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南宁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南宁家教网  >  杨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入门须正 立志须高
家教杨老师的文章专栏
入门须正 立志须高
发表于:2013-04-30阅读:842次

入门须正  立志须高


◇莫恒全


 


我初次见到该书的作者,是在我的《文心雕龙》研究课堂上。课后跟他交流得知,他在中学教过语文,对写作教学有些体会和研究,我说:“那我们也算是同行了,以后可以相互切磋一下。”后来他把这部《跟着作家写作文》书稿给我看,要我提点“建议”,我也就欣然应允了。我将这部书稿认真读了一遍,看得出他对写作与作文教学的确是有所研究的。他的作文教学特色和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融贯在这部书中。


宋代著名文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强调了“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的学诗门径,这是对《周易》中“蒙以养正”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这部作文“教材”的编写,正是以此作为其写作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该书将当前被人为割裂的文学写作与应试作文统一起来,回归文学的本质,回归写作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原则,建构起一个纯正的、高目标的、并且符合中学生知识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写作导练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点。


首先,该书的导练体系科学,逻辑严密。全书由“文外工夫”、“笔墨艺术”、“分体创作”和“习作品评”四个部分构成,相互关联,自成一体。“文外工夫”部分,源出于陆游“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素养,包括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的能力、纯正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笔墨艺术”部分,重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注重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这是真切地把握了写作技巧的、匠心独运的安排。“分体创作”部分,既突出了文体的规范性要求,又比较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和写作水平的实际情况。“习作品评”部分,重在通过鉴赏性的作品,引导学生的鉴赏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该书的导练思路清晰,循序渐进,条理井然,将写作理论融于写作实践之中。每一节导练由六大模块构成,目标一致,相互贯通。“写作故事”生动活泼,用古今文坛上的写作故事切入所要训练的专题。“名家导向”权威有效,用中外名家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写作的方向与技巧。“写作心法”通俗易懂,用自己的语言讲解相关的写作知识。“习作精评”具体直观,通过对学生习作的精细化讲解,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强化训练”针对性强,设置了相关的训练题目,包括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真题,便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巩固和强化训练。


第三,该书的导练范例和点评精当而独到。学生写作,无疑是需要一定的作品范例来引导的。如何选取范例,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古语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严羽《沧浪诗话》也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故此,该书在范例的选取上严格遵循“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的理论原则,选取了两个层面的优秀范例:一是选取优秀的学生习作,其中大部分是经他指导、推荐到报刊杂志发表过的学生作品,因而更具代表性和示范性,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心理情感和写作能力;二是优秀的教师下水作文,大多也是在报刊杂志发表过的文章,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介绍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方法。作者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精细化的评点,给学生以直观的、具体的、有效的示范作用。


综之,这本《跟着作家写作文》的出版,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上也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示范性,是可以作为中学生写作的“教材”使用的。该书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和写作现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具有很好的纠偏和匡正作用。希望这部书能够成为中学生写作学习中的良师,成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的益友。


 


 


2012年6月于南宁


 


(作者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应用写作学会常务理事)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