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飘移的文章专栏 |
---|
扮阳光教师,做优秀班主任
发表于:2013-06-23阅读:240次
|
扮阳光教师,做优秀班主任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巴尔蒙特的诗句。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就要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今天耐得住清贫,不被绚丽多姿的社会所动摇诱惑;就要珍惜你所拥有的,知足常乐,以阳光的步伐走入校门,走上讲台,向学生展现一个阳光的自我。为了让学生能更多的看到阳光,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在与他们相处的时候,在适当的场合,不失时机的为他们展现笑容,创造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 “态度决定一切。”在班级管理中,我时刻以这句仇校长常说的名言提醒自我。在繁琐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消极应对或积极面对,最终都得自己去完成。既然无法逃避,与其心烦意乱的抱怨着完成,不如静下心来,调整好自我,积极快乐的去完成。为班级工作的积极开展奠定基础。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总有一批优秀的干将。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背后,总有一批得力的班干部。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在繁琐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井井有条,就需将班级管理工作分解。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只要指导到位,班干部完全能够胜任。例如:班级公共事务的服务。在高效课堂实施后,就可分解到组,再由组分解到人。两组负责门窗擦洗,一组负责作业本的收发,一组负责牛奶的发放,其余五组分别负责周一到周五的卫生打扫。每件事务由大家选出管理者,并由管理者和大家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当然,在有些常规管理中,因管理事务的难易度,或因管理者的才能有限,一些工作做得不到位,这就需要班主任进一步指导。如果指导后效果仍不明显,就需调整管理人员或重新制定管理方法。例如:班级纪律管理,最初由我班班长具体负责,班干部配合班长共同管理。但因班长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领导组织班干部共同管理。几经指导效果甚微,我就改变管理方法,变为班长全权负责,每天三组轮流配合班长共同管理。管理制度由原来的处罚班干部自然就变为所轮流的小组,当每人都充当管理者后,深感管理的不易,慢慢的都有所改变,纪律自然比以前由班干部管理就好多了。当班级工作步入正轨,班级工作就应从常规管理向深入管理转换。 “细节决定成败,无爱便无教育。”和学生相处的时间,除了常规管理的工作外,还有很多其他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在这些共处的时间里,只要能抓住细节,便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学生请假时,一句关心的问候,一声温馨的祝福,一次耐心的开导。学生受伤时,关心照料;学生灰心丧气失意时,投去鼓励信任的目光;学生成功努力时,投去赞许欣赏的祝贺。只要能抓住时机,便能把我们对他们的爱,向春雨“润物细无声”那样,播进他们的心田,让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从而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为班级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伏笔。 班级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当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后,在班级管理中,便能因人而异,游刃有余。现将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非常规管理方法总结如下:一、刚柔并济。在现行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言行就要分外注意恰当。成就一个学生需要很多的心血,毁灭一个学生有时只需一句话。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公众场合,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当然有时难免和学生发生冲突,这就让我想起了杨红斌主任常教导我们的“刚柔并济”。当和学生矛盾升级后,事后叫入办公室,谈谈心,做做思想工作,不求将学生完全转化,只求在以后工作中,不起负面影响。二、褒贬共用。例如我班潘帅和曹佳伟在课间来到我的办公室,说他俩打架了,要我做一个公平合理的评判。面对着俩名都显委屈,互不认错,责怪对方的学生;想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哲言。我先让他们将整个事件写出来,同时我去向其他同学调查情况。当整个事件调查清楚后,我追忆着教育家对此类事件的处理方法,想起了三颗糖的教育故事。于是,我首先买了些颗糖,才去调节这场因嬉闹过分引起的打架事件。面对着潘帅和曹佳伟,我说到,首先对你俩能在第一时间收手,来办公室找我表示赞赏,我便给了他俩各一颗糖。再次我对你俩对我的信任我感到高兴,对你俩能静下心来,写出事件的过程提出表扬,又奖励给他俩各一颗糖。表扬完后再和他们分别交谈,最后才对他俩的事件做出评判。当我处理完后,在他俩离开的那一刻,他俩竟也握手言和。三、师生共同教育。在班上总有一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养成教育,同学好友间的监督督促比老师更起作用。再教育约束他们的同时,这些监督者也就更严格的要求自我。 积极学习,从专业性教师不断向多才多艺形教师转变。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办公室研究魔方,当目睹杨主任三下五除二将一个魔方转好后,我们对杨主任的尊敬度又一次得到提升。面对者爱好各异的学生,要想在他们心中提升我们的威信度,就需我们不仅能做好分内事,而且还能做好分外事。他们爱下象棋,我就和他在棋盘上一比高下;他们爱玩乒乓球,我就和他比拼一场。总之,只要是学生喜好的正当活动,能学就学,我就不信,他们不服我。 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修身养性,做一位宽容大度的教师。只要存在,就是合理的。记得曾读过一篇“把木梳卖给和尚”的故事。他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应该宽容学生的一言一行,并思考寻找他的起因,发展形成过程。同时思考寻找应对方法措施。 以上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点滴体会,可惜我愚钝,只做到了其中一部分。将“爱”在细节展现时,往往因记错学生姓名,拉乱学生家庭状况,搞错学生曾经的功过而张冠李戴。好时,大家一笑了之,相安无事。坏时,学生和我一脸窘相,尴尬收场。唉!都是差劲的记忆力惹的祸。为此,在以后的教育生活当中,我会不断锻炼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为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