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李老师的文章专栏 |
---|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学案
发表于:2013-08-08阅读:73次
|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学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金属和非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掌握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学难点】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周期表中为什么把锂、钠、钾等元素编在一个族?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联系?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填写课本第5页表格,分析碱金属原子结构异同点: 同:最外层电子数均为_______个 异: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 电子层数:______________ 原子半径: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根据课本P6实验,比较钠和钾化学性质的不同:
K Na 与O2反应
与H2O反应
[思考与交流] 1、钾和钠的化学性质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 结论1: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有 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 ,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显 价,都能跟氧气及水发生反应,完成下列方程式: ① Li+O2 ________________ Na+O2________________ K、Rb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超氧化物。 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 ② Na+H2O K+H2O 通式:2R + 2 H2O =2 ROH + H2 ↑ 结论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所以,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也有差异,从锂到铯,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如它们与氧气或水反应时,钾比钠的反应 ,铷、铯的反应 。 [想一想]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___________,或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____________来比较。 (3)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阅读教材P7表1-1 总结: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①相似性:________色固体(Cs略带金色)、硬度_____、密度______(轻金属)、熔点_____、易导热、导电、有延展性。 ②递变性:从锂到铯,密度逐渐 (K反常),熔沸点逐渐 。 【练习】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Li > Na > K > Rb > Cs B.核电荷数:Li < Na < K C.电子层数:Li < Na <K D.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个,易失电子 2.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 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 2、卤族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子结构: 根据课本P7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异同点: 同:最外层电子数均为_______个 异: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 电子层数:______________ 原子半径:______________ [思考]根据原子结构,试着推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颜色:逐渐_________ 状态: _______________ 密度:逐渐_____________ 熔沸点:逐渐_________ 溶解性:逐渐_________ (3)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H2+X2= 来表示 总结:从氟到碘,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 生成的氢化物稳定性: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1-1】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NaBr+Cl2 = ____________________ Br—+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KI +Cl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Cl2 =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KI +Br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Br2 = 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溴和碘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比较(溶质由稀到浓)
水 四氯化碳CCl4(比水重) 溴 黄→橙色 橙→橙红 碘 黄→褐 紫→紫红 [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能力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想一想]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_____性强弱,或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____________以及氢化物的_______性来推断。 【归纳整理】 通过比较碱金属单质与氧气、水的反应,以及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_______________有关。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结论】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 ,原子半径逐渐______,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所以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 【达标练习】 1、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性质( )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是有色气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2、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 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3、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Cl—、I— B.I—、Br—、Cl— C.Br—、I—、Cl— D.Cl—、I—、Br— 4、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2O=HX+HXO表示 5、按锂、钠、钾、铷、铯的顺序,性质递变依次减小的是( ) A.电子层数 B.单质的还原性 C.金属性 D.熔点和沸点 6、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 B.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 C.Cs的熔沸点比Na的低 D.碳酸铯受热易分解成氧化铯和二氧化铯 7、下列金属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 ) A.Li B.K C.R不 D.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