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启卓的文章专栏 |
---|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德西效应
发表于:2012-05-11阅读:47次
|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老人想出了这样的妙招: 这天当孩子们在他家门口嬉闹时,他手里拿着钱满脸带笑地出来了,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又手里拿着钱满脸带笑地出来了,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恰当的奖励机制,使得孩子刚开始非常卖力学习,但后来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一点点地消减了或者勉强维持着。这就是家长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地学习”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金钱而学习”,而他操纵着金钱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学习行为。消弱了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 所以在学习等方面,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成功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而家长最好的奖励就是给孩子真正的爱,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启发孩子内心的渴望,真实的动机。 |