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武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武汉家教网  >  蒋老师主页  >  蒋老师的文章
家教蒋老师的文章列表
1个变3个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3-08-31 阅读:85次
在汉阳教一个4年级女生的奥数,我是在常青藤网上认识的,她是想考外校的,她妈妈给我留言,这样我到了汉阳,要考外校的孩子自觉性还不错,这样教起来很轻松,奥数她学的是以外校的奥数课本为主(创新思维训练),这个比外面机构的奥数进度慢些,没有那么多刁难的题,相对切合实际些,又因为她各门功课都抓得很紧,她妈妈在家可以教她英语,得益于网络,大家沟通很方便,上了一段时间课后,她就在学校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是一个小男生,这样学习兴趣更浓了,还可以取长补短,他们家都住得很近,家长也成了朋友,到了暑假,她的一个同班同学也加入了这个小组,在这里,家长也学会了很多,他们每天看着小孩成长,感觉孩子的不易,在孩子们刚接触方程时,在他们面对图形时,有时作业很多,他们喝咖啡做到很晚,令我都很感动。家长更加强对小孩的陪伴和指导,学生互相学习竞争,家长也沟通交流,一起进步了,他们来年的目标,一起冲刺外校,就像今年考取外初的3个学生一样。 其实孩子的学习,跟家长的教育和指导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引导和陪伴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陪伴他们成长,指引他们走向成功
奇正之道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3-07-31 阅读:121次
孙子: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 变,不可胜穷也。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记得当初我女儿考进外小时,因为没有怎么特别准备,当时感觉她的表现很一般。所以她刚进学校,成绩一直中等,在一,二年级时主要是适应住读生活,低年级功课也不是很紧,那时外校每学期都考新星杯,她偶尔拿一些二,三等奖回,因为我们进校时听别人说小语种很好考有的年级排名150以后的都有可能考上。所以也不是很着急。到了三,四年级学生的成绩分化就明显了。当初没怎么培优或积累不够的孩子就学起来很吃亏,特别在新星杯中拿奖就更难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周五回家后在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情况下,让她再多学一下也很难,这时已经报了数学和英语培优班,但对成绩的帮助不是很大。现在想起来还是家长督促少了,小孩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没有目标。我们还认为她已经尽力了。因为她真正玩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到了5年级,换班主任了,我们希望她好好表现一下,可能是跟新班主任很投缘,再就是高年段老师要求严格些,她们班二级分化严重,成绩好的多,成绩不好,调皮的更多,听说一般的老师都不敢接她们班,因此能接受这个挑战的老师还是相当有能力的。这样在她的治理下,班风明显变好了,要求上进的孩子变多了。我们家的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但进步不是很明显,不过自我意识增强了,目标明确了,想考外校了,不想和相处了几年的同学分别。作为家长也因为形式严峻,刻不容缓,釆取了紧迫盯人的方法。陪学,检查效果,认真落实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懂的不厌其烦,耐心的一遍又一遍讲解。还好虽然有些小摩擦,但总的目标是相同的。终于在6年级下的开学考试中,取得一些进步,并且是她的最弱项,也是付出最多心血的地方----数学。这次她得到数学老师表扬,她非常兴奋,表现出不一般的冲劲,以前我认为她记忆不好,有时也是没用心,多付出一些,就有回报了,这样她在模考中基本保持年级80一100名的成绩,这时就要选择语种了,她们班上英语老师是年级组长,一般不主张报考小语种,我们认为大语种竞争太激烈,因此选择小语种,避实就虚。刚开始想选日语,后来选了德语,感觉就像田忌赛马一样,不过要猜别人怎么出牌,事实正明,选择是对的,她也正常发挥了,第18名,他们班考上了18个,她考上了德语分数线,也是他们班仅有的2个小语种。
发表于:2013-07-08 阅读:131次
我女儿在小学中年级段时,成绩中等。她的学习天分也很一般,在外小那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她就像一株小草,毫不起眼。也很难引起老师关注. 到四年级下学期她们换了班主任,我们鼓励她要好好表现一下,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她的优点是听话,特別听老师的话,她也很情绪化。好像跟新班主任很投缘,她们老师很懂小孩心里,经验也很丰富,她没有放弃中等生,只要学习态度好,她就会鼓励她,有一次她的语文没考好,老师没责备她,让她继续努力,这让她很感动,因此还写了一篇《最难忘的事》的作文,深得老师好评。这时,她的自我意识慢慢覚醒了。因为她入学年龄较早,低年级时我们管得不是很多。到要小升初择校了,她的奥数不好,看来进名校很困难,听说一个重点中学择校找人费用都要大几万,我想给她一点物质刺激,承诺她考取外校就把择校费奖励给她,想买什么都可以,还是蛮有吸引力的。再说她很重感情,不想和生活了几年的同学分别,她们都觉得外初搞的是素质教育,没有那么多作业,再奋斗一年,可以如愿以偿,多好!为了自已,为了爷爷的心愿,為了家人的期望,她拼了! 我们家长的责任就是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本来到了6年级她不愿培优奥数,听了她的任课老师的建议后我们让她坚持下来了。尽管她上完课回来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会很耐心的帮助她,让她尽量搞懂。在6年级的最后一个寒假里,学校老师布置了许多奥数杂题给她们做,对她来说确实很难。我让她最少在家做了三遍以上,还有一些英语语法知识的梳理。开学后的考试,她数学成绩还不错,得到老师的表扬,那个星期回家,她破天荒最先开始做数学作业,并且到12点都不睡觉。 这样在外校小升初的模考中,她成绩有所进步,基本在年级80一100多名,有一次模考到了年级59名,有2次考了80一90分,快到150名去了,真的很惊心动魄!其他时候她都保持在A班的水平,我们也想过,让她考英语可能难度很大,她考小语种可能会有点优势,这样可以避开尖子生的竞争,自己还有点把握,只要发挥正常,还有一线生机。 她在小升初考外校前参加过2场考试,第一次考取1中火箭班,第二次考取6中,保底后我们很多奥数竞赛就没去参加了,只参加了世奥比赛,拿了一个优秀奖。我们不打没把握的仗,集中时间,精力冲刺外校,就这样还是有很多英语智力题没时间强化训练,这是她考外校丢分最多的地方。但是有惊无险,她终于顺利过关了。通过她自已的努力,一个中等生终于考进了外校,这跟她们考前动员大会的实例一样,这一次,她创造了奇迹!
6年级奥数 [小学奥数]
发表于:2013-03-26 阅读:169次

1.有4张卡片,上面分别写有0,1,2,6四个数字,从中任意抽取3张卡片组成三位数.这些卡片共可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这个填空题是世奥赛6年级训练题(三)里面的,书上的答案是18,是错的,它没有考虑卡片6可以倒过来,另外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根据乘法原理3*3*2*2=36后,要减去其中没有重复的4个数102,201,120,210.
因此答案是36-4=32 
2,一条铁链有7个环,如果把其中第三个环打开,就可以分别得到环数是2、1、4的三条铁链(如图),这样便可以用这三条铁链一次拿出1~7中的任何整环数。

仿照上面的办法,想一想,把一条有23个环的铁链,打开其中的两个环,使得可以一次拿出1~23中的任何整环数。应该怎样打开?

2013年1中选拔考试出了一道类似的题,这种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答案打开4和11,得到的环数是3,1,6,1,12.

记忆,复习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2-10-24 阅读:74次
每次看到很多学生学了很多东西,做了很多题,特别是奥数和一些语文,英语方面的知识,可是考起试来还是不会,大部分是做过的原题,原因在哪里呢? 是忘记了,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可惜呀,花了那么多时间学,考不好,就是没有结果,白辛苦一场. 大家都听说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那里面显示,人脑对所接触的知识往往有一个规律,一般是在第一次接触之后,前3天的遗忘率很高,第3天到第7天次之.所以,重复记忆的时间应该是:20分钟-----3小时------第2天------一周后----一个月后.......一直重复到第13次,才能牢牢记住.如果是理解很透彻,很有规律的,那么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要勤于复习,那样记忆的理解效果就好,遗忘得也越慢.在你课间休息的几分钟,重点内容可以在脑海里闪现一下,晚上睡觉前将当天的难点放一下电影,做题时先复习,不要看着书本,套着公式和例题做,最好动脑筋想一想怎么举一反三.这样才学得扎实,记得牢.. 那么语文,英语及一些文科方面的知识怎么记呢?记忆的材料一次不要太多,分部,分次进行,如果一次记忆的数量太多,大脑将由于疲劳而出现抑制,记忆效率自然下降,因此要学会零散时间学习法,一次不超过20分钟,这样效率最高.我在教新概念时,就给学生一个根据遗忘规律制成的表格,如果严格这样学的学生,效果很好,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实例了. 有了科学的方法再加上勤奋,有什么学不成呢?
并列第七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10-09 阅读:66次
这次女儿回家很可爱,她们考了月考,3门功课满分200,数学,英语各50分.她考了193分,这次月考相对简单.她的语文97分,全班97分以上有22人(包括97分).很多人数学考满分50分.她和校车上的一个同学(194分)一致认为她们一个并列第7名,一个第6名(没有满分200的同学),但是向她们那样附近分数段的确很多. 我对她说:"不是这样算排名的,你要把每一个分数段的人数都算进去."她说:"我又不知道人数,你别打击我的积极性了,同学还因此让她爸爸买了一个iPod touch.2000多元呢,你给我什么奖励?"我是哭笑不得.回头一想也对,总是有进步,值得表扬,不过我知道那个同学买iPod touch.是为了在学校学英语用的. 都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妈妈.首先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有一点进步要及时鼓励,帮孩子树立信心,了解孩子的特长,不要因为成绩和分数不佳,就否定他的努力过程.当着别人的面夸奖孩子,欣赏孩子的努力,会使孩子产生持久的努力欲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孩子所学内容的难度在增加,孩子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里,他们甚至会误认为是自己"笨"造成的.因此,这时,妈妈应该让孩子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自己,并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心.所以我对"并列第七"一笑了之.对吗?
差别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7-14 阅读:80次
为什么有的学生考试复习的效果好呢? 我带过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请家教是因为孩子平时考试成绩不好,会被老师罚抄卷子,好麻烦的,其实那个小女生很聪明,就是学习习惯不好,作业马马虎虎.我带过她半学期后成绩还不错,期末语文和数学都在95分以上,特别是语文从70分进步到95分,效果很好. 2年级上学期一周上一次课,平时学习抓得不紧,到考试前半个月突击,成绩还是不错,想来学习的方法找到了,只是缺少好的学习习惯,这需要家长持之以恒的督促和培养. 2年级下学期,仍然是考试前半个月找我去帮忙突击,刚开始单元复习时发现她基础很弱,平时太贪玩,看图说话,小作文错字连篇,经过近半个月的复习,她的弱项语文竟然考了95.5分,数学96分,我总说她,如果平时好好学习,那就更不得了啦.有人感叹:她适合大考!!! 还有的初中的学生语文期末考试前上几次培优课,将学校要求的复习范围及试卷都做完,做会,语文也可以比平时考试提高十几分. 另外的学生,平时总在培优,做题,但是语文成绩就是没有什么进步?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本来语文到了高年级,难度加大,范围变广,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对语文兴趣不大的同学,要想有长足的进步,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你要在心里有一个目标(要向标准答案看齐,不能是是而非 ),对自己严格要求,持之以恒的努力,方见成效........ 因此,总有人感叹,语文想要爱你,并不容易!!!
玉不琢不成器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6-13 阅读:186次
今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和同学家长聊天,发现原来成绩好是这样管理出来的. 他们家没有有线电视(并不是家里没钱,读外小的家庭,不会很穷),小孩回家,大人,小孩都是不看电视的,因为不是一个班,以前我总以为她小孩天生就是很自觉的,现在才知,如此养成的习惯. 每次周末回家,她的孩子很早作业都做完了,速度很快.一般学校作业不会很少,通常有一些作文,奥数,数学同步,英语背诵等作业,还有就是预习语文,英语和阅读,这些都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学生习惯都很好,一条一条记在抄作业本上,都会完成的,就是快慢程度不一,有许多学生都在外面培优,另外还有作业,她是家里自己教奥数,孩子很自觉.她的作业没有做好,妈妈脾气不好,会将那一页撕掉,哭着都得重新做.这样有时作业本会薄一点,但学到了知识,养成了好习惯. 她做作业时有一次,家长因为窥视,差点从板凳上掉下来,妈妈周末,除了做饭,做家务,都是全程奉陪的,后来就要求她做作业不要关门,平时我们管小孩不紧,总以为她会自觉的,其实一有空就在家玩电脑,作业可以放后,管,还是要讲技巧,她经常跟小孩做思想工作,表明大人的努力和付出,希望言传身教感染孩子.因此她的孩子很乖,很自觉. 就这样有时还会挨打,因为偶尔学习态度不端正,那许多孩子都会犯这个毛病,作业磨蹭,做完了事,并不是真的搞懂那些很难的奥数题,我们都很体谅孩子,可见你越体谅她,她并不体谅你,升学的压力怎么办?有1/3的比例上外校就不错了.这样他家的孩子英语,数学经常考双百,语文也不错,这次期中全班第一.肯定升学没有问题. 可见古语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
学问.学问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6-07 阅读:240次
学习,学习,一定要学!学问,学问一定要问.这可是我的切身体会. 我不怎么擅长玩电脑,前段时间讲家里的笔记本电脑换成了台式机,磨合了许久,关于家里打印机系统的兼容问题,用window 7还是x.p的问题(并不是越先进就越好,还要看自己是否合用),这些都必须请教专业人士,平时的小问题学会一个方法,请教高手,使用远程协助. 前几天,电脑不知为何又出问题了,音响听歌声音不清.是音响坏了吗?有可能,因为这音响也用了很久,买一个很简单.但如果不是怎么办?家里3个成员都测试了一下,之后得出结论,可能设置出了问题,谁搞的呢,不明白?自己在家调了很久,稍微强些,还是和以前不一样,怎么办?那时正是6点多种,一般小店都下班了,大部分人都在家做饭,怎么办?这时我灵机一动,找我认识的qq好友,不管在线不在线,提问请求帮助或者通过邮箱发信.... 运气真好,远在辽宁的一位好友回信了,赶快启用远程协助,把问题说清楚后,他一下就帮我搞好了,看,一分钱没花,还学到了知识,原来不知怎么把卡拉o.k背景设置搞错了...... 电脑不会玩,可悲,不学,不问,更可悲.学了,不通,学了,不懂,还花了钱,就更可悲. 我教过的学生中,其中有几个还是自己要请家教,想学的,有的也在培训班上课,我问:"这个问题以前学过了没有?"学过,但当时就没有听懂"我说:"为什么不问班上的老师?""没有这个习惯"是的,一些学生不喜欢提问,害怕,不好意思,没有时间.......根本原因是没有养成好习惯,没有想把问题彻底搞懂,等老师讲,等老师提问,等别人回答,等考试错了再订正...... 这样把时间都等过去了,如果改掉这个习惯,勤学好问,把学过的知识都搞懂,每天将自己错了,搞懂的回顾一遍,睡前放一次电影,经常重复,那么结果会有很大的变化,成绩,会突飞猛进的.......
因为爱而成功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6-05 阅读:53次
(笨笨童年  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别人六岁就读书,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宇:“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和我一起回来的同班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旁人听到了,都朝我大笑。  又一天,我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起先打算把碎片藏起来,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终于打消此念,把碎片扫到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小时候家里不宽裕,父母很少给我零用钱。有一次,我偷偷从储蓄罐里拿了些硬币去买荸荠吃,回到家却忘了这荸荠来路不正,乐呵呵地拿去给父母吃。他们问是哪儿来的,我心慌了,结巴半天才小声回答:“是……路上捡的。”幸而父母念及一片孝心,只罚我跪洗衣板一个钟头。  也许由于智商有限,读书又不怎么用心,我虽然升上小学三年级了,成绩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回到家就互相安慰说:“这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我真想把课本煮汤喝。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了重大转折。那年,春花开得特别灿烂,尤其是我家向阳的窗台下更是花团锦簇,红似火,白胜雪。  我一直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终于等到星期天,双亲都去百货商店上班,七岁的小妹妹也去了外婆家,我便关上屋门,战战兢兢爬上窗台........) 然后他从2楼摔了下去,随后住了半个月的院,在此期间,他强烈的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因此他想用好好读书来回报,然后他还没有完全康复就去上学,学期结束时考了全年级第一,慢慢的,他就这样成才了,因为感受到父母对他强烈的爱,因为爱而成功,这是"作文有原理"中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写得不错,希望家长们试一下,让孩子们感受你们强烈的爱(但不是溺爱)而成功,我不停的渗透,感觉在我女儿身上,效果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