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西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西安家教网  >  张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告诉孩子,你真棒!
家教张老师的文章专栏
告诉孩子,你真棒!
发表于:2011-08-19阅读:38次

一、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过多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付,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纠缠,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


 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生命是1,金钱、爱情、大学都是零,失去其中一个零还会有希望,丢了1,一切都没有了。­


 爱和恨,就像一张纸的正反面,爱转化为恨,只是一瞬间的事;而恨转化为爱,却要付出一生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有一句话叫境由心生。很多时候,人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你看路边的小草,被人踩来踩去,可它还是活下来了,它拼命地站起来,接受大自然给予的阳光、雨露,所以,它比温室里的花朵更有生命力。­度过严冬的人最知太阳的温暖,走过沙漠的人更知水的甘甜。­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在身边。­“深度的爱比极大的恨对个性造就的扭曲更大,因为前者很难被溺爱的对象反抗,而这恰恰是中国独生子女孩家庭的普遍特点。”­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邓颖超大姐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得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作为父母,如果一味地对孩子表示不满,评头论足、求全责备,那么你会痛心地发现,你给孩子带来的会是负面的信息。如果你一直告诉孩子某一方面不行,那么久而久之他就真的会认为自己不行。­有些父母不能正确评价孩子,关键是评价标准有问题。他们常常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已的孩子是蠢才;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他们总认为提醒孩子看到别人的成绩,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结果却事与愿违。正确的方法是: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


二、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


 盲目变清醒——有舍才有得;­


以分为本变以人为本——成长比分数重要;­


演员变观众——该放手就放手;­


施爱变受爱——在乎孩子的爱;­


唠叨变忠告——有用的是忠告;­


相同不同”——为孩子喝彩;­


对抗变对话——别跟孩子较劲”­


    成功的最佳目标未必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在人生的路上,放弃什么,选择什么,是一门艺术。有时,放弃就是获得。人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培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想学,往往什么都学不精;什么都想得到,往往得不偿失。中国有句古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努力之前,先弄清方向,远比一开始就埋头追赶别人要来得有效率。盲目跟风的人到最后将无法如愿以偿。­有一句话说得好:那些能够随意支配金钱的人并不是最幸福的人,幸福的人是能够支配自己的人。”­


   人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或许重新获得。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越!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这就是人生!­作为父母,我们是应该认真的反思一下:到底怎样帮助孩子?是代替他们做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做事?是处处表现父母行,还是让孩子证明自己行?在孩子成长的舞台上,父母是充当导演,还是作观众?成长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观众。如果有人欣赏自己,他们会劲头十足。­


   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甜,更不懂得珍惜,一旦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体现,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永远不要走捷径,便捷而陌生的道路可能要了你的命;永远不要对可能是坏事的事情好奇,否则也可能要了你的命;永远不要在仇恨和痛苦的时候做决定,否则你以后一生会后悔。­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这就是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大人就是这样用语言来塑造孩子的。­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特长并不一定都能发展为职业,但可能发展为爱好。爱好广泛的人,生活会更多精彩,思想会更活跃,可施才华的舞台会更广阔。


三、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


­


把头抬起来”——心灵成长需要尊严;­


我听你说”——心灵成长需要宣泄;­


孩子,你真棒!”——心灵成长需要肯定;­


跌倒了,爬起来”——心灵成长需要磨难;­


你的奇思妙想真不错——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我已经原谅你”——心灵成长需要包容。­


放飞你的梦想——心灵成长需要梦想!”­


    一个孩子是不是有尊严,不是取决于家里的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在于他们生长和教育的环境。­有句话很经典:难管之事宜停,难为之人宜厚,难处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心理学家说: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之门的金钥匙­今天的孩子最渴望什么?渴望肯定。今天的孩子最缺少什么?缺少肯定。如果父母能够用鼓励、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那么孩子的潜力将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现代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父母若期望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最佳的办法就是:永远作孩子的欣赏者,培养孩子的自信,欣赏孩子的才华。­自己要看得起自己。生活就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你要永远对它微笑!别人都帮不了你,最终还要自己帮助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磨难。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温饱;没有经历过寒冷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温暖;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幸福。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的最高准则: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自由是心灵成长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头。好比人体里的水一样,一时一刻不能少。人体缺了水,细胞就会枯萎;心灵缺少自由,头脑就会僵化,灵感就会消失。所以有位作家说:我不愿有一个塞满东西的头脑,而情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父母不是一个永远的解答者,而是一个提问者。向孩子提出问题,孩子便有了探索的目标,探索完了再去告诉父母,孩子本身也有一种成就感。­


   是孩子就可能会犯错,父母要给他改错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认错、知错、改错中成长的。当孩子犯了错误,要允许他改正。­多彩的梦想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人的一生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的天地有多大。有梦想的人,天地就广阔。梦想一旦萌发,就梦牵魂绕,无论能不能实现,始终是一种激励。­“最好的工作是自己最想干、最爱干、最适合干的。­幸福钟情于不懈追求的人。­梦想是心灵世界的阳光,目标是人生路上的动力。­


四、培养幸福孩子的九种环境:­


和谐是美——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


­平安是福——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


­自信是根——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思考是金——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财商是富——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


诚信是真——给孩子一个诚信的世界;­


父爱是天——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母爱是地,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


暴力是祸——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怖的世界。


­


   和谐是最美最高的表现形式。和谐的环境,能够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出孩子的潜力。­


没有什么能比自信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了。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惧源于失败的暗示。人积极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父母在乎孩子的分数,孩子就要去追求学分;父母在乎孩子的名次,孩子就会追逐名次;而父母在乎孩子品质的发展,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理想而自信的人。人生是大树,自信是根。­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愈强。­洛克菲勒忠告儿子:财富指的是你生活品质的程度,而非你赚钱的多寡,要体会富有滋味,并不需要靠着上亿的财产,而是去过你真天想过的生活。”­什么是人生的起跑线?明礼诚信,老老实实地做人,才是真正的人生的起跑线。­


   在孩子成长的世界里,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父爱给孩子以坚强,母爱给孩子以爱心。父亲支撑着孩子的世界,母亲抚育着孩子的成长。­


 五、爱孩子的八种方法


­亮点要放大——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鼓励要及时——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


­有人在爱我——用爱的感觉滋养孩子;­


榜样胜过言语——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


­娇生不能惯养——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


­自作必须自爱——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


­独立必须自主——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


­爱是不能忘记的——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


­   成人拥有爱的眼睛,才能发现的孩子,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孩子是天使,他们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他,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得到,一旦他接受了你爱的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


   有的老师喜欢当众批评孩子,让孩子在大家面前出丑,以为这样做,就会给孩子深刻的印象。其实,这种方式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当众表扬,背后批评。面对众人,最好的方法是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你把对孩子的要求变成鼓励,孩子一定会配合你。­


   人生最先应当接受的就是爱的教育。没有情感或感情淡漠的人,他的人生肯定没有光彩、不幸福的。­


人的感觉系统要经常使用,不用就会退化。酸、甜、苦、辣都是人感觉出来的,人没了感觉,生活会变得多么无味!爱的感觉也需要培养,从点点滴滴去培养,因为最感人的爱往往就像人们最需要的空气一样,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而人一旦有能力从细微之处感受到有人爱我,那做人与作文都将是最有品味,最有情趣的。­


爱孩子要有原则,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加以拒绝。,”­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比一个高智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地成长,能不能适应各种环境,会不会与人相处,有没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人,是要经过不断地吃堑、长智的过程。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负责任守规则的好习惯。­“我能行的孩子,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而是在行动中成长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六、快乐人生的三句箴言:


­太好了!——改变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我能行!——改变态度就改变了命运;


­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助你!——改变情感就改变了生活­


    20世界伟大的人生导师戴尔卡耐基讲过:人人都渴望幸福,但是,幸福之路只有一条,简单地说,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情。幸福与不幸福,并不是由个人财产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决定的。”­在很多情况下,人的痛苦和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决定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


   快乐人生三句话:面对生活,微笑着说:太好了!;面对困难,勇敢地说:我能行!与人相处,主动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人生最大的胜利是战胜自己,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帮助有困难的人。­


 七、培养责任感的四句妙语:


­


培养爱国情感——对世界说:我就是中国!


­树立公民意识——对自己说:这是我的责任!­


享受你的儿子——对儿子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


­欣赏你的女儿——对女儿说:有个女儿真好!


­   人常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其实,是知识改变了人的观念,观念改变了人的习惯,习惯改变了人的命运。­


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自己的价值。一个孩子被大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已幼小的生命是多么重要,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男子汉的意识塑造男孩,你用男人的标准来塑造男孩,男孩就会变成勇敢的男子汉。­


一个人被他人需要时,才会产生动力,产生真正的快乐。­儿子多么渴望被母亲肯定,被母亲需要!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儿子上大学、出国留学,而在于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这种需要时,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不要把自己看成高山,把孩子看成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母子换个位置、换个形象吧!让儿子做高山,儿子就会长成山;让儿子当大伞,儿子就能顶天立地!­


在培养孩子情感时,把命令变为欣赏,把无穷的唠叨化为一句充满感情的话:有个女儿真好,事情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