长跑,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260米,两人同地、同时、同向起跑,t分钟后第一次相遇,t等于( ).
A.10分 B.15分 C.20分 D.30分
14.某商场在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时发现,二月份比一月份增加了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了10%,则三月份的销售额比一月份的销售额( ).
A.增加10% B.减少10% C.不增也不减 D.减少1%
15.在梯形面积公式S= (a+b)h中,已知h=6厘米,a=3厘米,S=24平方厘米,则b=( )厘米.
A.1 B.5 C.3 D.4
16.已知甲组有28人,乙组有20人,则下列调配方法中,能使一组人数为另一组人数的一半的是( ).
A.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 B.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C.从乙组调12人去甲组
D.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或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
17.足球比赛的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是0分,一个队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 )场.
A.3 B.4 C.5 D.6
18.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的左盘上将2个物品取下一个,则在乙图中右盘上取下几个砝码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7分,23,24题每题10分,共46分
20.解方程: (x-1)- (3x+2)= - (x-1).
21.如图所示,在一块展示牌上整齐地贴着许多资料卡片,这些卡片的大小相同,卡片之间露出了三块正方形的空白,在图中用斜线标明.已知卡片的短边长度为10厘米,想要配三张图片来填补空白,需要配多大尺寸的图片.
22.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大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数字的3倍少2.若将三个数字顺序颠倒后,所得的三位数与原三位数的和是1171,求这个三位数.
23.某公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购票人数 1~50人 51~100人 100人以上
票 价 5元 4.5元 4元
某校初一甲、乙两班共103人(其中甲班人数多于乙班人数)去游该公园,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需付486元.
(1)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则可以节约多少钱?
(2)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提示:本题应分情况讨论)
24.据了解,火车票价按“ ”的方法来确定.已知A站至H站总里程数为1500千米,全程参考价为180元.下表是沿途各站至H站的里程数:
车站名 A B C D E F G H
各站至H站
里程数(米) 1500 1130 910 622 402 219 72 0
例如:要确定从B站至E站火车票价,其票价为 =87.36≈87(元).
(1)求A站至F站的火车票价(结果精确到1元).
(2)旅客王大妈乘火车去女儿家,上车过两站后拿着车票问乘务员:“我快到站了吗?”乘务员看到王大妈手中的票价是66元,马上说下一站就到了.请问王大妈是在哪一站下的车(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一、1.3
2.-3 (点拨:将x=-1代入方程2x-3a=7,得-2-3a=7,得a=-3)
3. (点拨:解方程 x-1=- ,得x= )
4. x+3x=2x-6 5.y= - x
6.525 (点拨:设标价为x元,则 =5%,解得x=525元)
7.18,20,22
8.4 [点拨:设需x天完成,则x( + )=1,解得x=4]
二、9.D
10.B (点拨:用分类讨论法:
当x≥0时,3x=18,∴x=6
当x<0时,-3=18,∴x=-6
故本题应选B)
11.D (点拨:由2ax-3=5x+b,得(2a-5)x=b+3,欲使方程无解,必须使2a-5=0,a= ,b+3≠0,b≠-3,故本题应选D.)
12.B (点拨;在变形的过程中,利用分式的性质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将小数方程变为整数方程)
13.C (点拨:当甲、乙两人再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跑了800米,列方程得260t+800=300t,解得t=20)
14.D
15.B (点拨:由公式S= (a+b)h,得b= -3=5厘米)
16.D 17.C
18.A (点拨:根据等式的性质2)
三、
20.解:去分母,得
15(x-1)-8(3x+2)=2-30(x-1)
∴21x=63
∴x=3
21.解:设卡片的长度为x厘米,根据图意和题意,得
5x=3(x+10),解得x=15
所以需配正方形图片的边长为15-10=5(厘米)
答:需要配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图片.
22.解:设十位上的数字为x,则个位上的数字为3x-2,百位上的数字为x+1,故
100(x+1)+10x+(3x-2)+100(3x-2)+10x+(x+1)=1171
解得x=3
答:原三位数是437.
23.解:(1)∵103>100
∴每张门票按4元收费的总票额为103×4=412(元)
可节省486-412=74(元)
(2)∵甲、乙两班共103人,甲班人数>乙班人数
∴甲班多于50人,乙班有两种情形:
①若乙班少于或等于50人,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103-x)人,依题意,得
5x+4.5(103-x)=486
解得x=45,∴103-45=58(人)
即甲班有58人,乙班有45人.
②若乙班超过50人,设乙班x人,则甲班有(103-x)人,
根据题意,得
4.5x+4.5(103-x)=486
∵此等式不成立,∴这种情况不存在.
故甲班为58人,乙班为45人.
24.解:(1)由已知可得 =0.12
A站至H站的实际里程数为1500-219=1281(千米)
所以A站至F站的火车票价为0.12×1281=153.72≈154(元)
(2)设王大妈实际乘车里程数为x千米,根据题意,得 =66
解得x=550,对照表格可知,D站与G站距离为550千米,所以王大妈是在D站或G站下的车.
(注: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仅供练习和参考,要想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做题方法,还需同学们勤加练习和思考!祝同学们学习成绩越来越棒,加油!) |
高效阅读语文的方法 []
发表于:2014-12-19 阅读:11次
如何快速阅读语文?下面由常青藤家教网的语文家教老师为大家分享的快速阅读语文的三个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求入手法。阅读文段,应该先看要求, 顺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在读的过程中,能回答的问题 就用铅笔在原文上勾画一下,或记在草稿纸上。读完一自然段,就把一自然段的大意简要地写在草稿纸上,以 便把意思或结构相近相类的自然段并列在一起,为领会整个文段的内容或划分意义段作准备。这样读完一遍, 阅读题的答案轮廓就出来了。若有些答案尚未搞清楚,再去定点阅读某一部分;需要阅读整个文段的,才阅读 整个文段。这样答题既快又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法。 ★文体特点入手法。一般每个文段都属于一种文体, 或是某种文体的文章节选。可根据文段所属的文体 快速阅读。若阅读的文段是记叙文,可按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去分类理解。以记人为主的文段,可按角色 亮相、角色干些什么、角色给人的印象去切分;以叙事为主的文段,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去切分;以 写景状物为主的文段,可按景物出现、景物的特征、景物给人的感受来切成。记叙的文段,还可从时间、空间 、事情的角度去切分,化整为零。若阅读的文段是说明文,可按交代说明对象的次序、说明对象的特征去切分 。
★语境分析法。文段阅读题中,常有注音、释义、词句分析、 判断、选择、分段、归纳段意或写作特点 等题型。解答这些题时,应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切忌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
发表于:2014-12-18 阅读:12次
1.兴趣记忆法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注意力必然集中,记得快,记得牢。因此一定要把“死”地名变成“活”地名,学得生动活泼,记忆地名轻松而有兴趣。例如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可以这样讲:
(1)首先在地图上指出该城市的位置,并拼写拼读数遍。
(2)理解:圣弗兰西斯科是美国西海岸的大港口。中国人习惯叫它“旧金山”。旧金山的开发与华工的血汗劳动是分不开的。1848年在这附近发现大金矿,美国掀起了采金热,大量招募华工。我国东南沿海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当苦工。他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修筑铁路,建设城市。因为该城是在采金业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所以华侨最初称它为“金山”。后以区别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新发现的大金矿,便改名“旧金山”。旧金山是美国华人的最大集中地,市内有一条“唐人街”,聚居着华侨及华裔7万多人。这条街充满了中华民族的乡土色彩,到处可以见到广东酒家、北京饭店和馄饨店、豆腐店等;每逢春节,街上就有耍龙灯、玩狮子、打腰鼓、放鞭炮的,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团结力。这样有目的地串插历史故事,就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既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又为难记的地名,打下了记忆的基础。
2.读练记忆法
要想牢记地名,单听教师口讲不行,应该眼、耳、口、手一齐活动,互相配合,共同参加记忆。一般教地名可遵循如下几个步骤:
(1)在地图上指出地名的正确位置。
(2)在地图册或课本插图上找出同一地名的位置。
(3)工整地写出地名(有条件的还可以写出外文进行对照)。
(4)工整地进行填图或记笔记。
(5)拼读地名(由慢到快,反复念读)。
(6)在课前、课后进行指图练习或填板图。
3.分散记忆法
一堂地理课上往往会出现很多地名,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全部记忆是有困难的。最好的方法是分散记忆,就是先统计教材中出现的所有地名。对于其中必须记的、不一定要记的、应该先记的或后记的都要心中有数,然后集中力量,逐个解决。这样既可减轻负担,又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北美洲”一章中出现的地名有很多,但如果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其中有的可以暂时不记(如伯利兹和一些州名等),有的是已学过的(如格陵兰岛等)。经过这样化繁为简,记忆这些地名就不会感觉困难了。
4.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包括联想和对比: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因此教地名必须注意联系: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因此教地名又必须注意对比,联系与对比的过程,实际就是训练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思路和发展智力的过程。例如亚马孙河水量最大,应与刚果河水力最丰作比较;阿塔卡马沙漠最干旱,应与乞拉朋齐雨水最多作比较;巴拿马的科隆港,应联系到西德的科隆市……如此等等。这样既是讲新课,又是温习旧知识,天长日久,不知不觉就记忆了很多地名。
5.特点记忆法
任何地名都具有其特有的历史、宗教、位置、轮廓、自然、经济、交通等特点。如能注意这些特点,引起并激发兴趣,也能起到帮助记忆地名的作用。例如西亚死海,一听名称就感到惊奇,油然起兴。读到死海附近地势最低,湖水盐分最高,湖内鱼虾绝迹,周围草木不生,失足跌入湖中并不沉没的奇怪现象时,自然想象出“死海死海真奇怪,不会游泳也能玩”的意境,从而可以牢记不忘。此外墨西哥是“仙人掌之国”,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摩纳哥是世界小赌国,梵蒂冈是世界最小的宗教国等等,都属于特点记忆。
6.分类记忆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养成善于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属于发展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总复习时编制地理表解,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经济、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列表对比,这样一方面可使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又可在比较中加深对地名的记忆。
7.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是最好的记忆方法,为了把机械的记忆变为理解的记忆,可了解一些地名的由来。例如落基山原意是“岩石山”;苏必利尔湖意为“上边的湖”、“高的湖”,指该湖位于五大湖的上游,湖水下注休伦湖和密执安湖;太平洋意即“平静的海洋”,因麦哲伦环球航行时途经此地,一路风平浪静,未遇风暴而取名;再如洛阳在洛水之北(江北岸为阳),江阴在长江之南(江南岸为阴),这样顾名思义都是有助于记忆的。
8.无意记忆法
就是给学生造成必学的环境,使他们不自觉地、被迫地进行学习和记忆。例如在教室或一些公共场所挂上中外地图及图片、塑制地形模型,放置地球仪等。学生经过长期耳濡目染,反复刺激,有意无意间会记忆很多地名。这对学生并不增加困难和负担,是记忆地名的好方法之一。
此外还有很多方法,如成立绘图小组,出地理谜语,举行象征性的“环球大旅行”游戏等等,都可以加强对地名的记忆,但必须围绕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进行。
|
发表于:2014-12-17 阅读:8次
常青藤家教网的英语家教老师对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型和阅读理解题型两种题型做简单分析,望广大考生引起重视。
首先,单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面要更广泛,所涉及的知识也会更加深入。因考点较多,今天只对非谓语动词部分进行分析。非谓语动词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中考必考的考点。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动词不定式及其相关的延伸用法。
在课本当中动词不定式是在哪里出现的呢?不定式的用法与考点又是在我们平时学习中怎样不经意中成为过眼云烟的呢?现在我们就简单地来复习一下。
1.做主语
It took 50 years for 100 million people to listen to the radio. (Book5 Revision Module A)
动词不定式做主语时,常用it作形式主语,而将真正的主语放在句末,常用结构为:It + be + adj. (+for sb. / of sb。) + to do sth.; It + take + sb. + some time + to do sth。
注意:形式主语结构中如果使用表示人的品质的形容词,如kind, nice, clever等时,应当使用of sb. 的结构。
例如:It is very brave of her (to help Kylie). (Book4 Module 9 Unit 1)
2.做宾语
Jamie Oliver is a young cook who wants to improve school dinners.
使用不定式做宾语首先要看前边的谓语动词。有些动词后面只能用不定式做宾语,如want, wish, hope, decide, plan, expect, would like等。
有些动词后面可以用不定式也可以用动名词做宾语,含义相同,如like, start, begin等;有些动词后面可以用不定式也可以用动名词做宾语,含义不同,如 stop, remember, forget, try, regret, mean等。
形式宾语,结构为:主语+谓语(表示内心活动如:find,think等)+it + adj. + to do sth。
例如:I find it difficult to learn maths。
有些动词后加不带to的不定式做宾语,如had better, would rather, would/ could you please, why not, why don’t you等。
复合不定式结构做宾语。
We wouldn’t know what to do, or how to look after ourselves.
注意:复合不定式结构中,要区别what to do和how to do it。
延伸:有些结构中的to并不是不定式的标志而是介词,后面要加名词,代词或动名词。
其他常用动词短语还有:pay attention to, be/get/become used to,be known to, be/get married to, see to, belong to等。
3.做宾语补足语
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与宾语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后面常加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的谓语动词有:tell, ask, want, allow, get, encourage等。
在一些使役动词和感官动词后也使用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但此时不定式要省略to。有一口诀可以快速有效记忆这些动词:
四看(see, watch, notice, observe)
三让(make, let, have)
两听(hear, listen to)
一感觉(feel)
半帮助(help)
例如: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 develop your interests and help you learn new skills.
①注意:当不带to的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前面的动词变为被动语态时,省略的to要还原。
例如:People saw him enter the house last night。
变被动 He was seen to enter the house last night。
②注意:现在分词和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的含义区别。不带to的不定式做宾语补足语,表示已经完成了的或经常性的动作;现在分词做宾语补足语,表示正在进行着的动作。
例如:I can even hear the birds singing!
①延伸:have sth. done 结构中,过去分词做宾语补足语,表示动作由他人完成,含有被动意义且强调动作已经完成。
例如:I had my hair cut yesterday。
②延伸:除了不定式可以做宾语补足语,形容词和名词等也都可以做宾语补足语。
例如:They both act well in this film, and make their characters believable.
Dr. Bethune’s work with the Chinese soldiers made him a hero in China.
4.做状语
Everyone is surprised to see him but they’re also pleased to see him alive. 原因状语
Sun Haiping used the information to change Liu’s training programme. 目的状语
I looked carefully over them, but it was still too dark to see anything. 结果状语
5.做定语
I knew it was there, but there was nothing to see.
另外,阅读理解将成为今年中考变化的一个重点。因为英语并非考生母语,所以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规律和持久的练习与积累。那么我们在考试中应当怎样做才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阅读理解呢?考生常犯的错误有:1. 审题不清,盲目作答。2. 以偏概全,忽略依据。3. 主观臆断,不顾作者。主旨推断,理解有误。 |
发表于:2014-12-17 阅读:12次
初三数学考试要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在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数学能力,同时,临场的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常青藤家教网的数学家教老师结合数学科的特点,谈几条考试的建议,以便使同学们临场不慌,并能在紧张的考试中超水平发挥。
一、提前进入“角色”
考前一个晚上睡足八个小时,早晨吃好清淡早餐,按清单带齐一切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达考区,一方面可以消除新异刺激,稳定情绪,从容进场,另一方面也留有时间提前进入“角色”让大脑开始简单的数学活动,进入单一的数学情境。如清点一下用具是否带全(笔、橡皮、作图工具、身分证、准考证等)。
2.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
3.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
4.互问互答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
一些经验表明,“过电影”的成功顺利,互问互答的愉快轻松,不仅能够转移考前的恐惧,而且有利于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
二、精神要放松,情绪要自控
最易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是入场后与答卷前的“临战”阶段,此间保持心态平衡的方法有三种
①转移注意法:避开临考者的目光,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一次你印象较深的数学模拟考试的评讲课上,或转移到对往日有趣、滑稽事情的回忆中。
②自我安慰法:如“我经过的考试多了,没什么了不起”,“考试,老师监督下的独立作业,无非是换一换环境”等。
③抑制思维法:闭目而坐,气贯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气,如此进行到发卷时。
三、迅速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忙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正面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调查,一般可在十分钟之内做完三件事。
顺利解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一旦解出,情绪立即稳定)。
2.对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一面通览,一面粗略分为A、B两类:A类指题型比较熟悉、估计上手比较容易的题目,B类是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比较困难的题目。
3.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对全卷一共有几道大小题有数,防止漏做题,对每道题各占几分心中有数,大致区分一下哪些属于代数题,哪些属于三角题,哪些属于综合型的题。
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四、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家会的我也会,人家不会的我也会”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五、三先三后
在通览全卷、并作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内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季节了。实践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得分。因此,实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试艺术是明智的。
先易后难。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做B类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览并顺手解答算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
2.先高(分)后低(分)。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高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3.先同后异。就是说,可考虑先做同学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思考比较集中,知识或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一般说来,考试解题必须进行“兴奋灶”的转移,思考必须进行代数学科与几何学科的相互换位,必须进行从这一章节到那一章节的跳跃,但“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和过陡的跳跃。
三先三后,要结合实际,要因人而异,谨防“高分题久攻不下,低分题无暇顾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