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西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西安家教网  >  李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地理新课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家教李老师的文章专栏
地理新课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于:2013-05-05阅读:235次






地理新课改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要实现以上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什么是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做主学习,不听命和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的主体状态。它包括自主性学习习惯、自主性学习爱好、自主性学习思维以及自主性学习方法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等。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一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是坚持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学习应是一种人的内在需要,是为了充实和完善自我,是为了适应社会高速的发展,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而学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只有当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之后,才能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方法。


有人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凡是学生有兴趣的事物,必然千方百计的去认识和掌握。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学会提问。


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异议、解决问题的过程。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在学习时首先面对的是问题,在问题的诱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逐渐培养出联系、推理、综合等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讲到地球公转的 “近日点”和 “远日点”时学生提出“ 7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远,北半球为什么气温反而高?通过学生的提问及与他们的讨论,既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将“活动”纳入内容标准,并且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知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利用学生生活中以及学校、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有利于达到课程要求的教育资源。如地理教学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专用地理教室、天文气象观测场馆,另外还有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甚至还有乡土教育资源及其网络资源等等。这些教育资源具有广阔的开放性,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及研究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式,能够给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社会环境相关的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育课程中,科技理性过于膨胀,人文主义过于淡漠。素质教育强调要用人文主义整合科技理性,从而追求教育的主体价值。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以此为基础,就会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就会更加自主的发奋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举行爱我家乡,保护环境”的主题演讲会,“对社区周围污染源进行调查”,“出外参观污水处理厂,写一篇观后感”,“参加街道义务劳动,走访孤寡老人,写一篇文章”。


七、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新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的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我们教师就要注意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究者的位置,鼓励学生之间为了促进学习而进行各种讨论,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利用信息传播、思辩、实践等技能去探究现实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索来解决的问题,这是地理探索学习的开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来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是教学媒体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了某些教学原则,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教育效果及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借新课改的东风,在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新教学中努力实践,探索出适合学生和自己的好方法,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