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王老师的文章列表 |
---|
走进孩子内心处-yh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14 阅读:60次
和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不是拥有多少财富,物质条件的良好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心里环境才是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摇篮,也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恐怕是一本书也说不完。 |
不听话的孩子并非不好-yh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13 阅读:37次
很多家长都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那么多么听话才能称得上是听话的孩子呢。听话的孩子是给父母省去很多的麻烦,但是听话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性格,也没有胆量,不能自主。以后无论是在为人还是在工作方面都会是一个弊端。 |
做好自己-yh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13 阅读:39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每个人也都只自己的生活。我们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好自己的,把自己的性格完完全全的表现出来。不要淹没自己的能力,刚不要掩盖自己的特长。
|
孩子写作业很慢怎么办-z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10 阅读:45次
现在很多学生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在回家写作业的时候都很磨蹭。一边玩着东西一边写作业,而且效率很低,非常心不在焉。很多家长都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批评孩子,批评的结果的是孩子在那里硬着头皮写作业。根本就没有在用心。那么下面我说几点如何对付孩子写作业磨蹭。
1、多对孩子进行鼓励 不要说孩子动作慢等词,这样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打击。孩子会因此添加一些小动作,比如说上个厕所,或者是发呆什么的。 2、测速度给孩子惊讶 告诉孩子他可以写快的,然后已游戏的方式给他测速度,最后在他写完的时候把时间给他说,这样给他一个惊讶的时间,他就会知道其实他可以的。 3、给他快的礼物 给孩子说如果作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后就给给他礼物,比如说吃他喜欢吃的。 4、让孩子懂得多问 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如果碰到不会的问题,自己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就可以和家长交流,如果孩子在想问题久了以后就会出现发呆等行为,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习惯。 |
孩子近视怎么办-z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10 阅读:26次
近视是每位家长都担心的,现在社会学生学习压力大,在上课期间顾不上去预防近视。学生学习压力大,近视度数一天天的在上涨,眼睛的度数越来越大。近视眼不仅影响以后的工作,也会影响以后的生活。一旦成了真正的近视,就从此无法摆脱近视眼睛。现在初中的学生近视基本上都是属于假性近视,也就是说不是真正的近视。在改善一下用眼疲劳后还是可以恢复度数的。那么下面我说几个预防近视的方法。 |
受欢迎的妈妈-yh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09 阅读:30次
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妈妈不学习,停滞不前,怎么能够跟得上孩子快速成长的脚步呢!另外,妈妈不能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心灵和情感的需求,给孩子相对轻松、自由的空间,做孩子知心的好妈妈。 诚然,每一位妈妈都是普通人,都需要别人的理解和体谅,但是每一位妈妈更应该清楚:在科学地关心、教育好宝宝的同时,还要完善自己,以身作则,做一位宝宝喜欢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好妈妈。 |
杀手式家长-yh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09 阅读:16次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有所成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怕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一点点的失败。给自己的孩子制定了很高的目标。我在这里说其实这都是父母自私的表现,为了能让孩子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断的给孩子施加压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杀手式家长。 遍存在的现象。 的能力,不要让爱毁了孩子的未来。 |
孩子脾气大-z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07 阅读:10次
事实上,小孩子发脾气有很多种类型,只要区别其中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排解工作。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父母家人对孩子都溺爱,孩子从小就缺乏在没有家长看管下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上幼儿园、小学之后,学习的时间又往往超过了玩耍嬉戏、交朋友的时间。原本应该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我打别人,别人也会打我”的自然规则,在大人的一味保护和容忍下,就被“不如我的意,我就要打你”的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取代了。这样一来,自己的需要被摆在第一位,一旦不被满足,孩子就会以拳打脚踢、摔东西等激烈的方式威胁父母和家人。 我感觉孩子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吸引你们的注意力。不知道你们平时陪他的时候是怎么个陪法。如果陪他的时候,你们同时也在做别的事情,陪他的质量就下降,他可能就会觉得你们在敷衍他,他的心理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就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你们更多的注意
。如果确实是在高质量的陪伴他,那么,在你们需要去处理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可以给他一些原则。如果完全没有原则,孩子反而因此缺乏安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试探你们的底线。从你的描述看,实际上,你的做法和爸爸的做法没有本质的区别,你虽然不会立即哄他,但是最终还是会屈服于他的表现去哄他。这样的做法只会助长他的这种行为。建议他发脾气的时候,你尽量保持冷静。如果是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你就马上满足他,不要等他发脾气再在他的胁迫下满足他。如果不能满足他,那就坚持原则,但是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可以搂着他跟他共情。千万不能被他激怒,一旦被他激怒,你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由于不被理解而发脾气。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对某一件事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充分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家长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所以,家长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务,以专注的神情倾听孩子的话语,以欣赏的态度理解孩子的话语,并饶有兴趣地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那对孩子将会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
留什么给孩子-z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07 阅读:55次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治安形势的愈益严峻,青少年的成长教育问题也越来越让许多家长们束手无策,为释解家长们在子女教育中遭遇的种种难题,也为全面关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加强学生的思想文明行为教育,把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家长首先必须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人,按市场经济规律来教育孩子,从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等方面来更新观念,其次是要培养孩子们多检查自己少怪罪别人、遇事分清轻重主次和认真独立地完成每一件事情等良好习惯。陈教授认为,当代的家庭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要能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实事求是地采取适当方法进行。 孩子在学生时代犯错误,违反学校规定是十分正常的。那么,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的违规行为呢?我的观点是,如果孩子犯错误当中有他积极的一面,学校和老师为了维持学校秩序,一般要对这些错误进行处理,当家长的就要想办法既协助学校维持秩序,又要把孩子错误中积极的一面保留下来,保护好孩子的个性。 处理一件事情,必须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这方面的教育要仰赖爸爸,因为男性在逻辑思维能力及理性思考问题方面先天优于女性。这里老师也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有两个人去森林里玩,遇到一只老虎,其中一个人赶忙拿包里的鞋子,而另外一个人则跑向距离自己最近的一颗大树,他问那个在翻腾鞋的人:你换鞋子干什么啊?“想跑得更快些啊!”你跑得再快也快不过老虎吧?!“我只要快过你就行”咋一听,这个人还挺聪明的,可事情的结果是,老虎跑来之后,一下子就将他摁倒在地,而树上那个人安然无恙。这说明一个问题:那个换鞋的人没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对情况不够了解,他不知道老虎跑得再快它也不可能去吃树上人的,因为老虎是不会爬树的!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处理不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有句经典名言:上帝只救自救者。意思是你只有想救自己,上帝才能帮你;你如果自己都不想救自己,连上帝都帮不了你。我跟学生说:如果你自己都不想学习,不想进步,别说是老师、家长,就连上帝都帮不了你。我们国家也有句名言:我命在我,不在天地。
|
孩子说谎怎么办-z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06 阅读:19次
发现孩子说谎,成人先不要对孩子怒斥,甚至说他们是坏孩子等等,而应该首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说谎,了解了说谎的原因后,方能加以防治。那么面对说谎的孩子成人应该怎么办呢? 告诉孩子有过错是正常,每个人都会犯错,没有必要说谎。如果孩子做了一件事情,他想说谎加以修饰,这只是孩子的虚荣心。对这类无益也无害的“虚荣心”,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同情。同时告诉孩子,一件事情的不成功并不奇怪,找找原因,下次争取成功就行了,没有必要说谎。同时,父母也不要对这种说谎过多追究。 同时,家长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对孩子的失败给予了过多关注和指责,是否曾经拿孩子的幼稚和失败取笑?如果有的话,首先改正应该是家长自己。 让孩子认识到谎言总会识破,说谎只有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而诚实是美德,是高尚的品质,同时诚实也会减轻对过失的惩罚程度。 强化孩子的正性行为,鼓励孩子说实话,恰当的奖励能帮助孩子快速建立好的习惯。当孩子犯错误后,不宜盲目指责,不以惩罚为目的,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帮助孩子改正。建立良好的家庭交流关系,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最关心自己的。 大多数情况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智慧,尤其是孩子想象力更是丰富,但有时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各种想象和说谎混为一谈,而责怪孩子这是很不公平的。 当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向你述说一个并非真实的故事,或者叙述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时,这并不是在说谎,而是孩子的想象。有时孩子的情绪还把他所想象的事物当做了现实,因为这时的孩子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千万不要随便责怪孩子,以免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并且还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发育。 对那些经常说谎的孩子,家长要认真分析其说谎的原因,摸清其说谎的规律,不要轻信孩子的话,发现是诺言,应及时揭穿,让孩子知道说谎是骗不了家长的。否则,孩子就会觉得家长是“好骗的”、“可欺的”,胆子越来越大,谎话越说越多,越编越像。 家长自己要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一般说来家长诚实,虚荣心较少,孩子也大多比较诚实,虚荣心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