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青岛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青岛家教网  >  王老师主页  >  王老师的文章
家教王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4-12-09 阅读:17次
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拟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发生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0.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1.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发表于:2014-12-09 阅读:19次

                                  

夜深了,月光透进了窗扉,撒了一地。我独自坐在书桌前,任凭眼泪“叭嗒,叭嗒”地打湿那份分数少得可怜的试卷
这次期末考试,我又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我委屈,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但每次连一点收获都没有,我怨老天不公。不觉又想起了那挑灯夜读的情景,又想起父母为我送来面包和牛奶的情景。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我真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吗?
算了,不去想它了,开灯看一看课外书吧,我拉亮了台灯。发现桌上的饼干渣在动,我推了推眼镜,想看个清楚,只见几只蚂蚁在搬这饼干渣,饼干渣一动一停,好像它们搬起来很费劲,真有意思!我拿来放大镜,想仔细看一看这些小东西。我还要给它们设点“障碍“。我将铅笔放在它们面前,只见它们要改变方向,结果被我用笔团团围住,看它们这回怎么办!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个带头的蚂蚁首先爬上了笔,这就像一个指挥官,陆续又有几只蚂蚁爬上来,它们想用力将饼干渣托过去,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那只带头的蚂蚁将饼干渣抬起来,后面的蚂蚁用力推,就这样花了大约三十分钟,饼干渣终于被蚂蚁从铅笔上运了过去。
我突然领悟到,连这么小的蚂蚁面对挫折都毫不丧气,我们人类更应该敢于面对挫折,我又想起:爱迪生的实验室被炸,面对这样的挫折,爱迪生没有丧失斗志,而在短短的三周内,便成功地发明了留声机;贝多芬双耳失聪,对一个音乐家这无疑是最大的挫折,而贝多芬面对挫折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就这样贝多芬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人生路上有风有雨,到处是荆棘丛生,只有我们去奋斗,去拼搏,就一定会有鲜花和掌声在等待着我们。名人说过,挫折对无能的人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一块成功的踮脚石。
我又再一次打开课本,这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屋内,在哪摔倒,就在那爬起来。我笑了,挫折,我向你挑战,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后记:我后来的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感谢那个不眠夜,在那个夜晚我品味了挫折,读懂了它的内函,我感谢挫折!

发表于:2014-12-08 阅读:28次
  阅读步骤: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一年级语文学习任务:
  阅读能力:读
  表达能力:说、写
  读:
  200字内,借助拼音阅读短文
  认识生字
  朗读:做到不读错、不加漏字、按照标点顿句
  了解课文意思
  说:
  把读懂的内容用规范的句子说出来
  就阅读内容进行交流
  写:
  端正正确书写字
  运用理解的词语写句子
  用规范的句子写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想法
  拼音教学要求:
  拼音是识字工具,不是阅读写作工具
  加强音节拼读练习,淡化拼音知识讲解
  加强实际拼读运用,删除抄默写字母要求
  延长了拼音教学时间,分阶段滚动练习
  识字(识字是低年级任务,但不能机械抄默写):
  初步阅读,主动认字
  持续阅读,文熟字悉
  广泛阅读,巩固认字
  出声朗读:
  提高语言感知力
  积累规范语言形式
  有效语言刺激,保持注意力
  说:
  掌握“谁干什么、谁是什么、谁怎么样”的表达
  理解“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表达
  写:
  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
  正确的笔画笔顺
  用自己理解的词语写句子,用文字记录想法
  对写的评价:句子意思清楚、字正确、标点正确
  家庭教育:
  每天坚持15分钟亲子阅读:掌握阅读流程、表达读懂内容、练习朗读和背诵
  每天坚持亲子说子活动:整体(字的整体架构,如上下左右等)->部分(偏旁部首、笔画笔顺)->整体(字含义、组词、运用等)
  每天写好几个字:观察(偏旁部首、笔画笔顺)->描述(口头描述字的写法)->书写
  鼓励提问题:
  鼓励孩子多问,不要急于回答,多倾听和理解
  培养观察、表达、思考、书写能力:
  观察周围的人、物、事的特点,并倾听孩子表达
  文字记录观察所得人、物、事
  文字记录对观察所得人、物、事的想法
  对孩子评价要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
  看孩子的发展变化
  找准待解决的问题
  协商制定阶段改进目标
  适当奖惩
  习惯培养:
  要意志锻炼、引导鼓励
  不要盲目加压、攀比跟风、包办代替

发表于:2014-12-05 阅读:33次
      一、物理是一个整体,刚刚接触,可能对某些概念、规律掌握不好,对知识无整体感,这是正常的。随着学习后面相关的知识,对原来不甚清楚的问题会逐渐理解透彻,初学时千万不要遇到困难就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二、物理是很有趣的,但有些时候,老师为了讲清某一物理规律或物理情景,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经常会进行大段描述。这是理解较高层次的知识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课堂气氛可能不象小学时那样“热烈”,对这一应该有思想准备。最重要的是思路要清晰,同时自己要尽快养成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中学阶段解决的问题多为“理论意义”上的实际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注重问题本质,不要因细枝末节影响对问题的解决。
  四、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大脑要高速运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自己去考虑,不要等老师去“灌输”。课后,不要仅满足于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复习、作业、小实验等任务,要主动针对自己的实际,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
  五、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在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杂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比如每学完一章,都要试着用二三百字去概括其主要内容。
  六、从某种角度看,课本中的习题可以把正文不好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习题的形式体现出来,是课本正文的延续和补充,因此,要把它放在与正文同等重要的地位。实际上,许多物理试题包括中考试题就是对课后习题稍加改造而成的。对课本中的选学内容、阅读材料、研究性学习等,要认真对待千万马虎不得,因为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借用其物理背景或某一知识点命题的情况。
  七、学习新课时,应把注意力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对物理思想的把握上,而不应急于做大量的习题,绝不能把老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作为学习物理的核心。习题要做,但每做完一道习题,都要要总结一下,看看通过做这道习题,自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哪些新的体会;检查自己是否能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及产生的原因、有关条件等是否能独立地弄明白,能否独立地进行逻辑推理。每做一道习题,都要力求在能力上有所提高。做习题,贵在精而不在多,不要一味追求做题数量,钻难题,陷入题海。
  八、在观察课堂演示实验和进行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识别器材和仪器的能力,在实验误差太大的情况下,能自觉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实验以减小误差。要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遇到问题,要善于用实验来探讨和验证。从某一层面上讲,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九、初二物理学习不要求一步到位,刚刚进入初二就“瞄准”中考,做大量类似于中考试题的题目,不但能力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影响自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
  十、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物理学习中,对物理理论-—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所处的社会背景,要整体掌握。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独立地收集信息和拓宽知识面,多动脑,多看科普书刊,多了解新的科技动态,如“神舟五号”、禽流感等。这也是教育发展和中考命题的方向。
  不言而喻,初二阶段注意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讲解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
发表于:2014-12-04 阅读:59次
1.What can you hold in your left hand,but not in your right hand?
答案:You can hold your right hand in your left hand, but you can not hold your right hand in your right hand.
2.What question can never get answer "YES."?
答案:Are you asleep?
3. What is the beginning of everything,also the end of life?
答案:The letter "E".
4. When is your uncle's sister not your aunt?
答案:When she is my mother.
5. How many apples can you eat on an empty stomach?
答案:Only one. Because your stomach is not empty anymore, when you eat one.
6. What tables grow in the fields?
答案:Vegetables
7. What two things can't you have for breakfast?
答案:Lunch and supper.
发表于:2014-12-04 阅读:28次
祝贺每一位升入初中的新同学,祝贺你们的成长与成熟,中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呢?
首先是抓好起始阶段。古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与小学相比,无论学科的数量,还是学科的深度,都有所增加。你们思想上会高度重视,坚信“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不开花”的古训,上课认真听讲,不开小差;课后认真作业,不抄袭。善于思考,勤学好问,不能输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你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迈步向前,为初中三年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考上理想高中积蓄力量。
其次是丰富充实自己。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你们要努力发现其中乐趣,发现各学科的奥妙所在;特别是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这样既调节了学习状态,充实了学习生活,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小学时,我们曾参加过很多兴趣小组,像唱歌、绘画、书法、乐器、舞蹈、田径、朗诵、演讲、阅读、写作等。现在我们可以从这些兴趣出发,组织参加积极健康的课余活动,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水平,争做一个素质全面的中学生。
第三是养成良好习惯。你们都是独生子女,是爸妈的“掌中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娇惯与溺爱,使你们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现在你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应该从每一天每一时刻每一行动入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迟到,不早退,养成守时的习惯;不骂人,不吵闹,养成文明的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养成卫生的习惯;不拖拉、不抄袭作业,养成刻苦勤奋的习惯;不挑食,不乱倒饭菜,养成节俭的习惯,不攀比,不乱花钱,养成朴素的习惯。
大家常常谈论“学习”,我个人认为不如把这二字拆开来解释:学的习惯。学习是件一辈子要不停地做的事情。人生的每一天,你们都要学习新的事物。有些同学觉得学习不太轻松、甚至很痛苦,这种认识就太片面了。学习是广义的,并不仅仅是学校里开设的语数英等课程。诚然,你们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学好这些课程;但是,即使这些课程,你们都了解它们真正的趣味吗?譬如,很多同学觉得语文课不够好玩:既没有体育课上激烈活泼的运动,也没有历史课上引人入胜的史事。实际上,语文是一门趣味无穷的学科。这种趣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书籍文章。优美的散文、通俗的戏剧、琅琅上口的诗歌、情节生动的小说……这些,难道没有吸引我们的魅力么?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常为它们着迷,以至于常对家长的呼唤听而不见。当你们为书中的故事深深感动、对书中的哲理静静思考,谁能说语文“没意思”呢?
你们不要认为现在的学习很苦——学习应该成为你们的习惯,而不是老师、家长抑或考试的压力逼着你们埋头苦学。学校教给你们的正是如何学习:天天学,时时学,自觉学,乐于学。你们若总抱怨着作业多、考试难、压力大之类的苦楚,却从不体会解出难题、受到赞扬、学以致用的快乐,那生活岂非苦海无涯?总是听闻贫困山区的孩子如何渴望着上学,学习既是被想着、盼着的,想必是乐在其中,能专心学习的生活真是幸福!
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语文学习的十大习惯:
1、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
2、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3、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4、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5、记日记的习惯;
6、规范书写的习惯;
7、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8、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9、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10、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学习其实很简单,只要养成这种习惯,随时去做、乐于去做就可以了。
发表于:2014-12-03 阅读:14次
    (1)要把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常识。
    阅览即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常识,假如不把握这些常识,那么阅览行动就无法进行。
    中学生如能把握5000个字,即可达到通常的阅览水平。有的同学之所以阅览能力差,即是由于没把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以致看不明白语句的意思。
    (2)要把握基本的科学常识。
    有人说,到了21世纪,假如不明白生物化学,不明白生态学,也许连报纸都看不明白。事实的确如此,如今报纸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即是由于缺少有关的科学常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进步阅览能力,必须把握基本的科学文化常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
    在阅览过程中,咱们难免会有不认识的字,也会有不能理解的词语,这时,假如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览中的妨碍。而且通过查找工具书,还可以使自己的常识进一步丰富起来。

发表于:2014-12-03 阅读:19次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PH的变色范围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0无色 8.0——10.0浅红色>10.0红色
石蕊 <5.1红色 5.1——8.0紫色 >8.0蓝色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Cu2+ >Pb2+ >Fa2+>Zn2+ >H+>Al3+>Mg2+ >Na+>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
(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3 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 (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 . (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配平: 2KCl + 2H2O == H2↑ + Cl2↑ +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
(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 (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
(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PbSO4 PbO2 +2e- →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阴极:PbSO4 +2e- = Pb + SO42-
阳极: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 、SiO2=和金刚石。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 > SiC > Si(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 >Cl2 >Br2>Fe3+ >I2>S=4(+4价的S)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 . (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
(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等];
(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乙酸 >碳酸 >苯酚>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26、胶体的聚沉方法:
(1)加入电解质;
(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
(3)加热。
常见的胶体:
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
气溶胶:雾、云、烟等;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2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29、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铁的含C量在:2%——4.3% 钢的含C量在:0.03%——2% 。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发表于:2014-12-02 阅读:40次
一、速度公式
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
速度v V=s/tm/s Km/h 1m/s=3.6km/h
路程s S=vt mKm 1km=1000m
时间t t=s/v sh 1h=60min=3600s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 m3)
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
密度ρ ρ=m/vKg/ m3 g/ Cm3 1g/ Cm3=1000kg/ m3
质量m M=ρv Kgg 1kg=1000g
体积v V=m/ρm3 Cm3 1 m3=103dm3=2650px31L=103ml(c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v冰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102dm2=2600px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 (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十五、热学公式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发表于:2014-11-28 阅读:39次
       学好高中生物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3、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4、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