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大连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大连家教网  >  刘老师主页  >  刘老师的文章
家教刘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4-08-11 阅读:6次

选择题是数学考试中的必考题型。选择题通常要求同学们占用解题时间不要太长。,因此选择题通常都会有一些解题技巧。

下面给出十种简捷巧妙的解法。供你参考。一、抓住特征,逆施倒行”;二、火眼金睛,一眼洞穿”;三、观察思考,估算判断”;四、多思少算,特值判断”;五、运动变化,巧用极端”;六、数形结合,巧用直观”;七、敢于排除,善于排除”;八、注意平衡,巧用对称”;九、等价转化,活用定义”;十、巧用蕴含,果断排除

以上十种方法,配合应用就可以使得选择填空题解答又快又准。比如,有些方程的解,我们可以翻过来用选择支代入验证,这就是逆向代入法,它比直接求解对号入座有时候要来得快。再比如估值法,某年一道高考题是说,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a的平方,那么,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题目中给出了四个选择支,我们估计圆的表面积比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要大一些,但也大不到哪里去,有两个答案说,外接球的表面积,分别是正方体表面积的六倍多和九倍多,显然应该排除另一个选择支,所求的表面积是正方体表面积的1.01倍,显然,也不对。而剩下的一个选择支,球的表面积是正方体表面积的1.57倍,显然,它就应该是正确的选择题。我们这里只是对球的表面积进行了估算,就可以得到正确结果,还有许多高考选择填空题都可以用近似计算和估算的方法进行解答,估算也是一种能力,考试中心在命题的时候,特别提到提倡运用估值判断的方法。不用这样的方法,费时较多,用上这样的方法,简洁明快,它可以把不同层次的考生区别开来。

 

发表于:2014-08-11 阅读:8次

平时再多的努力都是为了考试时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就要求同学们有临场发挥的能力。怎样能在考试时发挥出最好的状态呢?

1、调整好状态,控制好自我。

(1)保持清醒。数学的考试时间在下午,建议同学们中午最好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其间尽量放松自己,从心理上暗示自己:只有静心休息才能确保考试时清醒。

(2)按时到位。今年的答题卡不再单独发放,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但发卷时间应在开考前5-10分钟内。建议同学们提前15-20分钟到达考场。

2、通览试卷,树立自信。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此时不易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哪些是一定会做的题要心中有数,先易后难,稳定情绪。答题时,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不能急。

 

发表于:2014-08-08 阅读:3次
  1. in/on 在表示空间位置时,in表示在某个空间的范围以内,on表示在某一个物体的表面之上。例如: 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 树上有只鸟。 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 墙上有张图。   2. this/that/these/those (1)初一英语上册this常常用来指在时间、地点上更接近讲话人的人和事,these是this的复数形式。that常常用来指在时间、地点上离讲话人更远一点的人和事,those时that的复数形式。例如: You look in this box and I’ll look in thatone over there.你看看这个盒子,我去看那边的那个盒子。 I want this car, not that car. 我想要这辆小汽车,不是那一辆。 Take these books to his room, please. 请把这些书拿到他房间去。 This is mine; that’s yours. 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 These are apples; those are oranges. 这些是苹果,那些是橘子。 (2)在打电话的用语中,this常常指的是我,that常常指的是对方。例如: This is Mary speaking. Who’s that? 我是玛丽。你是谁?3. There be/ haveThere be "有",其确切含意为"某处或某时存在某人或某物。"其结构是:There be + 某人或某物 + 表示地点或时间的状语。There be 后面的名词实际上是主语,be 动词的形式要和主语在数上保持一致,be动词后面的名词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时用is,名词是复数时用are。例如:(1) There is a bigbottle of coke on the table. 桌上有一大瓶子可乐。(2) There is adoll in the box. 那个盒子里有个娃娃。(3) There are manyapples on the tree. 那树上有许多苹果。总之,There be结构强调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有"。have表示"拥有,占有,具有",即:某人有某物(sb. have / has sth.)。主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与主语是所属关系。例如:(4) I have twobrothers and one sister.我有两个兄弟,一个姐姐。(5) That house hasfour rooms.那所房子有四个房间。   3.初一英语上册知识点 look/ see/watch (1)look 表示“看、瞧”,着重指认真看,强调看的动作,表示有意识地注意看,但不一定看到,以提醒对方注意。,如:Look!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瞧!孩子们在玩电脑游戏。Look! What’s that over there? 看!那边那个是什么?单独使用是不及物动词,如强调看某人/物,其后接介词at,才能带宾语,如:He’s looking at me。他正在看着我。(2)see强调“看”的结果,着重的是look这个动作的结果,意思是“看到”,see是及物动词,后面能直接跟宾语。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你能在图上看到什么?Look at the blackboard. What did you see on it?看黑板!你看到了什么?(3)watch“观看,注视”,侧重于场面,表示全神贯注地观看、观察或注视某事务的活动,强调过程,常用于“看电视、看足球、看演出”等。如:Yesterday we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on TV.昨天我们从电视上看了一场足球比赛。   4. put on/ / in put on意为“穿上,戴上”。主要指“穿上”这一动作, 后面接表示服装、鞋帽的名词。in 是介词,表示“穿着”强调状态。在句中可以做定语、标语和状语。如:It’s cold outside, put on your coat. 外面冷,穿上你的外衣。He puts on his hat and goes out. 他戴上帽子,走了出去。The woman in awhite blouse is John’s mother.穿白色衬衣的那个妇女是John的妈妈。5.初一英语上册知识点 house/ home/familyhouse :“房子”,指居住的建筑物; Home:“家”,指一个人同家人共同经常居住的地方; Family: “家庭“,“家庭成员”。例如:Please come to my house thisafternoon. 今天下午请到我家来。He is not at home. 他不在家。My family all get up early. 我们全家都起得很早。6. fine, nice, good, well四者都可用作形容词表示"好"之意,但前三者既可作表语又可作定语,而后者仅用作表语。主要区别在于:   (1) fine指物时表示的是质量上的"精细",形容人时表示的是"身体健康",也 可以用来指"天气晴朗"。例如:   Your parents are very fine.你父母身体很健康。   That's a fine machine. 那是一台很好的机器。   It's a fine day for a walk today. 今天是散步的好时候。(2)nice主要侧重于人或物的外表,有"美好","漂亮"的意思,也可用于问候或赞扬别人。例如:   Lucy looks nice. 露西看上去很漂亮。   These coats are very nice. 那些裙子很好看。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It's very nice of you. 你真好。(3)good形容人时指"品德好",形容物时指"质量好",是表示人或物各方面都好的普通用语。例如:   Her son is a good student. 她儿子是一个好学生。   The red car is very good. 那辆红色小汽车很好。(4)well只可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好",但不能作定语,初一英语上册它也能用作副词作状语,多放在所修饰的动词之后。例如:   I'm very well, thanks. 我身体很好,谢谢。   My friends sing well. 我的朋友们歌唱得好。  
初中英语同义词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8 阅读:11次
  accordingly, consequently, hence, so, therefore, thus   这些连接副词均有“因此,所以”之意。   accordingly :书面用词,强调根据某种原因而得出的结果,其前可用冒号或分号,但不用逗号。   consequently :正式用词,侧重符合逻辑的结果。   hence :较正式用词,指接下来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必需的东西,但强调其重要性。   so :用于比较随便的场合,口语中多用。   therefore :通常指引出一个推断出的必然结论。   thus :多用于书面语中,可与therefore换用。   account, report   这两个名词的有“报道,叙述”之意。   account :普通用词,不如report正式,侧重对亲身经历或目睹之事所作的书面或口头的报道或叙述。   report :正式用词,多指报刊上的报道,强调对情况经过调查或审核后作出的详尽叙述,具有一定权威性。   accumulate, amass, collect, gather, heap, pile   这些动词均含“积聚,聚集,积累”之意。   accumulate :几乎可用于指任何事物量的增加,侧重连续不断地,一点一滴地聚积。   amass :着重大量地积聚,尤指对如金钱、珠宝等有价值东西的大量积聚。   collect :普通用词,多用于指物,侧重指有区别地作选择或有安排有计划地把零散物集中起来。   gather :普通用词,指人或物或抽象事物都可用。侧重于围绕一个中心的集合、聚集。   heap :主要指把沙、石、煤、草等堆高,不强调整齐。   pile :着重指比较整齐地把东西堆积在一起。   famous, noted, prominent, outstanding, notorious, eminent, notable   这些形容词均含有“著名的,知名的”之意。   famous : 是普通用词,指传播很广,引起人们注意的人或事物。   noted : 多指因成绩卓著而备受注意的专家或权威及其著作,有时含贬义。   prominent : 指出人头地,为公众所熟悉,至少在地方上闻名。   outstanding : 侧重指因素质优良,功绩卓著而超过同类的人或物,强调“突出”。   notorious : 指因劣迹而臭名昭著,含强烈贬义;但有时也作“众所周知的”解。   eminent : 指在某方面杰出卓越或突出的人或物。   notable : 用于指事件时,侧重其重要、值得注意;用于指人时,与famous同义,但语气较弱。   farmer, peasant   这两个名词都有“农民”之意。   farmer : 主要指经营大片土地的农场主。   peasant : 一般指无地、少地或经营小块土地的农民。   farwell, good-bye   这两词均有“再见”之意。   farwell : 较正式用词和修辞用语。多用于亲友到远处去要长时间后才可见面的情景,隐含“永别”或“不易再见面”的意味。   good-bye : 口语中的普通用词,是“Good be with you”的缩略形式,多用于亲友暂时离开的情景。   farther, further   这两词都可表示“更远(地),进一步(地)”之意。   farther是far的比较级,指距离、空间或时间上的较远;有时也可指数量上或抽象的程度上的进一步,但不如further普通。   further也是far的比较级(作为副词,有人认为是fore或forth的比较级),按传统的观点,further表抽象的程度或数量的更进一步,不表实际距离。但现代英语,尤其在非正式语体中,这两个词的意思实际上已没有区别,而且further用得更广泛一些。   fashion, style   这两个名词都含有“流行,样式”之意。   fashion : 侧重指衣着、生活、行为和思想等的风尚,多含一时或一地流行的意味。   style与fashion意义相当,可换用,但现代用以强调高雅。   fast, quick, rapid, swift, hasty, prompt, speedy, instant   fast : 常指人或物持续地高速运动,强调运动的方式。   quick : 特指瞬时动作,强调动作敏捷迅速;也指匆忙的行为,而不暗示速度很快。   rapid比fast和quick正式,常指运动本身,侧重速度惊人。所指动作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持续的。   swift : 正式用词,强调非常迅速,往往含动作轻快敏捷之意。   hasty : 多指匆忙、草率或仓促的行动,着重缺乏深思熟虑。   prompt : 主要指动作迅速,毫不拖延,含“快得令人愉悦”的意味。   speedy : 指人或物或其运动、活动时,着重极度的快捷,多含匆忙意味。   instant : 指某事很快发生或急待解决,含刻不容缓之意。   fasten, tie, bind, secure, chain   这些动词都有“扎牢、捆、绑”之意。   fasten : 指把某物牢牢地拴在、钉在或锁在另一物上,使不能任意移动。   tie : 普通用词,指用绳索等将东西扎紧捆牢。   bind : 多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牢牢地系或扎在一起。   secure : 指将某物紧紧地固定起来,使之完全无损。   chain : 专指用链条或金属环将某人或某物锁住或系住。   fat, stout, plump   这些形容词都有“肥胖的”之意。   fat : 通俗用词,略含贬义。指因体内脂肪过多而显肥胖。   stout : 指膀粗腰圆,身体笨重,暗示肥壮。   plump : 指胖得匀称好看,有曲线感。  
发表于:2014-08-08 阅读:6次
  一、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转换   在现在完成时中,延续性动词能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瞬间动词却不能。但是,可用别的表达方式:   ①瞬间动词用于“一段时间 + ago”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型中;   ②瞬间动词可改成与之相对应的延续性动词及短语,与一段时间连用;   ③瞬间动词用于“It is + 一段时间 + since + 一般过去时”的句型中,表示"自从……以来有……时间"的意思,主句一般用it is来代替It has been;   ④瞬间动词用于“Some time has passed since + 一般过去时”的句型中。   请看:   A. He joined the League two years ago.   B. He has been in the League for two years.   C. It is two years since he joined the League.   D. Two years has passed since he joined the League.   二、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的转换   在一般现在时中,at加上名词表示“处于某种状态”,如at work(在工作), at school(上学、上课)等。此短语可与进行时态转换。请看:   Peter is at work, but Mike is at play.   Peter is working, but Mike is playing.   三、现在进行时与一般将来时的转换   在现在进行时态中go, come, leave, start, arrive等动词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如:I am coming, Mum! 意为“我就来,妈妈!”请看:   The train is leaving soon.   The train will leave soon.   四、“be going to+动词原形”与“will(shall)+动词原形”结构的转换“be going to+动词原形”、表示打算、计划要做的事;将来时“will(shall)+动词原形”结构在书面语中,当主语为第一人称时,常用助动词shall。在口语中,所有人称都可以用will。请看:   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next Sunday.   We shall visit the Great Wall next Sunday.  
发表于:2014-08-07 阅读:19次
  学好文言文首先要能读懂,正确的翻译是学好文言文的首要问题。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觉得无从下手。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文言文翻译的小窍门,供大家参考。   翻译的总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四法:   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   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   例如,将下面《寇准传》中的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
发表于:2014-08-07 阅读:3次
  固定句式就是在文言文表达中一种习惯性的表达方式。了解固定句式有助于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理解。但每篇文章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要想达到好的效果,还要多读多练,将固定句式活学活用到文章之中去。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发表于:2014-08-06 阅读:6次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2、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下图A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下图B发生装置。
初中化学之金属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6 阅读:5次
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金属资源的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发表于:2014-08-01 阅读:5次

  压强是初中物理的必考知识点,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宽,要求同学们引起重视。压强考题分类可以分为三种,固体压强、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有的时候综合题目还会考到其中两种或三种压强之间的交叉内容。所以要求同学们熟记知识点,并有针对性的练习综合题目。

  压力和压强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

  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因而形变时,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即出现相互的作用力,单位截面上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压力。

  对于压强的定义,应当着重领会四个要点:

  ⑴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⑵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

  ⑶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积大小无关。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⑷压力、压强的单位是有区别的。压力的单位是牛顿,踉一般力的单位是相同的。压强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平方米,称“帕斯卡”,简称“帕”。

  ③影响压强作用效果的因素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5)

  1Pa的物理意义: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1牛顿的力作用在一平方米上)

  1Pa大小:两张纸对水平桌面的压强,3粒芝麻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1Pa

  注:等密度柱体与接触面的接触面积相等时,可以用 P=ρgh

  p—液体压强—Pa.

  ρ—液体密度—千克/立方米(kg/m3)

  g—9.8N/kg(通常情况下可取g=10N/kg)有时也取10N/kg

  液体压强 液体容器底、内壁、内部的压强称为液体压强,简称液压。

  (一)液体压强原理(帕斯卡定律)的产生帕斯卡发现了液体传递压强的基本规律,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定律.所有的液压机械都是根据帕斯卡定律设计的,所以帕斯卡被称为“液压机之父”.

  在几百年前,帕斯卡注意到一些生活现象,如没有灌水的水龙带是扁的.水龙带接到自来水龙头上,灌进水,就变成圆柱形了.如果水龙带上有几个眼,就会有水从小眼里喷出来,喷射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水是往前流的,为什么能把水龙带撑圆?

  通过观察,帕斯卡设计了“帕斯卡球”实验,帕斯卡球是一个壁上有许多小孔的空心球,球上连接一个圆筒,筒里有可以移动的活塞.把水灌进球和筒里,向里压活塞,水便从各个小孔里喷射出来了,成了一支“多孔水枪”

  帕斯卡球的实验证明,液体能够把它所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孔喷出去水的距离差不多,这说明,每个孔所受到的压强都相同

  帕斯卡通过“帕斯卡球”实验,得出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任一部分的压强,必然按其原来的大小,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二)液体压强(帕斯卡定律)的原理 我们知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压力,而只要某物体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就存在压强,同理,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此水对容器底部存在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壁有压力,因此液体对容器壁也存在压强。

  在初中阶段,液体压强原理可表述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三)液体内部压强:

  一、同种液体

  1、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一深度处,压强一致

  3、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二、不同液体

  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公式:p=ρgh 式中g=9.8N/kg 或g=10N/kg, h的单位是m , ρ的单位是kg/m3 , 压强p的单位是Pa.。

  如果题中没有明确提出g等于几,应用g=9.8N/kg,再就是题后边基本上都有括号,括号的内容就是g和ρ的值。

  公式推导:

  压强公式均可由基础公式:p=F/S推导

  p液=F/S=G/S=mg/S=ρ液Vg/S=ρ液Shg/S=ρ液hg=ρ液gh F=ρ液gv排

  由于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我们只要算出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也就同时知道了在这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这个公式定量地给出了液体内部压强地规律。

  深度是指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液体的压强只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四)什么是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若液体在失重的情况下,将无压强可言。

  2.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它所产生的压强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液体除了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外,还对“限制”它流动的侧壁产生压强。固体则只对其支承面产生压强,方向总是与支承面垂直。

  (2)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可见,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ρ)和深度h,而和液体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的关系。

  (4)密闭容器内的液体能把它受到的压强按原来的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

  3.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跟液体的重力不一定相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PS=ρghS,其中“h、S”底面积为S,高度为h的液柱的体积,“ρghS”是这一液柱的重力。因为液体有可能倾斜放置。 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其大小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液体本身的重力。

  (五)液U形管压强计体压强的测量

  液体压强的测量的仪器叫U形管压强计,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phg,h为两液面的高度差,计算液面差产生的压强就等于液体内部压强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例1】用吸管吸饮料 【例2】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不脱落

  (2)产生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3)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①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很大。

  (4)托里拆利实验:在长约1m,一段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高度差约为760mm,把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测量结果表明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

  (5)标准大气压(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符号为1atm(非法定单位),1atm*约为1.013×10的5次方Pa。

  (6)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空气分子运动的越强烈,压强越大;

  ②密度:密度越大,表示单位体积内空气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③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就越小。

  PV=nRT 克拉伯龙方程式通常用下式表示:PV=nRT……①

  P表示压强、V表示气体体积、n表示物质的量、T表示绝对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所有气体R值均相同。如果压强、温度和体积都采用国际单位(SI),R=8.314帕·米3/摩尔·K。如果压强为大气压,体积为升,则R=0.0814大气压·升/摩尔·K。R 为常数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已知标准状况下,1mol理想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把p=101325Pa,T=273.15K,n=1mol,V=22.4L代进去

  得到R约为8314 帕·升/摩尔·K

  玻尔兹曼常数的定义就是k=R/Na

  因为n=m/M、ρ=m/v(n—物质的量,m—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分子量,ρ—气态物质的密度),所以克拉伯龙方程式也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pv=mRT/M……②和pM=ρRT……③

  以A、B两种气体来进行讨论。

  (1)在相同T、P、V时:

  根据①式:nA=nB(即阿佛加德罗定律)

  摩尔质量之比=分子量之比=密度之比=相对密度)。若mA=mB则MA=MB。

  (2)在相同T·P时:

  体积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的反比)

  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两气体的体积之比=气体密度的反比)。

  (3)在相同T·V时:

  摩尔质量的反比;两气体的压强之比=气体分子量的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