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南京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南京家教网  >  何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心理课堂上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分析研究
家教何老师的文章专栏
心理课堂上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分析研究
发表于:2015-07-03阅读:291次

心理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分析研究


[摘要] 在实践过程中,有哪些指标或方法能够了解心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取得了好的效果?能否促使心理教师在客观数据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心理课作为正规课程中的小学科,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且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心理教师普遍忽视心理课的有效性。本研究试图在分析心理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行为基础上抛砖引玉,运用整合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13节心理课进行了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问题概括为四点:以教师言语居多且主要是讲授,接受学生情感最少,接收学生观点与批评或维护权威上教师间表现不一;学生言语中被动言语居多,且主要为应答模式;心理教师效能与学生知觉到的课堂氛围间呈负相关;师生言语互动较少,而主要是教师持续言语或课堂持续沉默或混乱。据此提出有关心理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主要建议:减少对学生直接影响,尤其是讲授,增加对学生间接影响,尤其是接受学生情感,将意义建构的过程交还给学生,分享交流落到实处;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熟练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激发学生主动言语,提高言语互动效果运用C-FIAS客观反映心理课堂真实状态,开发实用性课程并建立一套系统地提高教师言语的培训方式,使心理教学更实效。


[关键词] 心理课堂教学;整合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C-FIAS师生言语互动行为;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心理课堂教学的改进


[作者简介] 何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张军,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北京 100048


1.前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等,而实际教学中是否真的做到去学科化、生主体?是否真的引导了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


研究者们早已意识到心理课的效度问题,一直以来从理论思辨和经验概括角度,提出各种心理教学的评价体系或指标,比较全面的是李翔、信忠义等提出的,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3个维度13个评分标准31个关注点,完整具体地解读其意义,多次提到教师应管理和利用自己的语言信息、“教师是否抛弃传统的权威角色,及在课堂中主导、支配课程的时间和程度”、“控制讲授法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 、“学生能否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影响着学生体验与感悟程度,间接地决定了心理教学的实际效果。诸如此类的研究停留在理论论述层面,缺乏量化依据。


近两年李琳大胆尝试了,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一节心理课——《学会沟通,让心靠近》视频进行定量分析,试图用客观数据评价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师生互动状况。其研究的主要缺陷是观察数量过少、研究设计不完善、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单一、结论可推广性低。心理课堂强调在人际互动中获得心理体验、感悟,师生言语互动作为课堂人际互动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探究其效果尤为重要。运用成熟的言语互动分析工具对心理课堂上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的分析,从而落实心理教学评价操作、帮助心理教师依据心理课的有效性特征与评价指标诊断并反馈教学行为,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


2.研究目的


第一,了解心理课堂上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基于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心理课堂教学、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3.研究对象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专业分会2013年全国中小学优质心理课大赛视频


4.研究工具


整合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C-FIAS

























SPSS统计软件


1 整合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C-FIAS




















































 


 


 


 


教师言语



 


间接影响



1.接受感情


2. 表扬或鼓励


3. 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



4. 提问



4.1 开放式问题



4.2
封闭式问题



 


 


直接影响



5. 讲解



5.1
陈述性讲授



5.2程序性讲授



5.3技术性讲授



6.指令


7. 批评或维护权威



学生言语



8. 学生被动应答



9.学生主动说话



9.1学生主动应答



9.2学生主动提问



课堂状态



10.沉默或混乱



10.1无助于教学的混乱与沉默



10.2有助于教学的混乱与沉默




5.研究程序


1选取观察员。观察员在正式观察之前必须熟练掌握C-FIAS编码与记录方式。


2分析录像。按照弗兰德斯提出的记录方式,将心理课视频按每3s时间抽样记录下主要的言语行为类目。记录时要遵守以下编码规则:


①如果在3s内发生的言语行为类目有多个,记录下最主要的一个;


②借助PPT进行提问认定为类目4提问,将活动操作的规则放在PPT上朗诵认定为类目5.2程序性讲授,其余借助教学媒体的进行讲授皆认定为5.3技术性讲授;


③类目6除了表示命令学生回答,也包括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发出的活动指令;


④当课堂出现的主要言语行为不能归类到1-9任何一个类目中时,并且课堂状态处于可控范围内时,记录为类目10.2,课堂呈现过多与活动内容无关的行为时记录为类目10.1


⑤当教师进行讲授,无法确定是否属于教师讲授时,尽量远离类目5,比如教师讲授过程中穿插提问,属于类目4


当教师提问之后,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随即教师自问自答属于类目5.1,当教师提问之后,学生没有回应、教师也没有任何言语属于类目10.1


3数据整理与分析


①弗兰德斯迁移矩阵:假如课堂师生语言行为代码为4.14.110.29.19.1335.15.16,忽略子类目,上面代码的“序对”为4,4)、(4,10)、(10,9)、(9,9)、(9,3)、(3,3)、(3,5)、(5,5)、(5,6),也就是(x, y)的形式,y发生在x之后。10×10 阶矩阵中纵栏代表x,横栏代表y,将组成的序对出现的次数一一对应填入,就形成迁移矩阵。


绘制迁移流程图:图中矩形的大小代表持续性行为或状态的次数,越大说明发生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箭头方向表示在各类目间转换的前后顺序;在99%置信区间内,箭头的粗细表示大概率事件,如条状箭头,即转换次数大于或等于总次数×1%(四舍五入,取整数),线性箭头表示小概率事件,即转换次数小于或等于总次数×1%(四舍五入,取整数);靠近虚线处代表沉默或混乱,虚线左边是教师言语,右边是学生言语,矩形里的1-1对应弗兰德斯迁移矩阵里的(1,1),以此类推。


条形图:根据类目4的子类目——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的次数分别占总提问次数,类目5的子类目——陈述性讲授、程序性讲授与技术性讲授分别占总讲授次数,类目9的子类目——学生主动应答与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分别占总的学生主动回答次数,类目10的子类目——有助与无助于课堂教学的沉默或混乱的次数占课堂状态总次数的百分比。


4讨论与建议。


6.研究结果与分析(略)


7.结论与建议





1心理课中师生言语互动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对学生言语或情感的接受与认可较少。


      ②教师讲授最多、学生说话太少,师生言语转换太少。


      ③心理教师表现出“维护权威”或“委婉拒绝”学生观点现象。









④心理课堂中学生言语主要以被动言语为主。


2基于师生言语互动行为现状,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①心理教师应注意增强教学言语对学生的间接影响,减少直接影响


②心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应答,甚至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③心理教师亟待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能力









④心理教师必须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熟练运用心理咨询技术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