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西安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西安家教网  >  蒙老师主页  >  家教文章专栏  >  光的折射
家教蒙老师的文章专栏
光的折射
发表于:2011-11-07阅读:369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第一节光的折射


二、设计思路


本节是在学习光的传播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光的折射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好本节课有利于学生学习透镜的有关知识,为学生分析自然界的折射现象提供理论的依据。也为高中的光学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作出已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折射初步规律


   依据:八年级学生刚接触光学的知识,对光路的规律较生疏。


教学难点:解释折射现象并根据要求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五、教学教具


大烧杯、水、筷子、小烧杯(18只)光具盘、三棱镜、激光


六、教学过程


 1.引入:


       「演示一」:


    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教师:为什么筷子会偏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光的折射


 2.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a同学们请翻开课本,翻到第84页,大家自学84-85前半页。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光的折射?


②认识什么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大家在看书的进候注意记忆,回答问题时尽可能不要看书。)


「演示二」:


利用光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问:进入玻璃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


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媒质斜射入另一种媒质时,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媒质”及“界面”几字的函意.


b介绍光的折射的基本概念。(多媒体)


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提问)光的折射也遵循一定的定律。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研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规律


思考问题:(带着问题看实验)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 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③ 随着入射角的变大,折射角怎么样?入射角减小,折射角怎么样?


    ④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多少度?折射角多少度?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四」:


    利用光的折射仪演示:


    ① 光线斜射入玻璃中;


    ② 让入射角先发生变化;


    ③ 光线垂直射玻璃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


    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 (光线从空气斜射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④ 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入射角为0度,折射角为0度。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水,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


上面我们探究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那么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是否依然小于入射角?


在黑板上画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折射图,提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那么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展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光的折射图,得出总是空气中的角大


让学生动笔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板书]2、光的折射规律


    ①“三线共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②“两线分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 [学生讨论,代表回答]


〖现象二〗〔问〕: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


    〖现象三〗: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3小结:


学生谈收获


(5)课堂练习


1、


(6)布置作业


    ①课本p67材料《海市蜃楼》


    ②小实验:观察压在厚玻璃板下的图像文字有何变化 并用折射规律加以解释。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折射规律


    ①三线共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②两线分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


    (4)人从空气看到水中的物体是比实际位置要高的虚像。


七、教学反思


   在引入新课时,设计了三个小实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看到的现象(笔正常、错位、折断)不同,有部分学生提前预习了课本内容,说出是光的折射现象,至于什么是折射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折射现象,说不清,表面上看起来学生答对啦,实际学生并没有真正思考,只是机械的将从课本看到的内容复制出来,没有从实验现象中去挖掘造成不同现象的原因。此时,教师引导:笔射出的光在进入人眼时,经过的介质一样吗?从而提出问题: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如何?这样学生经历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提出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加强。又如,在学生自己探究出光从空气进入水和玻璃等透明介质规律时,提问:能否用此规律解释笔正常、错位、折断现象呢?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回答可以,出现问题,分析原因,没有认真考虑光从空气进入水和玻璃等透明介质规律与光从水和玻璃等透明介质进入空气规律是否相同。二,加强学习时间控制,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须设定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收获。三,实验效果,光学实验要求暗室,由于学校条件限制,教室比较亮,造成演示实验时,后边的学生看不清。考虑能否将光学实验放在暗箱中做。

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