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状况分为这样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第二层面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做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第三层面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驭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在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面的同学居多,第二层面为少数,第三层面更少。
造成第一层面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为什么要学习?这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没有人可以不通过学习而生存。学习不仅仅是人生存所必须的,学习也是任何高等一点动物生存所必须的。从翱翔云天的鹰,到孤行林间的虎,都要从他们的父母那里、长者那里学习到生存的技巧。学习是与脑袋相联系的,只有没有脑袋的低等动物,才完全依靠本能来生存。本来这是一个常识的问题,可现在却成了思想问题、方向问题,动力问题。而且,问题正来自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来自最需要学习的一群人,青少年。在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厌学已经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而厌学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
所以,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只有你真正明白了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习(我说的是真正明白而不是一般明白),你就能焕发出自己内心的学习动力,就会由“你让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你的内心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也就不在话下。
可以这样说为什么学习永远要比怎样学习更重要。
我经常用胡萝卜和兔子来比喻孩子的学习,伸手把胡萝卜放在兔子面前,兔子不断地往前跑。例如有的父母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因为这样才能考进重点学校,将来才有好的工作,有好的收入。”这就是胡萝卜境界。而更好的状况是,没有胡萝卜,兔子也会往前跑。为什么呢?因为兔子热爱奔跑!它觉得在奔跑当中获得很多的成就感,不管胡萝卜或其他外界的诱因存不存在,它都会自动自发地往前跑去。这,则是最佳的学习境界。
当你真正弄明白学习的目的,即使没有胡萝卜你也会照样向前奔跑。
二、学习兴趣不强烈
学习的原动力是什么?其实就是兴趣。倘若学习没有兴趣,那是一种没有进步的学习。
兴趣产生于我们自身。凡是我们能做好的事情,我们就喜爱它;凡是我们不会做,做不好的事情,我们就不喜爱它。越不喜爱就越做不好,最后导致恶性循环。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说你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为什么许多学生会迷恋网络游戏呢?不就是这个兴趣在作怪嘛!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就算再苦再累,甚至通宵达旦,也毫无怨言。你如果有上网玩电子游戏那个兴趣和干劲,我看没有哪一门功课会学不好。
三、学习方法不科学
科学测试证明: 95%的人智商介乎70至130之标准范围,只有2.5% 的人智商低过70。因此,智力绝不是成绩的决定因素,关键还是在于学习方法,“差生”差就差在学习方法上。
可以说,所有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都是想学好的。但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同是那几个老师所教,使用统一课本,入学时成绩基础差不多,过了一段时间,成绩就会出现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初二年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就是典型的例证。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开始个个想学好,但是有的学生会学,有的不会学。会学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越想学知识越增加,智力越发展,能力越提高,成绩越拔尖,形成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暂时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了。那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厌恶、害怕甚至拒绝学习,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分析这两种学生的发展过程,前者走的是:想学——会学——更想学的路线,后者走的是:想学——不会学——不想学的路线。两条路线起点相同,分歧点就在学习方法上。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对中学生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
四、学习努力程度不够
有人对400多名清华学生学习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在学习的各种要素重要性中,努力大于方法大于智商。而在统计中我发现,即使是这些万里挑一的清华学生,智商超群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过5%,更多的学生只不过是智力中上。即使这些智力比较高的清华学生,学习的刻苦、努力也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不努力学习,仅仅靠天生的好脑子,是绝对考不上清华的!!事实上,努力刻苦的学习,构成了学习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努力是学习这四大要素中最为重要,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核心因素。没有一个成功者,是轻轻松松取得卓越成就的。
因为努力,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
因为努力,罗曼罗兰获得了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里斯朵夫》;
因为努力,巴尔扎克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
因为努力,爱迪生才有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
因为努力,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
刚才我们谈的这四个问题就是影响我们学习成绩主要障碍,只要我们把这四个问题解决了,学习成绩就自然提高了。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这四个问题,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这方面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给上千名大学生做过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指导,这里面不乏有很多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在这个工作过程中,我也向他们咨询过他们的学习经验,他们给我提供了各自的学习经验。这些优秀的大学生学习经验是什么?是智慧,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智慧,这些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后来同学借鉴的,毕竟人家是成功的。做自然科学的人都知道,实验量越大,取得的数据就越准确,就越科学。我把这上千名大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经验,经过系统整理,科学归纳就是为了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我想有这上千名优秀人的经验与智慧做指导,你说提高学习成绩还难吗?不难,只要你去做,学习成绩提高一点都不难。
同学们,世上没有天生的天才,也没有天生的蠢才,更没有好坏学生之分。
你们正处于学习阶段,就应该具有像爱迪生、巴尔扎克那样的刻苦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追逐梦想的舞台上一显身手。在学习的道路上你们只有勤奋踏实的将一点一滴的知识掌握,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若是连学都不想学,吝啬与付出自己的劳动,怎么会学懂知识,掌握知识,又怎么会有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成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耕耘的时候,你们就应该付出辛勤的劳动,收获的时候才会有满意的果实,才会成果丰硕。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人生能有几个花季,雨季?过去的就没法改变了。所谓“黑发不知勤学早,百首方悔读书迟。”就是这个道理。
同学们,责任在驱使你们,时间和机遇在等待你们,挑战也在悄悄向你们走来,未来把握在你们自己手中,振作起来,抬起头来,努力学习,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用成绩把自己强大起来,只有这样你们才会出类拔萃
因为努力,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
因为努力,罗曼罗兰获得了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里斯朵夫》;
因为努力,巴尔扎克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
因为努力,爱迪生才有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
因为努力,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
因为努力,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
因为努力,罗曼罗兰获得了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里斯朵夫》;
因为努力,巴尔扎克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
因为努力,爱迪生才有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
因为努力,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
====================================================
人人都是安徒生
人人都是罗曼罗兰
人人都是巴尔扎克
人人都是爱迪生
人人都是爱因斯坦
天大的谎言! 天生的智商决定了你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