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西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西安家教网  >  东方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本 质 考 察
家教东方的文章专栏
本 质 考 察
发表于:2013-07-02阅读:36次

 


 


本 质 考 察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查严

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一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17B  20A  21D    22.B)




2010年全国文综Ⅰ

13.欧阳修上书说:“京城今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祥其语言,不可流布,面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卢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相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14.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 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15 1913年,某身着日是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于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8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吧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东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什村。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C 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 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到全球范围内

(13、D14、D15、C18、A、23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15.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 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19.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中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 l5.C   l9.A    20.B      22.D    )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  新课标  陕西


2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檄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29.图4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31.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35.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7A 、 29D 、  31D 、 35A)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4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品论:“呜呼!可不谓人杰”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效仿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20.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2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深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14B  20B   2 1A ) 

 2011 年  新课标  陕西卷

 

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这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32. 图5是选自飞利浦•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家具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25D  27B   31B  32D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新课标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24C  25D  28B  30A   31C   33A  34B   35C


2012年普通高考(全国卷)文科综合


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22.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A. 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 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 14.C    15.D    19.D     22.C )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卷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C)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B)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卷


24.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宁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B)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 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灰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小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D)


    A. 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 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 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C)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9.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C)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D)


    A. 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 无力趁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 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浙大定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A.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