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白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如何利用暑假最好小升初衔接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5-19 阅读:8次
刚进入初中,面对众多跟自己同样优秀甚至比自己还要优秀的学生,会产生很大的思想压力,认为“自己不突出、不优秀了,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了”。初中学习对抽象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会是很多没有经过这方面训练的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要对自己重新定位,找到自己的新起点和目标。在认识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帮助进行,可以利用暑假请亲戚朋友中上中学的哥哥姐姐给孩子介绍经验,说说刚上初一要注意的东西、会遇到的情况,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进入初中不光孩子的课程加重了人际关系也复杂了,学校生活也比小学更加多样化,面对这些变化作为家长务必做好以下诸方面的准备:与孩子讨论中学的教学、课程、学习活动、生活规范、作息时间等,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为孩子准备一个远离电视和干扰的读书环境,给他(或她)一张专用的书桌,以便专心做功课。鼓励孩子主动认识班上的同学,学习、生活上相互关照、帮助。指导孩子与学校的任课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经常与老师联络。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留意孩子的行程。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比较大的阶段性跨度,中学学习的知识容量、难度、方法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要求都是和小学完全不同的,家长们可以利用暑假时间让孩子提前让孩子们对初中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至于跟学习完全脱钩,比如在家读读英语、看些少儿英语节目、做做趣味数学题等,孩子既不会觉得枯燥,也能学到知识,为初中学习做好准备,帮助孩子轻松的度过这个知识的转换期。
|
家长陪考的注意事项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5-04 阅读:10次
中考在即,不光孩子们进入了紧张的中考复习,父母们也是希望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坚强的后盾,帮助孩子更好,更快的迈向中考,冲刺中考。但是家长们的做法是否真确呢。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对于中考的重要性,其实很多初三学生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所以谈不上紧张。倒是家长们,考虑到孩子今后的前途、发展,一心想让孩子考入重点高中,而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水平。家长们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心态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要让孩子有个好心态,家长首先就得摆正自己的心态。中考确实很重要,但它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唯一一次机遇。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有合 理的估价和正确的期望。 家长们总是想让孩子无时无刻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而这种关心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就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询问、叮嘱。殊不知,孩子在学校里紧张学习了一天,已经非常疲劳和烦躁,再听到家长的唠叨,情绪肯定更不好。其实孩子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教育者,而是一个倾听者,特别是在 中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当孩子把话说出来以后,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就能得到一定缓解。如果一定要说,也请说一下帮助孩子的话,比如孩子面临的问题如何帮他找到解决方法。 我们是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作为父母一定不要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在中考冲刺阶段,自信心对于考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和鼓励。即使孩子的成绩暂时落 后,没能达到家长的期望,仍应给他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自信的面对中考。 中考复习冲刺阶段,孩子的身心都很疲劳、脆弱、敏感,因此更需要家长给予亲情的温暖。有些家长总害怕孩子如果不“补课”就不能取得好成绩,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小班。这样盲目找家教的结果,往往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复习计划。所以我们应该先向孩子了解一下,在复习中孩子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帮助。然后,可以到学校向老师咨询学校的复习计划和节奏,针对孩子存 在的问题,在请老师帮助找到解决方法。
|
初中英语关于数词知识点总结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5-04 阅读:23次
数次有基数词和序数词,关于数词我们做了如下的总结,希望看到的同学会喜欢,并可以对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数词——表示具体数量的数词 1.13~19都以-teen结尾,特别注意thirteen,fifteen和eighteen的拼写。 2.21~99由十位数和个位数之间加连字符号“-”构成。 3.英语中没有“万”和“亿”的单位,要用十进位方法推算。如:tenthousand(万),hundredmillion(亿)。 4.基数词中十位数和百位数之间要用and,百位数与千位数中则无and。 二、序数词——用以表示顺序和次序的数词 1.序数词的缩写形式是由阿拉伯数字加上序数词的最后两个字母构成。如:1st,2nd,3rd,4th,13th,33rd等。 2.多位数的基数词变成序数词时,只需最后的一位数或两位数变成相应的序数词即可。如:333rd=three hundred and thirty-third,1111=one thousand one hundredand eleventh。 3.序数词在实际运用中要使用定冠词the。 4.基数词变序数词可参照如下口诀: 多数序数加-th(如four→fourth,seventy-seven→seventy-seventh) 第1,2,3要注意(如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8减t,9减e(如eight→eighth,nine→ninth)-ve换f,-y换-ie(如five→fifth,twelve→twelfth,thirty→thirtieth) “约数”的表达 当hundred,thousand,million前有数词时,后不用复数。但当它们表示不确定的数量时,如“成百上千”“成千上万”“数以百万计的”等时,数词后要加-s。如:hundredsof,thousandsof,millionsof等。找错误1.Wehavemanufacturedtwotimesasmanyproductsaswedidlastyear. 解析:答案是twotimes改为twice。表示倍数时,“一倍”用once,“两倍”用twice或double,“三倍”以上用“基数词+times”。2.Iaminabigclass.Andtwothirdofthestudentsaregirls. 解析:答案是third改为thirds。表示分数时,分子应用基数词,分母应用序数词。分子是1以上的任何数时,分母应用复数形式。3.WeplantodonatethesebookstoHopeProject.Andtwohundredsofthesebooksarebrandnew. 解析:答案是hundreds改为hundred。hundred表示确定的数目时,不用复数形式,类似的数词还有score,dozen,hundred,thousand,million等。
|
如何快速提高中考数学成绩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4-01 阅读:11次
如何快速提高中考数学成绩 考前要检查自己在初中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否还有漏洞,是否有遗忘或易混的地方;其次是对解题常犯错误的准备,再看一下自己的错误笔记,如果你没有错题本,那可以把以前的做过的卷子找出来。翻看修改的部分,那就是出错的地方、争取在中考答卷时,不犯或少犯过去曾犯过的错误。 一定要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心态问题是影响考试的最重要的原因。走进考场就要有舍我其谁的霸气。要信心十足,要相信自己已经读了一千天的初中,进行了三百多天的复习,做了三千至四千道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收获的时候,自己会取得好成绩的。 在考试中要认真审题,掌握题目的主旨和中心思想。要更加重视自己会做的题目:中考考试重要的是“不怕不会,就怕不对”。有些同学往往对自己会的题目疏忽大意,急匆匆的把会做的题目的题目做错了。然后去做哪些难题,最后难题也得不了分数。 解题时即使思路正确,不注意细节也能丢分。考试分分比较,每一分都代表了一个人的素质和水平。这都反映了你的知识理解和掌握的不够扎实的表现,这里面有审题的细节、知识理解的细节、运用公式的细节、忽视检验的细节等等。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做计算题的时候不要省略运算步骤、越详细越好。在演算纸上书写详细的步骤,再抄到答题纸上简单的步骤。 中考试题大部分是生题,但是要相信,这些题目只是瞬时陌生,只是你平时曾经做过的某个题目变化来的,只是把某些知识的重新组合,题目的某些方面过去肯定见过面,要相信自己通过审题和转化,就能变成会解的题目。 数学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希望数学家教的这些总结会给同学们一些帮助。
|
如何科学的复习化学知识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4-01 阅读:6次
如何科学的复习化学知识 好的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方法等于提高复习质量,重视方法就是提高效率。化学复习自然也是如此,我们不仅要计划好本学科的复习,而且要分阶段,分层次地复习提高。 教材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是命题依据。所以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清理考点,做到把知识点掌握得“如数家珍”,应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反之,在做题时就会感到“反应迟钝,无从下手”。复习时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归纳整理,提炼深化。 (1)掌握必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规律:1—18号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化合价规律、置换反应规律、复分解反应规律等。 “工具性”知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化合价、原子结构示意图、无机物相互关系图。 必备技能: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技能、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技能、识图技能、基本操作和简单的实验设计技能等。 (2)加深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理解。 定义就是用简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其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省略交换。 (3)要把已做过的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与物质知识、概念等密切挂钩。尤其是课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所占比重大,内容杂,不易掌握,要通过典型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具体现象等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挂钩,且一一对应。疏通课本的重要环节是将化学实验与具体化学知识一一挂钩。 2、按单元将知识网络化 在一章或一块内容复习完以后,用“网络是否形成”衡量复习课的效果。学习化学的最大障碍是难以进行“分析、对比、综合、推理”,难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复习使知识“网络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按章编网络,按基本概念、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分别编网络,包括化学式计算网、化学方程式计算网和溶液计算网等,可根据它们来设计解题思路。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3-15 阅读:5次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现在也进入了高考的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在最后的高考物理复习中应该怎样做呢?这次复习又有什么特点呢?家教老师告诉我们这次复习的主要任务有:查漏补缺;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发展学生能力特别是应试能力。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提高学习效率今天为大家总结一下高考物理的知识点。 (一)分子动理论、热、功、气 1.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温度越高,扩散越快。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5.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ΔU (3)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吸收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Δ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ΔU取负值。 6.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传导的方向性 热传递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常见表述 ①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①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称为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②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没有冷凝器,只有单一热源,并从这个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它虽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7.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T=(t+273)K。 绝对零度为-273.15℃,它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 (2)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不是气体分子自身体积的总和,而是指大量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整个空间的体积。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其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 (3)气体的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的总冲量。 ①产生原因: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的持续的压力。 ②决定因素:一定气体的压强大小,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密度;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4)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V/T=恒量 8.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 (2)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可以把气体分子看作没有相互作用的质点。 (3)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很大,常温下大多数气体分子的速率都达到数百米每秒。离这个数值越远,分子数越少,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分布规律。 (二)电磁场和电磁波 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2)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3)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关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2.电磁波 (1)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互相转化,互相激励,交替产生,由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2)电磁波是横波(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均发生变化,电磁波传播速度v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即v=λf,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3。00×108m/s。
|
高考生物应该怎样复习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3-15 阅读:10次
高考生物复习首先要知道一些常考题型。高考题型中非选择题有五道,常考的主干知识点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遗 传与变异、生态、实验和生物技术。复习时可在每个主干知识中找到一个常考的“载体”将主干知识重组,构建网络,强化记忆。 在复习时以课本中列举的实例为重,搞清楚该实例所采用的生物学原理、过程、优点和不足。一定要防止司机硬背,要在复习中训练实验,探究题型。规范性答题用生物学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很重要的。复习时大量做题是必须的,但做题之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更为重要。利用错题本,梳理盲点、疑点、易混点,并通过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审题步骤、基本题型的识别标志、解题方法甚至是固有的答题模板。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主干知识以外,还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关注生物学热点问题,如诺贝尔生理学奖研究内容等。今天常青藤家教为考试总结了几个高考生物的知识点。 分裂 一仁膜消失现两体, 赤道板上排整齐, 一分为二向两极, 两消两现建新壁. (膜仁重现失两体) 二膜仁消,两体现,点排中央赤道板,点裂体分去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三膜仁消失显两体,形数清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消三现重开始。 四有丝分裂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首先作准备,染体复制在其间,膜仁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均分牵引到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 五细胞周期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首先做准备,两消两现貌巨变,着丝点聚赤道面,纺牵染体分两组,两现两消新壁现。 六前:两失两现一散乱中:着丝点一平面,数目形态清晰见后:着丝点一分二,数目加倍两移开末:两现两失一重建。 2.微量元素铁 猛 碰 新 木 桶 Fe Mn B Zn Mo Cu 3.大量元素 洋人 探 亲, 丹 留 人盖 美 家 O P C H N S P Ca MgK People=人 4.八种必须氨基酸 甲硫氨酸缬氨酸 赖氨酸 异亮氨酸苯丙氨酸 亮氨酸色氨酸 苏氨酸 一甲携来一本亮色书. 二假设来借一两本书 三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5.植物矿质元素中的微量元素 木 驴 碰 裂 新 铁 桶,猛! Mo Cl B Ni Zn FeCu Mn 6.光合作用歌诀 光合作用两反应,光暗交替同进行,光暗各分两步走,光为暗还供氢能,色素吸光两用途,解水释氧暗供氢, A D P 变 A T 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二氧化碳气孔入,C 5 结合C 3 生,C 3 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还需氢,还原产物有机物,能量贮存在其中, C 5 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永不停。 7.减数分裂口诀 性原细胞作准备初母细胞先联会 排板以后同源分 从此染色不成对 次母似与有丝同排板接着点裂匆姐妹道别分极去再次质缢各西东染色一复胞二裂数目减半同源别精质平分卵相异往后把题迎刃解 8.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肠胰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变氨基;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和肠,化成甘油脂肪酸;口腔食道不吸收,胃吸酒水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无维生进大肠。 9.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支(毛)衣 (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10. 伴X隐性遗传病 母患子必患,子常父必常; 父常女必常, 女患父必患。 11..色素层析(上到下) 胡也(叶),ab也。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12.动物的个体发育歌诀 受精卵分动植极,胚胎发育四时期,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期。外胚表皮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皮,中胚循环真脊骨,内脏外膜排生肌 生命物质基本的规律:水和无机盐,形式定功能。糖类和脂类,细胞这能源;种类多样化,功能也改变。核酸蛋白质,单位是关键。氨基与羧基,脱水成肽键;磷酸碱基五碳糖,共同构成核苷酸。 氨基酸分类:天冬谷,赖精组,苯丙色酪芳香族。诗书半担两岸有,干饼限量一铺无。 [注]天冬、谷是酸性,赖、精、组是碱性。苯丙、色、酪有苯环。丝、苏、半胱、蛋、天冬酰胺、谷酰胺有极性,甘、丙、缬、亮、异亮、脯无极性。罂粟菊旋花,芭蕉番木瓜(有节乳汁管)杜鹃花胡桃,桑兰李葡萄(内生菌根)
|
学习英语千万不要这样做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3-09 阅读:12次
学习英语没有什么速成的路子。但是,学英语要注意方法,靠一天到晚背书,天下的书这么多,你背得了吗?靠埋头于题海探宝,泛滥成灾的习题书多如汙牛充栋,你做得完吗?靠起早带晚开着收音机听国外英语广播,而不读报不看书不注意积累语音、语言知识,你能听得懂吗?英语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味地学习反而走进了学习英语的误区。下面为大家讲几个学习英语的不良倾向。 1 学习英语不能只看成绩;有人认为高考成绩高就行了,不练说也没关系。其实我们现在学习英语已不仅仅是为高考了,而是要为高考后的生存与发展做准备,也为个人与社会大环境接轨打基础。更为个人向国外发展作必要的准备。 2学习英语不能盲目的进入题海;虽然量的积累可达到质的飞跃。但是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是不可取也是无效的。死扣语法不重视在一定的语境中体会、运用知识也是不正确的。 3学习英语贵在坚持;英语学习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了干一阵,进步了就停下。走走停停只能导致成绩的起伏不定,最终导致兴趣降低,自信心丧失,造成恶性循环。 学习英语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密切注意某些单词的特殊功能。 第二,要不断扩大对词组的识别能力和运用能力。 第三,要大量积累英语各种句型。 很多人觉得英文不能很好表达每一句中文的意思,其实不然,在你习惯了用英文来书写你的情感你的感受时,你就会觉得游刃有余了。写英语日记这种要坚持每天都写,不一定要每天都写很多,写虚无缥缈的东西是达不到效果的。一开始你可以写几句,在你还不熟悉怎么连贯表达你全部的思想时,等你熟悉了你可以每天都让自己增加几句。从一开始就学会挑重点写,你才能检验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并对自己的进步有了解。 常青藤家教网提醒:学英语最忌哑巴英语,学多少就要运用多少。背课文是锻炼口语的一大途径,你会对里面的句子印象深刻,变换一下单词就是你自己的句子了,并且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语感。平时多与身边同学对话练习,不要怕说错,不说连纠正错误的机会都没有,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 |
家教老师讲解小学英语学习方法 [教学文章]
发表于:2016-03-09 阅读:8次
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期,小学生到底该怎么学英语才最有效呢?而家长应该怎样辅导孩子,才能能少走弯路,更有甚者事半功倍呢?家教老师告诉我们,从家庭环境的角度,有两个方法非常有效。 首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反复操练,对于常用英语直到脱口而出。不管是父母还是家教老师一有机会就要创造语言环境,诱导孩子用英语对话。比如:父母:MayIbotheryouforaminute?(我可以打扰你几分钟吗?) 孩子:Sure。WhatcanIdoforyou?(当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或者我们说出中文让孩子翻译成英文,但是不要对孩子的要求过严厉,只要大致解释每个词即可。要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愿意卖弄。如果引导正确孩子的进步会很快。 其次,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和老师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最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并严格要求自己。家长要以身作则,创设环境。 孩子在学习英语时,家长最好能够在旁边陪同,并给与一定的指导和监督。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只顾在一旁看电视、打牌、玩麻将,其结果势必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在对他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和认真态度方面有着更大的影响。 有些家长常抱怨孩子学英语不自觉,从来不听磁带不读书。这里,虽然有孩子的责任,但不可避免地说明家长更有直接的责任。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平常整天在学校学习也很辛苦,但是双休日总能够拿出点时间让他们玩玩吧。有的家长可能在外给孩子报了一些补习班或提高班,但也要多多过问孩子在外面的学习情况。多看看孩子的作业本,看看孩子学到哪里了。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关心他。 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能够很有效地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当孩子出错或有失误的时候,家长也不要疾声厉色或说一些有伤孩子自尊的话。在这个时候,家长应对孩子的错误进行认真地分析,并和孩子一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帮助孩子鼓起勇气继续努力。
|
初一英语提高班培训资料试题 [初中英语]
发表于:2012-12-05 阅读:109次
兰州初中英语家教总结初一英语提高班培训资料试题!同学们好好做一做吧! 一、完形填空 (10%) Ex3:complete the sentences: 文章来源于兰州家教网http://lz.jiajiao40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