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李老师的文章专栏 |
---|
2014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电化学专题训练
发表于:2013-08-20阅读:14016次
|
2014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电化学专题训练 典型例题 【例1】⑴今有2H2+O2 2H2O反应,构成燃料电池,则负极通的应是 ,正极通的应是 ,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正极: 。 ⑵若把KOH改为稀H2SO4作电解质,则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正极: 。 ⑴和⑵的电解质不同,反应进行后,其溶液的pH个有什么变化 。 ⑶若把H2改为CH4,用KOH作电解质,则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 正极 。 题例1【答案】⑴H2、O2;负极:2H2+4OH- -4e- =4H2O,正极:O2+2H2O+4e- =4OH-;⑵负极:2H2-4e- =4 H+,正极:O2+4 H++4e- =2H2O;pH变小;pH变大;⑶负极:CH4+10OH--8e- = CO32-+7H2O,正极:2O2+4H2O+8e- =8OH-。 【例2】 右图中电极a、b分别为Ag电极和Pt电极,电极c、d都是石墨电极。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d两极上共收集到336mL(标准状态)气体。回答: (1)直流电源中,M为 极。 (2)Pt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 ,其质量为 __g。 (3)电源输出的电子,其物质的量与电极b、c、d分别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_∶_∶ 。 (4)AgNO3溶液的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AgNO3溶液的pH ,H2SO4溶液的浓度 ,H2SO4溶液的pH ___。 (5)若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H2SO4溶液为 g。 例2【答案】(1)正;(2)Ag、2.16;(3)2:0.5:1;(4)不变、不变、增大、减小;(5)45.18。 【例3】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 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 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 ;乙溶液 ;丙溶液 ;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 【例3】答案:(1)①正极 ②4OH--4e-=2H2O + O2↑。③2.8L ④16g ⑤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减小,OH-放电, H+增多。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2)可以 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也就变为水的电解反应 【例4】 室温下,在实验室中电解500mL某0.03mol/L的NaCl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从7增加到12时(设电解时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阴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溶液中NaCl的浓度分别为( ) A. 112mL, 0.02mol/L B. 56mL, 0.02mol/L C. 56mL, 0.04mol/L D. 112mL, 0.04mol/L 【例4】解析:室温下,pH=12时, ,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为 。由电极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相等,推导出电子与各物质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由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可直接求得 参加反应的NaCl的物质的量为 。剩余NaCl的浓度为 ,生成的H2为 。答案:B 能力提升 1、500 mL KNO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1 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1、解析:两极反应为:阴极 Cu2++2e-=Cu 2H++2e-=H2↑ 阳极:4OH--4e-=O2↑+2H2O,两极都收集1mol气体,由阳极得到转移电子为4mol,又知生成1molH2转移电子2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n(Cu2+)=1mol.再通过离子所带电荷的守恒,在500 mL KNO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存在关系:2c(Cu2+)+c(K+)=c(NO3-),可以求出c(K+)=2 mol·L-1 .电解过程中消耗的n(OH-)=4mol,则溶液中留下4mol的H+,c(H+)=8mol·L-1 . 答案:B 2、如下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
(1)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______。 (2)pH变化: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3)通电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气体(标况),溶液体积为200mL。(设电解前后无体积变化)则通电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4)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mL,电解后,溶液的pH是___________(设前后体积无变化)。 解析:(1)因为Cu电极增重,说明溶液中的Ag+在此极析出,所以Cu极为阴极,Ag极为阳极,那么与Ag极相连的电源Y极为正极,X极为负极。(2)电解KCl溶液时,阴极上2H++2e-=H2↑,溶液pH增大,电解CuSO4和K2 SO4溶液时,阳极4OH- - 4e-=2H2O+O2↑,溶液pH减小。电解AgNO3溶液实质是电镀,溶液浓度不变,故pH不变。(3)C中铜电极增加2.16gAg,通过的电子为n(e-)= 0.02mol,因为串联电池,每个电极通过的电子均为0.02mol,B中阳极4OH- - 4e-=2H2O+O2↑,放出O2为 =0.005mol,阴极放出H2为:0.01mol-0.005mol=0.005mol,根据H2的物质的量推知H+得电子2×0.005mol,则Cu2+得电子为0.02mol -2×0.005mol, CuSO4 的浓度为: 。 (4)A中阴极2H++2e-=H2↑,H+减少n(H+)=0.02mol, c(OH-) = ,pH=13。 答案:(1)负极(2)增大;减小;不变(3)0.025mol/L(4)13。 3、(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时,32.0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3)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②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128g,则肼一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20%) 解析:(1)注意32克N2H4为1mol,注意△H应与方程式的计量数相对应,如N2H4(1)+O2(g)=N2(g)+2H2O3、(1);△H=-624kJ/mol (2)肼—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故电极反应为: (正极)O2+2H2O+4e-=4OH- ,(负极)N2H4+4OH--4e-=4H2O+N2↑ (3)①此图为电解装置,铜片为阳极,锌片为阴极。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u2++2e-=Cu ② 铜片减少128g,即转移电子4mol 根据O2+2H2O+4e-=4OH-计算得,需要氧气1mol,转化为空气则需要112L。 答案:(1)N2H4(1)+O2(g)=N2(g)+2H2O(1);△H=-624kJ/mol (2)O2+2H2O+4e-=4OH- ; N2H4+4OH--4e-=4H2O+N2↑ (3)①Cu2++2e-=Cu ②112 【专题测试】 1.下列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解析】 选项A,Zn应为原电池负极,Cu为原电池正极。选项B,盐桥两边的烧杯中盛装的电解质溶液应互换。选项C,粗铜应连接电源正极。选项D,电解饱和NaCl溶液,Cl-在阳极放电产生Cl2,溶液中的H+在阴极获得电子而产生H2,正确。 【答案】 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 【解析】 ②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③不能实现,④碳棒可以作原电池的正极。 【答案】 A 3.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 【解析】 由所给电池的总反应式可知,电池工作时,每有1 mol Zn参加反应,失去2 mol电子,则会有2 mol电子从负极Zn开始,流经外电路而流向正极,并在正极发生反应,2MnO2(s)+H2O(l)+2e-===Mn2O3(s)+2OH-(aq),故外电路每通过0.2 mol电子,Zn的质量就减轻6.5 g。 【答案】 C 4.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酸转化成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 ) A.H2+2OH--2e-===2H2O B.O2+4H++4e-===2H2O C.H2-2e-===2H+ D.O2+2H2O+4e-===4OH- 【答案】 C 5.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OH)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答案】 A 6.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 ) ①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②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③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④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答案】 B 7.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足量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恢复到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 A.CuCl2(CuO) B.NaOH(NaOH) C.NaCl(HCl) D.CuSO4〔Cu (OH)2〕 【解析】 首先分析各水溶液中存在哪些阴、阳离子,判断阴、阳两极参加反应的离子是什么?溶液中减少的是什么?显然A中电解的是CuCl2,B中被电解的是水,D中减少的是CuO,与添加的物质不符被否定。 【答案】 C 8.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2+NiO(OH) Ni(OH)2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氧化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解析】 放电时,反应向右进行,氢被氧化为H+,负极区pH减小,镍元素被还原,而充电时,反应向左进行,氢元素被还原。 【答案】 D 9.若某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H+===Cu2++H2↑,则下列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 B.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 C.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 D.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 【解析】 不能是原电池,Cu+H+不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10.用惰性电极电解2 L 1.0 mol·L-1CuSO4溶液,在电路中通过0.5 mol电子后,调换正负极继续电解,电路中通过了1 mol电子,此时溶液中c(H+)为(假设体积不变) ( ) A.1.5 mol·L-1 B.0.75 mol·L-1 C.0.5 mol·L-1 D.0.25 mol·L-1 【解析】 调换正负极前后电极反应式的比较情况如下: 前 后 由上反应知:电路中转移的1.5 mol电子中,只有1 mol由OH-放电产生,即消耗的n(OH-)=1 mol,亦即溶液中积累的n(H+)=1 mol,故c(H+)=0.5 mol/L。 【答案】 C 11.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2∶3 B.3∶2∶1 C.6∶3∶1 D.6∶3∶2 【答案】 D 1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答案】 A 13.如下图所示,通电后,A极上析出Ag,对该装置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P是电源的正极 B.F极上发生的反应为:4OH--4e-===2H2O+O2↑ C.通电后,甲、乙、丙三池中,除了E、F两极外,其他电极均参加了反应 D.通电后,甲池溶液的pH减小,而乙、丙两池溶液的pH不变 【答案】 B 14.如下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 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
a极板 b极板 X电极 Z溶液 A 锌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银 铁 正极 AgNO3 D 铜 石墨 负极 CuCl2
【答案】 A 15.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LiCoO2+C6 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解析】 A项,充电时,发生电解池反应,电池负极即为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Li++C6+e-===LiC6;B项,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应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含活泼氢的有机物作电解质易得电子;D项,锂相对原子质量小,其密度最小,所以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高。 【答案】 B 16.将Mg条、Al条平行插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如下图所示用导线连接起来。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 A.断开K2,闭合K1时,Al电极反应为:Al+4OH--3e-===AlO+2H2O B.断开K2,闭合K1时,由于Mg比Al活泼,故Mg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 C.断开K1,闭合K2时,电子由Mg向Al流动 D.断开K1,闭合K2时,溶液中立即会有白色沉淀析出 【解析】 断开K2,闭合K1时,Al、Mg、NaOH构成原电池,Al能自发与NaOH溶液反应而失去电子,为原电池的负极:Al+4OH--3e-===AlO+2H2O,故选项A正确,B错误。断开K1,闭合K2时,构成电解NaOH溶液的电解池,Al接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被溶解:Al-3e-===Al3+,生成的Al3+马上与溶液中过量的OH-反应生成AlO,看不到白色沉淀析出。Mg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溶液中的H+在该极获得电子而产生H2:2H++2e-===H2↑。电子流向为:Mg→NaOH溶液→Al,故选项C、D错误。 【答案】 A 17.(10分)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内容 实验现象 1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空气中一个月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2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3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月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4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5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6 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5严重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方法)。 【解析】 由实验现象(铁丝表面变灰暗)得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为3、4、5、6,负极Fe失电子变成Fe2+被腐蚀,正极均为O2放电。从能否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等方面来回答问题(2)。从改变物质的内部结构方面,从覆盖保护层、原电池原理等方面进行思考来回答问题(3)。 【答案】 (1)3、4、5、6 Fe-2e-===Fe2+(或2Fe-4e-===2Fe2+) 2H2O+O2+4e-===4OH- (2)湿度、温度、O2的浓度、电解质存在 (3)电镀、发蓝等表面覆盖保护层,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等 18.(10分)二氧化锰是制造锌锰干电池的基本材料。工业上以软锰矿为原料,利用硫酸亚铁制备高纯二氧化锰的流程如下: 某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Si(16.27%)、Fe(5.86%)、Al(3.42%)、Zn(2.68%)和Cu(0.86%)等元素的化合物。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Cu(OH)2 pH 5.2 3.2 9.7 10.4 6.7 沉淀物 Zn(OH)2 CuS ZnS MnS FeS pH 8.0 ≥0.42 ≥2.5 ≥7 ≥7 (1)硫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将MnO2还原为MnSO4,酸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MnS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杂质。 (4)碱性锌锰干电池中,MnO2参与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废旧碱性锌锰干电池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解析】 (2)软锰矿酸浸后,滤液中主要含有Mn2+、Fe3+、Al3+、Cu2+、Zn2+、Fe2+和H+,当加氨水调pH至5.4时,根据题目所给表格,此pH下,只有Al3+、Fe3+可沉淀完全。 (3)在pH=5.4时,Cu2+、Zn2+可以硫化物的形式沉淀完全,而MnS在此情况下不可溶解形成Mn2+和S2-,因此加入MnS是为了除去Cu2+和Zn2+。 【答案】 (1)MnO2+2FeSO4+2H2SO4===MnSO4+ Fe2(SO4)3+2H2O (2)Fe(OH)3、Al(OH)3 (3)Cu2+、Zn2+ (4)MnO2+H2O+e-===MnOOH+OH-(或2MnO2+H2O+2e-===Mn2O3+2OH-) (5)锌、二氧化锰 19.(13分)物质X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X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若X为氧化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若X为单质,X用于焊接钢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X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A,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生成气体B。等物质的量的A和B在水溶液中反应又生成X。 X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与足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宇航器中,可以不断的将座舱内的空气通过盛有金属过氧化物(以过氧化钠为例)的容器,以除去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家设计出新的航天飞船内的空气更新系统。其中一步是A和氢气在200~250 ℃时,镍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烷和另一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C(Ⅰ)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答案】 (1)Al2O3 (2)2Al+Fe2O32Fe+Al2O3 (3)HCO+H+===H2O+CO2↑ NH+HCO+2OH-===NH3·H2O+CO+H2O ①2CO2+2Na2O2===2Na2CO3+O2 ②CO2+4H2Ni200~250 ℃CH4+2H2O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