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初中数学的文章专栏 |
---|
认识100万教学简案
发表于:2012-09-05阅读:25次
|
授课时间 班级初一(3)(4)课 题 认识100万 教学目的: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感受100万,发展数感;能 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有条理思索与语言表达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与难点对大数的解释、判断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 具: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先让学生从身边的较熟悉的事物出发,感受大数,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感受到100万这个数字很大,你能估计出100万粒大米有多重吗?有什么办法?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如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能否与同伴进行合作,能否想出估计的方法与同伴合作完成,能否从多种角度体会某个数据等。 通过一些具体的情景,使学生能更切实感受到大数,并能理解认识它们。可进一步指明:在不同的生活素材中,100万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1.情境导入, 1提出问题: 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亿人;2002年我国微机的产量达1181.76万台; 2.探讨问题:方法为:先数后秤再计算或先称后数再计算。确定好估测方法后,再分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分工要明确,四个人中,找个“火眼金睛”来数,找个“小秤砣”来称量,找个“能言善辩”作总结,最后一个当“计算器”。明确任务后,每个学生才能真正地活动起来,避免小组活动时只有学习好的操作。在使用天平时,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 3.知识理顺、得出答案: 每个小组派代表把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全班讨论哪几种办法最切实可行。100万粒大米大约有60斤,再举身边的例子感受60斤。若一个学生每天需要2斤大米,则100万粒大米则是此学生大约一月的生活需要。一月我们一人要吃掉100万粒大米。 4.应用练习 (1)估测自己的步长,你的1万步大约有多长?100万步呢?相当于你围着操场跑几圈?(2)测量数学教科书的厚度,估计100万册这样的数学教科书摞在一起有多高。你的教室能装下这些书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3)估计教室的面积,回答以下问题:1万米2的面积相当于多少间这样的教室的面积?100万人站在一起,约占多少间这样的教室 5 . 拓展创新:(1)100万元新版人民币,1张100元的新版人民币长约15.5厘米,宽约7.7厘米,100张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大约0.9厘米厚,要装下100万元人民币,能用一个长、宽、高大约是50cm×30cm×4cm的皮箱装吗?此题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相互质疑,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挥其聪明才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类比、归纳的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2) 读一读: 棋盘上的学问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这位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你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的米吗?教师可让学生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根据平常的课外阅读或上网查寻的资料),来进一步认识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估计、创新的能力。小结 教案检查情况: 检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