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武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蒋老师的文章专栏
发表于:2011-10-09阅读:69次
      一次国庆节我到学生家上课,中途突然听到整个单元都闹哄哄的,哭的,喊的,不知出了啥事?我们仍安静的上课,回家时,我看到了警车。一周后我得知6中一个15岁的男生从15楼跳下,还有一份遗书,不知内容如何?只知道这孩子平时成绩还不错。

       为什么,生命如此脆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教育就普遍地“望子成龙”,至少也得“成材”、“成器”。既然是“成材”、“成器”,自然不讲“成人”。一个孩子,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怎样对待压力,怎样对待挫折,怎样对待生命,自己的和别人的生命,药家鑫是另外一个例子,这些都体现了现代中国对生命教育的缺失。那么他们到了社会上,应该怎样对待他人和自己?有哪些基本品质,其实不可或缺?所有这些,学校和家庭都是不想的,也是不教的。他们关心的,是学习成绩是否名列前茅,钢琴和英语过了几级,以及能不能当上班干部,等等。至于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他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他的兴趣、追求、烦恼、纠结,根本就懒得去管。


    其实学习是需要有压力的,否则孩子也没有那么自觉,谁都愿意玩,不想下苦工,但是这怎么能成功呢?古时陶渊明这样教育学生“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可见学习不下苦工是学不好的。


    压力太大也不行,因为现在的小孩太脆弱了,其实许多学生在小学6年都应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功课很多,但学好课本也是不难的,所以要关心孩子,给他足够的爱,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因为现在的学生很有个性,青春期的情绪很不稳定。你爱他,要让他知道,让他了解,否则他认为你的爱是有条件的,或者根本感受不到爱。任何事都要讲“度”,压力也要有度。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