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白老师的文章专栏 |
---|
高考数学常见三大失分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于:2011-02-20阅读:138次
|
[失分原因1] 对数学概念理解模糊,缺乏应用意识 对策1:注重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概念的本质。 我们每次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时,必须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它是从哪里来?是怎么得到这个概念的?数学概念往往用简洁的几个字概括一段文字的意思,如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学期望等,这几个字是如何提炼的?它的内涵是什么?这个概念在解题中如何运用?如果对每个数学概念都这样来学习,就能抓住概念的本质,产生对数学概念很强的理解能力,以后无论是独立学习新概念,还是让你定义一个新的数学概念,都会从容自如。 对策2:重视概念的灵活运用,提高对“概念元素”的敏感度。 一些同学感到“概念都记住了,但解题时怎么不会用呢?”,其实数学概念的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明确该概念有哪些作用、哪些问题可以利用它解决,特别要能够捕捉条件中与概念相关的“元素”,因为题目的表述有时不是那么直白,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看出隐含在文字中的条件,因此分析条件时必须做到“慢、细、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就能破解复杂多变的问题。 [失分原因2] 错误理解题意,导致解题错误 对策3:审题做到“三心”,解题才能放心。 审题时必须做到“耐心、细心、用心”,这是正确解题的基础,特别是对文字较长的题目,一定要有耐心,杜绝急躁,眼睛一扫而过,常会造成审题错误,看到文字题很烦躁,不能静心而为,这是当前学生的通病。仔细审题看清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获取完整的信息,这是解题正确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用心考虑这些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知识的联系,将问题归类,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需要用心思考,这样才能保证解题思路的流畅。 [失分原因3] 运算变形能力差低级错误常发生 每次大考后,总有一批学生面对考分后悔不已,“这些题目我都会做,只是算错了。”实在可惜啊。 对策4:端正态度、掌握算理、由慢到快、确保正确。 许多学生误认为计算就是算一算,没有什么“花头”,“考试时细心一点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想法会给你带来终身遗憾,让你后悔一辈子,试想:平时不细心,考试怎么能细心呢?平时计算总是错误百出,考试时计算会正确吗? 计算不仅是“算一算”的问题,还有“算理”的掌握,包括数字计算和式子的化简变形,这种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它贯穿于整个学习的始终,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步能达到的,计算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确保正确率,因此先要慢再到快,始终将正确率放在首位,对每次测验或作业中计算方面的错误仔细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