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c博士的文章专栏 |
---|
忍不住来吐槽
发表于:2013-11-17阅读:37次
|
这月3日,邻居小学老师推荐了一位学生来学数学。男孩,初一。妈妈是幼儿园园长,重视小孩教育是不在话下。了解下情况,言120满分卷是7,80分的水平。以为是一般的学生,就收下了。 第1次课,直接进行初1上半学期复习课,准备应对马上到来的期中考试。谁知竟是只知道1加1等于2,不知道1加2等于3的极差水平。不明低分原因。不过因此改变辅导策略。从原来的重点难点知识回归到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的扎实理解上。 第2次课,从头开始。相反数和数轴。依旧反应超常慢。a减2a等于几,反应半天,才答出个数来。还好,是正确的。我几乎要泪崩。 第3次课,用了台湾教育界测验专心和注意力的一个工具。测验显示:他是一个超常极木的孩子。一般人的测试标准范围在1分18秒和48秒之间。他竟然到达了1分42秒的程度。家长是好强的人,没有反映孩子的真实状况。怀疑他在娘胎里或幼年,大脑受过创伤。于是针对此特殊学生,采取异常的辅导策略:基础知识讲解后,让学生记录学习笔记并就相关概念理解提问;例题讲解,同类同难度例题增至3题,题目变化仅限数字,不涉及理解内容的加深。学生的反应较好,做对的习题数量开始上升。 第4次课,四分之三时间做习题演练,有关绝对值的专题,这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部分。分两个层级,基础等级和提高等级。重点讲解基础等级,提高等级看情况随机应变。没有想到,基础等级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完成后,提高等级部分做对的习题占百分95.实属难得。大大的夸奖了他一番。此次课他妈妈送他来,说他期中考试数学成绩35分。其中前3次课涉及的部分都拿到了分数。 第5次课,就是今天。学生前次课后,信心大爆棚,要上新课,旧课以后补。好吧,来新课,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部分的行程问题。又闷死。极简单的习题,理解通透竟十分费劲。无语。忍不住来吐槽是,方程等式列完之后的计算部分,出现了407.5除以150的计算,有演算纸,有笔,有脑。竟然算不出结果。最后说不会。我的妈呀。小学学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