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白老师的文章列表 |
---|
高中数学教学建议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1 阅读:22次
学生成绩的好坏不仅与教师的教有关,而且更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学。因此,教师更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思考,善于联想,善于对比,善于总结。 一、善于思考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这样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紧抓相关知识,通过层层削析思考,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实质,强化思维训练,形成独立的求知能力。 二、善于联想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个或多个事物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一旦让学生掌握了联想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平面问题与立体问题的联想 ,“数式”与“图形”的联想等。 三、善于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相近或相似知识的比较,了解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相近的问题进行搜索,整理并加以对比,许多问题往往可迎刃而解。 四、善于总结 总结包括对知识一类问题的解法及思想方法的归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小结,机地记忆,并且在解题过程中为做题而做题,根本不去归纳方法。那么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作总结,使知识形成网络,便于抓住重点,掌握规律,并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及解题方法。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如何拿高分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8 阅读:7次
很多同学英语基础很好,阅读理解大概意思都能掌握,但做题总是错。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英语阅读理解拿高分的方法。
首先,中考试题中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体裁形式丰富(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迎合中考命题趋势。
其次,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归纳概括、逻辑推理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在阅读技巧上,考生要了解文章的个别词或句子、文章的某细节或情节、文章的主题、文章的背景知识、文章的结论或结局、文章内涵的寓意等。
第三,从问题设置上可以将问题总结为四种类型:
(一)直接题目
这种题目比较简单,只要通读全文,了解文中所叙述的重要事实或细节,就可以解答出来,有的甚至可以从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
(二)理解性问题
要求对文中个别难词、关键词、词组或句子做出解释。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对有关的上下文,甚至整篇文章的内容建立准确、立体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答案。
(三)推理性题目
这种题目考生往往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而需要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时甚至还得考虑作者的主旨、倾向等因素加以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答案。
(四)概括性题目
要求考生在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归纳、概括或评价。解这种题目时,不能只凭文中的只言片语而断章取义,比如涉及文章的标题、主题、结论、结局等有关问题,都需要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生活常识、专业知识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判断,从而获取文章中内含的信息。
|
发表于:2014-08-08 阅读:5次
假如你是一所国际学校校办英文杂志的学生编辑.你看了下面这封信后,也想写一篇关于该信的读后感,内容要点包括:你对此事件的看法;解释你的理由并提出你的建议;向受害者表达尽快康复的祝愿.
★ 范文
Today, I received the reader's
letter. I was shocked at it. Personally speaking, I think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od safety. The government must make some necessary laws.
What's more, some businessmen shouldn't be only interested in making money.
They must care about people's health. We'd better not eat anything in dirty
places though some food is delicious, because eating unhealthy food does harm
to our health.
Finally, I hope the family in the
accident will get better soon.
|
初中英语被动句的总结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8 阅读:32次
英语中有一种主动句可以转换成两种被动句型,它们通常是一些表示客观说明的句子,如:
People believed that she is
honest. 大家相信她是诚实的。www.51jjcn.cn/yfdq/3123.html
→ It’s believed that she is
honest. 大家相信她是诚实的。
→ She is believed to be
honest. 大家相信她是诚实的。
比较上面两类被动句型可以发现,一类是“it+be+过去分词+that从句”,另一类则是“主语+be+过去分词+不定式”(其中的“主语”为前一类句型中that从句中的主语),通常可用于这两类被动句型的动词有assume, believe, expect,
fear, feel, know, presume, report, say, suppose, think, understand等,比较(同时注意其中时态和动词形式的变化):
It’s expected that he will
come soon.= He is expected to come soon. 预计他很快就会来。
It’s expected that he has
come. =He is expected to have come. 估计他会已经来了。
It’s known that is a good
singer. =He is known to be a good singer. 大家知道他是位优秀的歌手。
It’s known that was a good
singer. =He is known to have been a good singer. 大家知道他曾是位优秀的歌手。
|
中考必备名言名句总结 [随笔杂谈]
发表于:2014-08-07 阅读:15次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及答案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7 阅读:4次
⒈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发展。
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⒊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某校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设备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
B.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⒋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量事实表明,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
B.职业道德之花已在这里绽放,这娇艳的花瓣上有着青年们倾注的斑斑汗渍,散发着青年们心灵中的阵阵幽香。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⒌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C.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D.通常,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医生要获得其大脑的扫描图像,以便确定肿瘤的位置和了解肿瘤附近血管的状况。
⒍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B.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C.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D.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⒎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春晖中学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时,开展话说“嫦娥奔月”的活动。
B.今年春节前后各大媒体详细报道了抗击冰雪灾害的感人事迹。
C.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D.救灾队伍在余震不断、交通断绝、通信不畅的恶劣环境下坚韧前行,一条条生命因为他们的到来重获生机。
⒏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进行修改。
⑴李明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国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⑵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息,一直都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
⑶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⑷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
⒐下列文段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习作,其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把正确的写在下面。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大晴天,万里白云。那一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在信阳人心中很受欢迎的鸡公山。那里万里群山,它们像一条大龙似的蜿蜓盘旋在大地上。来这里游玩的今天还有好几个旅游团。我们首先来到湖边观赏那碧绿的湖水和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紧接着我们又翻过一座山,来到了一条大河边,顿时觉得心情舒畅,似乎忘却了所有烦恼。
⒑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⑵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⑶我们要树立“信阳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⑷为了实现创建卫生城市的目标,市文明办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市民要从做文明信阳人开始。人文明了,城市才能真正卫生起来,人文明了,才能把卫生城市建设好、保持好。
参考答案:⒈A⒉C⒊B⒋C⒌B⒍A⒎C⒏⑴混淆了被动与主动的关系,将“把它”换成“被”即可。⑵搭配不当,“画”可见但不可闻;将“喜闻乐见”换成“喜爱”即可。⑶“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不合逻辑,“防”的应该是“万一”,将“以防万无一失”换成“以防万一”。⑷主语“中国人民”与宾语“国家”不相搭配,把“人民”删去。⒐那是一个大晴天今天来这里游玩的还有好几个旅游团⒑⑴语序不当,“不仅……而且……”的内容要对调,可改为“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⑵搭配不当。删去“的高低”“的大小”或在“成功”后加上“与否”或将“成功”改为“成败”。⑶删去“投身”,或改为“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
|
中考化学实验必备知识点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6 阅读:13次
中考化学每年实验题是必考的占用分值比较大的题目。
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点可以分为: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学生应熟悉实验室制H2、CO2、O2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气体中所含杂质H2O的证明、除杂方法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理也要熟知。
重视研究型知识点:①常见气体的探究。②常见物质的探究。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Ca2+等。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③黑色粉末的探究。④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⑤离子作用的探究。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⑥溶液酸碱性的探究。⑦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及社会热点。例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学与环境污染,药品与健康及今年的限塑令、节能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应该清楚地了解。雪灾、地震、奥运会、洪水等是今年的热点,包括地震中水的处理方法、消毒剂的选用、南方雪灾中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奥运会火炬材料、燃料的性能等。
|
初中化学新课标教学方法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06 阅读:21次
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更强。知识掌握更加灵活,更联系实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应该及时更改授课思路。以便让同学们更深入的理解新课标,掌握其考试根本。
复杂问题简单化。化学式的计算本不是一个难题,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同学却不能很好理解,误认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经仔分析,我发现是由于学生对元素这个概念不清楚才导致了解题的困难度。在新课教学中,还是同个问题,化学式CO(NH2)2的计算,(1)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2)各原子个数比,(3)各元素的质量比,(4)N元素的质量分数?我给学生打了个比方,把这个化学式当成一篮水果,其中不同的元素代表着不同的水果,我们把C当做苹果,O当作是香蕉,N当作是西瓜,H当作是橘子,边讲我边把这些水果标上去。现在我们要求这篮水果的质量。学生都异口同声,将他们的质量相加。非常好,这样我们的问题就简单了,我们把这篮水果的苹果、香蕉、西瓜、橘子都加起来就行了,这时候,我们需要清楚,在这盘水果中到底有多少个苹果、香蕉、西瓜和橘子。
难记问题熟记化。初中化学教学中,前人形成的经验、结论需要我们记忆,因此,如何能在较短时间牢记某些知识点,在具体运用时,快速再认,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记忆是一门苦差,如何将艰苦的记忆变成让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事情,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过渡问题轻松化。纯粹的化学知识枯燥无味,学生难以提起兴趣,若能举些生活中的例子他们就会觉得很新鲜,很好玩,不觉得自己在上课学习枯燥的知识,所以过渡时候引入生活例子,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原本严肃的课堂变得自然放松。
|
物理必备考点之物理公式总结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7-31 阅读:22次
公式是解题的基础。牢记公式,熟练应用到题目当中去,牢记与灵活掌握相结合,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 4.浮力F=G排=ρ液gV排 =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支持;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 7.功率p=W/t=Fv; 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 燃料完全燃烧:Q=mq=Vq, 电热:Q=I2Rt; 10.电学公式: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电功:W=Pt=UIt=I2Rt=U2t/R 电热:Q=I2Rt(焦耳定律)=UIt=U2t/R 电功率:P=W/t=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 并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1/R=1/R1+1/R2, |
物理必备考点之电功率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7-31 阅读:33次
下面为大家总结电功率的知识点,电功率是考试必考考点,加强练习,有意识的总结考点内容,能达到学习事倍功半的效果。 1.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2.计算电功率公式:P=UI=I2R=U2/R(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3.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4.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5.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6.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7.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8.“220V100W”求该灯泡的R和I0? 9.功率比:串正、并反、同阻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