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李老师的文章专栏 |
---|
2014届高考化学考前冲刺易错专练:
发表于:2013-08-22阅读:202次
|
2014届高考化学考前冲刺易错专练: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化学用语中的常考问题 一、选择题 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 :①有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油水混合物 ④稀豆浆,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来源:数理]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⑥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④⑥ 3.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 B C D 用品 有效成分 NaCl Na2CO3 Al(OH)3 Ca(ClO)2 用途 做调味品 做发酵粉 做抗酸药 做消毒剂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酸根离子的结构式: B.CO2分子的球棍模型: C.3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CH3)2CHCH===CH2D.醛基的电子式: 5.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括号里的是类别)( )。 A.空气(混合物)、C2H5OH(醇)、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解质) B.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 NaOH(强电解质) 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来源:www.shulihua.net] D.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有机物)、CH3COOCH3(酯) 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 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 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能确定为丙烯的是 ( )。 A. B.C3H6 C. D.CH2===CH—CH3 二、非选择题 8.(13分)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三酸”与“两碱”之间的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________。A.Au B.Cu C.Al D.Fe (4)烧 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2,当含0.1 mol 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填化学式): ①__________,②Na2CO3,③__________,④NaHCO3。 9.(15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60周年国庆阅兵车HQE顶级红旗采用全铝车身,铝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时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 C.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应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而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为SiO2 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 E.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F.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子数目也不变 (2)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过程。①1887年阿仑尼乌斯提出电离理论。 ②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莱提出了质子论。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的水溶液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________。 A.H2O B.NH C.OH- D.HCO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广义的酸碱 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而用来形成化学键的物质是碱;凡是能和电子对结合的物质都是酸。如 酸(电子对接受体) 碱(电子对给予体) 反应产物 H+ + [OH]- ―→ HOH 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H3BO3+H2O===H++[B(OH)4]-该反应中的碱是________(填“H3BO3”或“H2O”) ; CuCl2+4NH3===[Cu(NH3)4]2++2Cl-该反应中的酸是________(填“CuCl2”或“NH3”)。 10.(15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________(填序号)。 a.MnO2 b.FeCl3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为使0.1 mol·L-1 M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 11.(15分)(最新预测)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人类的昨天和今天,而且还将影响到人类的明天。请回答以下与材料有关的问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单晶硅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晶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新材料发展的前沿。其主要用途是用做半导体材料和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热等。单晶硅的制备方法如下: SiO2①C高温S i(粗)②HCl300 ℃SiHCl3③过量H21 000~1 100 ℃Si(纯) ①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以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SiHCl3 SiCl4 HCl 沸点 33.0 ℃ 57.6 ℃ -84.7 ℃ 在步骤②中提纯SiHCl3所进行的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2)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钢铁 B.青铜 C.硬铝 D.水银 ②铜器制品常因接触空气中的O2、CO2和H2O而易生成铜锈。试写出保护铜制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纳米材料,胶体粒子的直径大约是________,与纳米材料的尺寸相当。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________方法消除胶体中的浑浊,根据________现象证明胶体已经制成。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磁性材料。某磁性粉末材料是一种复合型氧化物,为测定其组成,现称取6.26 g样品,将 其全部溶于过量稀HNO3,加入过量Na2SO4溶液,生成4.66 g白色沉淀、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得3.20 g固体。①该磁性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②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