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王老师的文章列表 |
---|
高二生物遗传问题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9 阅读:2次
Aa是一对等位基因,AA;aa也是一对等位基因吗?分析:许多参考书上都告诉我们,含等位基因的个体是杂合体,使我们认为A与a才是等位基因的关系。如果这样,A与A,a与a是什么关系呢?难道是非等位基因的关系?事实上,等位基因指的是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包括AA;aa。是什么让我们出现认识的错误呢?课本上等位基因的定义是: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使我们误认为Aa既含控制显性性状的A基因,又含控制隐性性状的a基因,才属一对等位基因。实际上,AA,Aa,aa三对基因一起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在完全显性的前提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其性状表现只是显性而非一对相对性状。那么,纯合体,杂合体显然也不能以是否含等位基因作为判断的依据。而应该以基因型是否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组成作为依据。 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可以用四倍体作父本,二倍体作母本吗? 分析;如果我们按照以上方法培育无籽西瓜,会发现最终得到的无籽西瓜只是没有种子的胚和胚乳部分,而硬壳(种皮)却依然存在。这当然不符合实际要求,是不可行的。另外,用四倍体作母本,二倍体作父本时,三倍体西瓜开的第一朵雌花形成的西瓜也会有硬壳,必须摘除。 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DNA相同吗?mRNA,蛋白质呢?分析:许多同学认为同一生物体不同种类的组织细胞,均是起源于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得到,所以遗传物质一定相同,那么,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所含的mRNA﹑蛋白质分子种类也一定相同。以上说法前半部分正确,而后半部分错误,因为忽略了细胞的分化所导致的遗传物质的变化。很明显,例如同一个人的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但其它类型体细胞如肝细胞中就没有,同样,肝细胞中含乙醇脱氢酶,但其它类型体细胞如红细胞中没有等。遗传物质相同,受其影响和控制的mRNA﹑蛋白质为什么可以不同呢?原来,经细胞分化,不同种类的体细胞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虽然相同,但都只有部分基因能实际指导转录和翻译。即细胞分化使部分基因失去活性,且这些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种类有所不同,结果就导致了总的遗传物质相同,却得到了不同的mRNA和蛋白质,当然也可以认为参与控制转录与翻译的基因总量多少,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类细胞全能性的相对大小。 秋水仙素为什么能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分析:勤于思考的同学往往会问: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时前期能阻断纺锤丝或星射线的生成,使其断裂,进而阻止纺锤体的形成,阻止细胞正常的分裂。但染色体数目怎么会加倍呢?出现以上问题绝非偶然。许多生物老师在讲解细胞分裂特点时形象地告诉学生后期着丝点断裂是由于丝状物的牵引所致,那么现在前期纺锤体破坏了,只能导致未分裂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一对姐妹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而染色体的数量不应该变化。实际如何呢?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并非是被动地被丝状物拉断,而是主动的断裂。也就是说,染色体数目加倍根本与纺锤体无关。经实验证明,着丝点分裂与细胞质的钙离子存在有关。
|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9 阅读:109次
时区计算是高中地理的难点,也是经常与别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考察。下面为大家概括整理一下时区的知识点和计算方法。 东边的时刻早。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边先看到日出。东时区区时早于西时区区时;东西时区内越往东区时越早。特殊的时间经线和两个日期界线。 计算区时和时区计算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经度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东九区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区时为6-5=1时;西7区区时为6-13=-7,24-7=17时(日期减去一天)。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
强调句练习题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4 阅读:20次
1. My bike is missing. I
can't find ____ anywhere. A. one B. ones C. it D.
that 2. -- Who's that? ____ Professor Li. A. That's B. It's C. He's
D. This's 3. ____ was Jane that I saw
in the library this morning. A. It B. He C. She D. That 4. -- Have you ever seen a
whale alive? Yes, I've seen ____. A. that B. it C. such D.
one 5. The color of my coat is
different from ____ of yours. A. this B. that C. it D.
one 6. ____ will do you good to
do some exercise every morning. A. It B. There C. Those D.
You 7. We think ____ our duty
to pay taxes to our government. A. that B. this C. its D.
it 8. The climate of A. that B. it C. which D.
what 9. ____ four years since I
joined the Army. A. There was B. There is C.
It was D. It is 10. How long ____ to finish
the work? A. you'll take B. you'll
take it C. will it take you D. will take you 11. It was through Xiao Li
____ I got to know Xiao Wang. A. who B. whom C. how D.
that 12. It was in the rice
fields ____ we had our league meeting. A. where B. that C. in
which D. on which 13. It was on October 1st
____ new A. which B. when C. as D.
that 14. Was it because he was
ill ____ he asked for leave? A. and B. that C. that's D.
so 15. Mary speaks in a low
voice; ____ is difficult to know what she is saying. A. it B. that C. so D. she 16. It was ____ I met Mr.
Green in A. many years that B. many years before C. many years ago that D. many years when 17. ____ is not everybody
____ can draw so well. A. It, all B. It, that C. There, who D. There, that 18. So ____ that no fish
can live in it. A. shallow is the 参考答案 1~5 CBADB 6~10 ADADC 11~15
DBDBA 16~18 CBA p> No sooner had she gone out
than a student came to visit her. 她刚出门,就有个学生来访。 典型例题 No sooner___ than it began
to rain heavily. A. the game began B. has the game begun C. did the game begin D. had the game begun 答案D. 以具有否定意义的副词放在句首时,一般采用倒装句(谓语前置)。这类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有never,
seldom, scarcely, little, few, not, hardly, 以及not
only…but (also), no sooner…than, hardly… when scarcely… when 等等。 注意:只有当Not only… but also连接两个分句时,才在第一个分句用倒装结构。如果置于句首的Not only… but also仅连接两个并列词语,不可用倒装结构,如Not
only you but also I am fond of music。 |
高中英语作文怎样提高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4 阅读:6次
一、善用短语。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文章的好坏,选词很关键,如果用词精湛,就会使文章“亮”起来。 1、措辞要贴切具体 试比较下面句子: A man i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A man is strolling down the
street.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前一句不如后一句表达得具体、生动。一个词如果内涵越具体,那么在特定的场景中恰当地使用它,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同学写作时常随便用一个很笼统的词来描述一个具体事物或人,如 a nice man给人感觉很笼统空泛,我们可以用很多有个性的、具体的词描绘一个人,如 generous(大方的,慷慨的),humorous(幽默的),smart(漂亮的,潇洒的),kind-hearted,warm-hearted,hospitable(好客的,招待周到的),gentle(文雅的),optimistic(乐观的),easy-going(随和的),spirited(英勇的),cultivated(有教养的),manly(有男子气概的),knowledgeable(知识渊博的)等等。 2、要善于运用短语 短语用得好,会给评卷员留下深刻印象。如: When he was a child,he wanted to learn everything.( 普通) When he was a child,he had a strong appetite(胃口) for knowledge.(高级) 句式要准确而多变。 二、简单句用得太多,会造成文章读起来乏味。在评卷员看来,同样意思的内容,能够运用比较复杂的句式结构来表达,当然会认为其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比只会用简单句来表达要强,评分自然就高。 1、巧用倒装句、感叹句、强调句、虚拟语气句等 使用这些句式可使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加强语气,使评卷老师感受作者的强烈情感。 (倒装句)Only in this way can Internet Bars be well used by people. (感叹句)I thought,“How hard mum is working! She
must be very tired.” 2、巧用排山倒海句 如能运用一个个排比句、对偶句、不定式或短语,可令文章增色不少,会给评卷员眼前一亮的感觉。如: The purpose of the program
are to make our school more beautiful,to make the air
cleaner and fresher,and to turn our school into a
better place for us to study and live in. 在阅读文章时,通常会有以下不良倾向: 经常评价信息好或不好; 展望未来,由前推后; 找原因,未告诉原因不追究; 应不应该; 提炼归纳总结。 这些不良的倾向是我们长久以来的阅读习惯,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有些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读不懂而做错题目,而是因为这些思维定势阻碍了我们得高分。 要学会努力接受原文信息,而不用细致地解读原文,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抓住了文章中的有效信息。 考虑选用不定式、-ing动词或过去分词 (to do/do/doing/done) Hardly had she gone out when a student came to visit her. 她刚出门,就有个学生来访。 No sooner had she gone out
than a student came to visit her. 她刚出门,就有个学生来访。 典型例题 No sooner___ than it began
to rain heavily. A. the game began B. has the game begun C. did the game begin D. had the game begun 答案D. 以具有否定意义的副词放在句首时,一般采用倒装句(谓语前置)。这类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有never,
seldom, scarcely, little, few, not, hardly, 以及not
only…but (also), no sooner…than, hardly… when scarcely… when 等等。 注意:只有当Not only… but also连接两个分句时,才在第一个分句用倒装结构。如果置于句首的Not only… but also仅连接两个并列词语,不可用倒装结构,如Not
only you but also I am fond of music。
|
高中物理压轴题应对策略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3 阅读:46次
在考试中压轴题知识点综合,难度较大,占有的分值也大。很多同学做到最后的压轴题时望而却步,往往选择放弃。压轴题虽然难度大,但它是能提高成绩拉开名次的部分,希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考生能花一定时间来加强此部分的练习。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压轴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压轴题的特点。 综合的知识多一般是三个以上知识点融汇于一题。譬如:电磁感应综合的压轴题,可以渗透磁场安培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功能原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力学平衡等多个知识点。难易设计有梯度虽说压轴题有难度,但并不是一竿子难到底,让你望题生畏,而是先易后难。通常情况下的第(1)、(2)问,估计绝大多数考生还是有能力和信心完成的,所以,绝对不能全部放弃。 解题思路点拨。 压轴题综合这么多知识点,又能清晰地呈现物理情境。其中,物理问题的发生、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正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思路要沿袭的。 分析物理过程根据题设条件,设问所求,把问题的全过程分解为几个与答题有直接关系的子过程,使复杂问题化为简单。有时压轴题的设问前后呼应,即前问对后问有作用,这样子过程中某个结论成为衔接两个设问的纽带;也有的压轴题设问彼此独立,即前问不影响后问,那就细致地把该子过程分析解答完整。分析过程,看清设问间关系才能使解答胸有成竹。 确定思路方法解压轴题不必刻意追求方法的创新,因为试题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很难做到解题方法大包大揽的巧妙与简捷。还是踏踏实实地从读题、审题开始。提取复杂情境中有价值信息,明确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预测临界条件。画研究对象受力图、运动情境示意图,初步展示分析问题的思路。至于采用的方法,一则从已知条件切入,根据物理过程列出有关物理方程,就表达式中仍是未知的物理量,要继续顺着相关过程寻找,不断地用已知替换未知。另则,从题目所求入手列物理方程,一步一步地往前推,也是完成未知替换已知,两者最终达到用所有的已知量表示待求量。 对于有论述说理要求的压轴题,既可以直面进入分析推理,也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推理判断。对局部子过程倒可以结合问题实际,运用巧妙建模、整体分析、应用对性、逆向思维、等效代换、运用图像等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总之,方法因题而论,灵活应对,不能机械模仿。
|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几点思考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3 阅读:14次
高中物理新课标对同学们能力的能力更强,单纯照课标记忆背诵是远远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的。面对新课标,教师应该总哪几方面入手呢? 一、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 1、教师的角色任务在新课程改革下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 具体包含:(1)提供学生成长需要的系统和正确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塑造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智力和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成员;(3)培养学生成为新环境下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一定角色。 2、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除了以上所述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以下素质也是21世纪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具备的:(1)教育家的意识。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能够逐渐形成自己自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而不能以不变应万变。(3)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 1、三维目标的提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科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 2、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于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或态度的教学不只是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各门学科都包含着这方面的任务,因为任何知识、技能或行为、习惯都不能离开一定的价值标准。例如在探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知识点内容时,相应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运动的独立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新课程改革是以三维的目标来进行设计的,三维目标的确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维度能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新课程教学实践 1、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是物理课程改革的亮点,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给了学生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具有不同爱好的学生学习和发展;同时探究性学习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一词的用法可以看出,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在于结论,探究过程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的欲望。
|
记叙文文体知识总结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2 阅读:9次
1、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办法,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中抒情。 2、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3、 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4、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5、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2 阅读:6次
考试时间有限,阅读时要根据考点快速阅读。如何能准确地抓住主要部分,这就要求大家平时多练习多积累。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把握记叙文的中心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开头、结尾的文字往往能够点明文章的中心或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意义,从表达方式上看多是抒情和议论的句段。另外,记叙文中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绝大多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往往既是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 2、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 例: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 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 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 神态——死要面子、掩饰不安。 动作——穷酸、显示是个规矩人。 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例:魏巍《我的老师》“排除小纠纷”。 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我”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 从叙述角度了解人物形象。 3、 怎样确定剪裁的详略? 记叙的中心与详略:要能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明确:记叙文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叫材料,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叫中心。材料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作者要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材和剪裁。对表达中心有用的材料就写,无用的就不写;对表达中心有主要作用的重点材料就详写,其余材料就略写。阅读顺叙文要认真分析每个材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从而准确概括出记叙文的材料(写了什么)和中心(为什么写)。 4、 怎样划分文章的段落和归纳其大意?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这种情况常有提示性词语出现。2、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材料的性质划分。4、按作者的认识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5、按人物活动划分。写一个人的几个活动片断及写几个人物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当然,有的记叙文的段落常常是以一种方式为主,同时还兼有另一种方式。 段意(层意)归纳的几种方法:A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B缩句法:可将能表现段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C结合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意思结合起来归纳。D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概括内容要抓住内容要点,用简明、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概括性要强,语句要完整。 阅读记叙文需要注意的几点: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主题。记事的文章要弄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以写景为主的文章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时要注意:(1)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2)想像、联想、各类修辞手法的运用。借物抒情的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衬托来歌颂(也有少数批判)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往往采用象征手法,多有议论、抒情,且常为篇末点题。分析这类文章要注意:(1)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2)这种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是以文中的哪类物的形象的描写作为载体的,这类物的形象的描写的何种特点;(3)想象、联想、象征写法的运用
|
高中语文作文五大技巧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2 阅读:21次
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动笔之前要拟题.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合订本在大洋百货东边胡同里的书摊上有卖。 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到时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这不算抄袭。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下笔前列提纲 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
高中数学切记题海战术 [学习经验]
发表于:2014-08-11 阅读:37次
高中学科多,知识点繁杂,很多同学认为要想学的好就是大量的做题,尤其是数学这种学科。然而往往效果不太理想,不但数学成绩没有提高多少,还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但不应该是搞题海战术。面对庞大的知识系统,我们需要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上变化大,数学语言抽象化的程度突出,思维方法有理性层次的变化,知识内容整体数量剧增。高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学生千万不能落下,应提高学习效率,注意知识迁移,听课时抓住知识本质。想学好高中数学,高一阶段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靠多做题就能提高成绩。学习应该有计划,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做题时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问老师。 学生学好数学还要有严谨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运算能力,到周末把一周学习的内容有系统地小结。通过做例题找出自己与例题解题方法上的差距,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自己没懂的地方标记下来,单独问老师。 反复阅读教材,强化记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定义。一些学生对于基本概念掌握得不牢固,所以做题速度慢。有的学生想在高一放松一年以后再好好学习数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需要学生三年学习的知识只用两年来学习,到高考答题时一定会有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