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小王老师的文章列表 |
---|
高中学习问题汇总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4-08-12 阅读:17次
1、我觉得在高一时只要把成绩保持住,没必要下很大的功夫去争第一,到高二、高三,再在原有基础上加把劲,这种认识正确吗? 答:这种认识不正确,在高一不仅要把成绩保持住,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滞不前的想法不足取,更何况,第一也是相对而言的,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既使你已经争得了班中第一,也没有理由自我满足,高一正是打基础的好时机,一定不能放松自已,另外,还需要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学习仅仅是一个方面。 2、目前,存在我身上最大的缺点是懒,意志力不强,四周如果有人说话,我就参与其中,该用什么方法改正? 答:对症才好下药,你已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这也是进步的表现。要改变“懒”和“爱说话”的习性,关键在于意志,你已明确它们的不利之处,这是改正的前提,以后,要时时提醒自己,如果不改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同时,确立一个自己学习的榜样,另外,需要把学习计划安排的紧凑一点,让自己时刻有正事可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只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有较大的改观。 3、潜力到底挖得完吗? 答:实验证明:人脑中约有80%的“处女地”有待开发。据闻,爱因斯坦,这位跨越时空,彪炳千古的辉煌业绩的科学巨星,也只动用了大脑潜能的30%。可见,人脑承受力及其潜在能量对相对处于无限时空之中而其极短暂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来说,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资源。 4、数理化方面的学习方法不够好,该如何改进? 答:(1)培养对学科的兴趣;(2)注重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领会其实质;(3)必要量的练习,练习不是目的,而是掌握定理、公式的手段;(4)记住几道典型的习题,举一反三。 5、一天中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多少? 答: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作为学生除了休息等日常生活时间的支配外,其他时间都可用于学习,一般来说,可以保证10小时左右,但有效学习时间应是一个变量,以及效果的高低也会因人、因地、因时各有不同,如今,学生之间存在的竞争,是效率的竞争,方法的竞争,一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品行都会影响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增加时间不是唯一的手段,最佳的方法是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6、如何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答:(一)认识到保证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意义:注意力是人智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比无意记忆的效果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有效听课、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二)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的方法: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因为,对越感兴趣的东西,很自然会觉得有吸引力,就自然会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兴趣产生于需要,因此,要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使自已保持有较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对不感兴趣的东西,除了去培养兴趣的努力外,关键是发挥意志力的作用,另外,有一个良好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再次,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平时不要小看文体活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
高一语文必备文言文 []
发表于:2014-08-12 阅读:57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zhǐ)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诗经两首》 氓 氓(méng)之蚩蚩(chī),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 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乘彼垝(guǐ)垣(yuán),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dān)兮,犹可说(tuō)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cháng)。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wǎng )极,二三其德。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三岁为妇,靡(mǐ )室劳矣。 夙(sù)兴夜寐,靡有朝(zhāo)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xì)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凶恶起来。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现在)白头到老的心愿让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xiǎn)狁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yǔn)之故。 菜采了又采,薇菜冒出了芽尖。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又到了残年。有家等于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玁狁打仗。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我戍(shù)未定,靡使归聘(pìn)。 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忧闷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róng)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薇菜采了又采,薇菜已经又老又硬。说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mǔ)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一个月就多次打仗。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jí)!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玁狁之难很紧急啊。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fēi)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想起我离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乡的途中,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wèi)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qiè)阔谈(yàn),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 杜甫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páng)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不平坦遥远的地方,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
高一语文《诗三首》 []
发表于:2014-08-12 阅读:11次
下面为大家总结《诗三首》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遗】 1、遗留: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2、赠送,读(wèi):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当】 1、对着,面对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应当: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孔雀东南飞》) 3、处于某个地方或时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高中数学正弦余弦定理证明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1 阅读:22次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 a/sinA=b/sinB=c/sinC=2R(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正弦定理(Sine theorem) (1)已知三角形的两角与一边,解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解三角形 (3)运用a:b:c=sinA:sinB:sinC解决角之间的转换关系 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这个角的正弦。 证明 步骤1 在锐角△ABC中,设BC=a,AC=b,AB=c。作CH⊥AB垂足为点H CH=a·sinB CH=b·sinA ∴a·sinB=b·sinA 得到 a/sinA=b/sinB 同理,在△ABC中,b/sinB=c/sinC 步骤2. 证明a/sinA=b/sinB=c/sinC=2R: 如图,任意三角形ABC,作ABC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交⊙O于D. 连接DA. 因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度 因为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等于∠ACB. 所以c/sinC=c/sinD=BD=2R 类似可证其余两个等式。 余弦定理的证明: 在任意△ABC中 做AD⊥BC. ∠C所对的边为c,∠B所对的边为b,∠A所对的边为a 则有BD=cosB*c,AD=sinB*c,DC=BC-BD=a-cosB*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C^2=AD^2+DC^2 b^2=(sinB*c)^2+(a-cosB*c)^2 b^2=(sinB*c)^2+a^2-2ac*cosB+(cosB)^2*c^2 b^2=(sinB^2+cosB^2)*c^2-2ac*cosB+a^2 b^2=c^2+a^2-2ac*cosB cosB=(c^2+a^2-b^2)/2ac
|
高中数学怎样合理复习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1 阅读:38次
尽管说每个人的学习状况不相同,方法也不相同,可是在一些方面还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毕竟知识点相同,遇到的题型也可能相同,每个人都想进步的愿望相同,为此,我借这篇文章给大家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时间分配合理。我在黑板上曾经给我们班上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这个时间分成学习时间和考试时间,只有合理的分配时间,并且在这些时间内,做合理的规划,才能到达更好的效果。还是那句话,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情,效果才会更好。就那高三整个时间来说,我们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期中考试之前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觉得主要把期中考试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复习好,总结好归纳好就行了,例如说解题思路,题型的总结,知识点衍生等方面要按照专题的形式,我在接下来会给一些例子。 期末考试之前,期中考试之后这段时间:例如说海淀区,期末考试数学题目往往都有一些难题,主要原因是期末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范围广,我觉得第一轮复习时间就是应该以期末考试为界限。因此在期末考试之前,学生应该对各章节中的知识点把握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要对其进行地毯式的复习,熟练掌握各章节出现的基本题型解题方法,包括运算能力,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期末考试之后,春节之前这段时间:我觉得尽量不要把一些复杂的问题带到来年,春节之前和期末之后这段时间显得更为重要,不管学校怎样安排教学计划,我们都应该注重提升解题能力,特别是解综合卷的能力。例如说学生可以买一套试卷,像《天利38套》这样的,把前面的30套题目按照: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分块。可以把选择题单独拿过来训练,比如说拿5套选择题过来,每套题目给自己15分钟时间,看看自己能不能在这时间内把题目做对,每做一套,要进行总结,看看哪些题目能一眼看出答案?哪些题目是新题型?哪些题目解题技巧没有掌握?哪些题目花费你较长的时间?答案的规律怎样分布?各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相关的题型有哪些?等等,要进行总结,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在下一篇的练习中,避免上一篇出现的错误。这样的话,你一定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时间分配方法。针对训练之后,你就会发现,做题速度快乐,准确率高了,正因如此我有很多学生在高考中剩余时间在半小时以上。 填空题也是这样去练,答题应该分类,例如说数列的题型是什么样的?这些题型分别和哪些知识点综合?实质上是考查什么知识点?怎样思考才能应对这样的题目?需要哪些积累?答题步骤是怎样的才能拿到满分?其余的题型也是这样练习,限定自己的时间。这样30套卷子下来,再去从整体上完成剩余的8套试卷,估计你一定会惊讶于你的收获。那么春节之后你再做综合卷的时候,一定主动许多。
|
高中数学提高作业效率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1 阅读:18次
做作业是每个同学课下必做的一向功课。虽然大家每天都做作业,但是每个人的效果却不相同。有的同学利用好了做作业的时间,效果显著,成绩上升。有的同学每天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效果不明显。归其原因,还是方法不同,效果不同。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点做作业的注意事项,希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温故知新,把握要领 先把书看透,再动手做作业。做作业前,首先温故有关的知识,回顾概念,掌握要求,了解有关的注意事项,明确学习的目的,把握解题的规范化要求,然后再动手做作业,就心中有数,练中学,学中练,达到巩固目的,强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限定时间,一气呵成 常听同学抱怨,作业太多,做不完了,有的同学为应付还不惜抄袭作业,影响优秀品质的形成。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对数学作业高度重视,应对自如,甚至还学有余力,额外做了些提高题,所以他们经常要求老师多布置些作业。调查下来,有两个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是他们做作业限时完成,不拖拉,干净利落,遇到困难,待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后,再进行钻研。另一方面,他们做到了心动不如行动。他们拿到问题,常常是立即投入战斗,而不是去想今天有多少作业,需多少时间,难度是否太大,能不能完成得了等等。他们遇到难题是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当解决了问题的部分时,常常会闪出好念头,悟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每解决一点就是向目标靠近一步,这就是“吹尽黄沙始得金”的道理。 三、明确题意,构建思路 审题是我们解题的前奏工作,不可忽视,在解题前必须审清题意,分析条件和结论,并且根据条件和结论进行联想:以前遇到过类似或者部分类似的问题吗?当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在这里还有效吗?等等。通过联想构建解题思路,设计解题程序,把握解题要点,为正确快速解题扫清障碍,奠定基础。
|
英语完形填空几点注意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8 阅读:26次
1、完形填空的短文通常没有标题且文章的首句和尾句,一般不设空,要特别注重对首、尾句的理解,因为它们往往提示或点明文章的主题,对理解全文有较大帮助。
2、第一遍通读带有空缺单词的短文时可能一时把握不住短文内容,弄不清头绪,这是很正常的。此时要注意克服畏难情绪和急躁心理,应稳定情绪,再将短文读一、二遍,直到明确大意为止。
3、做题时切勿一看到一个空格就急着选出一个答案,这样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由于缺乏全局观念,极易导致连续选错。因为完形填空不同于单个句子的选词填空,其空白处是位于一篇文章之中,因此必须纵观全文、通篇考虑。
4、每篇完形填空所设的空多以实词为主,所提供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其他三项均为干扰项。而干扰项也多半与前、后的句子或词组可以形成某种搭配,即如单从语法角度判断则无法确定,还必须从语篇意义上加以鉴别。
5、动笔时先易后难,先完成容易、有把握的答案,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然后再集中精力解决难点。对于实在无法确定的,可以从文中同样结构或类似结构中寻找提示,大胆地作出猜测。
|
中考英语完型填空技巧 [小班信息]
发表于:2014-08-08 阅读:29次
完型填空是英语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考察的综合知识能力强,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为大家介绍一些解题小技巧。
1、上下文直接信息题。
2、词义辨析题。
3、词、句、意结合题。
4、语法知识和固定短语考查题。
5、行文逻辑和全文中心把握题。
解题方法技巧:
1、 快速诵读全文,领会大意
完形填空题所给的是一篇意思完整的短文,所选的答 案处在整段或整篇文章之中。所以在做题前,必须先浏览全文,了解短文的大意,这是绝不可省的一步。
每篇短文总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段落之间必然承上启下,前呼后应,句与句之间 也一定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因此通读全文是要一气呵成,不要中断思路,只要能了解短文的大意就可。某些细节不理解可以跳过。如果不影响答题,可以置之不理。如果与答题有关,可到第二步填空时再琢磨解决。另外,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因为它们能提供主要的信息,帮助了解全文所描述的事件或文章的中心议题。
2、抓住结构、语意及逻辑三条线索,分析对比备选答案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句子结构是否正确、语意是否通顺、逻辑是否合理对各备选答案应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时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当遇到一个需要填的词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在句子中的成分是什么?词性是什么?
(2) 如果需要填的是名词,就要考虑名词的单复数和所有格形式。
(3) 如果需要填的是形容词或副词,就应考虑是用原级或是比较级,还是最高级。
(4) 如果需要填的是动词,则要考虑动词的时态,语态,人称变化,语气以及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和动词-ing形式)的一般式,被动式和完成式等。
(5) 如果需要填空的是介词,则要注意固定搭配的用法。
(6) 如果需要填的是冠词,则要注意是用不定冠词还是用定冠词。
(7) 另外要注意一些固定句型的完整。
(8) 所选答案应该和上下文和结构上 都吻合
(9) 局部服从整体,应 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
3、复查核对,决定取舍
通读全文,检查还原了的原文是否完整、合理。其方法是:把短文连同所选答案细读一遍,凡读起来别扭或答案无确切把握的地方分别记下来,然后将每个空
白处与其相对应的四个答案逐一对照,务求一一过关,避免遗漏。若发现原所选答案与复查时所选答案不同,不要急于涂改,待认真斟酌核实后,再决定取舍。 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对每一篇完形填空均可重复作上几遍,通过反复的练习,不但可以牢固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完形填空的应试能力。
|
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7 阅读:26次
吴起守信
原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令: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方: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
恐:
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信: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吴)起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译文: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42、①派 使 ②才
③害怕 担心 ④讲信用 守信
2、D
3、老朋友到傍晚没来,吴起不吃饭等他。暮,傍晚,天黑;食,吃饭。
4、为人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
★★吴郡陈遗
【原文】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
①铛:锅。②主簿:郡守的属官,负责文书等书。
【译文】
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凭借着锅巴得以活下来了。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答。
【启发与借鉴】
子女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古语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希望老来有子女赡养。如今虽然老人有养老金,但作为子女时常关心父母也是应该的。陈遗把焦饭(锅巴)留给母亲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事,然而他的心意应称赞。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至(2)恒(3)囊(4)贮(5)遗(6)值
2.翻译
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3.从陈遗的事例中,你懂得了什么?
【参考答案】
1.(1)极,非常(2)常常(3)口袋(4)收藏(5)送给(6)正值、遇到
3.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
|
初一语文文学常识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7 阅读:11次
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作者小思,香港作家。《贝壳》作者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
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6、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7、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8、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9、《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10、《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
11、《夏感》作者梁衡。
12、《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13、《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14、《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