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学习了简便运算: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拓展、除法的性质,运用这些定律,使计算更为简便。现在学习的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同样要运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孩子们已经把前面的运算律忘记,造成分数简便计算做题不理想。再次引导孩子进行复习,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一、 乘法运算律 1、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3、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4、乘法分配律的拓展: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相减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5、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二、除法的性质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2)反用除法的性质仍成立: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用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两个因数,即a÷(b×c)=a÷b÷c 三、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四、重要知识点提示: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乘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简便运算的类型有很多,下面我一一列举。 (1)两个数相乘,如: 12×105 =12×(100+5) =12×100+12×5 =1200+60 =1260 从形式上看,12×105是一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题,但仔细观察后,我们发现105可以拆成100+5,这样就能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25×808 =125×(8×101) =125×8×101 =1000×101 =101000 一般情况下,看到125就要想到8,很显然把808拆成8×101,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把808拆成800+8,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没有把808拆成8×101更简便。 48×25 =6×8×25 =6×(8×25) =6×200 =1200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简便计算时,要分其中的一个数,使计算简便,在分数的过程中,一定要观察这两个两位数,个位是5的两位数一般不分,把48分成6和8,利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注意:两个数相乘,把其中的一个数分解,一定要看看把这个数分成两个数相乘还是分成两个数相加,就要看那个使计算更简便。 (2)三个数相乘 如:47×8×125 185×5×20 40×13×25 =47×(8×125) =185×(5×20) =40×25×13 =47×1000 =185×100 =100×13 =47000 =18500 =1300 从以上三道题中,我们要学会观察,看看哪两个数相乘能得到整百、整千数,再乘另外一个数,利用乘法结合律或乘法交换律使计算变得简单。 三个数相乘还有另一种情况: 如:25×32×125 =25×(4×8)×125 =(25×4) ×(125×8) =100×1000 =100000 因为25×4=100,125×8=1000,观察发现这个题目中有25,就想能否找到4与它结合相乘,又有125,就想能否找到8与它结合相乘。而32可以分解成(4×8),所以:原式=25×(4×8)×125 =(25×4) ×(125×8) =100×1000 =100000 (3)四个数相乘 如:8×5×125×40 =(125×8)×(40×5) =1000×200 =200000 观察这四个数,哪两个数相乘能得到整百、整千数,利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4)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35×6+65×6 =(135+65)×6 =200×6 =1200 观察135×6+65×6,发现135和65都是与6相乘,求两积之和,计算时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把两个相乘算式中两个不同的因数135和65相加,再与因数6相乘。 85×199+85 =85×199+85×1 =85×(199+1) =85×200 =17000 从形式上看,此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一般格式规律,而换一种思路,把85写成85×1,就显而易见了。 (5) 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70÷6÷5 =270÷(6×5) =270÷30 =9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6×5能凑成整十数,根据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这样计算起来就简便多了。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800÷(20×8) =800÷20÷8 =40÷8 =5 此题是运用除法性质的逆运算使计算简便。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270÷45 =270÷(5×9) =270÷9÷5 =30÷5 =6 如果是两个数相除,就要把其中一个数分解成两数的乘积,然后运用除法性质使计算简便。 五、常见错误 482×2×5 =482×10 =4820 错误分析:观察出2和5相乘得到整十数,能使计算简便,但没有改变运算顺序,没有运用乘法结合律,导致错误。 正确解答 482×2×5 =482×(2×5) =482×10 =4820 错误78×101 =78×100+1 =7800+1 =7801 错误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78×101可以转化成100个78与1个78的和。 正确解答: 78×101 =78×(100+1) =78×100+78×1 =7800+78 =7878 错误: 15×21+15×78+15 = 15×(21+78)+15 =15×99+15 =1458+15 =1500 错误分析:此题虽然计算结果正确,但是在简算过程中没有把第三项的“15”看成15×1参与到简算中,导致计算过程不够简便。 正确解答: 15×21+15×78+15 = 15×21+15×78+15×1 =15×(21+78+1) =15×100 =1500 温馨提示:运用简便方法计算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算式结构与数字特点,有时需要将一个数转化成两数乘积的形式,再进行简便计算。 错误: 8×5×125×40 =125×8×40×5 =1000×200 =200000 错误分析:结果是正确的,但是过程是错误的,只是把因数交换了位置,没有运用乘法结合律,导致错误。 正确答案: 8×5×125×40 =(125×8)×(40×5) =1000×200 =200000 六、在乘、除法混合运算中,有时为了计算简便,需要添小括号或去掉小括号,需要注意运算符号的变化。 (1)若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括号,则括号里面的数不变号, 即a×(b÷c)=a×b÷c (2)若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则括号里面的数都变号, 即a÷(b×c)=a÷b÷c a÷(b÷c)= a÷b×c (3) 若要在乘号后面添上括号,则括号里面的数不变号, 即a×b÷c= a×(b÷c) (4)若要在除号后面添上括号,则括号里面的数都变号, 即a÷b÷c= a÷(b×c) a÷b×c= 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