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天津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天津家教网  >  白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经典作文的法宝
家教白老师的文章专栏
经典作文的法宝
发表于:2014-08-12阅读:22次

  多用成语。在古代,大文学家一般就是大音乐家,尤其是大诗人、大词人,如白居易、姜白石、李清照、李后主等等。因为在那时,“诗”就是“歌”,“词”就是“曲”。所以,古人的散文、诗歌、词曲都是我们顶礼膜拜学习的源泉!成语是流传千百年的固定词组,它有非常好的韵律感,也就是有非常平衡的平仄关系。比如我们会觉得“千方百计”悦耳动听,“百计千方”就不好听,就是因为平仄关系的缘故。成语经过千百年来一些杰出的文艺家的演绎和提炼,大都有非常独特的语境。成语大都有为大家熟知的意蕴,用成语就是把读者带入自己语境的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


  把握节奏。节奏是自然的基本原则,也是艺术的灵魂。声(音乐),姿(舞蹈),意(诗歌)三者,媒介不同,然都以节奏为共同的命脉。同样的,心跳,脉搏,呼吸……孩子在节奏中成长,他的世界是节奏的世界,节奏带来秩序,秩序营造安全感。好诗节奏分明,好的作文也是如此。这首诗的每一句中都有稳定的三个音步,这就是节奏,全诗中依次出现的四个“永远”,如四季一般循环往复。如何在作文中把握节奏?


  其一,最简单的增加作文节奏感的方法就是使用排比句。


  排比句最能表达充沛的感情,体现逼人的气势。


  段落之间也可以使用排比句。


  其二,在作文的不同段落里,可以“重复”那个最主要的“意象”,比如以上诗中“永远”。


  如同,一首乐曲在不同的乐章反复“重复”它的主旋律一样。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加强”,是用不同的手法去强化那个最主要的“意象”,


  就像以上的诗中用四种不同的手法来表达“永远”的这个“意象”。


  其三,最好的节奏如同呼吸,平缓舒适,安全稳定,但又让人不易察觉。


  这样的节奏看似简单,但难以把握,可以看看余华的书,体会一下。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