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常青藤    
上海家教网
家教
  • 家教
  • 家长
家教网首页  >  上海家教网  >  田老师主页  >  田老师的文章
家教田老师的文章列表
发表于:2014-11-05 阅读:5次

  高中化学繁,这里的繁指的是知道点杂而多,但高中化学的知识并不深入,所以学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怎么才能学好高中刚化学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习的兴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记忆化学知识的小方法。

  一、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二、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

  三、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

 

发表于:2014-09-04 阅读:15次

1、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及答案: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星期要白白流掉84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要流掉多少千克水?(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学校开展花香校园活动,四年级3个班,每班准备植树23棵,三年级5个班,每班准备植树12棵,两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3、两块长方形蔬菜地,长都是48米,其中白菜地宽25米,黄瓜地宽12米。白菜地的面积比黄瓜地面积多多少平方米?

4、动物园的一只大象2天吃45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4天吃72千克食物。一只大象每日的食量比一只熊猫多多少千克?

5、停车场停有大货车45辆,客车的数量是货车的2倍,小汽车比大货车和客车的总和还多20辆,停车场有小汽车多少辆?

6、五星电器夫子庙分店的一些小家电商品单价如下表。

类 别 电饭煲 微波炉 抽油烟机

单价() 120 680 570

开业当天卖出电饭煲23个、微波炉46个和抽油烟机1个。

(1)电饭煲和抽油烟机当天营业额一共是多少元?

(2)微波炉当天营业额比电饭煲多多少元?

【答案解析】

1、分析和解答:首先算出一天用多少千克的水,一周七天,一周流掉84千克,也就是一天用:84÷7=12千克小精灵儿童网站

然后一个月按30天计算,也就是一个月流掉水的重量:30×12=360千克

答:一个月要流掉360千克水。

2、分析和解答:先算出四年级3个班总种植多少棵树:3×23=69棵,接着计算三年级5个班总种植多少棵树:5×12=60棵。然后两个年级共植树:60+69=129棵。

答:两个年级共植树129棵。

3、分析和解答:先算出白菜占地多少平方,25×48=1200平方米。再算出黄瓜占地多少平方,12×48=576平方米。

白菜地的面积减去黄瓜地的面积,就是多出来的地。1200-576=624平方米

答:白菜地的面积比黄瓜地面积多624平方米。

4、分析和解答:先算出大象一天食量多少,450÷2=225千克。再算出大象一天食量多少,72÷4=18千克。

然后算出一只大象每日的食量比一只熊猫多出多少千克:225-18=207千克

答:一只大象每日的食量比一只熊猫多207千克。

5、分析和解答:先算出客车的数量:45×2=90辆。接着算小汽车的数量:45+90+20=155

答:停车场有小汽车155辆。

6(1)分析和解答:电饭煲营业额是:23×120=2760元。抽油烟机营业额是:1×570=570元。

营业总额:2760+570=3330元。

答:电饭煲和抽油烟机当天营业额一共是3330元。

(2)分析和解答:微波炉营业额是:46×680=31280元。电饭煲营业额是:23×120=2760元。

微波炉当天营业额比电饭煲多:31280-2760=28520元。

 

发表于:2014-08-21 阅读:14次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角度a 0° 30° 45° 60° 90° 120° 180°

  1.sina 0 1/2 √2/2 √3/2 1 √3/2 0

  2.cosa 1 √3/2 √2/2 1/2 0 -1/2 -1

  3.tana 0 √3/3 1 √3 无限大 -√3 0

  4.cota / √3 1 √3/3 0 -√3/3 /

  函数名 正弦 余弦 正切 余切 正割 余割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从点O引出一条射线OP,设旋转角为θ,设OP=rP点的坐标为(xy)

  正弦函数 sinθ=y/r

  余弦函数 cosθ=x/r

  正切函数 tanθ=y/x

  余切函数 cotθ=x/y

  正割函数 secθ=r/x

  余割函数 cscθ=r/y

  正弦(sin):α的对边比上斜边

  余弦(cos):α的邻边比上斜边

  正切(tan):α的对边比上邻边

  余切(cot):α的邻边比上对边

  正割(sec):α的斜边比上邻边

  余割(csc):α的斜边比上对边

 

发表于:2014-08-18 阅读:27次

  例1. 室温下,测得甲醛、乙醛和丙酮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8%,则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50 B. 51 C. 49 D. 44

  解析:甲醛、乙醛和丙酮的分子式可分别转换为 、 、 ,可知混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61,由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8%,求得混合物中碳、氢两元素的含量为 , ,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选B

  例2. 由乙炔和乙醛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32.00% B. 22.65% C. 19.56% D. 2.14%

  解析:乙炔和乙醛的分子式可分别转换为 、 的形式,因 ,则 , ,所以 。故选C

  例3. 2g甲醛气体溶于6g冰醋酸中,再加入4g甲酸甲酯和9g葡萄糖后得到一混合物,则此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20% B. 35% C. 40% D. 55%

  解析:甲醛、冰醋酸、甲酸甲酯和葡萄糖的分子式可分别转换为 、 、 、 ,可知它们的最简式都为 ,所以,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定值,即 。故选C

  例4. 由甲苯、甘油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30% B. 8.7% C. 10.2% D. 19.4%

  解析:有机物中CHO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间存在如下等量关系: 。则 (甘油)可转换成 ,即 (甲苯),甲苯+甘油可转换为甲苯+甲苯,所以,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都不变,即 。故选B

  例5. 取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

  A. 甲醇 B. 乙醛 C. 乙烯 D. 甲酸

  解析:选项中物质的分子式可分别转换为 的形式,显然只考虑 部分的耗氧量即可。甲醇: ;乙醛: ;乙烯: ;甲酸: ,易知甲酸消耗氧气的量最少。故选D

 

发表于:2014-08-18 阅读:11次

  1、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2、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

  苯酚是酚类。

  3、误认为苯酚是固体,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大量苯酚从水中析出时产生沉淀,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苯酚与水能行成特殊的两相混合物,大量苯酚在水中析出时,将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是苯酚中溶有少量的水的溶液,上层相反,故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苯酚。

  4、误认为乙醇是液体,而苯酚是固体,苯酚不与金属钠反应。

  固体苯酚虽不与钠反应,但将苯酚熔化,即可与钠反应,且比乙醇和钠反应更剧烈。

  5、误认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碳酸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微微变红,于是断定苯酚一定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酸性强弱”≠“酸度大小。饱和苯酚溶液比饱和碳酸的浓度大,故浓度较大的苯酚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6、误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苯酚的电离程度虽比碳酸小,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大,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7、误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8、误认为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甲苯与硝酸生成TNT,故推断工业制取苦味酸(三硝基苯酚)是通过苯酚的直接硝化制得的。

  此推断忽视了苯酚易被氧化的性质。当向苯酚中加入浓硝酸时,大部分苯酚被硝酸氧化,产率极低。工业上一般是由二硝基氯苯经先硝化再水解制得苦味酸。

  9、误认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

  酚类也能形成对应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对于醇而言,酚成酯较困难,通常是与羧酸酐或酰氯反应生成酯。

  10、误认为醇一定可发生去氢氧化。

  本碳为季的醇不能发生去氢氧化,如新戊醇。

  11、误认为饱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

  当羟基与叔碳连接时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

  12、误认为醇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甲醇和邻碳无氢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13、误认为酸与醇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一定是酯。

  乙醇与氢溴酸反应生成的溴乙烷属于卤代烃,不是酯。

  14、误认为酯化反应一定都是酸去羟基醇去氢

  乙醇与硝酸等无机酸反应,一般是醇去羟基酸去氢。

  15、误认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一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变红。

  硬脂酸不能使石蕊变红。

  16、误认为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引进硝基的反应一定是硝化反应。

  乙醇和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乙酯。

 

发表于:2014-08-18 阅读:8次

  高二化学知识点共四大部分,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四大部分的知识点和复习侧重点,供大家学习。

  1、能量变化与热化学

  重视能量存在形式、体系与外界环境间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条件,尤其是从微观角度利用化学键进行分析和估算等。

  重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焓变的5种计算方法,尤其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

  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重视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相关实验(含对比、探究、计算等)及影响速率外因的实际应用。

  重视化学平衡的建立(从速率角度和从平衡常数角度)、特点及标志判断。尤其选修4要求会以间接方法(如压强、分子量、密度等)进行判断。

  重视平衡常数(及浓度商)的概念及应用,对比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和局限。

  重视化学平衡移动对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指导。

  3、溶液中的离子行为

  重视电离、水解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以及相关实验。

  重视影响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因素及其实际应用。

  重视电离、水解、溶解问题中的定性、定量关系。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较之前的平衡问题要复杂许多,部分同学在学完水解后常常发出感叹:到底什么时候考虑水解什么时候不考虑啊!原因就是许多问题没有定量或半定量的进行比较,而相当一部分同学脑海中初三起反应"完全进行"的认识根深蒂固,只依赖于记忆参考书上的结论甚至解析,而面对""问题感到无处下手。

  4、电化学

  重视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间的关系,巩固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重视双液原电池的原理,以及原理和装置间的关联,要认识到将两个半反应放在两极进行的重要意义。凡是盲目记忆演示实验的结论而忽视原理与装置关联的学生,在新型原电池面前往往缺乏分析能力。

  重视电解池的原理及应用。

  重视电化学的实际应用,尤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发表于:2014-08-18 阅读:9次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 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 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发表于:2014-08-18 阅读:6次

  化学实验是考试中的重要不分。不仅有单独的实验题目,知识点还贯穿于其他题型。涉及面虽广,但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希望同学们抓住实验这一得分点,提高自己的成绩。

  化学实验已成为历年高考重头戏,也是高考拉开分差的主要战场,更是目前复习难点。高考实验题有一定综合性,只是把教材基本实验进行简单综合,一般都是基本实验。

  建议熟悉教材重点化学实验。将所用药品名称、加药次序、化学反应等记熟。要从整个实验全貌去看,从原理、药品、仪器、操作及讨论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思索,把整个看教材实验的过程当成自我模拟实验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找出近期考题考点和规律。

  将教材实验进行归类总结:比如说定量实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实验、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等),进行对比复习;再比如制备实验(如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将常见基本操作进行汇总、梳理与记忆,形成用语学科化和规范化。基本操作要表述准确,用词得当,言简意赅。

  那么化学中我们经常处错误的点又是哪些呢?

  1、量器书写时不注明规格,滴定管书写时不注明酸、碱式;

  2、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状态,△H单位为“KJ/mol”,放热为“—”,吸热为“+”;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时用“→”,小分子切不可丢失;缩聚、加聚反应时条件和n不要丢;

  3、书写电子式时,共价化合物不能忘了未成对电子,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与原子团离子不能忘了加中括号;

  4、多元弱酸电离、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可逆符号和分步进行;

  5、容易写错的词:酯化、油脂、炭化、褪色、加成、钝化、气体逸出、金刚石、铵盐;

  6、醛基、酯基、羧基的书写要规范:“-CHO-COOCH3-COOH”;

  7、简答题中的一些细节,如打开活塞和止水夹之类的描述不可忘;

  8、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9.填空式计算题缺少物理量单位,如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有效数字或保留几位小数意识淡薄。

 

发表于:2014-08-14 阅读:147次

  英语是一门工具,很多同学能听得懂,能自如交流其实已经很优秀了。可目前的考察还是以考试为主,考试就离不开语法,再者要想让英语上一个台阶,更深入的研究英语语言,语法也是基本功。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学习语法的方法。

  练好基本句型。 我国近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在初学阶段,采用听说领先、学习基本句型的方法去学习英语语法,是行之有效的。 句型学习是通过听说领先的方法去学习传统语法里最常用的语法项目(把它们变为句型去操练)。句型训练实际上吸取了传统语法与结构语法两派的长处。目前国内的英语广播(电视)教学,在入门阶段,多采用句型教学法。因此学生们或者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进行学习,或者根据所选用的课本提供的句型用替换词进行替换练习。所学的句型应该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讲求熟练掌握,不要贪多冒进。每学一个项目,首先要把单项练习练熟,然后过渡到综合练习,最后则应做到扩大运用。  在句型学习阶段必须注意:在听、说领先的前提下,写、读要跟上,力求听、说、写、读四会均衡发展。因此,时间上要做出合理的安排。早上通常可安排为朗读时间。如果能每日坚持下去,收效一定很大。

  结合课文去学。)课文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地。课文里有语音、词汇项目,也有各类语法项目。它们有机地结合在课文里。课文中出现的语法项目,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干巴巴的。通过课文去学语法,可以学得活,记得牢,这比孤零零地背诵语法条目要有效得多。因此,在句型学习结束后,宜结合课文去学语法,要围绕课文中出现的主要语法项目,循序渐进地学习比较系统的语法知识。

  英语的学习过程是个积累的过程,不要妄想一口气吃成胖子,掌握方法,持之以恒,可能每天看不到什么进步,时间长了,当你回头看走过来的路时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是质的飞跃。

 

发表于:2014-08-14 阅读:5次

一,Look out!

  当心!(不是“向外看”)

  二,What a shame!

  多可惜!真遗憾!(不是“多可耻”)

  三,You don't say!

  是吗!(不是“你别说”)

  四,You can say that again!

  说得好!(不是“你可以再说一遍”)

  五,I haven't slept better.

  我睡得好极了。(不是“我从未睡过好觉”)

  六,You can't be too careful in your work.

  你工作越仔细越好。(不是“你工作不能太仔细”)

  七,It has been 4 years since I smoked.

  我戒烟4年了。(不是“我抽烟4年了”)

  八,All his friends did not turn up.

  他的朋友没全到。(不是“他的朋友全没到”)

  九,People will be long forgetting her.

  人们在很长时间内会记住她的。(不是“人们会永远忘记她”)

  十,He was only too pleased to let them go.

  他很乐意让他们走。(不是“他太高兴了,不愿让他们走”)

  十一,It can't be less interesting.

  它无聊极了。(不是“它不可能没有趣”)

 

��非�� ���f ��d 考虑选用不定式、-ing动词或过去分词 (to do/do/doing/done)

 

��-����d XZn ng=EN-US>

  Hardly had she gone out when a student came to visit her. 她刚出门,就有个学生来访。

  No sooner had she gone out than a student came to visit her. 她刚出门,就有个学生来访。

  典型例题

  No sooner___ than it began to rain heavily.

  A. the game began      B. has the game begun

  C. did the game begin    D. had the game begun

  答案D. 以具有否定意义的副词放在句首时,一般采用倒装句(谓语前置)。这类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有never, seldom, scarcely, little, few, not, hardly, 以及not only…but (also), no sooner…than, hardly… when scarcely… when 等等。

  注意:只有当Not only… but also连接两个分句时,才在第一个分句用倒装结构。如果置于句首的Not only… but also仅连接两个并列词语,不可用倒装结构,如Not only you but also I am fond of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