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大连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大连家教网  >  刘老师主页  >  刘老师的文章
家教刘老师的文章列表
高中学习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9-26 阅读:10次

  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使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学习尽量多的知识。高中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时期,同学们应如何把学习搞好,打好未来成才的基础呢?

  一、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 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应该学会把握时代的脉博,面向未来,立振兴祖国之志,立自我成才之志,还要逐步培养和树立自己的专业方面的志向和理想。有了远大的志向抱负,就有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强大动力,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跨越好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台阶初、高中之间,在知识上有它的连续性。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都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基础。但是,跟初中比较起来,高中各学科在知识广度、内容深度上有明显的提高。因此,认识高、初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做好思想准备,并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尽快适应各科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

  三、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1.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结合 中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学科学习来说,也要全面发展。语文、英语作为语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数学作为运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须学好;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础,也要努力学好;政治课的学习,能使我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地理知识以及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对于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养对高雅艺术的欣赏鉴别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发表于:2014-08-19 阅读:22次

  学习任何学科都离不开基础,下面围绕掌握基础的根本方向,向大家介绍一下提高学习生物效率的方法。

  掌握基本知识要点。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弄清知识内在联系。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深刻理解重点知识。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

  Who —→ 谁或什么结构

  What —→ 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 —→ 怎样发生的

  When —→ 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 —→ 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发表于:2014-08-19 阅读:8次

  1、 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3、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4、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发表于:2014-08-15 阅读:8次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道难关,很多同笔试成绩很好,可听力却迟迟不能攻破。更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放弃了英语听力提分的想法,花更多的时间攻破其他的问题。其实听力是真正学会英语的重要衡量尺度。不仅仅是应试教育需要,生活中只要能用到英语的地方都离不开听力。所以还是希望同学们能重视听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听力没有那么难。

  只有经常说英语,表达英语的人才会使得每一个英文单词在你的耳中、脑中留有印象,你才会在之后听的过程中找到熟悉感。因此,杜绝哑巴英语。不说英语,绝对不会为你节省时间去做笔头训练,反而对将你的听力水平大打折扣。  培养良好的泛听习惯。语言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而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处于低年级的学生,如初一、初二或是高一、高二的学生。相对积极备考的初四或高三的学生来说,你们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去培养这种习惯。让英语成为每日流淌在你耳边的、和当下你们最爱的流行歌曲一样熟悉的声音,不会一定可以选择语音材料,就那么随意的听一段,可以是在公交车上、地铁上,可以是在你休息时、或是晚餐时,可以听到并识别出英文的大概意思,也可以是你只能听到记录下只言片语。

  针对性的听力训练让考试变得不再可怕。这点原则更适用于备考的初四和高三的同学们。在英语表达、泛听习惯培养的基础上,适时做一些针对考试的听力训练对让你对考试中听力题的设置、难度、速度有更细致、准确的把握。而这里,老师要给同学们一个建议,在平时训练时,可以适当地找到一些语速稍快于真题的听力材料。这样做会是同学们避免了考场上出现的紧张、心慌的情绪,你会觉得原来考场中听到的速度远远慢于你平时听到的。这个方法也是我自己在学生时代用过的非常有效的方法。相信在语言表达和泛听习惯培养的基础上,适时的针对性训练一定能够让大家的听力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发表于:2014-08-15 阅读:11次

  1. ______smoking here will be fined.

  A. Who   B. Whomever C. Anyone D. Whoever

  2. After______ seemed like hours he came out with a bitter smile.

  A. which   B. it     C. what  D. that

  3. ______is known to everybody, the moon travels round the earth once every month.

  A. It    B. As   C. That   D. What

  4. He is always really rude, ______is why people tend to avoid him.

  A. that   B. it   C. this   D. which

  5. Mr. Smith is a painter, ______I should also like to be.

  A. that   B. which  C. who   D. it

  6. According to the rules, students must not ______their books during examinations.

  A. read    B. watch  C. notice   D. look at

  7. Remind him ______ the window when he leaves.

  A. of closing  B. closing  C. to close  D. close

  8. On Saturday afternoon, Mrs. Green went to the market, ______ some bananas and visited her cousin.

  A. bought  B. buying  C. to buy  D. buy

  9. It was 10 o'clock ______ the front doorbell rang.

  A. where   B. when  C. that   D. which

  10. ______, we went for a swim.

  A. Being hot      B. It being hot

  C. As it is hot      D. It was hot

  11. Before he went abroad, he spent as much time as he ______ English.

  A. could learning    B. learned

  C. to learn       D. could learn

  12. —Did they all pass the driving test?

  —No, ______ only three of them who passed it.

  A. there was      B. that was

  C. there were       D. it was

  13. The “Two Cities” referred ______ London and Paris.

  A. is to         B. to be

  C. to are       D. to going to be

  14. This is the main use that the scientists make ______ of natural resources.

  A. it    B. which  C. use   D. /

  15. Mr. Smith is______ a good teacher______ we all respect.

  A. such, that      B. such, as

  C. so, that       D. so, as

  16. If you want to go to see the movieso ______ I.

  A. do    B. am   C. will   D. should

  17. Which do you enjoy ______ your weekends, fishing or watching TV?

  A. spending       B. to spend

  C. being spent      D. spend

  18. Is there a shop around ______ we can buy some toilet articles?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at

  答案与简析

  1. C smoking here做后置定语修饰主语anyone。若把smoking改为smokes,那就选D

  2. C after 在此处是介词,what(=the time that)引导宾语从句。

  3. B as引导的是定语从句,代表后面整句话的意思。若把逗号改为that, 就选A, it 是形式主语,that从句为主语从句。

  4. D which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假如把逗号改为句号或分号,就用ItThat

  5. B which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是表示职业身份的a painter

  6. D 句意为学生们考试时不能看书(作弊)”,不是读书的意思。

  7. C remind sb to do sth提醒某人去做某事;remind sb of sth使某人想起类似的人或事。

  8. A and连接了三个动词。

  9. B it在此指时间,when引导的是时间状语从句。若在10 o?clock前加上at,就是强调结构了。

  10. B 前后主语不一致,不能选A;C项时态不符;句子之间没有连接词,不能选D

  11. A 情态动词could 后本来有动词原形spend,只是被省略了。

  12. D 强调句型。

  13. C referred to是后置定语。

  14. D that the scientists make of是定语从句,关系代词that代表先行词use;make use of(利用)为固定短语。

  15. B respect缺宾语,是定语从句,先行词前有such,用关系代词as。若在respect后加上him,就选A

  16. C 条件状语从句用的是一般现在时,后面的主句用一般将来时,用shallwill

  17. B 指代fishing or watching TVwhich才是enjoy的宾语,enjoy后是目的状语。

  18. C 这里的around不是介词而是副词,用where引导定语从句。

 

发表于:2014-08-13 阅读:10次

  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言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必然的,但学习是有技巧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学习技巧总会是事倍功半的。

  细化复习。高三物理复习可分为四个阶段:(1)利用暑假全面回顾教材,复习原有笔记及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2)9月到春节前后,针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物理规律的应用和基本解题方法;(3)3月到4月,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查漏补缺,总结典型物理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灵活;(4)5月份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强化,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注重方法。选定科学的物理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4)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处理好几个关系。(1)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以课本为本,利用好复习资料,掌握物理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突出查漏补缺;(2)处理好做题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高考物理题常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对于新题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提高应变能力,不能专门做难题、怪题;(3)培养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区分背景材料,挖掘隐含条件;要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画示意图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解题要注意科学规范;(4)处理好理论与实验的关系,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注重运用物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

  总之脚踏实地的态度,科学的复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必然条件。

 

发表于:2014-08-13 阅读:6次

教材为本。教材是依据,是根本,是学习文言知识最熟知的语境,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活标本。教师可采用串讲、点拨、分析等方法进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让学生利用早晚读进行诵读、清理、归纳等工作,减少“背诵默写”的压力。

抓住考点复习。考点复习体现了备考的针对性,选择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文言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文言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效度。同时,考点复习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来讲解,并且围绕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来帮助学生训练提高,都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而学生纵向地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考点中的重点。

有针对的复习。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破的第三坐标。对于古代诗歌鉴赏,惯常的复习备考常常是围绕“语言、内容、手法、主题、风格”等指标来进行的。其实,在学生的实际阅读鉴赏中,最大的难点依然是怎么有效地读懂一首诗歌的字面意思。因为任何鉴赏,都离不开最本质的语言载体,而对最本真的诗句的解释与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一,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意象。中国古代诗歌大多离不开意象,意象经过诗人的不断感知体认,一般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生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掌握大量的古代诗歌意象,无疑对诗歌文句意思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创作常识。古代诗人写诗,常常讲究一字传神,讲究炼词、炼句与炼意,所以考场里需要鉴赏的字词句,大多与诗歌的情感或主旨有关;古代诗人写诗,特别讲究音韵和谐,多用整句、对仗句,这些句子语义常常相关、相近或者相反,这就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提供了上下勾连理解的可能。另外,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诗人常常将文句内容进行必要的倒装。

第三,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可以让学生从古代文言阅读中积累,也可以由教师专门进行传授讲解,对一些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进行整理归纳,以帮助学生丰富储备。

 

引号的用法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2 阅读:9次

1、表示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2、表示特殊的含义

例: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这里的引号具有特殊的含义,伽利略并不是真的辩论家,但勤于思考。能言善辩,这是同学们送给他的雅号。

3、表示特定的称谓

例: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和平环境像花朵一样美好,也像花朵一样娇嫩,容易受到破坏。

4、表示强调突出

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就是做。

5、表讽刺、否定

例: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6、表示引用专有名词

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成语、熟语、谚语等,如“五一”等。

使用引号应注意: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4)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5)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发表于:2014-08-12 阅读:9次

1、议论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如何找中心论点呢?

A.看文章的标题。议论文的标题有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此法适用于论点型议论文,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记叙文。议论文的中心论区一般在开头部分,如《谈骨气》。开篇就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便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在结尾,如《纪念白求恩》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 ,是结论,也是论点;还有少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中,如《想和做》一文先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空想”和“死做”提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②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任何论点,只有被充分的根据作证明后,才会有说明力;没有根据的论点,既使正确,即使深刻,也不能说服人。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同时,也必须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据,比如赞成什么,为什么赞成,认为某个现象不好,根据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根有据,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如《谈骨气》中文天祥宁死不投降、齐人饿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拍案而起,就是三件事实。

作为事实论据的材料必须真实、确凿、并且有代表性,所选的事例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影响了议论效果。

B.道理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以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明确道理论据要注意:描述性的话,即便是领袖和名人说的也不能算作道理论据。如《俭以养德》中所用的鲁迅和高尔基的话都是描述性的话,鲁迅的话展示了他节俭的生活作风;高尔基的话展示了列宁节俭的生活作风,二者都是事实论据。

③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联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按其中心论点的出现部分可分为两类:

A.演绎论证:即中心论点出现在开头,先摆论点,后摆论据,也即议论文常用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谈骨气》就是这种论证过程。演绎论证是把论点放在开头,开门见山,先声夺人,使所论证的观点主张更突出,旗帜更鲜明,使论据的选择有理可依,紧紧围绕中心。

B.归纳论证:即是摆事实,再得出结论。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先提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问题,然后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背景、儒家教育理论、中国教育现状、科学发展进程、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等。其间列举了反面事例,如王阳明的观点、自己在美国长大学物理的事例;也举了正面事例,如对竹子的正确研究方法等事例,最后自然而然地归纳出本文的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种论证过程,以真实可靠的道理和事实开路,水到渠成,得出论点,使人不可辩驳。

2、论证方法:

①论证方式与论证方法的区别:论证方式是就议论文总体而言,即一篇议论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要阐明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是以正面论述为主,还是以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言行为主,也就是说,议论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立论和驳论。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间的逻辑纽带。它和论证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于:论证方式是指一篇议论文所采用的论证的基本形式,论证方法是指在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②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A.例证法: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它在议论文中运用最广,用真实、典型的事实去证明论点的正确,这种方法起到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作用。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先提出论点然后逐一加以事实论证。

B.道理论证:所运用的道理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其正确性已为人们所公认的。它包括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话、谚语、警句等。由于引用的这些论据是世人公认的思维成果,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C.比喻论证:在议论文中,比喻可以使论点讲得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D.对比论证: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运用对比,可以使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区别得非常明显。

3、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

①准确性: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道理,用语言表达出来必须准确无误。

②概括性:议论文把讲清抽象的道理作为它终极的目的,即便列举事例,也要以理服人,以理取胜。事例必须有概括性,这就要求语言高度简练。

③鲜明性:表现在它通过语言表达的观点毫不含糊,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要求什么,不要求什么,一清二楚。

④生动性:议论文的生动性不在于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有时还借助歇后语、俗语、方言和各种修辞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发表于:2014-08-11 阅读:17次

处理好审题与解题的关系。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处理好快与准的关系。只有才能得分,只有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0题为应用题,此题列出求概率的式子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数据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处理答题过程的细节问题。 高考数学答题前,拿到试卷后,心情一般比较紧张。此时,可以做以下几件事:通览全卷,了解全卷有几道题目,几种题型,每道题目占多少分;②明确各题的难易情况稳定情绪,树立信心。

处理好会做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