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名校名师的文章专栏 |
---|
挖 掘 学生 的 非 智 力 因 素
发表于:2013-09-04阅读:4次
|
挖 掘 学生 的 非 智 力 因 素
人们的学习过程既是眼、脑、耳、口、手综合运用的一门艺术,也是心理过程的外在反映,一般地认为,前者是智力因素,后者是非智力因素。现在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应该包括六个方面:即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从心理学上讲,这些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学生学习过程包括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智力活动的进行、智力水平的发挥以及智力本身的发展,必须依靠非智力因素的发动、激励和促进。前者属于认识系统,后者属于动力系统。没有认识系统,学习活动就无法实现;没有动力系统,学习系统就无法维持。
非智力因素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生
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的心理机制,能够使学生具有顽强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二)定向作用。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记忆、想象和思考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方面。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创造性活动是长久而艰辛的过程,这种活动成功与否除了与智力因素有关外,常常取决于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没有毅力,有没有志向。(三)巩固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他们经常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前进。反之,娇气、任性、懒散的消极因素起主要作用,情绪忽冷忽热,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就不能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四)弥补作用。智力发展不好的学生,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正如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的:“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的伟大,国外许多关于心理研究证明,同样智商的人的成就差别在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曾尝试了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
一、心理预见式:心理预见的原则是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早做出预见,避免学生对学习发展的过程充满困惑,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智力障碍,影响学生的发展。我的具体做法是:
1. 引导学生敢于正视挫折,帮助他们认清困难、挫折与人的成长、成才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生中有挫折、失败在所难免,胜败乃兵家常事,因此每人应潇洒对待挫折,分析受挫的原因,人在经历挫折后才会不断进步,进入新境界。另外,在计划做一件事时,要学会预料挫折和失败产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以便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 减轻偏激反应,多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加强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犯错时,要掌握批评的艺术,掌握批评的力度,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心理承受力。
3.稳定学生情绪,在学生受挫时以名人典型事例来启发他们,引导他们采取实干、沉稳、谦虚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班主任可通过爱心教育和饱满的情绪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平时多与学生拉家常,谈心,关心其生活及单独课程辅导等,形成家庭、学生和教师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及时多渠道地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在轻松的心态下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