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武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武汉家教网  >  熊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无关系,不教育
家教熊老师的文章专栏
无关系,不教育
发表于:2013-03-25阅读:56次
众所周知,在各类社会交际中,“关系”的作用举足轻重:有关系,好说话;有关系,好办事。每位家长在成人的世界里都清楚这一点,经营自己的社会关系网无一 不殚精竭虑。殊不知,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想有效果的话,“关系”也很重要。家长和孩子若没有良好的关系,就谈不上良好的教育。

我在新东方的教学过程中,曾号称“只有续费,没有退费”。意思就是和学生们都相处得不错。在私立学校,学生是可以要求更换老师的,所以优秀的私立老师不仅 要教学能力强,还要善于和学生建立好关系。你课讲得再好,若学生讨厌你,根本不愿意听你在讲什么,何谈教学效果?就像在工作中,你个人能力再强,但搞不好 同事关系,大家不配合你,何谈工作效果?同样的,在家庭教育中,你说的多么有道理,多么为孩子着想,但孩子对你心存抗拒,何谈教育效果?

   我有过一例反例,就是有一个学生中途不愿意上我的课了。其实一开始我和学生相处得挺好,亦师亦友,后来这个学生逐渐对我关闭了心门,直到后来要求换老师。 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明白了问题所在。学生的妈妈是挺强势的人,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干预较多,甚至对教学内容也时常提自己的要求。她若发现孩子哪里 做得不好,就希望借我之口来对孩子提要求,因为她知道自己说的话孩子已经听不进去。当学生感觉到我是代表妈妈来“管”他时,也就渐渐对我产生了抵触情绪。 我想,若这位妈妈没意识到她需要修复与孩子的关系,即使再换了一个老师,也很难与孩子保持长久的良好关系。

   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还为数不少。最近带了一个初三学生,他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家境殷实,有大把的零花钱;头脑聪明,学习不怎么用功成绩还不错,只是离 他老爸期望的考上二中的标准还有些距离。但我和他沟通过程中发现他内心是虚空的:老爸忙于工作,就是有时间也不怎么关注他,自己打麻将去了;家里有了第二 个孩子,所以妈妈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小宝宝身上。他大手大脚花钱,更多的是表达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只是父母不懂,以为给钱他花就是对他好;他经常生病,其 实只是一种索取关爱的方式(心理学称之为二次获益或继发性获益),因为他发现生病时父母是紧张自己的。我对他的一对一辅导,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听他的心声, 知识点稍微点拨一下他就通了,成绩在稳步提升。但我无力改变的是:他最终是不会上武汉二中的,因为老爸要他做的事,他偏偏不会去那么做,所以他的语文英语 成绩不理想,需要背诵的地方都不去记。和父母关系不修复,培优的效果是有限的。我甚至还担心他和他弟弟今后的关系,如果妈妈不智慧地调和,他从心底怎么接 纳那个分去了他母爱的新生命?表面和谐美满的一家,彼此的情感连接千疮百孔,亲子关系浮于表面形式,想想这孩子,说自己可怜孤寂都鲜有人相信。

   我大姐家也有着这样的亲子关系问题。大儿子小时候大姐和姐夫在外打工,于是就加入了留守儿童之列,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在大儿子上初中,大姐又添了一个孩 子。尽管此时大姐在他所上的初中旁买了房子照顾他,但他已是野马般桀骜不驯:他不怎么学习,喜欢和同学比吃穿;大姐骂他,他敢骂回;大姐打他,他敢还手。 矛盾激化时他干脆不回家,跑到爷爷奶奶家。他会抱怨大姐只疼小儿子不疼他,只有爷爷奶奶才在乎他……大姐心伤委屈,给我打电话诉苦。我只有说先修复关系: 孩子由谁带大就和谁亲,和谁亲就容易听谁的。你哪怕是他亲妈但没有建立亲密连接,那么久不在他身边,他心理难免会有缺失和怨气。你再看不惯他的行为就拿出 家长的架子试图管控是没有用的。无关系,不教育。你需要取得他的谅解,你需要给予他更多的理解、包容、关爱而非管制。让他感受到父母早年的别离只是生活的 无奈而不是对他不爱。矛盾发生时,父母这边要软化处理,缓和他这阶段的叛逆。随着他逐步迈入社会,你接下来的持续关爱会逐步温暖他的内心……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心理咨询,在未建立好关系时都别指望会收到预期效果。随着孩子的成长,所谓的家长威严也就逐渐减弱,家长的强权只会加剧孩子的心与自己远离。而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并非难事,只要家长肯与孩子平等相处,用心感知孩子的情绪,用时间陪伴孩子。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