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小王老师的文章列表 |
---|
初中语文如好做好预习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7 阅读:25次
学习好一门课程,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课程的不同,预习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就针对初中语文和大家讨论一下预习的方法。
首先、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强调一下态度和兴趣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化,学生自主学习变得尤为重要的情况下,学习态度问题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首要问题是端正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所在,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联系起来。再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要取得成绩,就必须对所学的东西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很多同学对语文不感兴趣,觉得这门学科枯燥乏味,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且非常零碎,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培养对语文兴趣的最佳途径是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第二、学会预习。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语文的预习重点在于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记录遗留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我认为还应该培养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角色转换意识,面对一篇崭新的课文,不要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学习者的角度去加以观照,要试着站在一个考察者的角度去思考:假如我是命题人,如果要以这篇文章为蓝本做一个阅读理解的练习题,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学生,应该如何命题?然后将自己考虑的问题挨个儿加以解答,最好是按答题标准以书面形式作答,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训练做题能力和答题规范性,一举两得。 在阅读时要注意积累,好的语句,段落,触动你心灵的地方都要及时做摘抄,并写出好在哪里,为什么它会具有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也就是要做好读书笔记。
学会阅读与写作。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这两种能力之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可以把对二者的训练、培养结合在一起,融汇在一起,达到共同提高。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
除了在学校的固定阅读和作文训练,还要重视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因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素材积累大部分来源于课外。要学会合理分配、充分运用自己的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教学大纲要求,初中学生每学期应至少有五十万字的阅读量,很多同学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具体到时间上的分配,我认为寒暑假应分别阅读两部长篇读物,平时在校学习的时间多阅读《读者》等精短读物或是文学家们的短篇作品集,就不要再看长篇作品了,尤其是在学习紧张期间,否则,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总结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7 阅读:53次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7 阅读:30次
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中占用分值比较大的必考题目。很多同学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好多专项训练,可成绩依然提高不上去。下面跟大家分享几点阅读理解题目的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
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5 阅读:24次
每年中考推断题都是化学的必考题型。这类题目考点较为隐蔽,知识点较多,要求考生的综合知识掌握要强。目前推断题深受出题老师重视,题型灵活多变,因此考生要侧重多推断题复习,寻求更多的解题方式。
推断题常用解题方式。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推断题的题型及解题技巧。
1、文字叙述型推断题: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这就要求考生熟悉这类题目的常见“题眼”,也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2、流程线式推断题:例,现有全透明液体物质A和固体物质B,用其进行实验的步骤和产生的现象。本题的突破口有两处:(1)初中化学中红褐色沉淀仅有Fe(OH)-3,据此可断定E为Fe(OH)-3,E受热后生成的固体物质B是Fe2O3;(2)由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F的生成特征可知F是BaSO4经逆推知D溶液中必含SO42-,其阳离子是KOH溶液中的K+。从C+KOH→D(K2SO4)+E[Fe(OH)3]↓的变化中可知C为Fe2(SO4)3溶液,再从A+B→C[Fe2(SO4)3溶液]+H2O的变化中可推出A为H2SO4。
实验型推断题: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例:有一包白色混合物,可能含有硫酸铜、硫酸钡、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钠、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将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液体
②在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③在完全反应后的②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原混合物中一定有: 混合物中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
肯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1) (2)
推断题虽然较其他题型难度较大,但多练习不同类型,多总结题中知识点,灵活掌握,相信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小班信息]
发表于:2014-08-05 阅读:26次
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
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 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 pH=7
|
中考物理应重视实验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7-31 阅读:28次
物理实验是中考中必考的题目,虽然我们不知道中考物理实验具体考什么,但我们能总结出所物理实验考试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而往往实验题是中考物理的软肋。这是因为很多物理实验题不仅仅是对物理知识的考察,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探究的能力。 怎样为中考物理实验题目做准备呢? 一、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通常实验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大多数学生可能更关注实验结论是什么,也就是对物理知识普遍重视,有的甚至采用“背课文”的方式来机械记忆;而探究过程的其他环节、方法往往被忽略,失去了科学探究的意义。从2009年开始,大连市的中考题更注重了科学要素、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察。 二、把握整体,关注实验细节。在某些中考题中可能考查的不是完整的探究过程,而是从实验的器材选择、操作细节或者设计环节等入手,对实验进行评估。 三、重视实验复习。马上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大部分课程已经结束,如何进行实验复习呢?大连市的中考实验加试给了各位考生再次走入实验室的良机。考生应充分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将每个实验加试题目重新动手做一遍的同时,细细体会每个环节,考虑实验的方法,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平时的实验练习中要利用好每个动手操作的机会,多思考,体验实验的乐趣。多总结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时刻为考试做好准备。 |
关于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7-31 阅读:20次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应该怎样进行才能有好的效果呢?这里我们要说的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最有效的。那就是重基础,重概念。中考考试的内容依然是不离基础不离概念的,因此要在第一轮全面复习中,做到彻底清理课本,学懂弄通基础。 通读课本。要是学生自己清理现象、物理规律等,要让学生明确各章节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弄清各章节的物理内容体系、能力要求、重点难点,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 理解实验。。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要认真研究,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测量和所得结论,做到“三会”——即会实验操作,会正确处理数据,会分析结论。对每一个实验,都要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减小误差。同时,对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小实验也要弄清其现象、过程和原理。 整理习题。对于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重新研究一遍(尤其对已做过的复习题、模拟题更加要重新分类研究),对于重点习题要深入讨论,适当拓展延伸,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达到“做一题,会一片”的效果,提高试题的利用率和接替效率。 第一轮复习应该以扫清基础知识点为主,绝大部分考题都是运用基本的方法和简单技巧就能够解决的常规问题。习题的训练不能搞题海战术,要保证做一道题会一类题的效果。通过一题多解使得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 |
七年级数学练习题下 []
发表于:2014-07-29 阅读:19次
选择题 |
七年级数学练习题上 []
发表于:2014-07-29 阅读:45次
1.若长方形的周长为 2.已知x-y=3,求代数式5-x+y+3(y-x)^3的值 3.已知x^2-x-1=0,求-x^3+2x^2+2006的值 4.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少3,百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 )。 5.公安人员在破案时,常常根据案发现场作案人员留下的脚印推断犯人的身高,如果用a表示脚印的长度,b表示身高,关系类似于:b= 6.小明在计算时a+n时,误将“+”看成“-”,结果得 7.已知多项式3x^2+my-8与多项式-nx^2+2y+7的差中,不含有x、y,求n^m+mn的值。 答案 1. 周长L=2(长+宽),代入得: 4=2(m-n+宽) 解得: 宽=2-m+n 答:另一边长为:2-m+n 2. 5-x+y+3(y-x)^3 可化简为: 5-(x-y)+3[-(x-y)]^3 把x-y=3代入得: 5-(x-y)+3[-(x-y)]^3 =5-3+3[-(3)]^3 =2+3*(-27) =-79 3. -x^3+2x^2+2006 =-[(x^3-2x^2-1)]+2005
=-(x+1)(x^2-x-1)+2005 =-(x+1)*0+2005 =2005 4. 十位数为:x 个位数为:x-3 百位数为:3(x-3) 于是:这个数为:
3(x-3)*100+x*10+(x-3) 化简得: 这个数为: 289x-903 5 (1) b= 6. 因为看错了.所以有: a-n= |
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的方式-hl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2-08-27 阅读:44次
每个人都在这个时候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叛逆心理,在这我和你们说下处理的办法吧。鼓励支持他独立自主的愿望,比如他决定自己穿鞋,尽管左脚穿入右鞋。你要做的是保持事物的趣味性,给予方向性的指导。仅仅去帮助他记忆什么标志可以区分左右脚,最终祝贺他的进步! 一些小的损失是必然的,也许目前您耽误一些时间,但是从此以后,您会赢得更多的时间。 一个孩子有学习的欲望,他心里的成熟度已经前进了一大步。相反如果您阻止他的求知行为,他可能会丧失这种学习能力。如果您赶时间,那么尽力在平时多让他练习或者直接帮助他完成。如果到4岁,他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进度,那么您应该重新审视以前的教育方式了。 也许衣服系错了扣眼,脸没洗干净,接受他做的不是很完美的事情,不要苛求。 当然,您不能忽略安全问题。在他提出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事情的时候,向他解释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可以做的事情,目前他还太小。让他期待自己的成长吧。总之在遇到有关安全的问题是是家长一定要不能妥协。
常青藤上海家教 http://www.jiajiao400.com/sh/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