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北京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北京家教网  >  肖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带好孩子与干好事业
家教肖老师的文章专栏
带好孩子与干好事业
发表于:2017-12-26阅读:208次

肖老师 :

    我现在在家“看孩子”,这又使我回到了老问题,因为我原来就是安排不好时间,平衡不了孩子、家庭和自己之间的需求,家里又没有人能帮我,才搞得我很是烦恼(当然跟我自己的能力也有很大关系)。 

    在中心我也学到好多对我有帮助的东西,比如“订计划”,我现在已经把计划简化成“每天完成必须的工作”了,但时间上还是很不好控制——孩子是不跟着我走的,他很“犟”,如果我强行按我定好的时间表行事,每天在和他“较劲”、哄他上面就要花好多心思、功夫,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如果按他的意愿,那我就什么也干不成了——他给我留的那点时间还不够干家务的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孩子上了幼儿园才好些,但我知道这只是环境变好了,并不是问题解决了,而且我也知道现在这种造成我“退步”的情况毕竟是短暂的——过些日子他一上幼儿园我又可以轻松了,但我很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是这个类型的问题。我到底应该偏哪头?怎么平衡呢?


 


    肖峰答:你的苦恼我很理解,因为我也现在有时也要带带孩子,也有个全面兼顾的问题。

    我觉得你最重要的是不要先在感情上排斥带孩子这件事,认为它影响了自己做这做那,耽误了自己的事业。实际上,你恰恰应抓住此刻的时机,大大增强你对孩子的控制力、影响力。如果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就老得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你就总也无法主导你自己的生活。再者,你现在要搞的事业,要学习的新东西,不就是心理和教育这些东西吗?如果你不能解决自己身边的这类实际问题,那么你学的理论就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了。

    所以,你现在带孩子,就是在搞事业,搞研究,在学习提高。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运用理论,实施设想,观察总结,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学习和研究吗?没时间看书和写作,那就先在心中想,打打腹稿,这不也是在充分利用时间了吗?

    情感上不抵触,好方法就容易接踵而来。我记得有个老太太,好象在做类似弹棉花的家务,为怕孙子捣乱,就把孩子圈在围床里。可孩子失去自由后,就老大吵大闹。后老太太灵机一动,她把孙子放出来,自己进了围床,这样各得其所。

    对待一些麻烦的事情,一定要因势利导,积极看待。


    从我自身的经验,我认为要对孩子有你的影响力,控制力,最根本的还是既要孩子喜欢你,又要孩子害怕你,即“胡罗卜加大棒”。胡罗卜是什么呢?那就是你能带给孩子快乐的能力,会不会带他玩,能不能给他讲精彩的故事。这点很重要。我认为孩子能否从做事和活动中体验到快乐的能力,决定着终身的幸福与否,很多人之所以终身都不知道人生的意义,都没获得幸福,是因为童年没有相应的积极的情感记忆。再者,你能吸引孩子,你惩罚孩子的手段就会丰富。你不听我的正确要求,我就不给你讲故事了,而不必象许多父母,就只有非打即骂这种单一的惩罚手段。

    运用大棒也有讲究。据我对女性的观察,我发现她们在惩罚孩子上有两大误区,一是情绪化,自己情绪好时孩子什么错误都能容忍,情绪不好时就没错找错,结果惩罚的效果不是让孩子不再做某种错误行为,而是害怕大人情绪不好。二是不能根据孩子错误的性质,而是依据物质损失来决定惩罚。比如孩子对人不礼貌不惩罚,反而因好奇好动摔了个杯子就暴跳如雷。

    我不这样,我一是标准明确,始终如一,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二是对孩子的行为要有清楚的估价,然后根据大小决定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无理胡闹绝对不容许,不听劝阻那就得使用无力或用无力相威胁,但若是不收拾东西,则可软硬兼施,用诸如“不带你出去玩”或“不给你好吃的”来加以解决。

    还有要在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培养孩子在独处中自得其乐的能力极其重要。这不仅能解放你,也对他未来的发展有利。一个人,必须既能合群,又能独处,两者缺一不可。

   (本文是我给一位学员来信的回复)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