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西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西安家教网  >  刘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高考物理关注的热点问题
家教刘老师的文章专栏
高考物理关注的热点问题
发表于:2010-10-28阅读:110次

一、选择题常考考点


1.万有引力和人造卫星


㈠经典题目


【预测题1】假设月球的直径不变,密度增为原来的2倍,“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卫星的向心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B、“嫦娥一号”卫星的向心力变为原来的8


C、“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与原来相同


D、“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变为原来的


答案BD


【预测题2】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2008425233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器有了天上数据“中转站”。  25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若“天链一号01星” 沿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的半径为R,国际空间站沿圆形轨道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且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国际空间站的加速度比“天链一号01星”大


   B.国际空间站的速度比“天链一号01星”大


   C.国际空间站的周期比“天链一号01星”长


   D.国际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天链一号01星”小


   答案CD


点评】考查天体的运动、天体质量的测量和天体卫星的运动等知识点。测量天体的质量,必须以绕该天体运行的其它天体如恒星的行星、行星的卫星等为观测对象,若该星体自身没有卫星如月球,则可以为其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如嫦娥一号),通过对该人造卫星的观测就可测量其它质量;一般试题对用万有引力与卫星的运动关系求速度、周期和向心加速度等。本题一改常规,只给定轨道半径和周期,用以训练和克服思维定势。


㈡新颖题目


【预测题3】我国首枚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绕地球轨道上第三次近地点加速变轨后飞向月球,在到达月球附近时必须经刹车减速才能被月球俘获而成为月球卫星,关于“嫦娥一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后一次在近地点加速后的卫星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刹车减速是因为卫星到达月球时的速度大于月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刹车减速是因为卫星到达月球时的速度大于月球卫星的第二宇宙速度


D.若绕月卫星要返回地球,则其速度必须加速到大于或等于月球卫星的第三宇宙速度


答案C 


解析】当卫星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宇宙速度时,卫星将脱离地球而成为太阳系的人造行星,“嫦娥一号”飞向月球时没有挣脱地球的引力,A错;卫星到达月球附近时需刹车减速才能被月球俘获,说明其到达月球附近时速度一定大于或等于月球卫星的第二宇宙速度,若不减速就会脱离月球,BC对;卫星要从月球返回地球,则其速度应加速到大于或等于月球卫星的第二宇宙速度,D错.


点评】试题以“嫦娥一号”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宇宙速度的理解、逆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类比能力,从卫星的“脱离”去分析被“俘获”,分析判断时一定要分清天体的层次:脱离地球→成为太阳的人造行星;脱离月球→则成为地球的卫星.对以“嫦娥一号”为背景的试题,还可以以变轨、刹车方法等考查圆周运动的条件、向心加速度、动量守恒等知识点,同时考查《考试大纲》要求的理解能力.


【预测题10】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质量为m的纯油酸,滴在液面上扩散后形成的最大面积为S.已知纯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


A.油酸分子的直径                 B.油酸分子的直径        


C.油酸所含的分子数            D.油酸所含的分子数


【答案】BC


【点评】试题以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的实验为背景,考查分子直径的计算、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分子数的计算等知识点。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微观计算中,注意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计算的桥梁,将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联系起来,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至关重要。


【预测题20】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A.卢瑟福预言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并用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预言


B.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打出了质子,并由此发现了电子


C.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D.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并由此解释了所有的原子发光现象


【答案】C


【解析】卢瑟福是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才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的,A错;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B错;库仑通过实验发现了库仑定律,并用库仑扭秤测定了静电力常量,C正确;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只能解释氢原子发光规律,D错。


【点评】考查物理学史,玻尔理论的局限性等。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